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这是千年禁书《竹书纪年》中的一段文字。这本侥幸逃过秦始皇焚毁的文献公诸于世后,我们惊讶的发现,《竹书纪年》所记载的内容和最权威的史书《史记》截然不同。它们到底谁才是...……更多
《竹书纪年》揭示的禅让制真相:从和谐表象到权力斗争
...篡夺西晋时期,出土了一本战国时期魏国所编著的史书《竹书纪年》,记载的是从上古到战国的历史,这本史书比《史记》还要早了两百多年,按理来说是一本很珍贵的文本,那为什么没有受到重视呢?原因很简单,这本书当中...……更多
竹书纪年与史记对伊尹记载的差异
...。后来伊尹辅助商汤打败夏桀,可谓功勋卓著,但是在《竹书纪年》中记载他曾经流放了大王,那么伊尹是乱臣贼子还是千古名相?古墓出土一部竹简,解读后世人皆惊!关于伊尹的历史争议,就出在《史记》中的《伊尹放太甲...……更多
《史记》中的晋文侯之谜,及其背后的历史真相
...那么周平王如何夺取天下的呢?西晋时出土的战国竹简《竹书纪年》,本世纪发现的《清华简》,不仅明确指出诸公与诸侯拥立姬余臣为周携王,且都指出21年后晋文侯杀周携王于虢,同时拥立周平王,比左传等传世文献更为详...……更多
马陵之战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记载,导致对于马陵之战的时间争议颇多,不过通过和《竹书纪年》相关内容比对可以基本确定,马陵之战发生在逢泽会盟后一年。逢泽会盟应是马陵之战的直接起因。魏公决定称王,在宋国都城外摆出天子仪仗,效法齐桓公九...……更多
商王太甲从昏君到明王的转变,他经历了什么?
...丁时期,死后还被隆重地安葬在了亳地。但是,后来的《竹书纪年》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故事。《竹书纪年》记载,伊尹并不是摄政,而是废掉了商王太甲之后自己当了商王。太甲在桐宫的流放生活也绝不是在悔过反...……更多
公元前841在历史上至关重要,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竹书纪年》有言:“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史记》记载的意思是:周厉王逃跑之后,按照礼法君主未死不可另立新君,但国又不可一日无君,就只能让...……更多
商周两个中兴之君,因不符合司马迁三观而无公正记载
...懿王之时,史记记载“王室遂衰,诗人作刺(讽刺)”,竹书纪年记载“兴居无节,号令不时”,内部不顺之余,外部也不安宁,狄戎多次入侵西周,乃至逼的周懿王迁都避祸。在此情况下,姬辟方继位之后励精图治,整顿了国...……更多
芈月:大秦宣太后的真实身份和权力斗争
...笔法的修饰,而且史记和战国策的记载根本不相同,还有竹书纪年也对此进行了另类的解释。因此学者认为,实际的记录很有可能经过了官方的大量修改,司马迁研读这段历史的时候也被带偏了。因为从战国策还有竹书纪年的记...……更多
竹简揭秘:东周建立的真实过程与史记的差异
...是笔者猜测,未必可信,但这件事是西周灭亡的导火索。竹书纪年记载:幽王废掉太子之后,姬宜臼投奔外公申侯,“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大子,故称天王”。或许是“逆子号称天王”,或许是其他原因,于是...……更多
崇侯虎与姬昌作:真实历史上的西伯侯之争
...》称鲧为“崇伯鲧”,“崇高”这个词的出处也在此。《竹书纪年·卷上》:“(帝尧)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也佐证了此说法。夏朝的崇国位于嵩山一代,据推测,大致在夏末商初,崇国迁至丰镐地区。《诗经·大雅》:“...……更多
“烽火戏诸侯”真相揭秘:周幽王并非昏君,而是被误解的庸君?
...举行了诸侯会盟。“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竹书纪年》很显然,周幽王成功举行了会盟,起码说明周幽王的影响力还在,并不是‬史记‬描述‬的‬“诸侯‬益亦‬不至‬‬”“烽火戏诸侯”为了掩盖周平王勾结外...……更多
...先秦的其他文献上都没有出现过,如与《史记》相悖的《竹书纪年》中都没有记载,以至于很多历史学家都质疑它的真实性。西周灭亡的原因,有别于《史记》的烽火戏诸侯而《国语》的记载则比较真实。《史记》中记载褒姒是...……更多
西周中期巨变:周孝王继位与司马迁的记述之谜
...但“不合礼”会不会引起部分大臣不满?更为重要的是,竹书纪年记载“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翟人侵岐,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也就是说为了躲避狄戎入侵,周懿王迁都槐里。放弃都城,导致统治阶层利益和尊严...……更多
褒姒与西周灭亡:历史的迷雾与重构
...“鄫”在《国语》和《史记》中均作“缯”,根据《今本竹书纪年》,公元前780年,鄫遭到周王师的讨伐。很可能这次新的创作是基于对“缯”字的误读和曲解。到了中古时期,古基本《竹书纪年》最初的“鄫”字已经被错误地...……更多
舜传位给禹后,为何却死在两千里外的湖南?
...基本没有争议,因为上至先秦文献《山海经》《尚书》《竹书纪年》下至秦汉以后的《史记》《帝王世纪》都是这么记载的,“(舜帝)崩於苍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山”。苍梧之野,也就是现在的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更多
...本纪第二》: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竹书纪年》载“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按《太平御览》引《纪年》:“后芬立四十四年。”《帝王世纪》:“帝芬,一名帝槐,或曰祖武,在位二十六年。”后病...……更多
...的犬戎不断地反叛,姬燮几次派兵征讨,都未能根除。《竹书纪年》记载:夷王三年“烹齐哀公于鼎”。《史记·楚世家》记载: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根据虢季子白盘铭文记载,周夷王曾命虢季子白率军...……更多
”国人暴动“幕后主谋的仕途轨迹:曾为周厉王重用,最终成其掘墓人
...在其它史料发掘整理出来后,已被证实不太可靠。《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幽)「厉」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按《竹书纪年》所说,所谓“共和”,实际上是指共国之伯,他的名字叫“和”。“国人暴动”之后...……更多
周厉王下台后谁执政?史书记载说法多样
...被称为共和元年。对于共和行政,和穆天子传一起出土的竹书纪年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即周厉王出逃后,由一位被称为共伯和的诸侯到中央摄行王政。战国时代的文献庄子、吕氏春秋以及孝现的清华简系年中也有类似的说法。遗...……更多
商朝多次迁都的原因与三方面影响
...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这期间,商王朝曾多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河南商丘)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记载祖乙迁邢(河北邢台),迁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更多
牙璋的秘密:揭示夏朝遗民的迁徙路径和祭祀传统
...那么商汤灭夏后,自然也会对其进行分封。事实上,据《竹书纪年》记载,夏桀被流放到了南巢,但性命是无虞的。至于其族人,南京师范大学的朱教授认为,可能去了这四个地方:第一个是由中原地区经陇东、陇南,通过川西...……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伊尹是贤相圣人还是权相小人?
...国时期魏安釐王墓葬时,发现了一批竹简(后被命名为《竹书纪年》),上面却说伊尹不是什么贤相,而是个十足的权臣,太甲后来是将其杀掉才重新登上王位的。这样一来,令人十分困惑,究竟哪个记载才是对的?以司马迁修...……更多
简介夏朝第17代帝王夏皋的生平
...在位时,迁都于渑池(渑池县)。《路史》作十一年。今本竹书纪年皋11年。迁都渑池皋在位时,迁都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西)附近。史书记载皋,生卒年不详,孔甲子。孔甲死后继位。在位11年,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宁县境...……更多
夏朝真名是不是叫夏呢
...不早于周朝甚至更晚。即便是对三代史研究影响巨大的《竹书纪年》和《清华简》,也是成书于东周时期。而周代距夏朝已过去了近千年之久,这对于“夏”这个朝代名而言,无疑缺少了一锤定音的关键依据。当然,朝代称谓的...……更多
“烽火戏诸侯“事件中,褒姒微微一笑,就该背祸国殃民的黑锅?
...外部原因,而真正的内部原因在于周王室内部的动乱。《竹书纪年》有载,周幽王为了摆脱国丈申侯专权,废除了当时的申后以及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此举引得诸侯不满,周朝内部发生动乱,所谓...……更多
商朝为何频繁迁都,是要躲避洪水,还是统治者肆意妄为
...史记·殷本纪》记载:“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竹书纪年》中也曾写道商朝迁都“前八而后五”。从以往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商朝迁都的次数十分的多,甚至高达十三次。如果说商朝迁都是为了躲避洪水,难道之前竟有...……更多
被抹去的周朝第一王妃是谁呀
...可能是“大邦之子”因病去世,最终文王又迎娶了太姒。竹书纪年记载:帝乙二年,因为不满文丁囚杀季历而“文王伐商”。当然,当时周人根本无法与商朝抗衡,因此所谓“伐商”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姿态。与此同时,周易中有...……更多
周穆王真的会见了西王母吗,西周为何走向了衰落
...型呢?1穆王西行事件,主要记载于《穆天子传》中,《竹书纪年》中也有相关记载。巧合的是,这两部书都来自于西晋时期汲郡的战国古墓中,属于「汲冢古文」系列。既然这两部书对穆王西行的事情都有记载,那么穆王西行...……更多
商汤大臣伊尹的放逐与篡位之谜
...。而对于伊尹放太甲呢,也有不同的记载。这个记载在《竹书纪年》之中。《竹书纪年》是这样说的,“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初开国谋臣朱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15:00
十三陵中为何没有朱祁钰的位置
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代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这部电视剧后期出现的一位重要人物——景泰皇帝朱祁钰
2024-06-26 10:20:00
朱祁钰登基已有八年,为何身边无人救驾
引言《过清华宫》中有言“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在古代,皇帝就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人人都羡慕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024-06-26 10:19:00
刘秀为什么就不杀开国功臣
要想知道刘秀为何不杀功臣,我们要先看看哪些开国皇帝杀了功臣。说起君主屠杀功臣,大家可能首先会想起刘邦和朱元璋。刘邦和朱元璋两位出身相对低位的开国皇帝确实曾经杀过功臣
2024-06-26 10:18:00
聊聊历仕四朝,二朝首辅的明朝权臣杨廷和
杨廷和,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江西吉安)。明朝中期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
2024-06-26 10:17:00
简介明朝大臣张稷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18:00
赵构若全力支持岳飞,能收复失地,赶走金人吗
金国精兵被灭,其它就是土鸡瓦狗,特别是金占区汉人占多数,像朱元璋一样几仗定乾坤。西夏和金国初期关系不好,西夏和辽国有姻亲关系
2024-06-26 10:22:00
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一生有何战绩
傅友德起初同朱元璋一样,来自当时社会最为底层的农民,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为了能够活下去,他只能跑去参加起义军,先后追随过李喜喜
2024-06-26 10:16:00
靖难之役燕军是怎么偷袭大宁的
建文元年(1399年)九月初一,江阴侯吴高率辽东兵攻打永平郡,故朱棣趁李景隆踌躇不决之际,九月十九日前往救援。九月二十五日
2024-06-26 10:20:00
朱元璋曾下令凌迟一个宫女,这是为何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陈胜所说的千古名言,用在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身上,并不为过。他的传奇事迹妇孺皆知,但是更多的是对他如何从贫苦小儿到成为大明开国皇帝的谋略称赞
2024-06-26 10:21:00
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是谁?为何穿道袍下葬
1957年,考古队在江西发现了一座深埋地下的大墓,根据周边的考察结果,专家们初步判断,这座墓是明代皇族的墓穴,非常具有考古价值
2024-06-26 10:17:00
西施为国献身20年,最后什么结局
相传西施本名施夷光,生得美丽又健康,溪边随便洗洗衣服,迷死鱼虾米一箩筐,因此西施又称沉鱼。然后她忍辱负重,委身敌国,以绝世容颜倾覆敌国政权
2024-06-26 10:31:00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怎么不阻止刘宗敏
刘宗敏(1607年—1645年),陕西蓝田人,一说米脂人。从李自成起义。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到达陕西蓝田
2024-06-26 10:34:00
简介明朝初年大臣杨宪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33:00
简介明朝大臣张至发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