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东晋时代是典型的门阀政治,而且还是门阀政治的巅峰。那么何为门阀政治呢?简单说,就是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共治天下。那么皇帝为什么愿意与士族共治天下呢?这个还要从东汉末年开始说起。
东汉末年,皇权旁落。一些出生于四世三公家族的豪门子弟,比如袁绍、袁术;一些宗室出身的刘姓子弟,比如刘焉、刘表;一些在地方州郡颇具影响力的士族子弟,比如公孙瓒、马超等人,纷纷割据自立。这么人要么自己就是豪门大族,要么依靠割据地的豪门大族,把割据地变成了独立小王国。虽然后来魏武帝曹操极尽所能地打压豪门大族,但是豪门大族的崛起是不可逆转的。
曹操薨逝后,曹丕继立。因为他没有曹操的威望,所以他就不可能像曹操那样继续打压豪族,否则统治地位不保。于是曹丕搞了一套九品中正制,等于在制度上承认了豪族在社会上的政治地位。曹魏政权也就变成了皇帝与豪门共治天下的局面。
魏明帝曹叡驾崩后,曹魏皇室也皇权旁落。司马懿在击败曹爽后,控制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对于篡位上位的司马家族来说,他们的统治基础比曹丕还弱(无尺寸之功)。因此为了篡夺皇位,司马氏一方面打压不服他们的曹魏残余势力,一方面也仿效曹丕当年拉拢豪门大族的办法,给了豪门大族更大的政治权力。
简单点说,晋朝的军政大权掌握在豪门大族手中。这些豪族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依靠这些土地(庄园经济)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通过这些财富,招揽人才为其服务,豢养家兵护其家财。
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豪门大族的势力已经可以影响皇权了。为了制约日益膨胀的豪族,司马炎大封司马氏,把自己的子侄辈封到各地当王,企图利用分封制的方式扩大司马家族的控制力,把豪族手中的权力再夺回来。但问题是,司马懿靠篡位夺权才上的位,这就给了司马家族一种错觉:老祖宗可以篡位夺权,自己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基于这种想法,司马炎驾崩后,司马家族立刻就爆发了内乱。这些司马家族的藩王们相互攻击如仇雠,为了夺权杀红了眼。杀得天下大乱,子嗣凋零。司马家族的影响力急剧下降(司马家族掌控的军队都杀完了)!
匈奴人刘渊看见中原大乱,乘机率领族人起兵造反。他这一造反,又把八王之乱中幸存下来的司马氏王爷们也杀了一遍。仅洛阳一战,司马氏控制的军队就被杀了十万多,包括襄阳王司马范、任城王司马济、西河王司马喜、梁王司马禧、齐王司马超、吏部尚书刘望、豫州刺史刘乔、太傅长史庾顗等人都被胡人俘虏。最后也都被杀了。
经此一役,司马家族元气大伤。一些逃到江南的司马氏,比如后来的晋元帝司马睿,他是要兵没兵,要钱没钱,也就是挂一个皇族头衔空筒子王爷而已,其实什么实力都没有。他能当上皇帝,完全就是仰仗江南的豪门大族抬举。
因此东晋皇帝的权力不是一般的小,而是特别特别小,根本没人拿皇帝当回事。皇帝也拿江南豪族没办法,因为东晋皇帝没有自己的核心军事武装(晋朝皇帝的统治基础在北方,但是北方被五胡占了,等于皇帝的土地没了。没有土地就没有经济收入,就养不起兵,只能依附于南方士族)。
试想一下,皇权这么弱,南方士族们会怎么看待这个现象?肯定是希望维持现状,让皇权继续弱下去!这样南方士族才能维持特权,维持偏安的局面。所以纵观整个东晋时期,除了个别皇帝之外,大多数的皇帝都是傀儡,对整个国家没有掌控力(因为皇帝弱,所以东晋是一种看似有中央政府,实则是地方割据的军政结构)。
淝水之战示意图
综上所述,淝水之战时期的东晋政治和军事结果也就一目了然了。
首先是皇族,几乎没实力。皇帝的手上压根就没有多少兵。东晋的主力军事武装实际上是掌握在士族手上的。
其次是士族,真正拥有权力的群体。这个群体没有统一的领导,因为能把士族统一,就意味大权在握,可以篡权了。所以淝水之战前的士族,都是割据自立,拥兵自重。
当时拥兵自重的南方士族主要分四大块,分别是江东士族、荆州士族、益州士族以及岭南士族。不过益州当时已经被前秦攻陷了,这一群体被排除在外;岭南士族因为离前线太远,也跟他们没关系。所以真正跟前秦打的,只有荆州士族和江东士族。这也就是说,东晋和前秦的战争,是一场东晋和前秦的总体战。在江东和荆州都有战事。只不过主战场(淝水)在淮南,所以给人一种错觉,就是前秦八十七万大军讨伐东晋,而东晋只派了八万人迎战,好像东晋只有八万人似的,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因为前秦与东晋打的是总体战,江东和荆州都有战事。前秦军把主力(约三十万)部队放在了淮南,这是当时江东士族的地盘。东晋的士族割据自立。前秦打江东,这事与其它地区的士族无关。毕竟仗又没有打到他们的家门口,犯不着卖命。另一方面,作为次要战场的荆州也有战事,不可能竭尽全力地去帮江东。因此,淝水之战的八万晋军,其实就是江东士族的武装力量,也可以说是东晋中央朝廷的武装力量。
以当时江东士族的财力来说,这八万人真不算少了。毕竟士族的权势再大,也只是个土豪而已,以一家一姓的所能控制的人口财力,不足以支撑豢养一支过于庞大的军队。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东晋的问题,纵观整个南北朝的军事对抗史,都是如此。比如南朝军队数次北伐的兵力数字,军队人数却少得可怜,一般只有数万人,几乎很少见到超过十万的记录,远远少于与其对抗的北朝军队。
苻坚
所以为何淝水之战时,东晋只有八万人?因为这是当时江东士族(以谢家为主)和东晋朝廷所能动员的极限了。毕竟淝水在江东士族的地盘上,苻坚的目标也是东晋朝廷的所在地。其它地方的士族认为跟他们没关系,都在坐立观望,不派兵支援。
说到这里,有一个疑惑就产生了。为什么江南士族会对前秦南侵如此不上心呢?这是因为,士族之间也存在相互兼并的现象。被北方胡人统治虽然不好,但是保住自己家族的地位更重要。罗素在《中国问题》里就提过:“中国人的伦理历来不注重公共义务,而家族观念却很重。当官的必须供养他的亲属,如果要为官清廉,肯定要放弃孝道。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所以,中国要进步,家族制度必须打破”。士族的私兵是他们安身立命的资本,怎么可能拿去给谢安和朝廷当炮灰呢?那些世家大族们没有在背后给谢安捣乱,没有叛变,已经是对谢安和朝廷最大的支持了。
总的来说,前秦与东晋打了一场灭国级的总体战。这场总体战,前秦全线出击,不是只打江东,而是江东和荆州一起打。使得东晋不可能把兵力全调到一个地方。如果把兵力全部调入淝水,那么西线的荆州肯定会崩溃。并且朝廷本来也调不动荆州的兵马,这是士族政治的弊端。至于淝水之战,只是这一场前秦与东晋总体战中的一次战役而已。东晋在这次战役中派出了八万人。但这八万人不是东晋的所有武装力量,只是江东士族(谢氏)的全部力量。东晋不是以一国之力迎战前秦,顶多只是半国之力。以当时的政治结构来说,八万人已经个不小的数字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6 21:46:4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