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明朝皇帝大多表现平庸,却能维持300年统治,寿命超过汉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2-07 21: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句俗话,“皇帝多奇葩,明朝特别多”,但奇怪的说,明朝不仅没有因为出了这么多奇葩皇帝而短命早亡,反而存在了近300年时间,而且存续期间并没有出现王莽篡汉或武周代唐等导致王朝社稷中断的重大政变,堪称是中国除宋朝以外最长寿的汉族政权了。

为何明朝皇帝大多表现平庸,却能维持300年统治,寿命超过汉唐?

据统计,大明王朝至崇祯皇帝煤山自缢为止,共连续享国近300年时间,传16帝。这16个帝王中,除了开国帝王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外,其余14个帝王,大多表现得平庸。即使考虑到清朝编撰的《明史》有抹黑的成分,大明王朝这14个帝王,也难称“英明神武”。

长达30年不上朝的万历帝就不说了,迷信方士、制作丹药差点被一群宫女勒死的嘉靖帝就不说了,重用太监、沉溺女色的正德帝也不说了,就连勤于政事、生活节俭的末代帝王崇祯帝,不也干出那许多自毁长城、令亲者痛仇者快的糊涂事?

如此一个平庸帝王扎堆的朝代,竟然维持了近300年的统治,实在令人称奇。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为何明朝皇帝大多表现平庸,却能维持300年统治,寿命超过汉唐?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名义上的国君,宰相负责行政,这早已成为中国人的思维定势。尽管历代君主绞尽脑汁削弱、分化、制衡宰相的权限,但似乎从未有人想过取缔宰相这个概念——直到明太祖朱元璋。虽然1380年,朱元璋在胡惟庸案之后废除了左右丞相和中书省,但他也只是不再任命“丞相”,原来宰执的工作不会凭空消失,实质上是他自己兼了宰相而已。而平行管理的中华帝国与那层层人身依附的西方封建小国可不是一个概念,就算秦始皇、汉武帝那样大师级的皇帝,尚需一个宰相班子,你朱八八又是何方神圣,竟妄图一力承当?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于是朱元璋死后,他的继任者明惠帝朱允炆成立了内阁制度。此后经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等帝王的不断完善而逐渐成熟。

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或称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

当然明超的太监也并非全都是魏忠贤似的大恶人,像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成祖朝);舍命救小皇子的张敏(为保护太子朱祐樘,被万贵妃陷害吞金而亡。宪宗朝);细心辅佐孝宗推荐了许多正直有才官员,被奉为贤士的太监怀恩(孝宗朝);推行张居正改革擅书法算是比较有文化太监的冯宝(神宗朝);忠心辅佐后来的光宗的大太监,也是明朝极少几个被士大夫们称道的明朝太监王安(光宗朝);一直跟随思宗到生命的尽头的王承恩(思宗朝)等等。虽然我们不等奢望,贤良的太监加智慧的首辅的梦幻组合,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部分时期内阁制还是十分完美的。

为何明朝皇帝大多表现平庸,却能维持300年统治,寿命超过汉唐?

我们可以看到,自正德帝以后,大明王朝的帝王们就沉溺于各自的爱好之中,很少过问朝政,退到了幕后。极端者如万历帝,甚至30年不上朝。而帝王缺位后的国家大事,一般就由内阁通过票拟、修旨等方式来处理。及至后来,大明王朝的帝王们又以扶植太监的方式来平衡内阁权力过大的危险。虽然有一段时期,文官把持的内阁与太监们斗得很激烈,可总体来说,政权还是相当平稳,整个国家也依旧正常运转。哪怕万历帝30年不上朝,还取得了“万历三大征”的胜利,这在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不可想象的。

而其他朝代,则有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却因为仅仅一代人的玩物丧志就导致国家沦丧,成为亡国之君。对比明朝连续出了好几代昏君却安然无恙,明朝内阁制度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为何明朝皇帝大多表现平庸,却能维持300年统治,寿命超过汉唐?

也正因为这种内阁制度,保障了明帝国上下的正常运行,所以大明王朝虽然自立国以来就内忧外患不断,荒唐帝王辈出,但仍然享国长达276年,不算曾经断代的汉唐,明朝堪称除宋朝以外最长寿的汉族政权,在中华史上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而我们大明王朝的内阁制后来也被英国人学去,并形成了如今的西方内阁制和首相制。在中国明朝成化朝时期开始出现的内阁首辅,就是首相的雏形。直到后来西方的启蒙运动时,伏尔泰等人也无不赞叹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完美,虽然他们的赞美只是为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传播找个借口或“不恰当的例子”,但是,必须肯定的是,明朝内阁制的确影响了西方的政治体制改革。

此外,曾经也有一位美国政治家对自己的国家政治体制非常自信,并评论道:“即便我们选举出来的美国总统是个白痴,美国社会也能够维持其正常运行。”但究其原因,不也是因为如今的美国国会,就是模仿的我们明朝内阁么?所以我们现在的国人不需要羡慕外国,要学会为我们的老祖宗骄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07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皇帝平庸,为何仍能维持天下稳定?
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到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明朝一共传有16位皇帝,国祚276年,从皇帝的能力来看,明朝真正称得上明君的只有六位皇帝,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
2023-08-23 15:10:00
明朝时期掌印太监和内阁首辅是什么职位
比较明朝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内阁首辅谁的权力最大,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明朝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称为“内相之首”,内阁首辅称为“外相之首”,比较这两个职位谁的权力最大,也就是比较明朝内
2023-06-30 21:24:00
明朝能幸存近三百年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正,其勤政程度在古代的皇帝中都排得上号。相比之下,明朝的皇帝大多比较平庸,在处理政务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甚至出现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的情况。一个朝代的统治者不上朝跟大臣商讨政事
2024-06-27 22:34:00
揭秘明朝皇帝短命之谜
明朝16位皇帝平均在位时间为17.3年。最长的是万历和嘉靖,分别为48年和45年,但这对孙子和爷爷不上朝时间也分别达到28年和25年。其次是洪武31年、永乐23年及“姐弟恋”男主
2024-06-23 22:24:00
明朝最窝囊的皇帝,却开创明帝国又一个盛世,堪比太祖成祖
明朝是个奇葩的王朝,能耐的皇帝不多,也就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无能的皇帝不少,花天酒地的朱厚照、四十年不上朝的万历、被瓦剌掳走的朱祁镇等等等等,但要论最窝囊,小编觉得要属穆宗朱载
2025-04-19 09:19:00
揭秘明朝内阁与宦官制度
...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统一中原王朝——明朝,在经历了十六个皇帝、276年的统治之后,终于宣告结束。明朝末年,内部有党争、贪官污吏,外部有难民起义、骚乱,满洲崛起。
2024-04-25 07:07:00
为何说明朝的衰亡任谁也救不了
1644年,明朝,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在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后,终于走到了尽头。明朝末年,内有党争、贪官污吏,外有流民起义暴动,满洲崛起,朱元璋
2024-04-19 10:19:00
同样是明朝名满天下的三朝老臣,为何海瑞比不上张居正?
历史上有不少皇帝,本身才能平庸,但是治下却有很多良臣,这些良臣维持着王朝的正常运转,使得平庸的皇帝也能使国家高枕无忧。比如宋英宗时期的司马光、韩琦、曾公亮,范仲淹。今天作者就说说
2023-05-02 10:11:00
明朝死得最可惜的两个人是谁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倒数第二个王朝,总共历时276年,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能臣名士。历史车轮滚动的大趋势下,纵然那些能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王朝危机,但是他们能够延长一个
2023-05-23 09: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