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三国时代正统性、合法性与权力的交织
...争的大战里面,他们三个国家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立法性的正统性地位呢?我们都知道,古人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一旦随着正统地位被确立民心就会所向,最终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这三个国家谁才是最正统的呢?首先我们...……更多
...生存。而献帝一个弱主,却能加持给曹操“合法性”和“正统性”。强敌环伺,苦苦挣扎的曹操,自然从心底里感觉“如获至宝”。所以,即使袁绍迎了献帝,他们也不能长久,反而是曹操,才是献帝最理想的“归宿”。事实上...……更多
曹操和袁绍为何一定有一战呢
...上去的,但各路诸侯也逐渐承认了汉献帝地位的合法性与正统性。因而曹操率先一步出手,将汉献帝接到了自己的老巢,从而“奉天子以令不臣”可谓是极其高明的手段。曹操得了好处,袁绍自然后悔加眼红。《三国志袁绍传》...……更多
汉末三国称帝大戏:曹丕、刘备与孙权的权力角逐
...的禅让,成功的挂上钩,有尧舜的背书,这番操作就有了合法性外衣。当年曹丕没有一脚踢开汉献帝,而是找了几个著名大臣去做汉献帝的思想工作。他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拿尧舜的事儿劝汉献帝让位给有德之人。这个有德...……更多
揭秘曹魏新政权的建立与改革之路
...平道路。陈群作为汉朝旧臣,此举无疑给禅让平反提供了正统性依据。在这些重臣的全力配合下,220年12月,汉帝刘协终于引咎称疾,宣布禅让帝位于曹丕。至此,魏文帝曹丕成为合法的新君主,曹魏王朝正式建立。值得注意的...……更多
谯周与《仇国论》:解析弱小蜀汉的生存策略
...仇国论》的文章却被认为迅速瓦解了蜀汉政权赖以维系的正统性,并加速了其灭亡。那么,这篇不足六百字的文章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呢?延熙二十年(257),蜀汉中散大夫谯周在与尚书令陈祗讨论北伐利害后将二人观点写成了《...……更多
汉献帝与曹操:权力背后的较量
...民中,特别是平头老百姓心中,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正统性。曹操利用汉献帝这张牌,“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献帝的名义发号施令,讨伐对手,收服民心,无往而不利。(曹操)二、曹操还有一个身份国丈民间都说:一...……更多
三国时期的石刻有何特点
...西侧,其表达了曹魏对文教发展的重视,更有浓厚的政治正统性的意义。总结除了曹魏之外,蜀汉、东吴在石刻文化上也有一定的发展。孙皓时期的石刻祥瑞,就是为了彰显自己作为统治者地位尊贵而搞出来的。可见虽然曹操力...……更多
袁绍都想要立刘虞为帝,他为何誓死不从
...卓这个奸臣所拥立的,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同汉献帝的正统性。因为此时,汉灵帝刘宏他老人家留下的两个儿子只剩下了汉献帝,由汉献帝继承父亲汉灵帝的大统,在人情上,在法理上都说得通,无可辩驳。既然有这么一个正...……更多
从刘秀到汉献帝,东汉是“成也豪强,败也豪强”
...持,而它最后也是由于豪强们的背叛从而瓦解,从刘秀到汉献帝,东汉可以说“成也豪强,败也豪强”。何以见得呢?东汉的建立与豪强们的选择刘秀的血统很好,他是汉高祖九世之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但是到他...……更多
古代的玉器发展与“玉玺”之争
...藏于长乐宫。西汉末,王莽篡权,需要玉玺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当时玉玺由他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掌管着,为了表示对刘姓汉宝的忠诚宁死都不肯交出玉玺,最后被逼无奈王政君哭骂着将玉玺掷到地上。从此玉玺便失去...……更多
历史上的名相那么多,为何诸葛亮视管仲为目标而不是其他人?
...比之下管仲时期,虽然有一个天下共主,但是各个国家的合法性是被君王承认的,国家合法丞相更是合法的。第三,萧何与管仲相比才能相差甚大,管仲时期丞相具有莫大权力,这就对丞相的要求过高,管仲就是这样一个治理军...……更多
从曹操到刘备:东汉末年封王背后的权力博弈与合法性探讨
...被封王也是不成立的,因此即使汉献帝被逼同意了也没有合法性。刘备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他姓刘,有资格被封诸侯王,但是诸侯王是皇帝封的才有效,他自己在汉中封自己当王,谁同意了?这不是上表一封通知一下朝廷就能行...……更多
宋朝:算不上是天下一统的王朝,却是正统王朝
...朝为正统同时宋朝作为中国断代史在五代之后的主角,其正统性也是不言而明。我们在这里打一个比喻,好比正统是某样东西,自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后,这个东西就在秦朝的手里。后来楚汉争霸刘邦获得了胜利,同时也成为了这...……更多
后世在对于三国时期的尊刘还是尊曹的问题上有何不一样
...献帝禅让,就是要把各种仪式做足。这样他的政权才具备合法性。确立谁是正统,就是“必也正名乎”。曹魏和季汉谁是正统的问题,在三国时期就是一个很关键的政治问题,曹魏一方受禅于汉,曹丕受汉献帝禅让,走了正当程...……更多
历史上和平禅位的君王,古代“禅让”最多是哪个时期?
...他们为了避免“不忠”的骂名,打着禅让的旗号,以取得正统性,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我们今天来了解下,禅让帝位最多的时代,以及那些和平禅位的君王!和平禅让皇位的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他们禅让的理由五花八门。...……更多
董卓崛起:东汉末年军阀乱政的序幕
...董卓成了众矢之的。但更要命的是,东汉朝廷自此失去了合法性。天下州府再也不把朝廷当回事。州牧成了州级诸侯、郡守成了郡级诸侯,而换个名字,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军阀。军阀时代,自此开始。未必合久必分,但东汉真...……更多
刘备自诩为中山靖王之后,他的西蜀政权是汉朝的延续吗?
...题。如果认同蜀汉的合法性和延续性,也就意味着曹魏的正统性会受到质疑,那么后面的北魏也同样没有正统地位,这样一来后面的隋唐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为了不破坏整个历史线的正统性,蜀汉也不会得到承认。毕竟当时的东...……更多
...六到二十八年是怎么冒出来的呢?原来这正是许嵩对曹魏正统性进行否定的一个表现,延长建安,这样就能和东吴的年号黄武接上了,而曹魏的黄初连提都不用提。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建安二十八年应该是223年,《建康实录》说...……更多
2022-12-20 17:28建康,东吴,实录
刘禅的投降书里隐藏了什么秘密
...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称臣,承认曹魏政权的合法性。尽管曹丕深知孙权的如意算盘,但至少名义上曹魏统一了东吴。曹丕的算盘是孙权与刘备斗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哪知道刘备惨败。更令曹丕意料之外的是,刘...……更多
朱元璋作为汉人为何承认元朝正统
...的轮替过程中,胜利者为了统治长治久安,所以特别讲究正统性,希望能以此收获天下民心。毕竟有了法统来源,就能够证明“君权神授”,统治才算上承天意下顺民心,不会为人所攻讦,野心家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反之,那些...……更多
...家各抒己见,但明太祖朱元璋本人从未否认过蒙元得朝的正统性(即合法性)。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天命不会永远“青睐”大明。当大明积重难返需要臣民死忠时,那些不愿意的官绅,可以和元末投靠朱元璋的官绅一样,...……更多
五代十国,到底谁才是正统?纠结的这个正统有意义吗?
...做文章,唯一的目的就是证明自己的超越性,宣示自己的正统性。但是,日本还是低估了中国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后来,党项人在西北搞割据,建立了西夏王朝。而李元昊定下的国号就是夏。夏商周,所以夏可比宋更古老,直...……更多
篡唐改周屠尽李姓宗室,为何唐朝承认武则天女皇身份
...,也需要承认武则天的正统皇帝身份。如果否认武则天的正统性,就意味着否认唐朝的合法性。这对于唐朝的统治阶级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尽管武则天对李姓宗亲的屠杀令人发指,但唐朝最终还是承认了她的正统皇帝身...……更多
盘点历史上最狠的阳谋,一个比一个无解
...有的硬实力,就是军队和地盘,汉献帝则有软实力,就是正统性。这样一来,曹操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从此,反对曹操就等于反对皇帝,曹操也借此统一了北方。第四,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登上皇位后,有一天把...……更多
曹操为何杀孔融全族
...人物之一。他是维护东汉政权的一面旗帜,也是捍卫汉廷正统性的保卫者。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维护皇权尊严。“君君臣臣”是儒家忠君思想的核心。孔融作为孔圣人第二十世孙,自然要以维护儒家思想为己任...……更多
刘宋与西晋对待前朝态度的对比
...原因,其实本质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性以及政权来路正统性的问题,只是因为二者的建立者的经历以及具体情况的一些差别才导致了对待前朝态度的如此不同,并非是个人习惯也不是历史的偶然,还是有其内在的逻辑性的。...……更多
孙权称帝后是否应该尊孙策为皇帝?
...汉献帝是董卓拥立的,所以袁术这类军阀不承认汉献帝的合法性,还声称汉朝天命已尽,当然袁术如此造势,是因为自己想称帝。而袁术想称帝,也是对自身的实力较为自信。数年后,孙坚的长子孙策投靠袁术,并从袁术那里把...……更多
曹操的重臣荀彧为何自杀?这是个文化问题
...诏书,除了承认错误之外,也是为了挽救汉朝摇摇欲坠的合法性。后续的汉朝皇帝,但凡有做得不好的,就会有儒生上表说:你老别干了,退位换个人得了。这风气,在西汉一朝特流行,以至于汉平帝死后,天下人都认为汉朝该...……更多
盘点三国时代的权臣的各自结局
...实话,但后来形势转换使得他不得不成为权臣,即便如此汉献帝还数次要杀曹操,汉献帝似乎忘记了当初是谁救了他,要知道当初的汉献帝可是快要饿死了。你不能说曹操不对吧,曹操个人大权独揽,不想放权于皇帝,怕自己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比如李绅吃鸡舌头的说法就很不靠谱,一顿饭六百只鸡,李绅即便不是天天吃鸡,在交通运输困难的古代,鸡的供应量也会很成问题。其实
2024-06-24 20:06:00
有一次,他特地来拜访李绅,刚在旅馆住下,家仆和一个市民发生了争斗。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然把那个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
2024-06-24 20:05:00
后人根据此处记载,认为这里的“李司空”就是李绅,从而从侧面证明了李绅家里的排场之大,生活的奢侈。因为诗中的李司空吃饭必有歌妓唱歌相陪
2024-06-24 20:05:00
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两家是世仇。为了取悦李德裕,李绅把吴武陵的侄子吴湘列为了报复对象,因而罗织罪名
2024-06-24 20:06:00
唐代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
2024-06-24 20:13: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许彬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0:08:00
袁崇焕攻击蕾蕾,为何会被崇祯帝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一个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认为袁崇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抗清大将,然而结果却死于自己人的手中,充满了悲情性
2024-06-24 20:07:00
于是他下令派人,联合湖北当地的官府,以及楚王府联合调查此事,看看这一千多万两白银到底能不能悉数捐给朝廷。可是当楚王朱华奎知道此事后
2024-06-24 20:09:00
公元1643年,张献忠率领军队攻打武昌,熟知楚王坐享万贯家产,富可敌国的武昌官员,全体跪于楚王府,恳求楚王朱华奎捐献部分家产
2024-06-24 20:10:00
可能这是武则天圈养大量男宠最初的出发点吧,武则天挑选男宠的标准也很简单,体格健壮,相貌英俊,无论是早期的薛怀义、沈南璆
2024-06-24 20:14:00
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抄家和搜书包等于两败俱伤的杀招,除非证据确凿,账本什么都拿到了,不然结局很难看。如果没有铁证证明这些大臣贪污
2024-06-24 20:08:00
当时建成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就定下了很多的军法,并且李氏兄弟二人,就以身作则,和士兵们的待遇是一样的。不仅和战士们一起吃住
2024-06-24 20:11:00
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大家都很熟悉,但在三案之前还有三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三案
2024-06-24 20:09:00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在巩县出生,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是他的元祖,杜审言是他的祖父。杜甫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
2024-06-24 20:16:00
《史记》里记载,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曾经一起做生意,管仲出的钱少,鲍叔牙出的钱多,结果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每次都要多拿一份儿
2024-06-24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