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做26年太子因中风卧床不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4 21:31: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代社会,皇帝继位后,设立储君是朝廷的头等大事。因为储君关乎到王朝未来,统治根基,不得不未雨绸缪,所以就有太子这一群体。

太子的确立原则,从周朝就设定好了,称作嫡长子继承制。简单来说,皇后所生第一个儿子自动被列为皇位继承人。但是当上太子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它还要面临两方面考验。

首先是多位皇位继承人的冲击,太子之位并不是牢固不变的,古代多数宫廷政变是围绕太子之位发起的,比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做26年太子因中风卧床不起

其次是遇上皇帝年富力强、持久统治的情况,这是古代家天下模式的一种弊端。一般皇帝只要在世,就不会主动退位,如果遇到皇帝长寿能干的情形,会无限增加太子继位的风险,唐顺宗李诵就是这样。

唐德宗的长久统治

李诵的父亲是唐德宗。说起唐德宗,可能很多人比较陌生,因为涉及到唐朝,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等皇帝的光芒太盛,相对来说,唐后期帝王就逊色不少。

其实唐朝后期的帝王并不都是一无是处的,唐德宗就是很有作为的一位君主。唐德宗的名字叫李适,他是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成长起来的,宝应2年,刚二十出头的李适就被封为天下兵马元帅,并平定安史之乱,风头一时无两。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做26年太子因中风卧床不起

在战争或动乱中成长起来的君王,一般都具有雄心壮志和谋略手段,唐德宗也不例外。他继位后,励精图治奋发向上,渴望恢复他太爷爷玄宗时的盛世面貌。

李适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重振皇权。这里面涉及到唐朝后期重要的政治现象——宦官干政,李适的父亲唐代宗是靠着太监李辅国等人的支持才登上皇位的。

宦官集团自恃有功,开始扩大政治势力,甚至直接干政,使得皇帝多有掣肘,无法集中权力办大事。唐德宗李适颇有手段,他利用宰相与宦官矛盾,主动拉拢外朝大臣,去削弱宦官势力,其效果是可观的,大权重新回归到他手里。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做26年太子因中风卧床不起

接下来唐德宗开始他的复兴大业,政治上,任用杨炎为相,限制地方藩镇势力扩张;经济上改革赋税制度,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文化领域兴起古文运动,韩愈、孟郊等人才涌现。

复兴盛唐的梦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必然要求唐德宗保持长久统治,才有足够时间去治理江山,但这却苦了他儿子李诵。

太子李诵的困局

对于太子李诵来说,要当上皇帝太难了,原因无他,就是亲爸唐德宗太能干了,而且身体倍棒,吃嘛嘛香,自己除了一步步熬着,没有其他任何方法。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做26年太子因中风卧床不起

李诵是在唐德宗登基不久被立为太子的,那时的他才19岁,正是少年意气尽风流,天下风云尽我手。他想的是已经成为太子了,距离帝王之位只有一步之遥,不用担心其他事务。

他悠闲惬意地过着自己的太子生活,基本不用操心朝政。因为他爸德宗太能干了,朝政诸事都亲力亲为,仿佛拥有无穷的精力。在这种环境下,李诵自然很清闲了。

清闲的背后其实是对皇位的看重,李诵的谥号为顺,即为顺从、谨慎之意。史书对李诵的评价是“慈孝宽大,仁而善断。”说明了他的仁善只是手段,目的就是为了当上皇帝。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做26年太子因中风卧床不起

李诵在当太子期间,没有过多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因为他知道唐德宗是热衷权力的,涉及到权力,可是连血肉亲情也不顾,因为唐朝是有传统的。

试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兄取位;唐玄宗听取武惠妃谗言,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桩桩件件无不是血的教训。

李诵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只是暗中观察朝政,藏而不露,实际他有自己的打算,早就部署好了自己的谋士集团,也就是“二王刘柳”。二王指的是王叔文和王伾,刘柳指的是刘禹锡和柳宗元。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做26年太子因中风卧床不起

有了这个政治集团,李诵准备着登上皇位大展拳脚。但无奈的是,在他最佳的时机、最年轻有为的年纪,他的父皇唐德宗始终横亘在他的面前。而李诵的恭敬谨慎,说明他不会发动喋血政变,这注定了他的悲惨结局。

悲喜两重天

如果早当上皇帝,李诵万事无虞,但事情就怕夜长梦多,当太子的时间过长了,李诵的太子之位就不是那么牢固了,开始有人挑战他。

贞元3年的郜国大长公主之狱事件,差点把李诵拌倒。事情是这样的,郜国公主是肃宗之女,她仗着身份特殊,经常出入东宫,淫乱宫闱。最关键的是她还行巫蛊之事。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做26年太子因中风卧床不起

得知太子东宫出现这样的丑事,唐德宗非常震怒,他狠狠批评了李诵,并起了废掉太子,改立舒王李谊的念头。尽管由于太子认错态度诚恳,这个念头并没有实行,但是给李诵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由于储君时间太长,再加上后期皇位争夺,李诵陷入了长期抑郁困顿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和唐德宗后期的昏庸贪婪是同步的,代表着唐朝国运的败象,已回天无力。

贞元二十年,在长时间的精神压力下,李诵突然中风,丧失了言语功能,并且卧病不起。唐德宗派太医来诊治了多次,效果都不理想。这个事件导致了连锁效应。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做26年太子因中风卧床不起

首先是唐德宗受太子病重的打击,身体状况恶化,随时都有驾崩的可能,而太子集团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下,对前途一片茫然,致使反对派势力大涨,皇位争夺趋于白热化。

终于在贞元21年,唐德宗走完了人生最后的路,宣布传位于太子李诵。这时好多大臣担心太子的身体状况,难以参加登基大典,但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

当听到父皇驾崩,自己可以继位的消息,多年卧病在床的李诵,在惊喜刺激下,居然可以站起来了。他在料理完唐德宗后事后,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典礼,至此李诵终于登上皇位。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做26年太子因中风卧床不起

但是由于李诵长期卧病,致使反对派势力大涨,在他继位后,因为贞元革新,触犯了这些反对派的利益,他们开始不断发难,李诵难以应付,仅仅8个月就被迫退位,传位给嫡长子李纯。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从他继位前后的事迹来看,都是权力惹的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5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顺宗李诵瘫痪在床,父皇驾崩后立马痊愈站起来登基
...人也,为什么在至尊位置反而唯唯诺诺?此人名叫李诵,唐德宗李适的长子,是唐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他聪颖过人,谨言慎行,他不会像其他太子一样,对朝堂上的事情轻谈狂论,据说他做太子时只
2023-01-30 16:32:00
唐顺宗李诵:当了26年太子瘫痪在床,父皇驾崩,立即站起来登基
...记载其“宽仁”,毫无骄纵之态,亦有一手好书法。其父唐德宗李适每逢作诗赐予大臣,皆令太子代为誊写。唐德宗初登皇位时,其与太子李诵父子情谊深厚,彼时唐德宗尚为贤明之君,对太子亦颇
2024-08-16 10:06:00
他当了25年太子才成为皇帝,然而不到一年就被宦官赶下台
...,他的曾祖父和祖父也都不在人世了,皇帝也被他的父亲唐德宗继承。唐德宗称帝也就半年光景,就宣布册立李诵为太子,从此李诵开始了自己人生长达25年的太子生涯——从李诵的人生来看,或
2024-01-10 05:47:00
唐朝皇位之争:唐顺宗李诵的智谋与决断
...他在父亲去世的那一刻就让他站了起来?李诵的父亲正是唐德宗李适,在李适即位那年李诵便被确立为太子,而当时李诵都已经19岁了,此时他也刚刚有了自己的儿子李淳。这个时期正是在“安史
2024-04-19 11:51:00
做了26年的太子,为何当了皇帝186天后就被退位
...并顺理成章继位的人,寥寥无几。唐顺宗李诵能够在父亲唐德宗去世后,继承皇位,也算是幸运的了。李诵这个皇位也是遭遇了种种磨难,眼看着妻子被杀,不受父亲重视、屡遭怀疑,兄弟觊觎他的
2023-02-21 22:10:00
他苦熬25年登基却变成哑巴,在位半年被儿子推翻
...的大臣逼迫成了太上皇。这个人就是唐朝的第11位皇帝,唐德宗李适的长子李诵。不显喜怒李诵出生于761年,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安定。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嫡长子,他一出生就被封为宣城郡王
2023-06-22 15:07:00
李诵:唐朝太子26年的等待与1年的皇帝生涯
...了公元804年,李诵突然中风,丧失了语言能力。一年后,唐德宗驾崩,李诵即位,成为了出名的哑巴皇帝。那么唐德宗为什么不换一个太子呢?李诵的兄弟们都建议他们的父皇重新立个太子,但
2023-09-10 16:43:00
李诵继承皇位后,为何仅8个月又把皇位让给儿子?
...间最长的太子,在等待26年后,公元805年,他终于等到了唐德宗驾崩、自己继承皇位,是为唐顺宗。然而,8个月后,他又把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成了为数不多的“短命”的皇帝。唐顺宗
2023-05-21 12:57:00
他是历史上唯一的聋哑皇帝,做了半年皇帝半年太上皇
...他也一定上榜!他就是唐顺宗李诵,唐朝第10位皇帝,是唐德宗李适的嫡长子,其母昭德皇后王氏。他生于公元761年2月,公元779年12月被立为太子,他当太子时已经19岁了,到其父
2023-01-31 14: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