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安禄山麾下七大猛将
...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他发动的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和破坏。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阴谋和军事斗争,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成功离不开众多的追随者和得力干将,有这些将领...……更多
唐朝为何倾全国之力,也奈何不了河北三镇
...里的老百姓与唐朝中央离心离德也是正常的,这也是后来安史之乱河北地区积极响应成为叛军大本营的最大原因。后来安史之乱虽然勉强平定了,但是河北地区深受唐朝之苦的老百姓,还继续生活在那片土地呢。他们从根本上就...……更多
为何说安禄山是终结盛唐的罪魁祸首
...是被这些造反者一人一脚不停的踹给踹翻的。河北三镇在安史之乱后,已然变成独立王国,五代、北汉之间的战争也是关陇集团和河北集团斗争的继续。没有安禄山,安史之乱该发生还是会发生,只不过会有另外一个安禄山,当...……更多
唐末五代时期,强悍勇猛的魏博藩镇为何没能成就霸业?
大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的混乱局面后,朝廷对地方政权的控制严重削弱,包括河朔三镇的卢龙、成德、魏博等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任命官员和征收赋税,甚至自行废立承袭节度使,与中央政府直接军事对抗。尤其...……更多
...年(763年)正月,史朝义走投无路,自杀身亡。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平息,李光弼一直是唐军平叛主将之一,发挥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为平息内乱立了头功,《新唐书》称赞李光弼为中兴第一。代宗下诏绘李光弼像于凌烟阁。之后...……更多
唐玄宗后期真的昏庸?别相信教科书了,历史给你答案
...很多人都很清楚。那唐是如何衰落的呢?其实不外乎一场安史之乱。要知道,那可是在开元盛世发生的动乱。所以后来有人评价唐玄宗,说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任用贤相,比如什么姚崇、张九龄等等,但到后期就开始沉迷女色...……更多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权力中心的转移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安史之乱)我们知道,安史之乱的爆发,和唐玄宗当年把天下分成了十个军区有很大的关系。各地的节度使把当地军权,政权,民权一把抓,如安禄山那种特大号节度使甚至可以连兼着三个藩镇的工作。后来安史之乱虽然是...……更多
安史之乱后田弘正的归顺与唐朝的命运
一场安史之乱,让整个唐朝节奏大乱,长安失、藩镇割据、西域得失以及边疆不稳都让唐朝政权陷入岌岌可危之中。虽说这样的造反安禄山只闹了一年、史思明闹了七、八年后就双双毙命,但是它给唐朝带来的动荡确实不可逆...……更多
本无亡国之兆的大唐,此时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
...数人精心编织的盛唐美梦,就此只剩下了一地荒诞残破。安史之乱的爆发,正处于唐朝最为伟大的时刻,在国际上,这时的唐朝是当之无愧的霸主,疆域与远迈西北“万国衣冠拜冕旒”,然而,仅仅一个安禄山便将这一切全部搅...……更多
历史上这个朝代国内四分五裂,仍成功消灭三个强国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盛极而衰的时候,唐朝也不例外。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唐朝开始走向衰落,最终在公元907年,朱温篡位,大唐帝国宣告灭亡。曾经力挽狂澜的唐玄宗或许未曾料到,自己能够成功铲除太平公主,使唐朝达到...……更多
...辛的道路,两京得而复失,他自己都熬死了,也没能看到安史之乱的彻底平定。因此后人感叹:倘若采取李泌的计谋,平叛何至于如此艰难?如果我们粗暴地认为唐肃宗智商有问题,只能说明我们太浅薄,作为皇帝,这两种策略...……更多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为什么再也没有能力恢复从前的国力?
...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是这样形容“安史之乱”的。说起来,王朝中期遭遇内乱的情形并不少见,为何汉代的七国之乱之后可以迎来武帝的全盛时代,而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帝国却一蹶不振,让人感到彻底绝...……更多
介绍李隆基之死的缘由
...洛阳,史朝义走投无路,被迫自杀了,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正是由于唐玄宗晚年荒淫奢侈的生活,不理朝政,任用奸臣,才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安史之乱使当时生产受摧残,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安...……更多
唐朝没被安史之乱打趴,却间接亡于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没有直接毁掉唐朝的统治,之后唐朝又维持了一百多年,但最终也迎来了灭亡。唐朝可以说是亡在黄巢的手中,黄巢所领导的这场起义,给唐政府带来致命的打击,虽然他的起义最终失败了,但经历这次打击之后,唐...……更多
李泌的经典阳谋,抓住短板的疲敌之策,致安史叛军于死地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进入到了第二个年头。对于承平日久的天下百姓来说,这是一场不期而至的浩劫。中原的百姓,已经有一百多年没见过打仗是什么样了。而如今,烽火四起已成为常态。过去在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宴席上翩翩...……更多
安史之乱后,河州地的命运何去何从?
...,致使后期节度使制度出现“畸形发展”,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的爆发就是对其最好的反映。“安史之乱”发生后,唐肃宗并没有做好与吐蕃大规模作战的准备,鉴于国内紧张局势而是寄希望于与吐蕃请和。当时唐王朝在河...……更多
深度分析唐代藩镇起源,节度使是怎样背锅的?
...政权,也没有官吏任免权。后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安史之乱的影响,节度使才借机正式获得了财政权,官员任命等行政权,并最终成为了地方的最高长官,有了与中央叫板的资本。但是,如果中央足够强大,地方藩镇也还...……更多
安史之乱后,这个节度使归顺为大唐续命百年
导语:对于安史之乱,在座的各位一定都不陌生。本来处于繁荣昌盛的大唐王朝,由于一场安史之乱,差点导致这个繁荣的国家直接灭亡,安史之乱也是大唐由盛转衰的标志。而在2015年上映了一部由侯孝贤执导的电影叫做《刺...……更多
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因被李亨牵连而英年早逝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战乱对唐朝社会的破坏极大,也让后世很多推崇唐朝文化的学者们感到痛心不已。因此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提出了疑问,怎么才能避免安史之乱的爆发呢?学者们因为这个问...……更多
杨贵妃死后,大唐谁最伤心,是李隆基还是安禄山
...山,以反杨国忠\"清君侧\"的名义,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这场叛乱很快席卷了整个唐朝,兵锋直指长安。迫于安禄山叛军的压力之下,唐玄宗不得已带着杨国忠和杨玉环一起出逃,在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更多
盛唐军届一哥王忠嗣之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大力提拔重用,让他一步步地走上了重要的岗位。平定“安史之乱”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是李光弼,也是王忠嗣的手下,老王把自己的用兵之法传授给他,对大家说:“将来用兵最像我的,就是李光弼。”一大批优秀的将领,都在...……更多
大唐太守鲁炅,因一场战役的失误落得背锅身死的下场
...过与之对立面的,也有很多忠于大唐王朝的节度使。平定安史之乱的两大功臣郭子仪和李光弼皆担任过朔方节度使,王思礼则是担任过河东节度使。在这些忠于大唐的节度使中,大多数可以流芳百世,为人传承。但却有一人是个...……更多
杨国忠与开元盛世:被低估的历史贡献
...庸鄙无能、独揽大权、妒贤嫉能、祸国殃民,结果引发了安史之乱,把好好的盛唐变成了衰唐。正史中也认为杨国忠应该对唐朝中后期的衰败负责。的评价也不高。“杨国忠、李林甫、卢杞之辈,其才皆过人,然终为唐室之乱,...……更多
...往陇西投身在哥舒翰帐下为掌书记。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高适随哥舒翰出镇潼关。潼关失守后,高适向唐玄宗上书陈述得失,并自告奋勇率领百官子弟和招募的壮士死守长安,却并未被采纳。随后,高适...……更多
唐朝天宝年间“外重内轻”的局面,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局面,对于唐朝此后的历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在“安史之乱”中,安禄山之所以能够率领帝国二十万精锐直指长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外重内轻”的军事部署上面。同时,“外重内轻”所引发的不仅是“安史之乱”,...……更多
唐朝历经8年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能“苦苦支撑”150年
...高潮的“开元盛世”。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已经七十岁高龄的唐玄宗没能安逸度过晚年,唐朝积累的矛盾瞬间爆发,国富民强的大唐王朝一落千丈,再也没有昔日的辉煌。经过长达八年的战争动乱,公...……更多
安史之乱背后的秘密:安禄山如何赢得15万将士的忠诚?
前言即便安史之乱并未全面颠覆大唐王朝,而这场战事依然使大唐的综合国力大幅受损,成为其走向崩溃的重要枢纽。尤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作为一次谋逆之战,安禄山旗下竟有近15万将士坚决追随他,这究竟是为何呢?难道...……更多
为何说安史之乱对于唐王朝来说不是偶然呢
...的衰败,都是值得人们却探索的。唐朝鼎盛时期发生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历史的一个重要拐点。这是因为,在这场叛乱过后,对唐王朝的国力,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同时,这场叛乱的后续影响,更是衍生出了诸多乱象...……更多
聊聊唐朝的两税法和募兵制
...不过此时,也无从进行制止,因为战争已经接踵而至,“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朝军事开支急速飙升,对于唐朝中央朝廷而言,他们需要的是大量的资金,而如果再像以往那样慢悠悠的实行“租庸调”,恐怕等到百姓的税到账...……更多
李豫一意孤行,招降安禄山个史思明的旧将是为何?
...禁军、藩镇军和回纥军的共同努力下,席卷大半个国家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叛军首领史朝义被投降的范阳尹李怀仙杀死,包括李怀仙、薛嵩、田承嗣、李宝臣等人在内的叛军将领纷纷向唐军投降,这场迁延八年的内战终于结...……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2024-06-14 09:45:00
猪八戒刚加入取经队伍的时候,是非常积极的。离开高老庄后的第一难是“黄风岭之难”,回目直接表明“半山中八戒争先”,“筑死虎先锋”后
2024-06-14 09:45:00
“到了西湖,就觉着无限的快乐”“我到杭州去,路上所看到的一点生气所在的地方,就是那绵延不绝的稻田……”1924年,泰戈尔访华
2024-06-14 09:46:00
《诗》中生灵 | 半文(业余文字爱好者)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2024-06-14 09:46:00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1929年底在赤水县大同镇成立的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是遵义地区最早创建的中共地方组织,也是贵州省第一个中共特支
2024-06-14 10:18:00
为何吕布大多数时候不听陈宫建议
前言吕布,这位三国时期的绝世猛将,常常被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谓威风八面。然而,面对智谋过人的军师陈宫,他却大多数时候置若罔闻
2024-06-14 13:52:00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前言在历史篇章中,李陵,这位曾经的汉朝将领,因叛投匈奴而名声大噪。令人意外的是,他不仅没有遭到后世的普遍指责,反而被一些诗人赞颂为英雄
2024-06-14 13:52:00
赤壁之战,为何曹操手下的名将一个也没有损失
前言赤壁之战,作为三国时期最为人熟知的战役之一,被后世广泛传颂为曹操的惨败。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比传说更加复杂。在这场战役中
2024-06-14 13:5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因为历代文人的介入,宜兴紫砂得以从功用的角度上升为艺术,进而延伸为颇具当代意义的紫砂文化
2024-06-14 07:53:00
博物馆之城深接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在南京,有一座《红楼梦》粉丝常去打卡的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是在清代“江宁织造”旧址上建成的一座博物馆
2024-06-14 07:54:00
读书撷英□珍珍周幽王宠爱褒姒,江山美人的背后暗藏怎样的王朝政治变局?寒门出身但才智不俗的李彪,时逢重建士族门阀的孝文帝
2024-06-14 07:54:00
可移动文物普查让国宝“活”起来走向历史深处,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进行
2024-06-14 07:54:00
厦门集美:陈嘉庚与海上龙舟赛的故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比赛现场。记者 施辰静摄金鼓齐鸣,百舸争流,人声沸腾……5月25—26日
2024-06-14 08:46:00
一曲吟唱四百年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九江烟水亭 本报全媒体记者梁振堂摄□ 阿 詹明天启二年(1622年),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壬戌科殿试金榜放榜
2024-06-14 04:19: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专题展破解“永葆青春活力”密码刘茵本报讯(记者 刘茵)日前,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的“永葆青春活力”——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专题展
2024-06-14 0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