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0 11:36: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中国古代,评价一位朝廷重臣时,赞扬他就说他有“伊周之才”,批评他就说他行“伊霍之事”。“伊周之才”,“伊”指的是伊尹,“周”指的是周公。伊尹是商朝的宰相,是辅佐商汤灭夏建商的功臣,一生辅佐了五朝商朝天子。周公姬旦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西周的开国功臣,周武王的弟弟,在周武王死后一心辅佐侄子周成王,成为历朝顾命大臣的楷模、学习的榜样。

而“伊霍之事”中的“伊”也是指伊尹,“霍”指的是西汉中期的霍光。他们俩的共同点除了是顾命大臣、辅佐幼主,还有就是他俩都曾废立过国君。“伊霍之事”主要就指的是废立君主,历史上一般将大臣谋反也称之为行“伊霍之事”。

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霍光

历史上伊尹和霍光废立国君这都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他们真的有谋权篡位的想法吗?

伊尹

首先,伊尹的人生经历堪称一部精彩的励志剧。他本来是奴隶,是作为陪嫁之人才到了商汤那里,然而伊尹的才能很快就让商汤对其刮目相看,并且委以重任。最终伊尹辅助商汤消灭夏朝建立了商朝,成为了商朝的开国名相。

伊尹的名字里的“尹”其实是官职,也就是丞相,伊尹可以理解成姓伊的丞相。这和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将丞相称之为令尹是一样的。

伊尹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名相和帝师,他除了辅佐商汤创业,还协助商汤的子孙守业,并且负责教导商汤的孙子,比较有名的那就要数“放太甲”了。

太甲是商汤的长子太丁之子,也就是嫡长孙了。可惜太丁没有继承王位,因为他比他父亲商汤去世的还早。商汤去世后,他的另外两个儿子,也就是太甲的两位叔叔外丙和仲壬先后继位。两位叔叔相继去世后,太甲这个嫡长孙就继承了王位。

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伊尹像

然而《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说的是太甲继位的头三年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昏聩暴虐还不遵守商汤在位时制定的治国方针。于是伊尹为了教育太甲就将太甲流放到了商汤墓葬之地桐宫,让他去自我反思。伊尹自己代行国政、朝会诸侯。太甲在桐宫反省了三年,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于是伊尹亲自去桐宫迎回太甲,并还政于太甲,自己还是做自己帝师和宰相的本职工作,简直就是大团圆结局啊!

不过这个大团圆结局到了西晋时却起了波澜,当时因为一起盗墓事件发现了一批竹简,经当时史学专家的鉴定这批竹简是先秦时期的史学著作,这就是后来的在史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的《竹书纪年》。这批竹简里记载的伊尹“放太甲”的故事与《史记》的有所不同。

《竹书纪年》里记载:“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七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这里说的是伊尹流放了太甲后自立为王,太甲七年的时候,太甲潜伏出桐宫回去杀了伊尹。

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竹书纪年》

这和儒家主流说法完全不一致。主流的说法伊尹不但是忠臣是圣人,而且是活了100岁自然死亡。而按《竹书纪年》的说法,伊尹是因为篡位被杀死的。那么哪一种说法才是对的呢?

对于这件事情由于年代太过于久远,加上史料的匮乏,要想还原事实的全貌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历史的记载推断一下大致的情况。

首先《竹书纪年》的记载中对于“伊尹放太甲”的原因只字未提,让人觉得唯一的原因就是伊尹为了篡位自立,这似乎妥妥的就是个大奸臣啊!然而《竹书纪年》里又说:“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说的是太甲杀了伊尹后又立了伊尹的两个儿子伊陟和伊奋,并且让他们继承了伊尹的田宅。

这里面的记载似乎有些不符合常理,如果伊尹是谋权篡位的乱臣贼子,他的儿子们不可能不受牵连。即使真的没有受牵连,那以伊尹所犯罪行,不可能不夺其田宅,怎么还会让他的儿子们继承呢?以《竹书纪年》的记载,伊尹的儿子们不但在伊尹死后继承了他的田宅,还得到了商王太甲的重用,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可见这个可信度是值得商榷的。

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伊尹迎太甲

其次,关于伊尹的去世时间和其儿子受到重用的时间《竹书纪年》的记载也与其他史书不同。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伊尹是太甲所杀,说明伊尹是死于太甲之前;太甲杀了伊尹后重用了他的儿子伊陟。

然而《史记》记载,伊尹活了100岁,是在太甲的儿子沃丁在位时去世的,死于太甲之后;伊尹的儿子伊陟受到重用是在太甲的孙子太戊在位时,伊陟被太戊任命为宰相。

还有,《竹书纪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只是在西晋时才被人发现。同一时期的《孟子》和《左传》里也记载了“伊尹放太甲”的故事,记载的内容和《史记》里是一致的。如果《竹书纪年》里记载的是事实,那么,孟子和司马迁就有可能被骗或者本身就在作假。

这个问题争论了1000多年,在甲骨文出土并研究后暂时没有太激烈的争论,甲骨文研究证明商朝历代国君在祭祀历代先祖时也会一同祭祀伊尹,如果伊尹是谋权篡位的奸臣,商朝国君是不会给他这么高的地位,同时他也不会受到这么高的待遇的。因此《史记》的记载更符合考古研究的逻辑,也就是说伊尹是贤臣,最起码不会是奸臣。

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霍光

霍光

霍光在西汉官场的起步阶段虽然靠的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但是能在霍去病去世后得到汉武帝信任30年,那霍光靠的只能是自己。实际上霍去病照顾霍光也就两三年时间。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官拜骠骑将军出击匈奴,途中去了一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见了见他那从未养过他的父亲霍仲孺,给父亲置办了田产、房屋和奴婢,走的时候带上了他当时还只有十几岁的异母弟弟霍光。

霍光跟着霍去病到了大汉的都城长安,在霍去病的帮助下,霍光先后任郎官、各曹官和侍中等。结果没几年,一代将星霍去病去世了,悲痛之余霍光知道他现在靠山没有了,一切就只能靠他自己了。

庆幸的是霍去病在时给霍光安排的工作,虽然官职不大,但是岗位却很关键,都是培养国家储备干部的岗位。加上汉武帝对霍去病英年早逝的不舍和痛惜,爱屋及乌还是很重用霍光的。但是霍光自己很清楚,领导虽然念旧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热乎劲迟早就没有了,他必须趁这段时间努力工作,更加赢得领导的信任与重视。

一直以来霍去病给霍光安排的工作都是一些类似于给国家领导人当保镖或随行秘书之类的工作,这一看就是因为关系放到领导身边混个脸熟,因为十几岁的孩子连保护自己都费劲,更别提给领导当保镖了,最多就类似警卫员。然而所谓伴君如伴虎,时间一长,霍光练就了一身谨小慎微的好本领。

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霍光

霍光的谨小慎微到了什么程度呢?

《汉书·霍光传》记载:“光为人沉静详审,……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说的是霍光为人沉着冷静、细致谨慎,每次从下殿门进出,停顿、前进都有固定的地方,郎仆射曾暗中做过标记,和霍光每次所踩的地方分毫不差。每天走路都这么谨慎,那霍光对待自己的工作更是谨慎仔细了,他作为汉武帝的秘书,所有的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从未做过一件让汉武帝批评的事,这也创造了古今做秘书的记录了,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瞧当秘书的。

霍光30年如一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终于得到了汉武帝的认可与信任,汉武帝晚年托孤的时候霍光以秘书的身份成为托孤五大臣之首,汉武帝希望霍光成为周公一样的人去辅佐少子刘弗陵,也就是汉昭帝。为此还送给霍光一副“周公辅成王朝诸侯”的图寄予希望。

霍光以秘书身份成为托孤五大臣之首,显然有些人是不服的。五大臣依次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宰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前三位都分别掌管着军权,且都领尚书事,这就相当于军政大权都是他们仨说了算,宰相田千秋在汉武帝在时就没什么实权,现在更是都排到第四了。

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霍光

这几个人里面金日磾最有实力和霍光抗衡,但是金日磾为人也很谨慎,他是当年被霍去病打服的匈奴休屠部王子,虽然后来官职做的很高,但是因为是外族人,在处于权力中心时,不管谁是领导,他都只会服从,而且金日磾在五人里面去世最早。田千秋这个宰相很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所以向霍光表态,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领导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是100%服从安排。而对霍光做五人之首有意见的就剩下上官桀和桑弘羊了。

上官桀和霍光还是儿女亲家,上官桀将自己的孙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通过关系运作成汉昭帝的皇后,以期加强自己的实力抗衡霍光。桑弘羊觉得他霍光一个秘书有什么能力成为辅臣之首呢,他认为霍光还不如他呢。事实证明这两人根本就不是霍光的对手,还是金日磾和田千秋看得明白。

汉武帝的三子燕王刘旦对于弟弟刘弗陵当皇帝一直是耿耿于怀,总想找个机会造反。汉昭帝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想给自己的情人封侯被霍光拒绝了怀恨在心。于是燕王刘旦、鄂邑长公主、上官桀和桑弘羊就结成了反霍光联盟,准备除去霍光,废掉汉昭帝,推举刘旦继位。结果事情败露,上官桀、桑弘羊灭族,燕王刘旦、鄂邑长公主自杀。这次叛乱平息后,霍光彻底扫清了执政上的障碍大权独揽。

汉昭帝在位13年,时年21岁去世。在选新的帝国继承人时,众大臣都倾向于汉武帝四子广陵王刘胥,但是霍光以“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为由拒绝了。随后迎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承皇位。

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刘贺

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虽然霍光的理由很冠冕堂皇,认为刘胥是汉武帝都不会立的人,让大家要相信汉武帝的眼光,继续坚持汉武帝的决定。而实际上是因为当时的刘胥基础雄厚,肯定不会受霍光的控制,而刘贺年轻没经验,加上他父亲生前有政治问题,选刘贺坐上皇位,刘贺只会感激他、比较会控制的住。

那知刘贺只做了27天的皇帝就被霍光给废了。理由主要是因为刘贺荒淫无度,或者说他给后人们的印象就是荒淫无度,以前有一部电视剧叫《乌龙闯情关》里就是这么演的。话又说回来了,古代荒淫无度的皇帝也不止刘贺一个,实际上他被废的理由虽然有1127条,但最关键的其实是以下几条:

1.刘贺被立为皇帝时,他将他昌邑王府的大小官员全部带到了京城长安,这对京城的官场来说是一个不利的信号,而不只是对霍光而言。

2.将自己昌邑国相安乐迅速安排到长乐卫尉的位置上,这动了禁宫安排的人事权,其实是打乱了霍光的禁宫人事安排。

3.昌邑国的二百多群臣曾密谋劝刘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除掉霍光,结果霍光耳目众多得到了这个消息,才坚决废掉刘贺的。

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霍光父女

所以刘贺被废是因为得罪了长安官场,当然主要是威胁到了霍光,霍光本想找一个没经验的小白,好继续当他大权独揽的权臣,结果刘贺不但是个愣头青,而且还很有想法,最主要的是他那二百多的昌邑群臣太有野心了,不得不防啊!一不小心这权臣当不了不说,自己的政治投资得不到回报不说,还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这就亏大发了。

刘贺被废后,燕王刘旦还是没有机会继承皇位,当然他就没有停止过小动作。霍光总结经验教训也不可能选择刘旦,那可是比刘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霍光是不会再冒这个险的。此时太仆杜延年和大将军长史丙吉都推荐流落在民间的汉武帝曾孙刘病已继任皇位,在经过一番调查和考察后,刘病已改名刘询成为西汉第十位皇帝汉宣帝。

汉宣帝出自民间,没什么政治根基,这很符合霍光的要求。汉宣帝也很明白自己的处境,所以很能忍,与当年霍光在汉武帝手下当秘书时有得一拼,不同的是当年的霍光那是他的本职工作,角色立场是正常的,而现在汉宣帝的忍是因为实力不够。

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刘病已

汉宣帝忍到什么程度了呢?

他想给他因巫蛊之祸冤死的爷爷刘据上个谥号建个陵园以好祭奠,让有关部门商量一下,结果在霍光的授意下给了一个不太好听的谥号“戾”,以后刘据在史书上就被称为戾太子,这和骂人没啥区别。汉宣帝一看就你说给啥就给啥没意见。

还有霍光的老婆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派御医毒死了汉宣帝的原配许皇后,汉宣帝抓了所有为许皇后看病的御医要查明真相,结果霍光又出面了给相关司法部门说皇后的死与御医没有关系,不用再查了。这不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此时的汉宣帝就是和许皇后感情再深厚,也只能忍耐就这么算了,而且两个月后又毫无悬念地立了霍光的女儿为皇后。

就是在霍光死后,汉宣帝还是选择隐忍,因为当时霍光的儿子们和女婿们都在国家部门的重要岗位上。汉宣帝通过加官进爵来麻痹霍光的子孙,同时想办法掌握实权。霍光的子孙们没有霍光低调谨慎的优点,他们都已经得意忘形得不行了,膨胀到都准备密谋造反了,汉宣帝用了两年时间来部署,终于在霍光死后两年瓦解了霍氏集团,拿回了自己该有的权力。

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汉宣帝

霍光执政的20年时间,确实为大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使汉武帝晚年动荡的政权交接得以顺利过渡,后来出现的“昭宣中兴”不得不说也有霍光的功劳。但是霍光废立皇帝、大权独揽一直为后人所诟病。废除刘贺的时候,霍光虽然效仿的是伊尹,但是在古代这种随意废立领导人的行为无疑形同造反,所以后来各朝将朝臣造反也称之为“行伊霍之事”。

昭宣朝的霍光虽然不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权力之大已足以超过君权,这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就说明了一切。甚至现代四大史学家之一的吕思勉先生在他的《中国通史》里认为汉武帝晚年的托孤和立少子刘弗陵时的“立子杀母”都是霍光自己的意思,说是汉武帝当时都已经不清醒了,霍光借汉武帝之名做出的安排。这就是秘书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关键时刻秘书肯定当时在场,如果是他一个人,又或者这些人都是他的人,那岂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对于霍光废除刘贺,吕思勉认为并不是因为刘贺荒淫无度,而是因为刘贺是一个直男,他认为刘家的天下凭什么你姓霍的说了算,所以就组建自己的领导班子,将自己人安排到关键位置上,这就动了霍光的利益,霍光是不会允许这种过河拆桥的事情发生的。虽然没有更多的史料可以佐证吕思勉的这种说法,但是史书记载的刘贺的1127条罪状,确实是让人匪夷所思!这人是得有多坏啊,竟然能在27天的皇帝工作当中干了1127件坏事,基本上每天40多件,这完全都不干正事,这可能吗?我对这一点持怀疑态度,再联想到霍光废掉刘贺的动机似乎就不那么简单了。

商朝的伊尹和西汉的霍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汉宣帝

总结

总之,霍光即使不是奸臣,也不是什么单纯的忠臣,他作为权臣肯定是有自己的私心的,而废立皇帝则成为了他人生当中最大的污点。伊尹则不一样,首先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商朝当时具体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不像《汉书》对霍光的事情记载的这么详细。其次伊尹只是流放太甲以作小惩,太甲改过自新后,伊尹又迎回了太甲并还政于太甲。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伊尹是商朝的忠臣,霍光既不是汉朝的忠臣,也不能算是奸臣。大家认为呢?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0 18:46: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古代的权臣都喜欢自比伊尹、霍光?
...欢说一句话:我要行伊霍之事。伊指的是伊尹,霍指的是霍光,他们都是古代的权臣。然而,这些权臣却是最没资格自比伊尹、霍光的。伊尹、霍光是权臣,他们行废立之事,但是他们没有异心,对
2023-02-12 19:54:00
伊尹和霍光的权利这么大吗?权臣废立皇帝都称作是“行伊霍之事”
老有人把伊尹和霍光并排。其实,霍光的权力没有伊尹大。上古社会,最重要的权利就是祭祀。这是从母系社会传承下来的,后来部落越来越多,都不服管需要打仗。这时候男人崛起掌握了征战的权利,
2023-06-06 14:18:00
...临死前,亲自选了四个托孤大臣,分别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中以霍光为首辅。汉武帝还命人画了一幅《周公辅成王朝诸侯图》赐给霍光,
2024-07-18 22:21:00
霍光:从农民之子到权倾朝野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大汉的历史上,出现了两个有名的权臣,一个便是霍光,一个便是曹操,然而最有争议的也是霍光,他历经五代帝王,跨越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更是成为了大汉朝权力
2024-03-09 12:59:00
霍光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在官场如鱼得水,从郎官一路做到了光禄大夫等职位,颇受汉武帝的恩宠,一直侍奉汉武帝左右。霍光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信任。霍光是忠
2023-10-21 16:27:00
历史上这三位权臣势压天子,但名声却很不错,他们是谁?
...到后世的特别尊崇。他被尊为圣人,比肩孔子。第三位:霍光。霍光是西汉权臣,历经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是武帝的名将霍去病弟弟。汉武帝死前,任命霍光为托孤大臣。武帝死后,由于
2023-06-07 21:35:00
为何说做人不能太霍光
...,年仅十岁,无子,国除。霍去病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霍光,武帝调其入宫为侍中,在左右伺候。霍光在武帝死后拜大将军大司马,权倾朝野,可惜他一生未上过战场,在那个尚武的时代算是另辟
2023-07-21 11:36:00
汉宣帝在霍光手下不敢亲政,为何还说他好
霍光说道历史上的辅政大臣,要么极其嚣张,最后被亲政的皇帝铲除;要么直接扯旗造反,自立为帝。少有既能当权臣,又能全身而退者,但汉朝的霍光却是一个例外,霍光敢废立皇帝,又能全身而退,
2024-07-24 17:05:00
霍光是权臣但不是奸臣,这是他获得皇帝认可的最大原因
在汉朝历史中霍光是一个争议很深的人物,首先他是权臣这一点确实是没什么争议的,身为臣子多次插手皇帝的废立之事确实非常的过分,但是即使做出了这样的事情,皇帝在收回权力之后却没有对他产
2023-04-22 14: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