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3 09:1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刘裕国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眉山三苏祠南大门。

本文图片来源: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明末清初王式《西园雅集图》卷(局部)。

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家国情怀(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明代陈淳草书苏轼《前赤壁赋》册页(局部)。

红墙黛瓦,雕梁画栋,花木葳蕤,碧水依依。走进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秀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这里原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生活居所,南宋时将故宅改为祠堂,经历代修葺扩建,成为人们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三苏祠“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称其“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依托三苏祠建立,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三苏文化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2024年5月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收藏的数千件三苏文物文献与古建遗迹、园林景观相映,让观众感受到传承千年的文脉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千年庭院 草木传情

走进古色古香的三苏祠南大门,两棵高大繁茂的古银杏树映入眼帘,像是给三苏祠撑起了两把巨伞。它们在此挺立已有600多年,被眉山人称为“兄弟树”,象征着苏轼、苏辙深厚的兄弟情义和斐然的文学成就。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介绍,三苏祠占地106亩,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保存有16处古建筑,整体布局呈“三分水,两分竹,祠在水中央”的特色,是西蜀园林的典范。祠堂区为三进四合院,主体建筑有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保留了传统祠堂风貌,是游客拜谒先贤、苏轼后人祭奠先祖的核心场所。

飨殿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前后出廊。殿门上悬挂“是父是子”牌匾,两侧有楹联。殿内供奉苏洵、苏轼、苏辙塑像,正中悬挂一匾“养气”。

启贤堂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侧为启贤堂,北侧为木假山堂。现木假山堂陈列清道光年间眉山书院主讲李梦莲置的木假山。

来凤轩为三苏祠古祠堂中轴线最后一宇,与连接启贤堂的桥廊组成第三进四合院。原址为苏轼、苏辙兄弟书房,现存的来凤轩系清康熙年间重修。

跟随博物馆工作人员轩园的脚步,来到一座古井旁。轩园介绍,古井是苏家生活饮水用井,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井沿由红砂石箍砌,青苔斑驳,錾子的印痕仍清晰可见。

曲径通幽处,有一棵丹荔树,枝叶随清风簌簌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动人的故事。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33岁的苏轼为父亲守孝期满,离乡赴任之前,栽下一棵荔枝树,并与乡里友人约定,待树长成即归眉山。然而,苏轼回到京城后仕途坎坷,辗转多地,杳无归期。苏轼在元祐五年(1090年)写下《寄蔡子华》诗,表达了无尽的乡愁:“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做江南未归客。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

时光荏苒,这棵荔枝树渐渐枯死。2007年,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干枯的荔枝树挖出来,保存在馆内,又在原位栽了一棵新的荔枝树。如今,每年荔枝成熟时,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都举办别开生面的荔枝主题活动,人们举头望着累累硕果,心中充满对苏轼的景仰和怀念。

“苏祠瑞莲”被誉为“眉州八景”之首。传说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苏家莲池中并蒂莲盛放,就在这一年,苏轼、苏辙高中进士。由此,苏宅莲花被视为祥瑞征兆,有“瑞莲兆科甲”之说。清康熙年间,眉州知州赵惠芽拓建莲池,并于池上重建莲亭,即现在的瑞莲亭。此亭为八角十二柱,四周有美人靠,采用单檐攒尖式屋顶,亭脊上装饰的瑞兽栩栩如生。苏祠瑞莲不仅是充满诗情的景观,也是眉山地区文教昌盛的象征。2006年,三苏祠并蒂莲再度绽放。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并蒂莲制作成标本,在东厢房展厅展出,吸引了许多人驻足端详。

一门三杰 辉耀古今

陈仲文介绍,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常设展览包括“三苏故居祠堂文化展”“三苏生平及文学成就展”“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展”三部分。

“三苏故居祠堂文化展”依托三苏祠内古建筑进行祠堂风貌原状陈列,将眉山历史、祠堂变迁、苏氏家族、名人与三苏祠、碑刻陈列等内容有机串联,充分展现了三苏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苏生平及文学成就展”设于三苏纪念馆内,展陈面积约2000平方米,采用文字、图片、实物、场景、多媒体等形式,全面展示三苏生平故事及文学成就。

“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展”位于式苏轩,将家风故事融于苏宅环境中,让观众生动感受三苏家风家教的魅力。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副馆长黄建介绍,博物馆现有藏品4976件(套),包括汉代至近现代见证眉山历史文化及三苏文化的各类实物,涵盖书法绘画、古籍图书、碑帖拓本、石刻、陶瓷器、匾联、玉石器、骨器、古钱币、近现代三苏研究资料等门类。代表性藏品有东汉抚琴陶俑、元代《王状元集诸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明代八仙过海纹犀牛角杯、明代陈淳草书苏轼《前赤壁赋》册页、明末清初王式《西园雅集图》卷、清代何绍基书《东坡词》四条屏等。

东坡盘陀画像碑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翻刻,是明末战火中三苏祠幸存的“五碑一钟”之一,是三苏祠历史的重要见证物。碑刻内容由李公麟绘东坡像、苏辙题诗、黄庭坚赞词和翻刻记事四部分组成。画家李公麟为苏轼好友,曾多次为苏轼绘像,石碑上的东坡绘像与下面的苏辙题诗高度贴合,呈现了苏东坡“居水中坻、野衣黄冠、横策欲言”的形象。苏辙诗除了描绘苏轼容貌,还表达了苏轼与他亦兄亦师的深厚情感。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赞词回顾了苏轼从眉州到儋州起起落落的一生,赞扬了苏轼为国为民的胸怀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陈淳为明代中期“吴门派”书画名家,擅长草书、山水、花鸟等,书风豪放,其草书作品“如骏马下坡,翔鸾舞空”,“有颠张醉素之遗风”。陈淳草书《前赤壁赋》原为长卷,后人重新装裱时改为折页,共27页。除《前赤壁赋》全文外,有跋文二则,记述了书写此作的时间、地点、缘由等。

西园雅集是历代书画家笔下的经典题材。北宋元祐年间,京城中举行了一场文人雅集,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李公麟等16位名士聚于驸马王诜的西园,作诗绘画,谈禅论道。会后李公麟作《西园雅集图》,米芾书《西园雅集图记》,使之名扬天下。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收藏的《西园雅集图》卷为明末清初画家王式所绘。他的画风沿袭了宋代宫廷画派风格,工笔重彩,人物刻画逼真,山石点皴、楼台亭阁工整细致。此画作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秋天,为一幅长约346厘米、高39厘米的长卷。画卷后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夏笠仙(字德成)补书米芾《西园雅集图记》一文。整卷长达844厘米,书画合璧,完整地展现了西园雅集的盛况。

家风文韵 馨香远播

今年6月,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联合29家机构、历时6年共同打造的三苏文化大数据库正式上线。该数据库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收录整合三苏文化相关数据共计12.5万条,涵盖三苏文学作品1.1万余篇、学术论文9万余条、数字图书1.4万余册、三苏祠珍藏文物6000余件等信息,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也为公众深入了解三苏文化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汇聚12个核心版块,全方位展现三苏文化的丰富内涵。其中,“东坡行旅”版块采用手绘地图的形式,细腻地描绘了东坡遗址遗迹地,使用户在浏览时仿佛身临其境,每一步都能领略到不同的景致。

近年来,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整合全国三苏文化研究力量,组建学术委员会;连续举办东坡文化学术交流会议;邀请知名学者开展“东坡大家讲”等主题讲座40余次;举办“是父是子——‘三苏家风进万家’主题展”;编辑出版《苏轼书法全集》《东坡教育思想与书院文化研究专辑》《苏东坡与宋代生活审美研究专辑》等一系列书籍。其中,《苏轼书法全集》共收录苏轼及苏氏一门书法作品500余件,是迄今收录最全、材料最新、出版规模最大的苏轼书法全集。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还与全国多家机构联合举办“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摄影作品展,推出《中国有三苏》系列微纪录片,开展东坡诗词擂台赛、东坡对话寒食、清明祭祀东坡等特色活动,以丰富的形式弘扬三苏文化。博物馆与四川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中国有三苏 三苏家风家教》,成为四川省中小学校本教材。此外,博物馆还精心打造《心香一瓣谒三苏》《行走东坡故园 感受古建魅力》等20余门研学课程,并推出3D沉浸式线上公益文化课程《文曲星苏轼》,已吸引40余万名青少年在线学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守护东坡记忆 传承历史文化
...未来”为主题,分为“千年东坡 源远流长”“诗书东坡 文脉绵延”“红色东坡 薪火永续”“建设东坡 革故鼎新”“奋进东坡 改革潮起”“首位东坡 时代新篇”“美好东坡 再起新程”等
2024-04-09 07:15:00
眉山“东坡家书”墨迹展圆满完成
...苏文化是眉山市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为集中展示苏轼的家国情怀和博大爱心,甘眉工业园区管委会王龙海修复、整理出了东坡家书72篇,包括尺牍刻本修复件56件、真迹16件,时间跨度从1
2023-08-17 11:37:00
...认为,眉山文旅产业发展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比如眉山文脉千年绵延,拥有2300年城市建制史,是千年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如何做强做大东坡IP,王枫认为,东坡文化是眉山的,是中国的
2023-04-21 20:57:00
这个端午 话剧《苏东坡》迎来第100场演出
...祠。目前,三苏祠正在举办《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串联室内展厅与三苏祠古建园林,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全面展示三苏父子的家国情怀,是首个以三苏家风家教为主题、首
2023-06-22 12:16:00
“剧透”文艺演出亮点
...世界里;第一幕“明月几时有”主要体现东坡先生浓烈的家国情怀;第二幕“一蓑烟雨任平生”体现的是东坡先生壮丽的豁达人生;第三幕“我本海南民”主要体现东坡先生在海南儋州执着的民本意
2023-02-17 09:13:00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2023级经济管理班开展社会调查
...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三苏祠博物馆、“中国有三苏”家国情怀教育展厅等,了解三苏父子生平经历,感悟东坡文化精髓,学习苏轼、苏辙廉政为民事迹,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
2024-05-13 15:28:00
擦亮东坡文化金招牌 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
...施教为民,开启了琼州人文之盛,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芳香文脉。2月19日至24日,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儋州分会场活动举办,开展了海南东坡文化古迹研学游线路发布会、第六届
2023-03-07 06:56:00
千年之后,东坡文化为何依然能在潍坊诸城熠熠生辉?
...950年前勤勉奉公、恪尽职守的地方。9月22日-24日,“情牵家国·意在超然”“东坡行旅”潍坊(诸城)游宣传推介活动在潍坊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爱好者在此共同开启了一场
2024-09-25 15:53:00
【文脉华章】温故丨引诗句 忆屈原 总书记这样诠释家国情怀
...不倒、生生不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爱国诗人屈原身上凝结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家国情怀最深沉的寄托,其诗作中的爱民、忧民之思,时隔千年,依然能够引起今人的
2024-06-10 21: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