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段时间与网友进行交流,探讨明清一些有趣之历史现象,网友问:明清两大帝国,同是定都北京,同是兵临城下,清朝皇帝逃跑很干脆,没有丝毫犹豫,而大明崇祯帝却硬是不能逃跑,这是为何呢?仔细看看历史,貌似确实如此。1860年10月,清军八里桥战败,满蒙铁骑溃不成军,咸丰帝扔下人民自己跑去承德避暑山庄“狩猎”。1900年,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慈禧、光绪直接逃跑,而且比咸丰跑得更远,去了陕西避难,任由八国联军烧杀抢掠。1644年3月,李自成大顺军抵达北京,崇祯拒绝迁都,在煤山自缢而死,身死国灭,大明灭亡。同是定都北京,也同是兵临城下,清朝皇帝一旦遇到危险则直接溜之大吉,崇祯却不能跑,这是为何呢?看完就知道。
明清两代祖训不同:满清皇帝没心理负担,崇祯则要“守国门”作为少数民族建立起来之政权,满清入关之后就从未想过能长期呆在中原,毕竟曾经纵横欧亚大陆,横扫各国军队之蒙古铁骑不到90年就被汉人赶出中原,回到草原放牧,渔猎民族满清自然也逃不过这厄运。为此,清朝入关之后,便开始拓展东北、西北之土地,作为后退之基地,禁止中原汉族前往开发,这是清朝的一条祖训,历代帝王均要遵守。可以说,清朝皇帝本就不想长期呆在中原,一旦遇到危险,能跑直接跑,用不着犹豫,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所以,1860年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咸丰帝跑去承德避暑山庄;1900年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慈禧与光绪衣服还未来得及换,直接跑去西安。
反观崇祯,逃跑几乎不可能,会被众人唾沫淹死。为何呢?这就不能不说大明王朝之祖训了,永乐帝朱棣驾崩前要求子孙后代:“不和亲、不纳贡、不结盟、不称臣”,要敢于捍卫祖宗之江山,自己还迁都北京,直接抗衡蒙古,玩“天子守国门”,硬气十足。明朝中后期,军备废弛,蒙古、女真曾一度进抵北京,威胁大明帝国之安全,景泰帝、嘉靖帝、崇祯帝无不是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与胡虏大战,从没退缩。为此,当李自成大顺军逼近北京,崇祯没有逃跑之理由,因为祖训难违,要承受之舆论压力很大。此外,李自成也没想过攻打北京,只是希望崇祯能默认他西北王之地位,然后合力对付满清。所以,崇祯也没必要跑。
明清两代政治不同:清朝官员是奴才,阻止不了皇帝,崇祯则深受文官集团之苦敌军兵临城下,江山社稷岌岌可危,祖宗之基业即将毁于一旦,此时所谓的“祖训”虽有约束力,但并非不能变通,毕竟规则是人定。所以,清朝皇帝能跑,崇祯却不能跑,应该有更深层次之原因,即是明清政治体制存在差异。清军入关之后,继续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这四位帝王采取一系列手段巩固皇权,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在军机处,官员就是奴才,职责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没有半点发言权,纯粹是皇帝的工具、奴才。所以,清朝皇帝要逃跑,这帮官员(奴才)压根阻止不了,毕竟皇帝是主子。军机大臣曹振镛总结出清朝为官之道:“无他,唯磕头尔”,典型的奴才。反观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后,虽说皇帝身兼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两职,但随着内阁(文官集团)出现,皇帝权力受到一定程度制约,有时还不得不向内阁官员做出妥协。就拿万历朝“争国本”一事来说,万历想立自己爱妃郑贵妃儿子朱常洵为“储君”,让其继承大明帝国,但文官集团坚决反对此种“违背祖制”之做法,公开与皇帝唱反调。“争国本”事件持续二十多年,最终万历妥协,朱常洵为福王,朱常洛为太子,方才结束争论。崇祯即位后,文官集团更加强大,处处与皇权对着干,崇祯也曾想过迁都南京,暂时避难,可文官不答应,找各种理由搪塞,甚至还提出“太子去南京”,“皇帝守北京”之建议,明摆着就是将崇祯往火坑里推。所以,崇祯逃不了,因为过不了文官这一关。
明清两代帝王之责任感不同:满清皇帝责任意识淡薄,崇祯则坚决捍卫尊严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若是皇帝不顾脸面(史官评价),非要逃跑避难,文官也阻止不了,最多是在史书上记录他这不光彩之一面。所以,要不要跑,要不要玩所谓的“狩猎”,就看皇帝自己的责任感如何了?就此而言,满清皇帝之责任意识实在不怎样,显得很淡薄,也许是长期游牧、渔猎生活之习惯使然。例如,顺治时期,南明悍将李定国连战连捷,孔有德、尼堪两位清朝最能打之猛将阵亡后,顺治想让出西南求何,玩“南北分治”,若是果真这么干,近代中国将更加危险,更加挡不住西方殖民者。崇祯就不一样,他身上承担之责任过于沉重,不能轻易放下。1368年,徐达北伐成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洗刷了中原汉族王朝四百多年之耻辱,再次给汉族精英自信,让他们再次扬眉吐气。所以,大明王朝代表着汉族精英之自信与希望所在,这是一个强硬之帝国,一个承载着汉族希望之帝国,崇祯作为这个帝国之君主,自然要承担起这份历史责任,所以他不能跑,他必须支撑起汉族精英之希望。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到徐达北伐成功,汉族精英在这四百多年里备受煎熬,他们曾抗争,曾北伐,为的就是找回民族之自信,再现汉唐荣光。若是崇祯逃跑,李自成又不是做大事的料,中原必定落入满清之手,苦难之历史将会再次降临,这一点是崇祯不得不考虑。
综上所述,同是定都北京,同是兵临城下,清朝皇帝跑得干脆利落,毫无心理负担,崇祯则不能逃跑。究其原因,大明祖训在前,文官集团制约在后,自己还肩负着汉族精英之希望,所以不能跑。各位说说,是不是这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