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商王太甲从昏君到明王的转变,他经历了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5 19:36:00 来源:戏说三国

根据甲骨卜辞记载:一日,第二十七任商王武乙为了祭祀第四任商王太甲,毕恭毕敬地对天气进行占卜。面对着上苍,武乙虔诚地询问道,祭祀太甲那天会不会下雨,仿佛在表达,阴雨天气祭祀,会让人对太甲不尊敬。

从商王武乙的行为举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太甲在许多商王的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太甲之所以在子孙后代中有这样的地位,除了他的辈分比较高之外,更多的还是因为太甲是商朝勤政爱民的君主。

商王太甲从昏君到明王的转变,他经历了什么?

作为一代商王,太甲其实有着相当波折的人生经历,在变得勤政爱民之前,太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根据《史记》的《殷本纪》记载,太甲在刚刚继位的三年里就做了不少错事,不但不明是非、残酷暴虐,还不遵守商汤留下的法度、失德败行。

不过,在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之后,太甲最后还是变成了一个贤明的君主。那么,太甲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从昏君变成了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君主?我们从是哪个三个谜团中寻找一下真相。

商王太甲从昏君到明王的转变,他经历了什么?

第一种说法:流放桐宫

最开始,由于继位的太甲不尊商汤留下的善政与法度,曾经辅佐商汤立下灭夏之功的伊尹,决定以老臣的身份将他流放到桐宫。根据《史记集解》记载,所谓桐宫就是埋葬商汤的地方,也是商王们的离宫。在《史记》看来,伊尹把太甲流放到桐宫就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行为,主要目的还是想让太甲每天面对商汤的陵寝,反思自己三年来的错误。

虽然桐宫是离宫,并不是什么监狱,但是太甲还是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史记》记载,太甲被流放之后,伊尹就做了摄政王,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接受各方国部落的首领的朝拜。人情凉薄如水,太甲一朝失势,诸侯们立刻朝拜摄政王伊尹,全然忘了商王太甲在桐宫。

在世态炎凉的冲击下,太甲慢慢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要做一个昏君?在桐宫的日子里,他经常做的就是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经过了三年的反和自责,太甲逐渐改变了原来的不妥之处。看到太甲在思想上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伊尹也感到高兴,最终决定迎回太甲,让太甲自己处理政务。复政之后的太甲非常注意修习自己的德行,于是各方国部落首领纷纷归附商朝,百姓们的生活也变得好了起来。

商王太甲从昏君到明王的转变,他经历了什么?

第二种说法:宫廷政变

虽然《史记》记载,迎回太甲的伊尹一直活到了商王沃丁时期,死后还被隆重地安葬在了亳地。但是,后来的《竹书纪年》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故事。

《竹书纪年》记载,伊尹并不是摄政,而是废掉了商王太甲之后自己当了商王。太甲在桐宫的流放生活也绝不是在悔过反思,而是在悄悄培植自己的力量,打算除掉伊尹而复仇。在《竹书纪年》记载的故事中,伊尹最后的下场非常悲惨。带领兵马的太甲从桐宫偷偷跑出来之后,就立刻杀掉了夺位的伊尹。伊尹死后,天空顿生异象,连着起了三天大雾。

《竹书纪年》里的太甲恢复自己的权力之后,为了安抚伊尹的势力,聘用伊尹的儿子伊陟和伊奋为身边大臣,把伊尹留下的田地和房子一分为二交给了他们。《竹书纪年》中的太甲经过了一番宫廷政变之后,逐渐锻炼出了铁血的手腕。也许是为了不再丢掉王位,复政之后的太甲多次发挥自己的神权,曾在太庙举办祭祀祖先的大典以及祭祀四方神明的活动。此后,太甲重视民生、勤政爱民,地位逐渐稳固,成为了人们心目中地位非常尊崇的商王。

商王太甲从昏君到明王的转变,他经历了什么?

第三种说法:苦心孤诣

无论是《史记》还是《竹书纪年》,它们所记载的太甲从昏君化身勤政爱民的君主,都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或者军事斗争。与这些史料不同,《尚书》为解释太甲从昏君变成好君主的过程提供了另一种更加生活化的可能。

在《尚书》的《太甲》三篇中,伊尹不再是恨铁不成钢的摄政王,也不是妄图自立的权臣,全然是一个有些唠叨的老臣形象。《尚书》记载的太甲,在继位之初也不是残暴不明的昏君或者被人赶下台的弱君,而是一个不听老臣劝告的坏小孩。

根据《尚书》记载,刚继位三年的太甲对商汤留下的法度非常不满,想要按照自己的法度行事。于是老臣伊尹就多次举商汤立业、夏朝灭亡的例子来规劝太甲。谁知道劝了三次,太甲还是不听,无奈的伊尹只好自己修建桐宫,让太甲居住在那反思过错。

商王太甲从昏君到明王的转变,他经历了什么?

正如伊尹估计得差不多,太甲面对着桐宫这个忧伤的环境,他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复政之后的太甲一看到伊尹,就自称小子,将伊尹尊为老师,并检讨了自己的罪过。

面对伊尹,太甲主要总结了自己的三条罪过,分别是放纵欲望、破坏法度以及破坏礼制。发现太甲改过了,伊尹觉得非常欣慰,随后又向太甲告诫了一番。伊尹的劝谏让太甲非常感动,在伊尹的鼓励和自己的自强下,太甲最终慢慢变成了一个勤政爱民的君主。

商王太甲从昏君到明王的转变,他经历了什么?

无论是《史记》中的看透诸侯的凉薄、《竹书纪年》中的铁腕复辟,还是《尚书》中的尊师改过,都为我们解释太甲的改变提供了理论依据。不过,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太甲的结局都是差不多的。根据《史记》和《皇览》记载,太甲最后被尊为太宗,埋葬在了历山。也正是因为勤政爱民的特点与地位的尊崇,他才被武乙等后代商王当做不可冒犯的存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汤大臣伊尹的放逐与篡位之谜
...。而对于伊尹放太甲呢,也有不同的记载。这个记载在《竹书纪年》之中。《竹书纪年》是这样说的,“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
2024-01-21 19:17:00
竹书纪年与史记对伊尹记载的差异
...。后来伊尹辅助商汤打败夏桀,可谓功勋卓著,但是在《竹书纪年》中记载他曾经流放了大王,那么伊尹是乱臣贼子还是千古名相?古墓出土一部竹简,解读后世人皆惊!关于伊尹的历史争议,就出
2023-11-16 09:11:00
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期的史学著作,这就是后来的在史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的《竹书纪年》。这批竹简里记载的伊尹“放太甲”的故事与《史记》的有所不同。《竹书纪年》里记载:“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七年,王
2023-06-20 11:36:00
聊聊“伊尹放太甲”故事的真与假
...无古人。伊尹死后,商王沃丁以天子之礼葬之。不过,《竹书纪年》记载的内容不同,其云:“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
2024-05-20 11:26:00
《竹书纪年》与《史记》对比,谁的可信度高
...肩的一本编年体史书却颇受争议,就是成于春秋时期的《竹书纪年》。不争的事实是,《竹书纪年》成书要比《史记》要早两个世纪,涵盖的信息量要更丰富更权威,但是后世却有了两者可信度的对
2023-01-01 15:46:00
为何说伊尹放太甲,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
...太甲乘机从桐宫逃回王都,杀了伊尹,恢复了王位(见《竹书纪年》)。从甲骨文中来看,商王祭祀伊尹的卜辞不少。在“旧臣”中是为首的一个。从前面里所举卜辞可看出,伊尹在商王祀典中的地
2024-05-22 08:51:00
伊尹如何流放太甲,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此,伊尹犹如周朝的周公,是一个大公无私的政治人物。竹书纪年记载,伊尹流放太甲之后,篡夺商国,自立为王,直到七年之后,太甲逃出桐宫反杀伊尹,夺回了政权。因此,这一叙事中伊尹是政
2024-07-05 13:16:00
...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这是千年禁书《竹书纪年》中的一段文字。这本侥幸逃过秦始皇焚毁的文献公诸于世后,我们惊讶的发现,《竹书纪年》所记载的内容和最权威的史书《史记
2024-04-24 10:09:00
探讨商朝伊尹的死因
...位。那么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伊尹。战国时期的史书《竹书纪年》记载: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这里说伊尹是被太甲领兵杀死的。而司马迁的《史记》所载
2024-05-03 13: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