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没被安史之乱打趴,却间接亡于黄巢起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5 15:31:00 来源:戏说三国

安史之乱没有直接毁掉唐朝的统治,之后唐朝又维持了一百多年,但最终也迎来了灭亡。唐朝可以说是亡在黄巢的手中,黄巢所领导的这场起义,给唐政府带来致命的打击,虽然他的起义最终失败了,但经历这次打击之后,唐朝彻底崩溃,而终结唐朝的朱温本身也是黄巢的部下,因此,这场起义是导致唐朝灭亡的主要因素。

唐朝没被安史之乱打趴,却间接亡于黄巢起义

经营这么多年,唐朝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而在懿宗时期唐的人口已经恢复到天宝时期的水准。之前宣宗等人不断努力,总算是让国家回到正轨,为何唐朝会就这样亡于黄巢的手中呢?

首先,这场起义的位置非常关键,李唐王朝统治的核心是在关中地区,而经历安史之乱后,唐朝主要是依靠着关中与东南地区来维持生命,其中东南地区更是不断输送物资,这里是唐朝的命脉。而黄巢起义主要是在这两个地区活动,东南更是遭到严重摧毁,之后黄巢带兵四处游走战斗,他的军队走遍大半个国家,给各地造成很大的损失。

黄巢和一般的起义军不一样,他没有自己固定的根据地,完全是游走式打法。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可他到处作战,自己手下这几十万人都要生活,这些人还夹杂着不少的妇孺,他们就好像是蝗虫一样,横扫各地,把当地的资源全部劫掠一空,后来长安失守,不仅这里遭到黄巢军队的重点抢掠,整个关中也遭遇他们的洗劫。此战过后,唐朝的两大核心地带全部被毁,唐政府也很难再维持下去,必须要去依靠别的军阀才能生存。

唐朝没被安史之乱打趴,却间接亡于黄巢起义

此外,黄巢起义破坏中央与藩镇之间的平衡,这场战斗中神策军的损失非常惨重,之后北方契丹入侵,昭宗决策失误,把神策军都给搭了进去,这是唐朝政府唯一能够依靠的中央军力,之前神策军无论是人数还是战斗力,都要比其他的藩镇强。因此各地的藩镇实际上还处在中央的掌控中,河北,淮西这些地方的藩镇,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矛盾,都想要吞并对方,藩镇之间也是相互牵制,这就让唐政府能够把控住这种平衡,可黄巢出现,把地方和中央给搅乱,神策军经过这场战斗后没有力量继续压制藩镇。

地方上一些藩镇被灭掉,导致另外的藩镇做大,不少节度使都趁着这个机会不断扩充自己的地盘和兵力,这个情况与东汉末年有些相似。朝廷已经彻底成为藩镇的傀儡,中央的这些宰相都成了为节度使们打工的人,这就使得唐政府被彻底架空,朱温等人在势力强大之后,就立马清除了朝内的宦官与文臣,从此唐朝彻底落到节度使们的手里,再也没有力量能平衡藩镇之间的关系,朱温、李克用等人开始了长期争霸。

唐朝没被安史之乱打趴,却间接亡于黄巢起义

除了藩镇之外,地方上的各州开始变得更加独立,当初宪宗朝,强化地方的州治,就是想要用这些州来限制藩镇,虽然他们的力量有限,但在地方上也保持着独立的形态,黄巢起兵之后,中央没有及时去应对,后来就把平叛的权力都交给这些节度使和州府的长官们,这样的话大家得到的自主权就越来越大。本身中央对于地方的掌控能力就一直在变弱,经过这次打击,唐朝政府的力量大幅度削弱,威信也远不如当初,根本无法控制手下的这些人。

不过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朝廷内部,古代的王朝都是中央集权制度,皇权大于一切,国家就算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只要皇帝还在,就很难被灭亡,而唐朝情况就不一样了,从肃宗开始,皇权不再是朝中最大的,相反宦官,节度使这些势力不断崛起,还一度就形成与皇权对立的局面。后来的北宋名相赵普就说得非常好,他的原话是“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历来王朝一旦发展到君弱臣强的阶段,就已经是非常危险。

唐朝没被安史之乱打趴,却间接亡于黄巢起义

黄巢之乱以前,唐朝的皇帝还能保持对国家的控制,但随着战争的发生,唐朝皇帝果断放弃长安,自己跑到巴蜀去享乐,这就让皇帝的威信大大降低,并且朝中宦官这些势力趁机掌控了皇帝,等后面皇帝再想有什么作为,已经很难做到,皇权衰微,这就导致底下的这些人都开始有别的想法。之前那些节度使对皇帝还有着起码的尊重,可随着他们趁着这场动乱扩充自己的军队,势力越来越强,这些人的野心就暴露了,之后的五代常常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君臣秩序已经彻底混乱,社会秩序也彻底混乱,唐朝想要维持下去真的太困难。当然,这场动乱让唐朝的皇帝感到恐慌,最初黄巢的势力发展没有那么快,唐朝也没有把他当回事,可等到长安失守,皇帝算是真正感受到了危机,而他手上的军队已经没有多少,只能是去依赖节度使们,并且还招来像李克用这样的外族过来帮自己平叛。既然要让人过来帮忙,就必须要给他们更多的封赏,于是这些节度使,和外族首领借着这个机会扩充实力。

唐朝没被安史之乱打趴,却间接亡于黄巢起义

而朱温这样的就更加有优势,他本身就是黄巢的旧部,自己对起义军的情况非常了解,后来他在平叛的时候还吸纳黄巢不少的部队,他们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迅速就成为国内顶级的军阀。唐政府就算是再想控制他们,也没有力量去这么做。总得来看,唐朝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无药可救,或许昭宗要是避免之后的一些错误选择,朝廷还有一些希望,可他的能力也非常有限,赶上这么一个时候算是他倒霉,但能维持这么长时间,唐朝已经算是很不错,可惜在灭亡之后,唐朝造就一大批的军阀,国家陷入长期的动乱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朝历经8年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能“苦苦支撑”150年
...高潮的“开元盛世”。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已经七十岁高龄的唐玄宗没能安逸度过晚年,唐朝积累的矛盾瞬间爆发,国富民强的大唐王朝一落千丈,再也没有昔日的辉
2024-04-25 21:24:00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权力中心的转移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安史之乱)我们知道,安史之乱的爆发,和唐玄宗当年把天下分成了十个军区有很大的关系。各地的节度使把当地军权,政权,民权一把抓,如安禄山那种特大号节度使甚至可以连兼着三个藩镇的工作
2023-12-25 15:47:00
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特别是河北地区的“河朔三镇”,尤为猖獗。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位皇帝执意以武力来讨伐藩镇,结果非但未能解决藩镇问题,还引发了更大的战乱,战火甚至
2024-05-16 16:39:00
唐代后期,随着时局的变动,困扰唐皇的三大问题都是什么
在唐皇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平定了席卷半壁江山的安史之乱后,本应可以通过改革的手段,使帝国出现中兴之兆;但无论唐皇付出哪些努力,却都一直无法复制先前的盛世。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
2024-06-22 21:28:00
安史之乱,唐朝为何会陷入藩镇之乱?
...摇。02、东南财税重地被严重破坏,唐朝没了经济支柱 安史之乱,唐朝中原地区遭受战火破坏严重,不复当年之繁华。得益于张巡坚守睢阳,安史之乱没能波及江南地区,唐朝东南财税重地安
2023-08-22 16:05:00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为什么再也没有能力恢复从前的国力?
...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是这样形容“安史之乱”的。说起来,王朝中期遭遇内乱的情形并不少见,为何汉代的七国之乱之后可以迎来武帝的全盛时代,而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帝国
2024-02-27 22:02:00
李豫一意孤行,招降安禄山个史思明的旧将是为何?
...禁军、藩镇军和回纥军的共同努力下,席卷大半个国家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叛军首领史朝义被投降的范阳尹李怀仙杀死,包括李怀仙、薛嵩、田承嗣、李宝臣等人在内的叛军将领纷纷向唐军投降
2023-05-18 05:02:00
唐朝如此强大,为何无力平定藩镇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前,大唐歌舞升平,物产丰盈,人民安居乐业,军队也完全可以镇守四方。可是安史之乱后,整个国家陷入无休止的战争中。各地节度使接连自立,
2024-04-16 20:47:00
唐朝的鼎盛与安史之乱的爆发
...人们若真想经历,那还得挑个最好的时候,不然刚好去到安史之乱,那可就跟乱世没什么两样了。而整个唐朝也正是如此,因安史之乱的发生被分为了两段截然不同的历史。一、安史之乱的发生并非
2023-10-26 15: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