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的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子的
...经存在了。那么古代的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子呢?我国的科举制是从隋炀帝时期创设进士科开始的。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汉朝...……更多
三国时期重孝廉,曹操凭什么唯才是举?
...定成效,发掘了一批有理想,有计谋,有抱负,有责任的人才(比如司马相如等),但后期制度僵化,成为了世家大族把持官僚的手段。 这里小编就不过度描述了,歌谣在这: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更多
张廷玉殿试榜上无名,康熙看试卷后破格录用张廷玉为翰林院庶吉士
科举制的发明无疑是非常伟大的,科举制在隋朝隋文帝时期出现,这时候的科举制只不过没有完全应用起来。到了武则天时期,科举制被正式的实施,这时候武则天通过科举选拔了很多人才,这些人才都为武周建功立业。古代...……更多
元朝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人士?
...的最底层,使得社会矛盾从元朝建立之初就潜伏着。另外科举制的取消,导致广大的知识分子不能参加科举,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许多文人只能舞文弄墨靠写剧本(这也是为什么元杂剧比较兴盛的原因)为生。这样狭隘的政治环...……更多
...天下的官员基本上都出自这些家族。为此,杨广鼓捣出了科举制,想要打破士族对上升渠道的垄断,加强中央集权。可惜的是,科举制度依旧不够,全天下的知识都掌握在士族手中,即使科举制出来,中举的也大多都是士族中人...……更多
元朝的“知识分子”为何有如此“多”身份?
...可以踏上朝堂的一席之地。时间推移到了隋唐时期,出现科举制度的时候知识分子的最主要出路变成了完成科举考试从而走上仕途,科举制度也就成为了知识分子参与朝堂中的事件并且开始掌握国家的政治权利的一大主要方法。...……更多
他才是外国人眼里的千古一帝,不是秦始皇和成吉思汗
...美国家所推崇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杨坚发明了科举制度,这个制度对中国人来说,让许多寒门弟子走上了仕途有的机会,打破了血缘世袭和世族的垄断,使那些社会中下层读书的人,进入到朝廷当官,施展自己的才华...……更多
科举制度的演变:从周朝到宋朝的选拔之路
...子有了一丝生机。在隋朝,因为大统一,所以有了明确的科举制度,任何人都有权利通过考试获取当官的机会。可是因为隋朝建立延续的时间太短了,所以科举制度的流传,是在唐朝。在唐朝,李世民和李治时期,完善了科举制...……更多
...重要的官职。在汉代,察举是其重要的选官任官制度,而孝廉又是察举的重要科目之一。孝廉即孝子廉吏,举荐时二者分科察举。孝,指孝悌者;廉,指清廉之士。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更多
...社会混乱,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重新恢复被伯颜废弃的科举制度,加强对人才的选拔;建议编修辽金、宋三史,总结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崇偶重道,倡导文化和思想教育;还修订法律,加强对各级官吏的考核:开马禁,或盐额,...……更多
汉代的选官制度变革后有哪些重要成果?汉武帝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汉朝的选官难题,但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才最终为之后科举制度的诞生打下了基础,也算是居功甚伟。总的来说,汉代的选官制度是为了适应时局变化而产生的,并对后世产生了难以磨灭的深远影响。 ……更多
中国历史上让人可惜的四位皇帝,才能堪比汉武唐宗
...武曹操、宋武刘裕年老之后进取之心渐退,加之对手也是人才济济,始终不能完成统一;而周武宇文邕、周世宗柴荣本有机会一统天下,但天妒英才,早早暴毙,让人觉得可惜可叹。 ……更多
孔子后人装病不愿朝见朱元璋,朱元璋给他写了封信,病立马好了
...,已经逐渐成为儒家和法家相结合的思想。 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盛行之后,普通百姓想要入仕当官,就一定要熟读儒家经典,忠君爱国的思想就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并左右人们的思想。从宋朝之后,以程颢、朱熹等人为首的...……更多
为何说汉景帝刘启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廉政皇帝
...明堂,聘请鲁儒生申公等入朝问政。本年,使用策论方式科举人才,东方朔以滑稽策论取悦于汉武帝得选宫中,但不被重用,而是与宫廷中的取乐侏儒为伍,东方朔为此大为不满。本年,卫绾罢相,窦太后的侄子窦婴出任丞相。...……更多
...枢密院事,后拜中书右丞相。在脱脱的主持下,元王朝复科举、开马禁、减盐额、选拔有学问的儒士为朝廷办事,当时的人们称他为“贤相”。顺帝至正三年“(1343),主修辽、金、宋三史。至正十年(1350)变钞法,发行“至正通宝...……更多
探寻东汉时期的宦官制度
...十分激烈,所以这时期宦官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削弱外朝,重用内朝的政策。《后汉书·宦者列传》中记载:“帝数宴后庭,或潜游离馆,故请奏机事,多以宦人主之。”从这里看出...……更多
闻鸡起舞的北伐名将,最后的豫州刺史祖逖的故事
...一度的举孝廉的时候到了,祖逖这种“赞世才具”的世族人才郡里自然不会漏掉,阳平郡于是给祖逖报了名,祖逖很任性,说了No。郡里推举不去,司隶州也看上祖逖了,举孝廉不去,那就举秀才吧,祖逖依旧任性,NO,不去。...……更多
聊聊古代科举那些事儿
...试换来的学历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古人热衷于科举,有人心怀治国大志,做官为实现自己的宏图梦想;有的人考科举则是因为“优则仕”,单纯为了做官而考试,为了养家而做官,或者是因为爱慕权势而做官。无论他...……更多
曹操的命运竟然被一头猪影响了,这是怎么回事?
...聪明的太监。他前有拥立之功,后又做事公正,选择优秀人才,这必然使得他在朝野中的名声不胫而走,如日中天。曹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生的。他出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年),正是曹腾权力最为炙手、名声如日中天的...……更多
...不会放弃地方根基,这是门阀士族政治权力的社会基础。科举制下的地方士绅南北朝后期至隋唐,南北士族均逐步丧失了地方社会的根基。在均田制、租庸调制的颁行下,唐代的政权力量下沉到地方社会。然而均田制下自耕农并...……更多
中国封禁了千年的山,从唐朝下禁令:进入者,斩立决
...处开。”这样的诗句。成年之后,抱有雄心壮志的他参加科举考试,但是他却多次落选。并且多次落考的失败让他总结出一个经验,即使是自己再有才华,在科举这个领域里,都不如别人高高在上的阶级。科举的暗箱操作已经形...……更多
郭躬:西汉的法律专家
...洛阳县令根本没资格推荐汝南人袁安为孝廉。从县令考察人才的角度,看见一个人快冻死了,只因不肯求助就推举为孝廉,太荒唐了吧! 那些饿死的、冻死的,岂不全是以牺牲生命证明自己更符合孝廉标准了吗?审核的人员怎...……更多
...里。伯颜采取排挤南人的政策,例如禁止南人参政,取消科举,而且不允许汉人学蒙古语,这些做法加深了汉蒙两族之间的不和,也使得元惠宗更加不满。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惠宗与右丞相伯颜的矛盾日益尖锐,后来在伯颜之侄...……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不该灭亡的王朝,真正完成了南北的统一
...期上实行三年制,每次选拔官员都要有吏部的考核。首创科举制度给了寒门学子进入仕途报效国家的途径,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直至清末才被废除,而且英美等国借鉴了这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作为政府文员选拔的标准...……更多
他仅仅在位14年,留下了5件千百年来造福后代的伟大事件
...阳新城而不顾民意,这可能是他被称为暴君的原因。创设科举制度杨广恢复了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并命令使者视察各州,除其他任务外,还肩负着寻找行为模范、文采出众、有专长的人,经过考察后再送至首都。随着全国...……更多
打破世俗门第的科举制度,对历史影响有多大?
...化的学校教育,并在唐朝时期发展迅速,与之息息相关的科举制度也日臻完善。科举的产生对唐朝人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日画像凌烟阁,搏个书生万户侯”,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例子在唐朝以后比比皆是。而这种打...……更多
朱元璋最明智的举动,为大明招揽无数人才
...取士却是让许多饱读诗书的起义军首领都望尘莫及。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地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最早发源于隋朝,那个时候的隋朝刚刚统一天下,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改进和完善,而在人才选拔方面也迫...……更多
元顺帝逃跑替北元争取了200余年时间?他逃跑的方式是亮点
...不错。有了脱脱的相助元顺帝简直如鱼得水,他们恢复了科举制度,同时减免了关税,朝廷的腐败也得到了整治。在脱脱的辅佐下,元顺帝几乎要逆袭成为一代明君了。破罐破摔 然而天意不遂人愿,眼见摇摇欲坠的元朝呈现了...……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古代考状元都考些什么?状元有多难考?一、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科举在我国历史悠久,包括上学时的教材课本中,也曾说过隋炀帝杨广开创科举制度,这让很多同学莫名的恨上了这个千古昏君。然而,在科举的完善道路上,隋...……更多
浅谈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导读: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中国古代的官吏制度三位一体,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而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中心环节,因为它的独特性而对古代官吏制度具有着深远的影响。01.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徐潋作家冰春与历史对话,以长篇小说的表达文本让人们感知泸州的一段历史。读冰春的长篇小说《川江东逝水》,会感到这是泸州历史的艺术转换
2024-06-28 06:13:00
王利华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强军兴军,关键在人。在乌蒙高原的威宁,有这样一群大写的“人”、大写的“兵”:一门三代四个兵
2024-06-28 06:19:00
李慧李商隐、杜牧创造出晚唐诗歌靡丽的风格,没过多久,大唐崩溃了,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这战争频发的乱世中,有两个国家比较安定繁荣
2024-06-28 06:19:00
嘉庆有哪些特质?乾隆为何把他确定为接班人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
2024-06-27 22:06:00
清代的奏折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对清代的政治起了什么作用
清代从1644年入关到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共持续了268年的国祚。清代作为一个和现代资本主义一起步、发展的封建国家
2024-06-27 22:06:00
如果太子胤礽当上皇帝,清朝会怎样
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为了太和殿那个位置,互相都杀红了眼,最后四阿哥胤禛险胜,成为雍正皇帝。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倒推二十年
2024-06-27 22:07:00
曾国藩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为何是“才地平平”
曾国藩是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他天资平常,却最终位极人臣,除了他的个人奋斗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项能力
2024-06-27 22:07:00
雍正上台以后,除了老十以外,为何只有老十三算善终
公元1722年,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在康熙在位的后期,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掀起了一件件大事。由于共有9个儿子牵扯了这一事件
2024-06-27 22:08:00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之姊。乾隆皇帝对其“敬服
2024-06-27 22:09:00
古代犯人被砍头时为什么一大喊冤枉刽子手就不敢行刑了
在看乾隆王朝的时候,山东巡抚国泰因为贪污被砍头时,大喊冤枉,监斩官阿桂就不敢行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国泰为什么不在审讯他的时候说冤枉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刑场大喊冤枉呢?为什么国泰一大喊冤枉
2024-06-27 22:09:00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一)、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洪承畴的厅堂挂着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
2024-06-27 22:10:00
皇贵妃高佳氏死后,为何哥哥和侄子立即被赐死
她就是乾隆皇帝第一个贵妃、第一个皇贵妃高佳氏。高佳氏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知书达理、温柔贤惠,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当了一名普通使女(没有名分的妾)
2024-06-27 22:10:00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慈禧就喜欢她
其实从照片上来看老年的慈禧太后就能了解她年轻的时候长得并不算是倾国倾城,她不算是能靠美色吸引住老公咸丰的女人,但是慈禧却能靠另外一招留住老公咸丰的心从而获得专宠
2024-06-27 22:11:00
嘉贵妃有多受宠?她死后乾隆帝时如何厚葬她的
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个朝鲜女子,她初入宝亲王弘历的府邸,以侍女的身份伺候弘历。弘历登基,也就是乾隆帝,这位朝鲜女子被封为金贵人
2024-06-27 22:11:00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
清朝有名大案很多,但在乾隆时期有一桩案子,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通过此案也能看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下腐败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2024-06-27 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