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权力中心的转移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5 15:47:00 来源:戏说三国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权力中心的转移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安史之乱)

我们知道,安史之乱的爆发,和唐玄宗当年把天下分成了十个军区有很大的关系。

各地的节度使把当地军权,政权,民权一把抓,如安禄山那种特大号节度使甚至可以连兼着三个藩镇的工作。

后来安史之乱虽然是平定了,但是藩镇割据,节度使坐大这个事儿,却一直没能有效的解决。

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节度使们往往是拥兵自重,不仅割据一方,他们的官职任免更不用经过朝廷,比如这个老节度使死了,用不着朝廷委派官员来上任,而基本上是父死子继,老子死了接着干。

这是什么意思,这官爵本为天下公器,结果节度使们完全脱离了中央人事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搞起了世袭制度,人家自己在家里就把官职什么的给安排明白了,大唐朝廷基本上是无权过问的。

唐朝的第九位皇帝,是李适,我们叫做唐德宗。

德宗在位的时候,地方藩镇不听节度使管教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德宗非常不服,于是就想要好好整治一下这些无法无天的节度使。

安史之乱,是在玄宗后期爆发的,中间经肃宗李亨,代宗李豫,三代人可以说是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文武群臣连带着天子,几乎是以拼命的姿态才把战乱平定,以前的皇帝们深知天下大势极难掌控,藩镇割据更是帝国的毒瘤恶疾,自安史之乱后整个大唐的格局已经改变,想要恢复往昔盛唐的光景,那不是光有一股干劲就能办到的。

德宗李适毕竟年轻,他不懂得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在这个刚刚御极天下的皇帝看来,凡事只有两种可能,那就是能不能做,该不该做。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河北成德的节度使李宝臣死了。

李宝臣一死,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立刻向朝廷上疏,说我爹死了,那么接下来这个节度使就由我来干吧,所以请朝廷对我下达一个比较正式的任命。

诚然,李惟岳的这个上疏,他不是请求,而只是走个过场,因为地方节度使父死子继已经是成例,通常皇帝都不会拒绝,但是这一次,李惟岳遇到了阻力,因为德宗本来就要捯饬藩镇势力,所以正好拿李惟岳做个典型,索性干脆利落的拒绝了李惟岳的请求。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权力中心的转移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唐德宗李适侧身像)

你看,中央朝廷的任命权力仍然存在,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朝廷还具有唯一合法的任命权,所以德宗一天不承认李惟岳的地位,他在成德就一天当不成这个节度使,就算他单方面宣布自己继承父职,那么他终究缺少朝廷的授权和认证,他自己也觉得尴尬。

李惟岳生气,他没想到德宗皇帝有这样的魄力,更觉得自己被针对了,所以干脆联系了同僚田悦,李正己,梁崇义一起举兵谋反,你唐德宗不给我面子,那我也没有必要效忠你了,我们藩镇人多势众,直接站起来跟你对着干。

田悦是魏博节度使,李正已是淄青节度使,而梁崇义则是山南东道节度使。

德宗当然想过李惟岳会造反,但是他没想到,李惟岳可以煽动诸多节度使跟他一起造反,不过德宗的反应也很迅速,他立刻命令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和幽州留守朱滔组织兵力平定叛乱。

由于德宗的这个反应还比较迅速,所以朝廷的军队一开始是处于上风的。

李正已起兵后不久病故,死了,留下他儿子李纳继续和朝廷对抗,但李纳随后就被中央军包围,基本上就算是完了。

梁崇义部则被李希烈打败,梁崇义一看大势已去,选择了自杀。

李惟岳倒是很有干劲,打算和朝廷拼个鱼死网破,但他后院起火,他的部下王武俊叛变,杀掉李惟岳之后直接就带兵投降了。

四个节度使败了仨,最后只剩下田悦自己在对抗朝廷,但是谁都看的出来,田悦已经是孤掌难鸣,战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平叛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那么朝廷当然要奖赏。

主要负责平叛工作之一的朱滔就说了,我愿望不大,朝廷能把深州(河北安平县)给我管理就行了,但是德宗认为不妥,因为深州就在河北,河北藩镇尤其之多,皇帝生怕把朱滔放到深州养虎为患,所以就把他的这个请求给拒绝了。

皇帝封赏官爵有他的用心和苦衷,但是在朱滔看来,这完全是皇帝根本不重视自己,是一种不公平的体现。

王武俊向朝廷请降,德宗十分开心,给了王武俊一堆官职,大赏特赏,光食邑就封了五百户,但是王武俊仍不满足,认为自己背刺贼首李惟岳应该是首功,怎么不得给自己个地方节度当一当,所以心里也很不满。

这个时候,命悬一线的田悦立刻抓住机会,他联系上了朱滔和王武俊,表示你们俩老兄弟为朝廷卖命,朝廷却不厚待你们,你们图个什么劲呢?还不如跟我干,咱们一起举兵反唐,功成之后还不是吃香的喝辣的?

王武俊和朱滔对朝廷本来就有意见,被田悦一游说拉拢,立刻倒戈,王武俊负责救援李纳,而朱滔则星夜驰援田悦,这么一来,原本四个藩镇只剩下田悦和李纳还在苦苦支撑,不日将亡,结果王武俊和朱滔又补充了进来,因而战事又起。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权力中心的转移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李希烈形象)

众将反叛,现在唐德宗能指望的,也就剩下了李希烈一个人,所以德宗赶紧给李希烈安排好高官厚禄,又把大部分军队供他指挥,让他赶紧出兵征讨田,李,王,朱四贼。

然而,时局动荡之下,人心不古,李希烈表面上效忠德宗,其实内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在得到了兵权之后不仅没有出兵平叛,反而拥兵自立,也公然反叛了。

并不算遥远的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平原太守颜真卿和常山太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这个安史之乱啊,主要就是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次年后史思明攻陷常山,颜杲卿一家三十余口誓死不降,尽数殉国。

颜真卿我们都熟悉,这是唐朝名臣,古代著名书法家,而这个颜杲卿,则是颜真卿的哥哥。

三年之后的肃宗乾元元年,颜真卿派人到河北常山收敛亲人的尸骨,不由感叹,于是援笔作文,这才有了那一篇名流后世的《祭侄文稿》。

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二十六年之后,李希烈悍然反叛,颜真卿也誓死不愿从贼,最终被叛军活活勒死。

当年他留下的那一篇《祭侄文稿》,如今看来,墨当为颜家的血,字当为颜家的骨。

李希烈反叛之后立刻举兵进犯河南襄城,兵锋强劲,所到之处唐军连连败退,德宗为了对付李希烈急的焦头烂额,把手里能用的牌几乎都打到了襄城战场上,而其中一支从甘肃泾原临时拉来打算支援襄城的军队,却在长安发生了哗变。

一开始的计划是,泾原的五千将士经过长安然后直奔襄城,结果泾原将士却在长安城里就造反了——原因是嫌弃在长安休整时,朝廷供给他们的食物都是粗茶淡饭,因此他们攻打府衙,攻破皇宫,整个长安很快被控制。

不幸中的万幸,是德宗提前知道了消息,所以赶紧收拾行李就逃走了。

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的时候,玄宗李隆基跑到过四川一回,广德元年吐蕃人进犯,代宗李豫跑出过去一回。

上两次跑,还有亲兵卫队,文武百官跟随,德宗这次跑可是够惨的,文官作鸟兽散,而武将则各自为战,对皇帝不管不顾,守在皇帝身边护驾的,竟然只有几个宦官。

德宗一逃,泾原将士们拥立了朝廷里的太尉朱泚做皇帝,巧的是这个朱泚还是在外边造反的那个朱滔的哥哥,于是朱泚和朱滔议定,一个从长安出发,一个从河北出发,会师于东都洛阳,一步一步的把天下给打下来。

德宗在逃亡过程中又任用了朔方节度使李怀光,这个李怀光一开始还愿意为大唐天子保驾护航,后来居功自傲,也反叛了。

文臣无力,而武将变节又如此之快,德宗走到这一步,差点就山穷水尽了。

为什么说是差点呢,是因为幸好德宗朝还另有一员名将李晟,忠心为国,十分靠谱,最后正是在这个李晟的努力之下,各地藩镇叛乱才被平定,长安也得以收复。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权力中心的转移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李晟画像)

当然,藩镇虽然往往一反就是成片造反,但是他们很难形成什么坚固的政治同盟,比如李怀光一开始反叛的时候还和长安的朱泚结合,后来俩人也决裂了。

泾原将士们在长安搞叛乱的时候,说过一段很著名的话:

吾辈弃父母妻子,将死于难,而食不得饱,安能以草命捍白刃耶?

我们都是千里迢迢而来,不能赡养父母,还要抛妻弃子,现在马上要到战场上卖命,连饭都吃不饱,又怎么能够打仗呢?

其实,他们叛乱的原因不仅仅是认为朝廷对他们不够好,其更为深刻的因素是,从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已经失去了公信力,大唐天子的威仪已然不再了。

唐德宗从长安逃到陕西乾县,被叛军包围了一个多月才得以返回长安,期间他更是感叹:

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察征戍之劳苦……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

这是德宗的《奉天改元大赦制》,是一道历史上很著名的罪己诏,但其实,这大概不是德宗对自己的后悔,而另有一番味道。

算来,德宗凡在位一共二十六年,算得上是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比较长的皇帝了,他这一生一直都在追求做一个完美的,圣明的,优秀的天子,但他大部分的精力都被各地藩镇起义和叛乱所耗尽了。

开元盛世的辉煌当然难以在大唐重现,但如安史之乱的动荡却一直萦绕在这个帝国的上空。

德宗下罪己诏,或许真的后悔他性格上的优柔寡断,用权上的简单粗暴,用人上的狐疑反复,但他真正追悔的,其实是当年那个一去不返的盛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宦官的权力有多大?唐朝的甘露之变,导致数百官员惨遭杀戮
...面,使汉朝经历了一段黑暗的时间。等到了唐朝,经过了安史之乱后,造成了社会和朝政混乱、藩镇割据、宦官的势力日益壮大的局面。而唐文宗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将权力再次握在皇家的手里,发
2022-12-31 23:20:00
唐朝元和年间,会昌时期的政治格局是怎样的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政治社会矛盾接踵而至,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国库亏空,王权统治岌岌可危。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开始网罗人才挽救危局,赞皇李氏在内的不少人也因此获得了政治机缘。赞皇
2024-06-22 21:13:00
唐朝皇帝的无奈:权力斗争与\'跑路\'的背后原因
...自己是唐朝的皇帝。带头开溜的当然是唐玄宗老爷子了,安史之乱一爆发,这哥们二话不说就带着杨贵妃跑路了。可惜在马嵬坡折了贵妃,逃到成都以后,也没了实权。唐玄宗开了一个好头以后,后
2023-09-27 07:14:00
唐朝中兴之梦:德宗李适的辉煌与陨落
...但是唐朝的兴盛时期也仅仅持续了一百多年,到了唐玄宗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就彻底走向了由盛转衰之路,再加上后面连续几代君主都没有什么作为,让大唐彻底没有了翻身的可能。其实唐玄宗之后
2024-02-15 17:03:00
唐朝参知政事是不是宰相?翰林学士为何“内相”
...种新体制进一步完善的方向。这个过程自玄宗时期开始,安史之乱以后经历了一些反复,不过已经是一种不可逆转之趋势。德宗时期中枢政治体制的某些特征,是体制转型期所特有的,而非必然趋势
2024-07-12 15:13:00
揭秘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盛世难再
...盛世”,可以说把唐朝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鼎盛。然而一个安史之乱,却让这几代皇帝辛苦创出的盛世戛然而止,虽然后来被唐代宗平定,但是此后的唐朝开始走向下坡路。为何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
2024-03-02 12:59:00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做26年太子因中风卧床不起
...很有作为的一位君主。唐德宗的名字叫李适,他是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成长起来的,宝应2年,刚二十出头的李适就被封为天下兵马元帅,并平定安史之乱,风头一时无两。在战争或动乱中成长起来的
2023-02-04 21:31:00
唐朝藩镇并非不可解决,但方式却并不适当
...藩镇这个问题贯穿了唐王朝的整个中后期。唐代藩镇始于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前,虽然早就有掌握地方行政、军事大权的节度使存在,但唐王朝仍然能够牢牢控制住各地军队。安禄山起兵造反实际上
2023-02-21 19:37:00
唐朝为什么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起兵造反,很快席卷大半个唐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从李治时代,一直到安史之乱以前。这段时间,被称之为‘盛唐’。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虽然平定了叛乱,却也元气大伤。
2023-01-03 14: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