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周中期巨变:周孝王继位与司马迁的记述之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4 19:18:00 来源:戏说三国

西周初期,周公制礼乐,其中之一就是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不是最好,但也不是最坏的,因为可以减少内部争权的消耗。

周初开始,到西周中期之前一直都是传位嫡长子,但在西周中期却迎来巨变:周懿王去世后,继位的不是太子姬燮,而是叔叔姬辟方——周共王弟弟,史称“周孝王”。

周孝王继位后,励精图治,一度中兴西周,扭转了此前不利局面,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不过,周孝王去世之后,王位又传给了周懿王的儿子姬燮。

问题在于,如此有作为的君王,按理说史书上应浓墨重彩,但司马迁在《史记》中却一笔带过,仅有“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一句,基本可以提炼为“孝王立、孝王崩”六个字,那么司马迁为何如此着墨?

西周中期巨变:周孝王继位与司马迁的记述之谜

孝王为何能够篡位?

周初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到了西周中期,这一制度早已深入人心,那么在宗法制度森严的西周,姬辟方为何能够继承王位,成为违背祖制之君?

其实,姬辟方能够继承王位,主要还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

一个王朝经过150余年之后,往往就会开始衰落,西周也不例外,《史记·周本纪》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讽刺)”。

以考古发现的青铜铭文来看,周懿王时因为王朝衰落导致一些旧有的礼仪被打破,比如《訇簋》中诸侯入宫朝拜时仅有“王在射日宫,旦,王格,益公入佑訇”,却没有具体的礼仪过程,此前君王的都有详细过程。还有簋盖、同簋铭文显示,原本宣读册命是史官,但周懿王时却是本人。因此,综合各种信息可知,《訇簋》异常记载应该是朝拜过程不合礼,故而含糊其辞,省略了过程,但“不合礼”会不会引起部分大臣不满?

西周中期巨变:周孝王继位与司马迁的记述之谜

更为重要的是,竹书纪年记载“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翟人侵岐,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也就是说为了躲避狄戎入侵,周懿王迁都槐里。放弃都城,导致统治阶层利益和尊严都受到了严重损害,只能让更多的大臣心存不满,后世王朝迁都时也会遇到纷争,引起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

在这种情况下,姬辟方图谋王位,无疑就会获得更多的支持,故而竹书纪年记载“懿王之世,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共其职,诸侯于是携德”。所谓“携德”,当然是一种政治用词,因为姬辟方继位不合礼,因此只能说“天下有德者居之”,以此证明继位的合法性。

西周中期巨变:周孝王继位与司马迁的记述之谜

史记为何一笔带过?

在宗法森严的西周,虽然政治环境利于姬辟方继位,但他最终能够打破祖制,真正成功继位,也说明了他的能力出众。

事实上,从先秦史书记载看,周孝王能力的确出众,整顿了国内、解除了外部威胁,比如竹书纪年上有“五年,西戎来献马”等,一度中兴西周,最终他死后谥为“孝”正是对其在位时期贡献的最好总结。

其中,周孝王封善于养马的非子于秦(今甘肃清水县境),为周附庸(大夫),号曰秦嬴。因此,吞并六国的秦国,始兴于周孝王时期,此后迅速发展,在两周交替之际正式封国。

西周中期巨变:周孝王继位与司马迁的记述之谜

但问题是,既然周孝王功勋卓著,可谓一代英主,那么司马迁为何似乎有意回避,对于其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丝毫未曾涉及,只是“孝王立、孝王崩”?

周本纪里,司马迁明显是以儒家思想看待周朝历史,而儒家本身支持周礼、支持嫡长子继承制,况且汉武帝时的“巫蛊之祸”而杀掉太子刘据,引发内部大乱,导致当时儒家更强调嫡长子继承制,或许因此司马迁对违背祖制的周孝王,就没有过多着墨。反过来说,如果隆重宣扬周孝王,岂非鼓励后人篡夺王位、导致内部大乱?

当然,司马迁初心可赞,但这一写史态度利弊参半,至于究竟如何,留待后人评说吧。

西周中期巨变:周孝王继位与司马迁的记述之谜

余论

周本纪里,对一般的君王,司马迁是一笔带过,但对两类人浓墨重彩:一类是贤圣君主,比如文王、武王、成王,还有类比君王的周公,展示他们仁义道德、宏图大略、经营之术的古代政治家形象;一类是昏庸暴君,比如厉王、幽王等,展现的是昏庸暴虐、刚愎拒谏导致亡国或悲剧下场。

显然,如此对比宣扬的是仁义兴邦的儒家道理,具有很强的教导意义,劝导君王仁义,的确更利于国与家。

因此,司马迁如此记载周孝王,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未尝不是最道德的选择。总之,对于历史人物的选择,不能简单的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或许站在历史的背景之下看待才更合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4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周两个中兴之君,因不符合司马迁三观而无公正记载
...必然有所倾向,或者在行文中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虽然司马迁在史学界地位崇高,史记被鲁迅盛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综合各种文献来看,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根据他的思想观念
2024-02-24 19:16:00
司马迁为何四次提到一个秦朝统一的预言
...角度却很少有专门的论述,那就是人心所向。在汉朝中期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曾经有四次明确清楚地提到一个著名的预言,据说这个预言预示了秦朝的统一。这个预言是周朝的太史儋提出的,
2023-08-12 15:46:00
周孝王以祖夺孙的王位之争,使得周朝社会制度彻底崩坏
...为夷王。”之后再未提及孝王。孝王作为违背祖制之君,司马迁好似也是有意回避。西周君王列表 那么是不是周孝王在位期间没有建树,使得司马公认为没有必要对之大书特书呢?然而事实却是
2024-02-19 20:04:00
中国古代的纪年是怎么来的?
...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的一段记载,说的意思是:召公与周公二相开始共同执政,号称为“共和”,到了共和十四年的时候,周厉王死在
2023-08-23 15:05:00
揭秘春秋战国之秦国
...家主大罗娶了沉侯,沉侯也与周人有姻亲关系。因此,据司马迁所说,大罗之子非子被封为秦,是周王室的大夫。后升为封臣。皇帝的附庸与诸侯的附庸不同,其地位相当于王国中的王子。司马迁还
2024-04-04 15:07:00
他是西周最特殊的天子,继承侄子王位却不贪权,死后传位给侄孙
...朝危机关于周孝王即位的情况,史书上的记载非常简略,司马迁只写了一句话,“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按照正常情况,周孝王辟方是没有机会做天子,因为他并不是嫡长子。周穆王
2023-07-14 16:38:00
秦始皇为嬴姓赵氏,后来为何称其嬴政?
...为汉代以后先是出现了“姓氏合流”的现象,之后的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史官也逐渐不区分姓氏的区别,在《史记》里就弄混过,说秦始皇姓赵氏。不过怎么称呼秦始皇在已经出土的许多战国时期的竹
2023-01-31 13:38:00
周朝的封疆大吏康叔的能力与分封制度的演变
...是1000年的样子,周人对历史材料又做了非常多的手脚,司马迁也是在周人的历史材料上写的本纪。
2023-10-25 05:53:00
秦国靠这三件事发家致富强军
...国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孝恭十九年,帝赐叔父”。秦孝公正式成为周天子认可的霸主,也意味着秦国崛起了。从一个偏远小国到称霸世
2023-02-07 16: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