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裕灭晋背后的残酷真相:为何对司马家族赶尽杀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7 22:24: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420年,也就是永初元年,东晋名将刘裕正式废黜东晋后主,在建康称帝,建立宋朝,史称刘宋王朝。

这个过程,史书上称之为刘裕灭晋事件。此时的司马氏在整个王朝中的影响力,已经是微乎其微,军政大权皆是掌握在刘裕手中。

尽管如此,刘裕掌权之后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将司马氏族灭门,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为何?

刘裕灭晋背后的残酷真相:为何对司马家族赶尽杀绝?

从技术角度考虑,刘裕和司马氏族并非是存在不可共存的矛盾,相反,在刘裕灭晋之时,整个司马家族已经不再掌握核心资源。刘裕之所以不愿意放过司马家族,原因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刘裕本人自称是出身名门,是汉朝皇室的后裔。但是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寒门庶族,面对门阀士族大家,刘裕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所以,为了稳固根基和政权,也为了证明大义,他要尽可能对前朝皇族的压迫,同时打压其他门阀的上升之路。

根据史料记载,刘宋王朝初期,任用的官吏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寒门出身,和刘裕本人的背景相似。通过从选人用人等手段,让自己的政权更加稳定。

对于刘裕这种靠权势与军权、以臣下身份逆袭帝位的统治者,他最害怕就是自己的臣子有样学样,危及到他的皇位。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算刘裕想要和司马家族完成和平过渡,也会存在极大的障碍。

因为,反对刘裕的门阀集团,极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打起司马家族的大旗,联合起来对刘裕新建立的刘宋王朝实施反扑。

刘裕灭晋背后的残酷真相:为何对司马家族赶尽杀绝?

为了避免门阀士族对自己的威胁,刘裕甚至在国号的问题上,都进行了反向操作。

他明明是背负汉朝皇族后裔的人设,原本可以采用汉作为自己的国号,但是,他最终却选择用宋作为国号。

原因非常简单,他发家河南商丘一带,古时作为宋朝的所在地,因此选择用宋作为国号,本质上属于是一种另起炉灶的行为。

此外,刘裕之所以要对司马家族赶尽杀绝,也是儿子刘义符扫清障碍。

夺取皇位时,刘裕已经五十多岁,古代人均寿命相对较低,五十岁已经属于是一个人的晚年,而他的继承者,自己的嫡长子刘义符刚刚只有17岁。

为了给年幼的儿子扫清障碍,刘裕需要尽可能的为儿子扫灭障碍。只可惜刘裕的苦心白费了,他的儿子刘义符在即位后仅仅两年的时间,就被权臣徐羡之、傅亮等人废黜,不久被杀,年仅19岁。

刘裕灭晋背后的残酷真相:为何对司马家族赶尽杀绝?

与此同时,刘裕还为自己屠杀司马家族,打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旗号,那便是为蜀汉刘氏复仇。

因为,当年蜀汉被邓艾等人灭国之后,司马家族对蜀汉王朝的各家族展开了血腥屠杀。其背后,就是受到了司马家族的指控。

而刘裕自己又以汉朝皇室后裔自诩,为了强调自身的合法性,刘裕用反击司马家族的方式,笼络刘氏后裔。

事实证明,这种手段确实有用。刘裕对司马家族灭门之后,彼时的社会舆论,确实承认了刘裕属于汉朝皇室后裔的身份地位。

只不过,这种屠杀前朝皇族的手段,终究是属于一种双刃剑。在短时间内可以稳定自身的统治基础,但是长期而言,必然会遭遇反噬。

原因十分简单,从古至今,门阀士族一直存在,对寒门阶层的打压从未结束。刘裕的这种行为,只是短暂以暴力方式压制了矛盾,门阀士族的势力也并未受到多大削弱,一旦矛盾爆发,就会导致更大的社会问题。

刘裕灭晋背后的残酷真相:为何对司马家族赶尽杀绝?

纵观我国各朝代的历史,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完成了改朝换代,为了更好维护社会的稳定性,减少后续冲突的可能,同时也为自身的政权合法性,增加一道保障,明面上会厚待前一王朝的皇室后裔。

然而,刘裕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刘宋政权非但没有对司马氏族进行安抚、册封,反而是调集兵马,对司马氏的驻地进行包围,进而下令将司马氏族全部诛杀。

据说,当时的情况极度惨烈,已经到了血流成河的地步。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时的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为了保全自己本人和家族的身家性命,已经选择以和平禅让的方式,将皇位交给了刘裕。

同时,本人又接受了刘裕的册封,受封为零陵王。尽管如此,刘裕依旧没有打算放过自己的老东家,密谋派出杀手赶赴司马德文封地。

因为后者信奉佛教,不愿意自尽,最终被刘裕派出的杀手用枕头闷死。紧随其后的便是一场针对司马家族的大屠杀。

刘裕灭晋背后的残酷真相:为何对司马家族赶尽杀绝?

当然,司马家族有如此悲惨的结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罪有应得的下场。

在历代统治者中,司马氏的晋朝属于名分最为恶劣的一代王朝。

作为臣下,不但以武装篡位的方式夺取政权,而且又对曹魏宗室进行了残酷的屠戮,最终自己也遭遇了反噬。历代史学家对于司马氏的遭遇,几乎没有任何的同情,这就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现象。

当然,对于刘裕的行为,后世也给予了无情的鞭笞。当时,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已经是同意刘裕登上最高权力的宝座,主动让出了皇位,而且被封为零陵王之后,表现十分低调。

然而,刘裕并没有放过他,仅仅因为司马德文有了儿子,就派人将其子嗣暗杀,最后又索性将其灭族。这就打破了一个先例,禅让皇位的亡国之君,从此之后不再安全,一条沿袭千年的潜规则至此被彻底打破。

刘裕灭晋背后的残酷真相:为何对司马家族赶尽杀绝?

刘裕本人更不会想到,历史的回旋镖仅仅飞行了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就落在了自己后人的身上。

公元479年,即位两年的宋顺帝刘准,在齐王萧道成的威逼之下,被迫选择禅位。此时的宋顺帝刘准年仅13岁,他曾哀求齐王饶自己一命,得到的答案是,效仿当年的司马家族,迁往其他地区居住。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刘准包括其家属,在不久之后遭到杀戮。只是不知道,如果泉下有知,此时的刘裕得知自己的后代遭遇同样的待遇,又会有怎样的感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司马炎用“晋”作为国号,背后有何用意?
晋朝是我国三国时期司马懿家族建立的。作为汉代以后的另一个统一王朝,虽然结束了三国的分裂,但分离和争端总是伴随着它。公元226年至公元420年,晋朝存在155年,但作为一个统一的王
2023-05-24 13:58:00
刘恒诛杀吕后王后与儿子的背后真相
...刘恒而同样是史记,《孝景本纪篇》记载了又不一样,他司马迁写到:“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翻译过来就是,孝文帝做代王的时候,有三
2023-12-13 09:09:00
司马氏篡权建立的晋国,为什么被说是历史上最差的朝代?
...什么呢?西晋确实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但他从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天子,到公元317年长安失守,只存在了短短52年,且存在期间由于统治者的治国不力,出现了为了夺取更多的政权
2023-01-22 15:50:00
司马氏篡魏灭蜀并吴天下归晋,140年后差点被灭族
...现三国鼎立的局面。谁也没有想到,三国鼎立的局面却被司马氏所建立的晋朝所取代,三家归晋就是最终结局,魏、蜀、吴都是输家,而三家归晋的转折点就是公元249年发生的高平陵政变。隐忍
2023-07-07 10:52:00
聊聊司马师杀妻之谜
...多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愈发扑朔迷离,而三国时期的司马师杀妻事件便是其中一个引人争议的话题。关于这一事件的真实性,历史学家和研究者各执一词,但大多数证据表明,这起事件大概率是
2024-10-20 19:56:00
...赐死?秦始皇又为何非得断子绝孙不可?这些历史谜团,司马迁未尽言说。作为作者,我也无法揣测真相。不过,我至少可以试着讲清两人的故事。公元前208年,秦朝丞相李斯被秦二世胡亥下令
2024-01-13 20:32:00
桓氏和司马家之间有哪些恩怨
在东晋时期,桓氏和司马家之间的恩怨纠葛成为了政治斗争的重要一环。那么,桓氏和司马家之间有哪些恩怨呢?本文将为您揭示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一、桓氏的崛起桓氏是东晋时期的一个世家大族,
2024-11-05 18:45:00
曹爽手握重兵,为何最终选择向司马懿投降
...上,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尤为复杂和激烈。其中,曹爽与司马懿之间的权力争夺是魏国内斗的重要一幕。曹爽作为曹魏宗室的重要成员,手握重兵,却最终选择向司马懿投降,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值
2024-11-06 18:17:00
司马家是被桓玄灭的还是刘裕灭的呢
在东晋末年,司马家作为皇室家族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在这个过程中,桓玄和刘裕两位历史人物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么,司马家是被桓玄灭的还是刘裕灭的呢?本文将为您揭示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
2024-11-05 18: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