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董卓崛起:东汉末年军阀乱政的序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8 03:33:00 来源:戏说三国

狭义三国,从公元220年曹丕受禅起算;广义三国,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起算。

一般采取广义三国,也就是从黄巾起义起算。

黄巾起义虽然影响巨大,但远没达到摧垮东汉的程度。真正摧垮东汉这座大厦的,是董卓乱政。

标志性事件是董卓废少立献。这已经到了公元189年。

董卓崛起:东汉末年军阀乱政的序幕

那么,区区一个西凉军阀董卓又是怎么乱政的?

没太多高深原因,纯粹就是运气太好。有时候,历史可以非常不讲理,或者说总是非常不讲理。

军阀这个物种还没长大

虽然黄巾起义很剧烈,但很快就被镇压。

镇压的主力是朝廷派出去的三个中郎将,卢植、皇甫嵩和朱儁。卢植因为没给宦官送礼,所以换成了会送礼的董卓。

在当时,正规军打黄巾军就是大人打小孩儿。

张角这群小孩儿还特别不成器,既无政治头脑又无军事水准。比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唐末黄巢起义、明末红巾军起义,差出好几个数量级。

而东汉的镇压却要多残酷有多残酷。长社之战,数万黄巾军被官军屠杀。广宗之战,黄巾军在战场上被屠杀三万,又落水又淹死五万。下曲阳之战,黄巾军十万多人被砍了脑袋、堆成京观。

东汉朝廷一通操作猛如虎,黄巾起义就被镇压下去了。剩下的,全是小打小闹。

镇压的主力是朝廷的军队。地方州府也募兵、也参战,甚至朝廷还为此建立了州牧制度。但真正打出伤害的,是朝廷的三个中郎将。

董卓崛起:东汉末年军阀乱政的序幕

这种情况下,地方就没有产生军阀的可能。即便产生了,也不敢跟朝廷的军队叫板。

那么,董卓在内的四个中郎将呢?

不给宦官送礼,北中郎将卢植不仅丢官,而且还被装进囚车押往洛阳。卢植既是名士又是学阀,还是捏着军队的一方将帅。但那又如何?朝廷只需“急急如律令”,卢植立变阶下囚,连十二道金牌都不用。

这些人里面,最有野心的是董卓。

董卓具备了军阀雏形,一是拒不交出麾下的西凉兵;二是不想离开老家凉州。但朝廷让他去并州,他还是得去。虽然不情不愿,但朝廷的面子,董卓必须给;朝廷的命令,董卓也必须听。

而原因就是东汉的政治生态根本没有军阀生存、生长的土壤。

所谓军阀,简单说就是割据一方的军人集团。

但军队控制在朝廷手中。即便是能征善战的边军,也是朝廷花钱养活。所以,军人集团就很难形成。

关键是地方。割据一方、割据地方,你才能成为军阀。但地方控制在士族集团手里。没有士族合作,别说军阀当不了,就是郡守刺史也当不稳。

因此,黄巾起义虽然把东汉搞得焦头烂额,但军阀这个物种还没生长出来。

董卓崛起:东汉末年军阀乱政的序幕

如果非要冠之以军阀的称号,那只能在边地,也就是幽州、并州、凉州这些长期搞战争的地方。

将领和士兵结成了比较紧密的依附关系,形成某种军事集团或武人集团。但因为士族集团的存在,所以他们没法把势力渗透进地方。所以,即便是边地将领,也没有大唐节度使的能力,不算真正的军阀,自然上不了顶级权力博弈的台面。

军阀董卓登堂入室

乃召武猛都尉丁原、并州刺史董卓将兵向京师,以胁太后。

当时,董卓在河东郡、丁原在河内郡,这俩人一个捏着凉州兵、一个捏着并州兵。虽然能量满满,却啥用没有。主宰东汉朝廷的,是外戚、士族和宦官这三大集团。所以,朝廷权斗,根本不带他们玩。顶多拿他们当刀子用,用完加官进爵,然后也就弃之不顾。

但朝廷出故事了,何进要杀宦官,但何太后不许。于是,袁绍这些人就搞起了逼宫的把戏。简单说就是告诉何太后:再不杀宦官,边地将领可要造反。

所以,董卓就被外戚和士族摆上了台面。

随同董卓摆上台面的,还有并州刺史、骑都尉丁原。

董卓崛起:东汉末年军阀乱政的序幕

那么,董卓和丁原这两个家伙,谁强谁弱呢?

董卓是凉州军阀,丁原是并州军阀。但这两个军阀的成色,完全不一样。甚至,丁原都不能算军阀。

董卓是土生土长的凉州军阀,对自家军队的控制力非常强。丁原是兖州人,当并州刺史不到两年,所以对自家军队的控制力非常一般。

同时,董卓曾经也当过并州刺史,还当过河东太守。刺史是六百石的官,太守是两千石的官。所以,凉州军阀董卓在并州也有根底。而且,他还带着并州兵打过仗。

更要命的是,董卓还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并州牧。

董卓平叛羌乱有功,于是升为前将军。但朝廷对他不放心。所以,明升暗降,让他到朝廷当少府。但董卓嫌官小,死活不来。于是,朝廷就任命董卓为并州牧,主管整个并州的军政、民政。

所以,丁原真心斗不过董卓,不是智商不允许,而是资历和实力不对等。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丁原权斗必然落败,董卓顺手收编并州兵。

所以,最后在台面上站稳脚跟的,只能是董卓。

董卓的运气好到爆表

对于并州牧的任命,董卓还是不满意。

身为凉州军阀,他肯定想当凉州牧。但朝廷也肯定不答应。于是,董卓不情不愿地挪到了河东郡。

然后,他就不走了,在河东郡生着气、冷眼观时局。

董卓很会送礼、宦官喜欢收礼。所以,宦官得势,那就送礼搞定宦官。

董卓投身袁氏,袁家领袖士族。所以,士族得势,那就继续委身袁氏。

在朝廷内斗之际,董卓这家伙相当于走了狗屎运。

董卓崛起:东汉末年军阀乱政的序幕

无论宦官、士族和外戚怎么斗,董卓都能躺赢。只要形势被搞乱,权力就会重新洗牌。而只要权力重新洗牌,董卓就能乱中取利。

所以,董卓这家伙就是在两头赌且两头都能赢。

但是,无论董卓怎么两头赌,他也只能当配角,不可能入主朝堂。

他这个军阀,只能发发小孩子的脾气,根本没有问鼎朝堂的实力,甚至都不会有这份野心。

但是,好运气接二连三,非逼着董卓入主朝堂。

董卓被邀入京,这就相当于受邀参加东汉帝国的顶级权力博弈。

外戚何进被杀,东汉朝廷开启大乱斗,率先搞死了外戚。

宦官又被屠戮,士族集团又大开杀戒,接着又搞绝宦官。

三大政治集团,直接死了两个。这就造成了巨大的权力真空,自然留出了太多高官显位。这些高官显位,怎么也会留给带兵入京的董卓一个。

董卓刚刚带兵入京,谁知道半路竟然遇到了汉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于是,董卓有了救驾之功。

董卓崛起:东汉末年军阀乱政的序幕

这种运气,多少人修多少辈子都修不成,却全被董卓赶上了。

但关键是军队。

何进手里有兵。这些兵足以对抗董卓。但身为大将军的何进死了,身为车骑将军的何苗,也就是何进的弟弟,也死了。士族集团,也就是袁绍这伙人,完全没有控制军队的能力。

那何进的这些军队,怎么办?

“何进及弟(何)苗先所领部曲,皆归于卓”。大将军、车骑将军全都死了。前将军董卓相当于一跃成为东汉朝廷的最高武职。这时候,董卓收编朝廷军队,也就非常丝滑,根本没有阻力。

然后,就是一个送人头的丁原。

董卓刚入京没几天,就叫吕布杀了丁原,随即收编并州兵。这个过程非常之快。所以,根本容不得相遇、相识、收买、约为父子以及背叛杀爹的权斗剧情。

收降吕布后,吕布立即成了董卓的贴身保镖。所以,董卓跟吕布大概率是老相识,董卓对并州兵也有威信。否则,董卓不会把自己的人身安全交给吕布负责,更不会那么迅速就收编并州兵。

董卓崛起:东汉末年军阀乱政的序幕

功,是救驾之功;兵,是并凉劲兵。所以,董卓自然要奢望一把三公高位。

董卓乱政到底乱在哪里

董卓毕竟是凉州土包子,所以他的升官操作就匪夷所思的不讲道理。

“乃讽朝廷,以久雨,策免司空刘弘而代之”。老天没下雨,董卓就说司空刘弘不称职。然后,让何太后和老领导袁隗免了刘弘的司空之职,再任命自己当司空。

这个升官操作,比之杀掉丁原、收编军队,粗糙太多、尴尬太多。

但董卓有功有兵,拜为三公有资格,不讲道理也有实力。所以,朝廷只能由着他各种任性。

如果只是如此,那董卓仅算入主朝堂、当了权臣。而如果董卓能好好干,那他未必不会开创一段辉煌。

外戚没了、宦官没了,东汉迎来了一个干净的春天。在整个东汉,权臣董卓的局面,已经好得不能再好。

那董卓会好好干吗?

董卓真心实意地打算好好干。

对于董卓来说,三公高位、大汉权臣,已经当世造极,接下来自然是来世求名。

他为陈蕃、窦武这些忠臣平反翻案,提拔了蔡邕,擢用了韩馥、刘岱、孔伷以及大量名士担任州牧、刺史和太守。

这是党锢之祸后,士族集团一直想干却一直没能彻底干成的事情。而董卓全给干了。士人们也迎来了春天。

但是,物极必反。

正因为董卓太想好好干,所以他竟然想起了换皇帝。自己英明神武,但汉少帝刘辩木讷懵懂。这种傻皇帝根本不配与自己一起开创盛世。

那换谁当皇帝?

当时的陈留王、后来的汉献帝刘协,最合适。刘协不仅血统纯正,也是汉献帝的儿子,而且聪明机灵,特别招董卓的喜欢。

董卓崛起:东汉末年军阀乱政的序幕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八月三十日,董卓召开百僚大会。议题就是换皇帝。满朝文武百官,只有卢植当场反对。百僚大会不欢而散,皇帝没有换成。

但是,董卓不抛弃、不放弃,必须要给自己换个当世明君。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九月一日,董卓再次召开百僚大会。议题还是换皇帝。因为卢植免官,所以无人反对。

于是,汉少帝被废、汉献帝登基。董卓终于立了一位能够匹配自己才华的皇帝。

而这恰是董卓乱政的开始。

汉少帝即便再呆再傻,也已站住位子,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帝。汉献帝刘协即便再聪再慧,也已失了名分,没理由登基为帝。

所以,废少立献这件大事,都不是乱政擅权的问题,而是直接挑战东汉的政治逻辑。

宦官杀外戚、士族杀宦官,两场政变下来,东汉朝廷最需要稳定。但不讲政治也不懂政治的董卓,偏偏干了一件挑动天下神经的大事情。

换皇帝这件事,让董卓成了众矢之的。但更要命的是,东汉朝廷自此失去了合法性。

天下州府再也不把朝廷当回事。

州牧成了州级诸侯、郡守成了郡级诸侯,而换个名字,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军阀。

军阀时代,自此开始。

未必合久必分,但东汉真得分了;未必苍天已死,但朝廷真得死了。

三国乱世,自此开启。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董卓。

董卓和西凉军再怎么胡作非为、奸淫掳掠,也仅是搞乱洛阳,却搞不乱天下。董卓废少立献即便远见卓识、实质正义,也会搞废朝廷、搞乱天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09: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董卓的统治与士族的反抗:东汉末年的权力斗争
...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所谓的诸侯,换个说法就是军阀。但与其他朝代的军阀相比,汉末军阀非常不一样。如果给汉末军阀下个定义的话,那就是:以军事强人为领袖、以地方士族为基础的军
2023-11-12 14:38:00
...董卓守株待兔了。于是董卓以武力挟持天子,瞬间从一方军阀摇身一变成了掌握帝国军政大权的大佬。这个意外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包括丁原。不久就发生了董卓诱使吕布杀害丁原,并吞并
2023-10-27 20:26:00
...到,接下来的发展趋势更加的杂乱不堪!袁绍、袁术两大军阀在洛阳城内全力清除外戚与宦官的同党余孽时,刘辩和刘协这皇室两兄弟却不知所踪。宦官们深知袁绍不会放过他们,于是便劫持两位皇
2024-06-20 16:08:00
三国武将中文化最高者是谁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宦官外戚倒台,名士化身军阀,武人成为暴徒,正统儒家观念崩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最终则产生了很多乱世中的怪物。这些怪物,信奉暴力至上,认为想要横行
2024-04-11 22:01:00
...卓创造了绝佳的机遇。董卓的第一次身份转变:从边将到军阀 在黄巾起义爆发前后,东汉帝国已经处于财政崩溃的边缘。为了应付兵饷不足的问题,朝廷同意各地官员可以招募私兵,兵饷自行解
2023-04-21 09:57:00
乱世揭幕者董卓有多残暴,死后会被放天灯?
...词也言简意赅地道破了三国时期的社会状态,兵连祸结、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三国时期是英雄豪杰的角斗场,也是平民百姓的黑暗时代。那么真正意义上的三国乱世起始于何时呢?对历史有比较深
2023-06-08 17:15:00
为何说董卓是最不得人心的王霸
...日”。董卓因残暴令霸业败于垂成。董卓的残暴既是出于军阀的本性,也是头脑简单的束缚。他没有曹操、刘备那种适应和改善人际关系的能力,认为用简单的收买办法收编了一个吕布,却不知道自
2023-10-12 17:22:00
秦桧是不是忠臣,岳飞是不是军阀呢?最近几年一直有人给秦桧翻案,说岳飞是军阀,秦桧是忠臣,岳飞只会给天下人带来战祸,秦桧带来了和平。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一说这些问题。首先来谈一谈岳飞
2024-06-12 20:03:00
东汉末年的动乱是如何造成的,为何会首次出现地方军阀控制朝廷
...阳,洛阳当了几百年东汉都城,第一次被董卓这样的地方军阀破坏,随后整个中原大地陷入了混乱与各自为战,后来就是北方的曹操、江南的孙权和到处流窜的刘备三家政权鼎立,那么这个过程为什
2024-12-03 10: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