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萧衍本是南齐宗室子弟,称帝后为何改国号为梁?
...。在他称帝的过程中,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他本是南齐宗室子弟,被齐明帝萧鸾所倚重。然而他却起兵攻打南齐都城建康,并废杀了萧鸾的儿子萧宝卷,然后逼迫齐和帝萧宝融禅让帝位,最终登基成为南梁的第一位皇帝。让很...……更多
刘裕为何不用汉或楚作国号,而选择宋?
...成最麻烦的问题。刘裕继承汉统,则意味着天下刘氏皆为宗室皇族,这样一来他必须要给予这些皇族封地或特殊待遇。天下刘氏何其多,人数比各大高门大族加起来还多,他管得过来?这样的大族出现,必然会引发东晋现有门阀...……更多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从盛世明君沦为最失败的君主
...这也为司马炎后期的腐化堕落埋下伏笔。攘外安内:分封宗室,巩固皇权;击灭东吴,统一中国虽然司马炎在门阀士族的支持下登上帝位,但他深知朝堂内外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从外部看,蜀汉虽在司马昭时...……更多
刘裕灭晋背后的残酷真相:为何对司马家族赶尽杀绝?
...为臣下,不但以武装篡位的方式夺取政权,而且又对曹魏宗室进行了残酷的屠戮,最终自己也遭遇了反噬。历代史学家对于司马氏的遭遇,几乎没有任何的同情,这就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现象。当然,对于刘裕的行为,后世也给予...……更多
浅析刘宋政权联姻的影响与利弊
...,刘义隆则不但读过很多经史书籍,而且隶书写得很好。宗室子弟刘义庆则雅好文史,并编写了流传后世的《世说新语》。当世家大族失去他们在文化、艺术上的优势之后,他们就会更加心悦诚服地为刘宋政权效力。其实,有一...……更多
王敦为何不夺皇位,第二次叛乱是他策动的吗?
...名义上是为了抵抗石勒,实际上是为了防备王敦。又任其宗室司马承为湘州刺史,实际也是为了牵制王敦。但这些人虽有名望,但领兵确实外行,不像王敦,两者戒备,不可多得!所以,成了祖逖上司的戴渊反而致使祖逖郁闷而...……更多
黄巢虽然残暴,却为我国拔掉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百姓们揭竿而起。880年,黄巢攻破了长安城,登基称帝,国号大齐。黄巢称帝后,开始秋后算账,他把在科举、求官过程中受到的委屈,全面倾注在杀戮报仇上,特别是针对门阀士族的报复,更是心狠手辣。此时,留在长安城内...……更多
士族与皇权的对抗: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与门阀统治的形成
...司令,连兵马都没有,只有一个空虚的皇族称号,甚至连宗室成员也没有几个。司马氏的性命,完全捏在士族人的手中,这时皇位虽然还在,但威信已经没有了,史书记载晋元帝登基时,还要拉着琅琊王氏的领头人王导一起接受...……更多
新莽、玄汉、建世和东汉,为什么只有刘秀成功了
...新市兵和平林兵的性质,都是农民军。而舂陵军则由刘氏宗室子弟,和宛城李氏豪族构成,是标准的士族地主武装。由于战争的需要,这四支队伍相互配合,形成了统一的绿林军。不过,正是因为这支队伍的“混搭”性质,内部...……更多
东晋门阀政治:王、马共天下的权力博弈
...是惨绝人寰的,仅仅一个永嘉之乱,就杀了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汉人在北方是呆不下去了,于是大量百姓以及西晋贵族开始南迁。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历史的大迁徙,他们其中有平头百姓,也有世家大族...……更多
东晋为士族把持,淝水之战是东晋士族与前秦的对抗
...出生于四世三公家族的豪门子弟,比如袁绍、袁术;一些宗室出身的刘姓子弟,比如刘焉、刘表;一些在地方州郡颇具影响力的士族子弟,比如公孙瓒、马超等人,纷纷割据自立。这么人要么自己就是豪门大族,要么依靠割据地...……更多
西晋王朝的兴衰:士族势力与文人的影响
...或许西晋不会那么快灭亡。一、西晋读书人多为门阀士族子弟,缺乏上进心1、九品中正制使得士族门阀子弟轻易获取官职身逢乱世,读书人应该肩负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反观西晋时期的却没有这么做,读书人过的很是潇洒,完...……更多
陈霸先一生豪横,却也会忌惮门阀?
...,皇室对门阀所采取的措施进一步趋严,地方上多以皇族子弟掌军掌政,朝堂上不断弱化门阀的影响力,彼时的皇帝对皇族子弟的信任超越一切!可惜手握大权的皇族子弟们都是野心家,内斗严重,使得国力不断下滑,逐渐被北...……更多
“关陇贵族集团”玩弄皇权几百年,它到底是什么组织?
...帝改制的进行,门阀观念迅速增强,内部矛盾加剧,“魏宗室权伸之臣,竞为豪侈”,北魏政权摇摇欲坠。“孝庄帝迁都洛阳”更是严重影响了魏初在北方边境置镇戍守“六镇”人的利益。“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更多
晋元帝振兴皇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权柄属于谁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晋元帝选择的是给予宗室,宗室相较于群臣,毕竟血脉相连,自然多了一份天然的亲近。公元320年,晋元帝将王室成员司马承表为湘州刺史,其目的就是掣肘王敦,史记“帝欲树藩屏,以谯王...……更多
五姓七望的衰落,标志着古代门阀朝廷走向的结局
...相八人,初唐四杰卢照邻、边塞诗人卢纶都是卢氏一族的子弟。荥阳郑氏家族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郑国,东汉末年家族崛起,成为高门望族,唐代时出宰相十二位。太原王氏,应该是这几个士族之中名望最高的了,在两汉...……更多
司马懿叛变,为何曹操当年老部下都坐视不管呢
...政权必然不会众叛亲离。曹爽的种种作为导致朝臣对曹魏宗室失去了信心。而司马懿堪称曹魏政权的灵魂人物,多次救曹魏政权于水火,在曹操还没有去世的时候,司马懿就以才华得到曹操的信任,曹操去世后,也是司马懿辅佐...……更多
晋宋之交士族的衰弱失势是怎么发生的呢
...王朝孤微,门第势盛,故内朝常任用寒人,而外藩则托诸宗室。”寒人集团由此崛起,逐渐成长为新的“势族”。正是在士族不断衰弱而寒人逐渐崛起的历史背景之下,陈郡谢氏作为原来的高门大族,不免受到影响,出现了式微...……更多
没有兵权的司马懿,是如何反败为胜的呢
...曹魏有职无权的太傅一职,军政大权掌握在以曹爽为首的宗室集团手中,面对曹爽的猜忌和排挤,司马懿不得不韬光养晦,表面退出曹魏的权利中心。然而在正始十年,司马懿抓住机会,通过高平陵之变反败为胜,一举夺取曹魏...……更多
...“九品中正制”后,士族门阀彻底垄断了选官,导致士族子弟凭借血统家世就能当官,根本不需要努力。除了少数子弟以外,绝大部分士族都在不劳而获的环境中日渐颓废,丧失了治国理政的能力。然而两晋南北朝确实局势动荡...……更多
聊一聊“士族”集团是怎么出现并走向成熟的
...治改变而达到的,比如“计资定品”政策就为门阀士族的子弟提供了大量的便利。“计资定品”的环境下,门阀士族不仅有着强大的门第观念,通婚限于门阀士族内部,排外性质非常的强,以至于到了最后势力盘根错节,甚至可...……更多
拓跋宏改革矫枉过正,因此为北魏埋下大患
...解。这个制度以家族姓氏作为政治标志,不同姓氏的家族子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着不同的等级,和政治待遇。门阀士族通过这种政治待遇把持国家资源,压制占国家人口大部分的庶族和寒门子弟,以获得对超额的政治权利和国...……更多
王氏兄弟后来的命运为何不同
...一步分化王敦的兵权,晋元帝启动了B计划——大力任用宗室。正如世家门阀壮大靠的是宗族血缘关系,晋元帝也需要一大帮宗室、亲信同心戮力,即便在此之前西晋出现过“八王之乱”的惨痛教训。打着替王敦分忧的旗号,晋...……更多
武周政权下的士庶融合与人才选拔
...\"李显皇位相号召,首先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接着,宗室诸王于通州(今北京通县)、豫州(今河南汝南)、博州(今山东聊城)相继起兵响应。武则天平定了反叛以后,大批杀逐李姓宗室诸王和朝廷显贵,先后诛杀宗室贵...……更多
...制曹真、曹休的程度基本相当。对曹魏皇帝来说,无论是宗室,还是世家大族,都是他需要提防的对象。失衡曹睿当政时期,无论是曹真曹休这样的宗室,还是司马懿陈群这样的重臣,他都能驾驭自如,朝政被皇帝本人牢牢把握...……更多
南朝的兄弟纷争:刘义隆与刘义康的政治斗争与结局
...统治的东晋王朝,门阀士族不愿意也不可能让次等士族的子弟们步入高堂,与他们平起平坐。摆在次等士族子弟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到门阀手下当属吏,要么从低级军官做起,靠军功提升自己的地位。刘裕选择了后者,后来...……更多
胡咧两晋(增七)王敦叛乱兵败身死,其兄王导为何仍受皇帝重用?
...敦之乱。虽然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王导带领琅琊王氏的子弟在阻止王敦篡位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个门阀士族对于东晋的大罪却是无法否认的。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叛乱平息后,司马绍并没有追究王导和琅琊王...……更多
谁为我国拔除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中间也有能人,不过更多的却是不学无、狼心狗行的官宦子弟。他们搜刮民脂民膏,为祸一方,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反观寒门子弟,哪怕是万里挑一的贤才也难以获得提拔。从三国时期一直到唐朝,可谓是“流水的皇帝,...……更多
士族在东晋与南朝时期的权力斗争中的重要角色
...的品行和能力来举贤才。察举制在初期确实为让不少寒门子弟入朝为官。任何一个制度在建立之初都有其优越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渐渐和利益集团绑定。在察举制的后期,其事实上已经被士族门阀所垄断了。这些人...……更多
魏晋时期皇、士之争,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现象
...用慢慢加强,这使得出现在朝廷上的上品官员皆是由士族子弟担任。等到了曹芳继位时,司马懿把持朝政,这更使得选拔官员的范围变得更加的狭窄,把从各州郡选拔人才逐渐演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以至于造成了\"上品无...……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