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前言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在各路军阀经过了一番争斗之后,天下局势逐渐变成了三分,也就是魏蜀吴三个势力共同瓜分天下。
但是这个时候即使势力范围已经基本划定,但是汉朝的天子仍旧在位,不管曹操、刘备还是孙权再有自立的野心,实际上都是名义上的汉臣,只有汉朝皇帝同意他们当王才能合法地割据一方。
而在封王的过程中,曹操和刘备选择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曹操身为外姓但是经过了汉献帝同意封魏王,而刘备是汉室后裔,他这个汉中王却是自封的。
那么曹操和刘备这两个封王的方式到底哪个才是合法的呢?汉高祖刘邦告诉你:都不合法!
一、曹操逼迫汉献帝封王
曹操明面上毕竟是汉献帝的臣子,因此碍于礼制并没有直接逼到汉献帝本人面前,而是选择了从汉献帝的后宫下手。
汉献帝当时因为畏惧曹操的势力,于是便用自己的血写了一封诏书,缝在了衣袋之中递交给了董承,命令他将曹操诛杀。
董承得到了衣带诏之后立即准备诛杀曹操,然而这件事最终还是败露了,曹操大怒,不仅将董承诛杀,还迁怒将汉献帝后宫中董承的女儿一同诛杀。
这一通操作下来,曹操虽然没有明面上与汉献帝为敌,但是实际上他不听从汉献帝的求请将后宫妃子诛杀就已经是僭越了,因此,曹操从此开始正式将自己的权力凌驾于汉献帝的权威之上,成为了权倾朝野的曹丞相。
但是曹操之前诛杀董贵人这一行为将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吓得不轻,生怕自己哪天也被像这样当成汉献帝和曹操争权的牺牲品随随便便就牺牲,于是在恐惧之中重蹈覆辙,寄了一封密信给父亲伏完求救,请求父亲杀了曹操来保全性命。
于是历史第二次踏入了同一条河流,尽管伏完并不敢这样做,但是这封密信的内容再次暴露,曹操听后果断决定将伏皇后这一不稳定因素从自己手中的傀儡汉献帝身边除掉,于是伏皇后还是迎来了自己最怕的结局。
这一天,曹操派人入宫处置伏皇后,伏皇后害怕极了,于是藏在了墙壁之间的夹层之中,但是这并没能逃过一劫,最终还是被发现,从墙壁之间被拽了出来。
在被曹操的人带走的时候,伏皇后哭嚎着问坐在一边一动都不敢动的汉献帝为真么不能救自己的皇后,但是此时宫中全都是曹操的人,汉献帝又能有什么办法?于是只能悲哀得对伏皇后说:“我连自己能活到哪天都不知道啊!”
伏皇后被带走之后,曹操并没有杀了她,但是将她幽闭了起来,没多久,伏皇后就死去了。
而曹操在伏皇后死后又强行将自己的女儿曹节嫁给了汉献帝为皇后,将自己的势力安插到了汉献帝最近的身边,时刻提醒着汉献帝身处自己的掌控之中,不要肆意妄为。
汉献帝在曹操手下的几次挣扎都无济于事,反而被曹操监视得越来越严格,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反抗都是无济于事的,不如干脆顺着曹操的意愿来,这样还能让自己多活几年,于是在伏皇后死后第二年,就将曹操封为了魏王。
这样一来,曹操终于如愿以偿,虽然他仍旧没有将自己汉室反贼的本质摆在明面上废了汉献帝自己称帝,但是事实上曹操身为控制着汉天子的魏王,已经和称帝没有什么两样了。
汉献帝当然是不愿意将曹操封为魏王的,但是他又有什么办法,他一个傀儡皇帝怎么和实权丞相掰手腕,不得不顺着曹操的意思来啊!
二、刘备自封汉中王
曹操封王仿佛就是一个信号,自此之后各路势力纷纷开始争相为自己上一个官方的名号,好让自己的势力更加稳定,而在这其中,刘备就为了汉中王。
公元219年,刘备与曹操进行了交战,重创曹军并最终获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顺利将汉中收入囊中,而就在这一年,刘备的下属们也为了让刘备得到汉室官方承认的正统地位,于是便联合上表汉献帝,请求将刘备封为汉中王。
但是此时汉献帝不过是曹操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真正的权力全都掌握在曹操的手中,曹操和刘备为敌,甚至刚在刘备手下吃了败仗,怎么可能顺着封上表的意愿,让刘备得到王侯的名分?
更何况这封《汉中王劝进表》的内容也几乎就是为了气曹操的,您就看吧,刘备的下属们难道不知道朝政把持在曹操手中么?但还是在上表中写了“曹操阶祸,窃执天衡”,意思就是骂曹操动乱,窃取国家权柄,曹操看了怎么能顺心?
而在这封上表的最后,刘备下属们又写了“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和“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
也就是说这封上表就是先斩后奏意思一下通知朝廷,当你们收到这封上表的时候,我们主公已经成为汉中王了,作为诸侯王的礼制也按照汉初封诸侯王的一系列配置给刘备准备上了,今后就不麻烦朝廷费心了!
当然,在先斩后奏之前,前文也将刘备这些年来怎样保卫汉室的功绩统统陈述了一遍,就是为了佐证封刘备为汉中王是有理有据的,刘备既有这么多匡扶汉室的功绩,又有汉室后裔的身份,即使高祖皇帝来了也得点头同意。
这样一来,即使从法理上来说,刘备自封汉中王没有天子同意是不成立的,但是从情理上来说又是合情合理的,能够被认同,这样就能在蜀地站得住脚了。
三、刘邦规定异姓禁止封王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这诸侯王的地位都不是正规的,如果往前倒退四百年到汉初的时候,汉高祖刘邦能拍着桌子把他们都骂一通,因为刘邦在汉初平定了七国之乱后,曾经有过一个白马盟约,那就是:“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也就是说今后只要不是老刘家的人当诸侯王,全天下的人都有权利去攻击他,这样一来,就能断绝异姓王动乱的祸根,防止大汉江山落到其他人手中,就算今后刘家人自己动乱,那也是左手倒右手,天下到底还是姓刘的。
因此曹操被封魏王就相当于忤逆了老祖宗的旨意,对汉室来说曹操即使被封王也是不成立的,因此即使汉献帝被逼同意了也没有合法性。
刘备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他姓刘,有资格被封诸侯王,但是诸侯王是皇帝封的才有效,他自己在汉中封自己当王,谁同意了?这不是上表一封通知一下朝廷就能行的事,也就是当时天下大乱,刘备的身份算是众多势力中比较合理的,要是在太平的时候,这妥妥就是谋逆啊。
结语
因此,曹操和刘备都是没有被合法封王的地位的,也就是之后曹丕继承魏王之后果断废汉称帝,自己给了自己合法性,紧跟着刘备也紧跟着称了蜀汉皇帝,给汉室续命,有了合法性,不然说来说去,魏王和汉中王也就是两个不合法的政权互相争斗罢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