•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棠,就想回故乡。本集从炎炎夏季,三苏祠内正在挂果的荔枝树故事开始,通过苏轼离家前与朋友手植荔枝树的故事,围绕苏氏父子对家乡的怀念,表达了他乡游子的乡愁。中国的知识分子除了有一个家的概念以外,还有一个国...……更多
此心安处是吾乡 “寻路东坡——大型人文采访活动”今日启动,封面新闻九路记者带你重走东坡路
...功业的惠州,锻炼着他的意志,也振奋着他的精神。日啖荔枝三百颗,走到哪里都是故乡。 不过比起海南岛,惠州尚算安逸之地。60岁那一年,苏轼登州渡海,被贬至彼时蛮荒的海南。对于传统士大夫而言,这可谓人生极苦。...……更多
《三苏全集》
...寿记。可见,在一百九十一年前的黄州府,就有苏东坡的粉丝,苏东坡的文字和精神如今天一样,亦影响着彼时的世人们,正可谓“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更多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33岁的苏轼为父亲守孝期满,离乡赴任之前,栽下一棵荔枝树,并与乡里友人约定,待树长成即归眉山。然而,苏轼回到京城后仕途坎坷,辗转多地,杳无归期。苏轼在元祐五年(1090年)写下《寄蔡子华》诗,表达了无尽的乡...……更多
...都、宜宾一路高歌猛进,飙到了岭南琼岛,唱大江东去、荔枝熟透、月亮高升,一屋哄堂,满桌尽欢,抑或会心一笑。“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张花氏得了苏轼乐观旷达、潇洒自适的真传。他乐以忘忧,乐不思蜀,一个猛子...……更多
“美食家”苏东坡流传的8道名菜,至今仍然出现在大家餐桌上
...承千年,至今仍珍馐不已。东坡肉,又称红烧肉,是一道中国传统的美食,它的独特魅力在于肉质鲜嫩,口感香醇,回味无穷。一、东坡肉苏轼在黄州时,生活清贫。当地的猪肉价格低廉,被称为“黄州好猪肉,价廉如土”。虽...……更多
北宋斜杠公务员苏轼,用美食救赎悲凉的人生
...来调节心志、舒缓情怀。黄州煮肉炖鱼、惠州烤羊蝎子啖荔枝、儋州食生蚝螃蟹,总能在美食中找到生活的乐趣,用人间的烟火气怡养身心。苏轼的菜谱中与华夏烹饪体系的形成苏轼在惠州时,迷上了烤羊蝎子。羊肉蝎子就是羊...……更多
苏轼的贬谪人生:磨砺与豁达之旅
...的通达态度:“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可以看到,相比于刚到黄州时发出的“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苦闷和失落,此时的苏轼心中已经平静很多,甚至...……更多
“东坡大家讲”第一季收官 北大教授赵冬梅深度讲解苏轼“过岭”
...幸 文/图3月25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赵冬梅登上“东坡大家讲”,以《东坡“过岭”:代际命运与个体选择》为题,在三苏祠的春色中,为观众细细解读苏轼的命定与选择。这场讲座也是...……更多
苏宅丹荔寄乡愁
...医药报□ 邓力 四川省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三苏祠中有棵荔枝树,为苏轼离开家乡时,友人盼其早归而植。后苏轼写《寄蔡子华》诗云:“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二十二年前,...……更多
□陈仲文三苏祠里名木古树很多,但荔枝树只有一株,每年都结果,口感还不错。因为三苏祠里松鼠多,荔枝尚未完全成熟就被偷吃殆尽,所以留给人吃的很少,我在三苏祠工作这十余年间也顶多吃了10颗。在这株树的旁边,还...……更多
北宋第一不务正业,苦中作乐美食相伴,苏轼的别样人生
...是独享便好。苏轼又比如说在苏轼被贬惠州之时,当地的荔枝也算是遭了罪,在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下,苏轼发出了“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叹。对吃向来苏轼就不愿意委屈自己,即使是在惠州这样市场寥落商品匮乏的地...……更多
...所作的大量作品中,关于吃的作品非常多,例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等。“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爱吃的他发明出花很少钱就能...……更多
苏轼的《南歌子·感旧》:诉衷肠的铁汉柔情与豁达乐观
...人动容。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则是为一位女粉丝所作,对方表示终身不嫁,而苏轼得知她含恨而逝后,为她吟出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千古名句。本期分享的是苏轼的另一首婉约词,《南歌子·感旧...……更多
视频+组图 | 苏轼主题文物展2月1日在海南展出 记者提前探馆→
...的讲解中。此外,苏适墓志盖和铜“适”字印、北宋镀金荔枝纹银带板、北宋錾刻龙纹金簪、北宋的水晶项链、三苏策论、明代画家钱穀所绘《后赤壁图》扇页、清代赤壁泛舟玉山子、东坡游赤壁橄榄核雕、《宁远军节度副使惠...……更多
苏东坡以诚化宿怨
...已不敢有期盼,便打算在这里终老天年。苏轼写下了《食荔枝》,表达自己落拓的心情: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想让惠州西湖变为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因为无桥,给城内外百...……更多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修长堤,为惠州的百姓增添了一道观赏千年的风景。日啖荔枝三百颗唐宋时期,荒凉偏僻的岭南是被贬官员的流放地。在千客骚人的眼里,这里埋葬的是去国怀乡的悲凉凄切,但是在苏东坡这里,惠州却是西湖的水色,荔枝之味...……更多
苏轼被贬黄州后究竟经历了什么?
...布新,主张法治,颇受老百姓爱戴。 二、被贬黄州翻看中国历史我们知道,文臣在很多朝代似乎都有经历“坎坷”的遭遇,要么被贬、要么被冷落,甚至还有冤死刀下的。虽然他们在位期间没有太大作为,但总的来说,在治理...……更多
苏东坡,生日快乐!
...”。在生活圈,他挥毫枯木竹石消心中块垒,却意外开创中国文人画之郁郁山林;他躬耕东坡四野展倍万自爱,却意外开创东坡先生之文化语码;他鱼肉菜笋汇变例例美食,却意外开创东坡宴之吃货模式。人终身劳作,却要诗意...……更多
川剧《梦回东坡》再现东坡恣意人生
...少戏曲理论评论专家评价该剧“梦回”结构新颖创新。《中国戏剧》原主编、著名戏剧评论家姜志涛认为,时下常用的“穿越”容易显得简单幼稚,该剧“梦回”的模式恰到好处,结构现代、前卫,不像命题作文般束手束脚,通...……更多
...投壶,也可以品尝东坡肉、东坡玉糁羹等美食,还可以在荔枝园打卡、体验诗词魔方和民乐表演……展览期间,海南各地以东坡文化为主题,开展了歌舞、诗词朗诵、琼剧折子戏、器乐演奏等精彩演出。其中,由海口市演艺有限...……更多
苏轼为何选河南山村做长眠处
...归根,然而苏轼在死后,却没有嘱咐弟弟将自己葬在故乡眉山,而是葬在了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山村中。有人说是因为路途遥远,虽然渴望能魂归故里,但在现实面前,苏轼最终选择了与故乡相似的“小峨眉”。其实这只是一方面...……更多
原来你是这样的苏东坡
...怪石图》在佳士得拍卖场上竞拍价高达4.1亿港元,创造了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最高单件拍品纪录。苏轼也是一个有担当的政治家。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积极主动作为,造福一方百姓,即便是处于人生低谷时期也毫不懈怠气馁。无...……更多
李白与苏轼:唐代与宋代文学的巅峰代表
...品。从此,苏轼成名天下。好不容易被欧阳修认出来。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文学的高峰是唐诗和宋诗。在唐诗宋词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李白和苏轼。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唐诗宋词不能比较谁好谁坏,李白和苏...……更多
作为反对新法的一员,苏轼在新法派占主导的朝堂上饱受排挤,自觉无法在朝堂立足的他,无奈申请调往地方,并于熙宁四年(1071年)外放杭州通判,后相继担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按照惯例,官员在调任之后,不论升降都...……更多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贬到哪就吃到哪,而且自己还写菜谱。被贬到岭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也不怕上火,整日写荔枝吃荔枝;到廉州就与龙眼为生;到黄州吃猪肉,一般老百姓可吃不起;吃鱼、吃鸭子等等就数不过来了。苏辙:名...……更多
苏轼四十六岁生日的奇遇:黄州赤壁的神奇夜晚
...掩忧郁,亲友忙作切割,死里逃生之后,能否向死而生?苏轼自己也没有答案。幸得,黄州民风纯朴,没人把落难的大才子当成异类。很快,苏轼就在这里结识了一票好友,吃喝玩乐,不亦乐乎。转眼,就到了元丰五年(1082)...……更多
当AI老师走进课堂 这群初中英语老师分享“奇思妙想”
...公为什么选择移山,而不是搬家?3月22日,“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数字化背景下素养导向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武珞路中学东湖校区举行,来自深圳、珠海、武汉的初中英语老师同台分享课程设计的“奇思妙想”...……更多
苏轼主题文物展1月31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 展出154件/套珍贵文物配套六大活动
...热爱与仰慕。开幕式当天,在海南省博物馆预热展区设置荔枝园儿童古风游园会活动,主要有东坡主题打卡点、诗词魔方、互动舞台区、游园互动区、氛围打卡点、挥毫泼墨区等,让观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与魅力。东...……更多
宋朝乌台诗案是怎么发生的
熙宁四年,苏轼从汴京赴任杭州,熙宁七年调任密州,之后又知徐州,元丰二年移知湖州。苏轼是个实干主义者。到哪里都能踏踏实实造福一方百姓。不过,他却不知道,一场政治风暴即将袭来。而他,就处在风暴之眼。#01.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春节特稿丨杨柳:春节记⑧——磨盘
磨盘文/杨柳我们去大伯家串门,刚走上阶沿,就听见屋里吵得不可开交,大伯的声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那妖精就莫想进我杨家的门
2025-02-08 07:03:00
嘉庆当了三年儿皇帝,受尽了委屈,亲政后马上反击对乾隆发泄不满
中国古代帝王史上,第一个有太上皇称号的是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其后,获得太上皇这个称号的又有十几人,依次是刘邦之父太公、北魏献文帝
2025-02-07 22:52:00
龙啸云死后,你看林诗音嫁给了谁?夫妻生下一子,爱上林仙儿女儿
江湖中无人不知小李探花的大名,小李探花李寻欢,出身名门,家世显赫。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他们一家就出了七位进士,父子三人更是高中探花
2025-02-07 21:44:00
中世纪最大会战的统帅是谁?是这个12世纪中国北方的失败者
历史上不靠谱的数字记载很多,有人会拿咱们的史书说事,说中国的百万大军是虚构,这就存粹是读书少,洋鬼子的纪录更加夸张。中世纪的欧洲战史动辄就是十字军遭遇了几十万异教徒骑兵
2025-02-07 21:45:00
为什么那么厉害的诸葛亮,曹操没对他评价一番?原因其实很简单
这个问题还挺有趣的,基本上我们了解三国的这段历史都是从三国演义上知道的,但这个毕竟是一本历史的小说,只是遵循了一些主要的脉络
2025-02-07 21:52:00
为何明朝皇帝大多表现平庸,却能维持300年统治,寿命超过汉唐?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句俗话,“皇帝多奇葩,明朝特别多”,但奇怪的说,明朝不仅没有因为出了这么多奇葩皇帝而短命早亡,反而存在了近300年时间
2025-02-07 21:54:00
中国古代的神医,寿命都很长
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孙思邈应该是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神医了,他们生活的朝代不一样,但都留下了精湛的医术和不朽的佳话给后人
2025-02-07 22:10:00
古代这两人有多可惜?只差一步就统一天下,却偏偏没走好最后一步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在群雄混战的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2025-02-07 22:12:00
49岁的女博士履新重庆师大党委书记,优雅干练,曾任重庆二师书记
2023年9月,49岁的张艳任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有网友认为,张艳博士以思想政治工作见长,她的经历和领导能力表明她非常适合担任师范大学的领导
2025-02-07 14:39:00
身世富贵、倾国倾城的她,曾14次怀胎,36岁离世
李鸿章身为清王朝的一员大臣,曾拥有过荣华富贵,而这些富贵不但没有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反而一直延续至今,如今他的子孙后代依旧富贵如初
2025-02-07 15:01:00
一场空前大灾荒下的众生相
光绪初年(1876-1879年),满清统治下的中国,发生了一场特大旱灾饥荒,其中以1877、1878年尤甚,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
2025-02-07 15:12:00
0.08毫克能让人致死,知道我国最毒的蛇有多毒吗?咬后几乎没痛感
大自然是平衡的,有生物赖以生存的一面就一定有它相应的天敌和弱点,人类虽然渺小,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大脑来做很多事情。大象虽然笨重
2025-02-07 15:14:00
高官死后,家族成“中国最牛豪门”,背后这位母亲有多厉害?
#妈妈的时光故事#华人星光原创内容作者:华人星光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一位好母亲,足旺三代人,今天是母亲节,讲一位中国妈妈的故事
2025-02-07 15:53:00
《康熙王朝》康熙最疼爱的女儿蓝齐格格:生前当工具,死后更悲惨
文/陈澄原创不易,请关注转发。1.怒摔八音盒,与康熙决裂蓝齐儿回京城看探亲,没有看见父亲和母亲在一起,便起了疑心。她根据好心太监的提示
2025-02-07 15:56:00
徽州年俗“上九”庙会
徽州人的一生,需要经过各种庙会的“洗礼”,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神鬼合一菩萨老爷的保佑,庙会伴随着每个徽州人的成长。如徽州区岩寺镇每年正月初九的举行“上九会”
2025-02-07 1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