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西汉灭亡后,从王莽建立的新朝开始,一共诞生了大大小小十一个政权,当然,笑到最后的是刘秀建立的东汉王朝。在这十一个政权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四个:王莽建立的新朝,史称新莽政权;刘玄建立的汉朝,史称更始政权(或称玄汉政权);刘盆子建立的汉朝,史称建世政权;刘秀建立的汉朝,史称东汉政权。
这四个政权的皇帝,王莽基础最好,不动一刀一枪,全盘接受老刘家财产;刘玄最幸运,因为派系斗争,意外捡了个皇位;刘盆子最委屈,硬被人逼着当皇帝;刘秀最艰苦,白手起家,一点一点打下来江山。
王莽
总归一句话,前三位皇位来的太轻松,只有刘秀是拼出来。那么,为什么结果却是刘秀一统天下,其他三个政权都失败了呢?
如果我们的视线,仅仅盯在热闹的刀枪剑影中,将失去一次,对汉末中国社会结构的审视机会,也将失去一次,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剖析机会。
其实,这四个政权非常有代表性,他们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社会阶层,在那一段混乱期,追求各自社会地位的“奋斗史”!正是这三个不同阶层的特性,决定了四个政权的最终命运,刀光剑影只是通往终点的路障而已,有的人注定迈不过去!四个政权所代表的社会力量
一、新莽政权的儒生政治
王莽建立的新朝,是一个被历史严重妖化的政权,这个政权的核心主体,是一群有理想的儒生,他们有让人尊敬的追求,只不过他们的治国理念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成了“乌托邦”。
王莽
比如,王莽主张废除土地私,有,恢复井田制;人人“平等”,废除奴隶;国家资本主导商业,实行“五均六筦”。这些思想的诞生,有些是开历史倒车,有些是过于超前,根本不符合历史条件。
因而,当原先被他的蓝图诱惑的阶层,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都从粉丝瞬间变成死敌!比如士族地主阶级,让他们交出土地等于挖他们的祖坟。比如商业资本,国家干预商业让他们失去活力。甚至连奴隶也反对,这个最脆弱的群体,被解放成自由人后,发现失去依附关系,他们根本无法生存!
这就是新朝败亡的社会原因。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生成为汉帝国核心力量,到了汉元帝时期,儒生独霸朝堂的趋势已经不可遏制。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汉元、成、哀、平四帝,丞相一定是最有名望的学术大家,尽管这些大家无一例外都是低能儿,甚至连人品都有问题。也就是说,社会的价值观“畸变”,认为只有儒生阶层,才是社会的精英!
汉武帝
这就是王莽能够被推上皇位,以和平的方式接管西汉政权的社会根源,说王莽“篡汉”,其实是冤枉了他,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赋予了他特定的使命!
二、更始政权的混搭政治
推翻新莽政权的就是刘玄领导的更始政权,这是个“混搭政权”,由士族和农民两部分组成。
这个状况跟他们的发展演变有关系,在成立政权之前,他们叫“绿林军”,绿林军由四部分武装力量构成,即下江兵、新市兵、平林兵和舂陵兵,都是根据队伍的地属特性命名的。
其中,下江兵、新市兵和平林兵的性质,都是农民军。而舂陵军则由刘氏宗室子弟,和宛城李氏豪族构成,是标准的士族地主武装。
由于战争的需要,这四支队伍相互配合,形成了统一的绿林军。不过,正是因为这支队伍的“混搭”性质,内部斗争非常激烈,导致默默无闻的宗室子弟刘玄,意外被推上皇位。
剧照:更始帝刘玄
更始政权在入主长安前,先冤杀了舂陵军领袖刘縯,入主长安后,由于新士族阶层的加入,政治斗争始终没有停息,直至灭亡。
三、建世政权的农民政治
消灭更始政权的就是建世政权,这是一支“纯种”的农民政权,尽管它的皇帝也是宗室子弟。最让人喷饭的是,它的皇帝是通过抓阄抓来的!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小牛倌刘盆子,在哭闹声中,硬是被摁在龙椅上。
建世政权的前身是赤眉军,领导人叫樊崇,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赤眉军大大小小的头目,大多农民出身,因而他们的组织结构简单到让人惊讶,从上到下只有三级。这种朴素的结构,竟然领导了二十几万大军!
从建世政权诞生的那一天起,他们一直在为一件事忙活:吃饭!先在长安吃,吃空了长安,就拉着傀儡皇帝刘盆子,一路劫略关中的城镇,哪儿有粮食就打哪儿,最后连西汉帝陵都被他们糟蹋了个够!
赤眉军
四、东汉的士族政治
光武帝刘秀的身份就是士族地主阶级,他建立的东汉政权,也是以这个阶级为核心。
刘秀当年追随哥哥刘縯起兵,刘縯被冤杀后,舂陵军被解体,刘秀出使河北做招抚工作,他的二次创业由此开始。仅仅过了一年,刘秀就从光杆司令,发展到拥有几十万大军的河北最大武装势力。
刘秀不是孙悟空,这么短时间,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是,他获得了河北士族地主阶级的支持,这些士族地主阶级,拿他们的私人武装,作为股本,加入了刘秀阵营!
其中,最大一笔投资,就是真定王刘杨,他将外甥女郭圣通嫁给刘秀,嫁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十万精兵!
这就是刘秀迅速发迹的秘密!靠着豪门士族集团的支持,刘秀立刻跟老板刘玄翻脸,选择了自主创业!
剧照:刘秀新莽、更始、建始政权的宿命
一、儒生政治的过渡性功能,注定新莽政权只能为他人做嫁衣
儒生政治的天真,在于他们只看到理想,看不到现实,眼睛始终盯着天上,却看不清脚下!这个天,就是虚幻的“乌托邦”,这个地,就是社会稳定的依靠力量。
其实,儒生与士族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儒生是士族集团的个体化,士族是儒生利益的集团化,最大的区别就是单兵作战与集团作战。
新莽政权以“人”的标准,选择了一群具有共同理想的“同志”,这种突出个体的政治选择,让新莽集团长于顶层设计,短于基础建设。也就是说,新莽集团的蓝本足够吸引人,却得不到利益集团的支持,没有根基,再漂亮的顶层设计也是空中楼阁!
王莽为什么没有看到这一层?其实也不能完全怪他,儒生阶层的士族集团化,在当时还处于演变期,并不成型,或者说,那时候的士族阶级还是个胚胎,若隐若现。
王莽
士族集团什么时候成型的呢?新朝末年!正是在新朝末年的战火淬炼中,士族地主阶级才变身一个独立而又强大的社会主导力量,进而到东汉,发展成豪门士族集团,到魏晋南北朝,又变身门阀集团!
原来一切都是历史安排好的!新莽政权注定就是儒生士族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它的历史宿命就是,为士族集团的诞生提供养料!
二、农民阶级的目光短浅,注定建世政权不能成为建设者
把建世政权说成“政权”,其实有点名不副实,还不如说他们是流寇更合适。赤眉军从诞生那天起,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吃饱肚子活下去!他们不管挡在前面的是官兵,还是平民,只要你有粮食,你就是我劫略的对象,从来没有政治目标,也没有未来的规划,更谈不上治国理念。
这样的组织,能叫政权吗?
牛倌皇帝刘盆子
虽然从形式上,他们后来也有了“完备”的机构,其实都是个人利益膨胀的需要,跟政治一分钱关系都没有。
建世政权的经历告诉我们,作为帝国人数最庞大的农民阶级,他们注定成不了王朝的建设者。不过,谁要是让他们活不下去,他们摧枯拉朽的破坏力,是非常惊人的!
三、更始政权的失败表明,士族地主与农民无法兼容
在刘縯的舂陵军加入之前,绿林其实跟赤眉一样,能打胜仗,也能败得一塌糊涂。不过他们不怕失败,天下流民有的是,转眼又能聚在一起,但始终成不了气候,只要给点吃的,立刻就能瓦解。
刘縯加入后仅仅一年,就以他卓越的眼光和军事才能,摧毁了新莽政权的主力军团,为更始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原因就是以刘縯为代表的士族集团,有政治目标,有经营理念。
剧照:刘縯
但硬把咖啡和大蒜搅和在一起,就出大问题了。绿林军根本不看未来,他们要追求眼前的利益,视苛严的刘縯为眼中钉。入主长安后,士族集团被排挤,剩下一群忙于享乐的“新主人”,焉有不败之理?东汉政权的历史使命
那么士族集团为什么能够接管天下呢?
首先,士族集团诞生于儒生集团,是一群有文化底蕴,有治国理念的群体。
士族政治就是儒生政治的升级版本,让儒生政治踩空的那一脚,有了结结实实的落脚地。正是这种远见卓识,让刘秀与河北豪门士族们能很快达成一致,而不是纠缠于眼前的蝇头小利。
其次,士族集团的强大实力,足以支撑一个政权的未来。
像刘杨这样一出手十万精兵的“大老板”,光河北地区就有三个,刘植、耿纯、刘縯这样的几千人士族武装更是比比皆是。他们需要的就是刘秀这种,能够代表他们利益的人,来一统天下,刘秀只是做了顺应潮流的事。
郭圣通
事实上,士族力量的强大,让坐稳江山的刘秀都忐忑不安。发生在建武十五年的豪门士族集体作乱事件,就是刘秀试图削弱士族地主阶级势力,而导致的一场叛乱。若不是刘秀采取边打边妥协的策略,难说东汉也是一个短命政权。
最后,它也是自宗法制淡出历史舞台后,历史选中的替补力量。
政治从来就是利益集团的平衡术,政治势力的两面性,决定了它不可或缺的地位,皇权需要它的支撑,同时又受到它的制约。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伴随皇(王)权的政治势力就是宗室,即所谓的宗室与王权的天下共治模式。这个模式,是由周公设计的,一直到秦朝才逐步消亡。
西汉立国之初,刘邦试图恢复宗室共制模式,期望通过刘姓诸侯王,实现对对皇权的拱卫。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历史已经不容许这个模式存在,失败了。
光武帝刘秀
为了弥补这个缺失,外戚政治走向前台,甚至宦官政治也短暂露了一把脸。历史证明,由于先天不足,外戚和宦官永远不能成为长盛不衰的可依靠力量。
历史将这个使命赋予了士族阶层!
如此说来,汉末的历史,其实是一段士族集团走向历史前台的历史!士族集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被历史选中,赋予了它与皇权共治天下的使命!东汉政权正是这个历史大转折时期的载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