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黄梧到岳钟琪,揭秘清朝汉族官员的封爵历程
...满族建立的王朝,爵位向来只授予皇族及满蒙顶级功臣。汉族官员即使建立巨大功勋,也难登这一殊荣。这体现了清初对汉族的排斥与防范。然而随着清朝对内统一和对外开拓的进程,清帝渐明白需要汉族力量来巩固统治。在这...……更多
清代汉人仅有五人获封公爵,但能世袭罔替的,不过一人而已
...为一个由异族满族建立的王朝,礼崇祖国文化,却又防范汉族强大。在这种矛盾心理的驱使下,封爵制度成了一个政治游戏的舞台。汉人获封公爵,本应是无上荣耀,但在清廷眼里,这不过是对汉族的一种宠遇与利用。五位汉人...……更多
司马氏家族姻亲关系的缔结,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基础
...数民族政权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既能管理少数民族又能统治汉族的政治体系。这个时候,先进的中原封建文化成为北魏统治者的最好的选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就是少数民族统治者吸收封建文化、制度的过程。北朝司马氏家族与北...……更多
清朝最核心的三个部门是哪些,为何没有一个汉人
...粮饷可拿,一辈子都被朝廷养着,而且打仗的时候都是由汉族人先冲锋,等打的差不多的时候,满八旗的人再来收场,而且如果有了功勋就是满八旗将领的,如果失败了责任就由汉人将领承担。这一点在《康熙王朝》里面展现的...……更多
孙之獬: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剃发易服的倡导者
...初的大臣孙之獬孙之獬孙之獬本是明朝之臣,地地道道的汉族,天启年间进士及第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后来在馆试中得了第一,孙之獬被升迁为翰林院检讨。为了能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孙之獬攀附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魏忠贤倒...……更多
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付出的那些努力
北魏建立之后,历经几代皇帝,都没有解决汉族文化和鲜卑文化交融的问题,北魏的第三代皇帝拓跋焘曾经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重用了很多汉族的大臣,推行儒家文化,但是最终因为国史之狱让他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在...……更多
清朝八旗旗主官级如何
...清朝享有特权的上层阶级。由于清朝长期统治中国,许多汉族人也试图晋升为八旗子弟,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享受优厚待遇。八大山脉的地位也有分歧,主要是因为清朝第一位皇帝顺治帝同情政权,所以将八大山脉分为上三...……更多
大清历史上的第一次满汉大较量,也是汉族官员第一次集体觉醒
...大权的旁落,他们中间有过抵挡,也有过反击,甚至有对汉族官员的杯葛,这其中尤以满族绿营高级军官为甚,他们不想分权给汉族官员,尤其不能容忍他们和自己平起平坐,这也是满清建立来的惯例,然而,这种惯例却被左宗...……更多
聊聊东魏-北齐高氏政权的历史
...族上层贵族转化为汉化的贵族官僚,其中的很多人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同时也更多地学会了汉族士族阶层腐朽的生活方式,骄奢淫逸,荒淫残暴。这些从战马上下来的武士,丧失了武功,却没有学会文治。而留在平城地区的鲜卑...……更多
明朝对湖广土司的文化涵育及其影响
...对湖广土司的文化涵育·】——在明朝时期,湖广地区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它的土司制度因地制宜,深受少数民族的欢迎。明朝时期,为了巩固中央政权的统治,朝廷对土司的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文...……更多
贵州宣慰使司在明代汉文典籍记载何以不详
...“水西安氏”连称。水东土司家族出身于早期定居贵州的汉族移民世家,本姓宋(从其习俗、宗教信仰、家谱看,很可能是唐代后期,来自中原的汉族移民后裔)。明代官方文书相应地简称为“水东宋氏”。除了土司家族宋氏外...……更多
郡县制政区是如何创立的
...观点是苻氏统治者在任命刺史州牧时,更信赖本族人,而汉族官员任职刺史州牧的比重较小。前秦政权的州牧刺史人员以汉族和少数民族为区分罗列出来,最终刺史官员总计为87,其中少数民官员62位,汉族官员只有25位。氐族人...……更多
忽必烈和他的汉族谋士:共同推动元朝的建立和治理
...忽必烈在思想、策略、用人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他重用汉族儒生,改革蒙古旧制,采取比较进步的政策。他这种思想的形成,与三个汉人分不开——刘秉忠(子聪和尚)、姚枢、郝经。子聪俗姓刘,名侃,字仲晦,为官后改名...……更多
刘裕统一南方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少数民族政权尚未汉化,对南方虎视眈眈,而当时主要的汉族政权东晋自司马道子当政后上层统治的士族腐朽不堪,国力日趋衰退,随时有被“五胡”吞并的危险,刘裕统一南方建立一个强大稳定的政权对悍卫和延续华夏文明有...……更多
崇祯自缢明朝灭亡,李自成是汉族罪人?专家:大家别抹黑李自成了
...一个问题: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大明灭亡,李自成算不算是汉族的罪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以现今的时代背景去解读,要回答明末那个大背景下去考虑。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明朝末年北方的农民,你的生活是这样的:陕西官...……更多
蒲寿庚究竟是什么民族呢
...蒲寿庚是南宋末年的一名重要官员,他原本是南宋的一位汉族官员。然而,在他的一生中,他的身份并非始终固定不变。在南宋灭亡后,蒲寿庚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和族人,毅然选择了投降元朝,成为元朝的高级将领。这一转变...……更多
...满清入关后虽然很快控制了中原,但是自身族群相对中原汉族的弱势又让他们难以长期并稳定的统治。因此满清采用了汉族的“以夷制夷”,一边加强自身汉化,降低彼此的隔阂和敌视;一边和汉族士绅合作“共享”皇朝。为了...……更多
...虽然长期为元朝工作,但他在逆境中始终不忘继承与发展汉族文化。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还通经济之学;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赵孟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亦善长篆、隶、真、行、...……更多
清初屠城4千万汉人真的存在吗?清朝为何能统治长达200多年?
都说打天下容易,守天下山难,尤其是外来民族统治汉族就更难,纵观中国历史所有完成大一统的朝代中只有元朝和清朝是由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统治中国的,对于汉族来讲这是亡国的,早晚有一天汉人会起来反抗,推翻蛮夷统...……更多
张廷玉:清朝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及其晚年纷争
...非皇亲,又无大功,也不是满人,凭什么成为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张廷玉(1662年-1730年)是清朝著名的学者和文化名人。曾经在雍正、乾隆两位皇帝手下担任重要职务,但晚年却因为一个争议的问题引起了...……更多
元朝唯一的 汉族宰相史天泽,是如何做到让皇帝不怀疑他的?
...大兴永清(今永清县)人。他是唯一在元朝中担任宰相的汉族人,而且能做到“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今天的话题,就是来说说史天泽是如何做到上级不怀疑,下面又无怨言的,我们从中又能得到怎样的启发?一...……更多
金熙宗全面汉化改革:女真贵族势力的衰落与金朝的新气象
...金朝的第三任皇帝。金熙宗自幼便跟随辽代进士韩昉学习汉族的经史诗文,受到了汉文化的深刻洗礼与熏陶。确立了他对女真民族旧俗改制的信念。金熙宗在位期间女真贵族前朝后宫都对自己的统治进行过干预。故此他坚定了全...……更多
...获得了赐姓,这个家族在延续父子联名制的同时,拥有了汉族的姓氏“木”姓,并以“世袭土官知府”的身份统治丽江。此后,木氏土司在纳西人当中推行“官姓木,民姓禾”的制度。木家经元、明、清三朝,共传袭22代。土官...……更多
沙陀政权对汉族的吸纳与融合
...随李克用时,“专掌甲坊十五年,以称职闻”。正是这些汉族武将充实了沙陀集团的军将队伍,使得沙陀本有的军队更加强大。使得沙陀在唐末成功镇压农民起义,被唐王朝重视起来,在与朱全忠后梁集团的争斗中也取得胜利,...……更多
康熙重用的汉族大臣周培公、姚启圣和李光地的贡献
...朝中的一些重要的官职,都是由女真族本族人担任,对于汉族人还是有一定的防备之心,但是康熙年间,却重用了几个汉族的官员,还都是处于重要的职位。第一个是周培公,他帮助康熙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更多
历史上的清朝,到底是中华的正统王朝,还是外来的殖民政权?
...亩以上的土地都被清朝八旗勋贵占领,再也没有一片属于汉族人民的土地,这片土地原来的主人要么被杀,要么逃跑,要么沦为奴隶。 因为清朝入关后,要将原本不多的八旗军传播到全国各地,保证统治。因此,为了保障这一...……更多
敌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逃跑很干脆,为何崇祯就不能跑?
...开始拓展东北、西北之土地,作为后退之基地,禁止中原汉族前往开发,这是清朝的一条祖训,历代帝王均要遵守。可以说,清朝皇帝本就不想长期呆在中原,一旦遇到危险,能跑直接跑,用不着犹豫,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所以...……更多
这个词在清朝流行,必须是满族人才能使用
...朝的政策不同,其中一项就是只有满族人可以自称奴才,汉族人不允许这样自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的电视剧中只有关于清朝的电视剧中才出现奴才告退等等的称呼,在其他朝代是不存在奴才告退等等称呼的。就比如说...……更多
都是被奴役,老百姓为何更喜欢清朝,不喜欢元朝?
...民族政策清朝在民族政策上采取了较为温和的策略,尊重汉族文化,任用汉族官员,实行满汉一家的政策。这使得清朝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汉族人民的支持和认同。而元朝则对汉族人民实行较为严苛的民族歧视政策,如“四等人...……更多
清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始终没认清人心所向,清朝之所以控制天下是靠汉八旗和汉族精英的支持,那么,当汉族精英希望掌权的时候,无论你怎么阻止、拖延都无法完成你的心愿。因此,晚清始终拒绝“君主立宪”。同时,与日本的假“君主立宪”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由“成己”走向“成人”,尼山论坛儒学对话助推全球化共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巍巍尼山,文脉悠长,圣贤遗风,泽其万方。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重要平行论坛——“尼山儒学对话会”在孔子故里济宁曲阜圆满召开
2025-07-10 21:40:00
雨后初霁,位于内丘县的扁鹊山云雾翻涌缭绕山间,群峰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拍摄丨刘继东、苏丹丹剪辑丨王伟
2025-07-10 08:10:00
鲁网7月1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尼山圣境。在尼山圣境,有座高达18米的而立门,寓意孔子三十而立的人生境界。而立门匾额是由著名书法家李增福先生书写的“德侔天地“
2025-07-10 10:40:00
寻访老兵足迹|陈茂芳:从战火中走来的 \
96岁高龄的她,曾在抗日战场秘密送信,在淮海战役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在抗美援朝零下30℃的雪地中与死神赛跑。退役后,她甘当社区“义务管家”六年分文不取
2025-07-10 14:14: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沂蒙红嫂:沂蒙精神独有的血肉和筋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沂蒙山的层峦叠嶂,曾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坚实堡垒。400多万沂蒙人里,有120万人拥军支前
2025-07-10 15:19:00
“艺海无涯有奇峰”——张德娜老师回忆恩师孙其峰
“朋友张德娜老师是一位优秀的花鸟画家。早年学画过程有幸拜在著名写意花鸟画家孙其峰先生名下。拜师后,她在老师的指导下刻苦训练
2025-07-10 12:32:00
和合共生 孔子会接受AI的,专家学者尼山碰撞智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7月9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行分组对话会——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
2025-07-10 13:05:00
陕西省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平心考证 陕西摄影史上的第一张照片
在摄影史中,第一件摄影作品的产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划出了这件新生事物从无到有的界线。法国发明家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1826年用8个小时拍摄的《窗外的景物》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摄影照片
2025-07-10 07:57:00
未发一枪智取乔武村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战斗在清太徐平川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乔武村位于旧清源县城南15华里处,紧靠汾河,是贯穿汾河东西两岸的一处重要渡口
2025-07-10 07:03:00
这些现代家居用品竟然是古人墓室同款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唐代三彩载乐骆驼俑洛阳博物馆藏唐代三彩驯兽纹扁壶北魏元乂墓壁画 红峪村元至大二年墓墓主人像现在我们经常可以在门厅
2025-07-09 11:0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大青山突围战:山东抗战史最惨烈悲壮的战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邱明 高松 赵彦辰如果以800多人伤亡换取5000多人突围,你是否敢于成为那1/800?1941年11月30日
2025-07-09 11:53:00
潍坊历史名人笔下的夏天
鲁网7月9日讯(记者 王玉龙)小暑已过,大暑将至,天气也越来越炎热,最近几日每天都是三十六七度的高温,恍若蒸笼。相比生活在城市格子间里面的我们
2025-07-09 14:19:00
国宝文澜阁《四库全书》秘藏贵州始末
1940年5月至1941年8月,贵州著名历史学者、《贵州通志》编纂者李独清带着两名助手,到地母洞抄写《四库全书》中的贵州史料
2025-07-09 15:51:00
大皖新闻讯 一条已经泛黄的军毯,是刘之武烈士的仅有遗物,被他的后人用心珍藏至今。7月8日,刘之武的孙女刘天英向记者讲述
2025-07-09 17:08:00
血色丰碑丨12岁的她忠魂永驻
你的12岁是什么样子的或许是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在绿茵操场上奔跑在父母的呵护下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然而,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有一位12岁的女孩却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了一段震撼人心的英雄
2025-07-09 2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