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安史之乱后,这个节度使归顺为大唐续命百年
导语:对于安史之乱,在座的各位一定都不陌生。本来处于繁荣昌盛的大唐王朝,由于一场安史之乱,差点导致这个繁荣的国家直接灭亡,安史之乱也是大唐由盛转衰的标志。而在2015年上映了一部由侯孝贤执导的电影叫做《刺...……更多
安史之乱后整个大唐实际上也分为两国,这是什么原因呢
...了129年的辉煌,终于面临了一场足以毁掉根基的叛乱——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大唐气运如高空坠物一般猛然下坠,不仅盛世不复存在,整个大唐实际上也分为两国,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唐包容的利弊唐代是历史上最为包容的...……更多
安史之乱后田弘正的归顺与唐朝的命运
一场安史之乱,让整个唐朝节奏大乱,长安失、藩镇割据、西域得失以及边疆不稳都让唐朝政权陷入岌岌可危之中。虽说这样的造反安禄山只闹了一年、史思明闹了七、八年后就双双毙命,但是它给唐朝带来的动荡确实不可逆...……更多
大唐在安史之乱中险些灭亡,谁的归降,让唐朝又续命百年
...投降归顺了朝廷。大唐因此彻底解决了割据危机,大唐在安史之乱中险些灭亡,然而这个人的归降却让唐朝又续命百年。 ……更多
忠诚与猜疑:大唐安史之乱的致命矛盾
安史之乱的叛军,就像一群落在河北-中原L形风箱中的老鼠一样。他们本应该一直被吊打才对。大唐凭借南方的财富、西北的精兵、关中的基地以及山西的高地,完全可以把这伙人彻底消灭。但是,真实的情况却是:安史叛军在...……更多
大唐太守鲁炅,因一场战役的失误落得背锅身死的下场
...过与之对立面的,也有很多忠于大唐王朝的节度使。平定安史之乱的两大功臣郭子仪和李光弼皆担任过朔方节度使,王思礼则是担任过河东节度使。在这些忠于大唐的节度使中,大多数可以流芳百世,为人传承。但却有一人是个...……更多
...胡,胖”,那就不用多说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人就是安史之乱中的安禄山。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很多人都把他当成了叛徒,认为安禄山是大唐灭亡的罪魁祸首,但是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安禄山,真的就是一个万...……更多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权力中心的转移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安史之乱)我们知道,安史之乱的爆发,和唐玄宗当年把天下分成了十个军区有很大的关系。各地的节度使把当地军权,政权,民权一把抓,如安禄山那种特大号节度使甚至可以连兼着三个藩镇的工作。后来安史之乱虽然是...……更多
盘点十大中唐名将、四大中兴之君
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使大唐由盛转衰,此刻的大唐不但人口锐减(由之前的890万户锐减到190万户),而且藩镇割据严重,中央威权不再,大唐眼看就要日薄西山、飘摇欲坠,然而它却并未像大多数朝代一样很快消亡,而是...……更多
...又不是诸侯分封?没办法,都是唐代宗当年留下的遗祸。安史之乱后,为了安抚安史叛将,唐代宗一时糊涂,竟然任命叛将们在当年的沦陷区为节度使,结果这些军爷把节度区当成了自留地,摇身一变成了割据军阀,节度使变成...……更多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是盛世大唐衰败的转折点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李白、杜甫也被卷入其中。天宝14年公元755年三镇节度使得安禄山在范阳(北京)起兵,剑指中原,安史之乱爆发了。虽然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但是唐朝从此衰落,如果从更宏观的历史角度来...……更多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六大将领都是谁,结局如何?
...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打到了潼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安禄山发动的这场叛乱堪称是大唐帝国的地震,在反应过来后唐玄宗开始调兵遣将平定这场叛乱,当时唐朝比较出名的几位将领都被调到了平叛前线,可是他们...……更多
本无亡国之兆的大唐,此时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
...数人精心编织的盛唐美梦,就此只剩下了一地荒诞残破。安史之乱的爆发,正处于唐朝最为伟大的时刻,在国际上,这时的唐朝是当之无愧的霸主,疆域与远迈西北“万国衣冠拜冕旒”,然而,仅仅一个安禄山便将这一切全部搅...……更多
李光弼是什么人,为什么他可以平定了安史之乱?
说到大唐的安史之乱,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这场争斗,将繁荣盛大的唐朝逐渐走向了衰亡了,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平定了安史之乱李光弼,这个人你认识吗?如果不认识也无妨,跟着我脚步一起来看看就知道了。李光...……更多
2022-12-16 20:57安史,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究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基晚年却逐渐怠慢政事,还宠信错了大臣,为此后爆发的安史之乱埋下隐患。其实李隆基本有机会力挽狂澜,但最终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安禄山等人引起战乱。文:我见青山多妩媚(读史专栏作者)唐天宝十二载壬辰。左武卫大将...……更多
这位节度使度过了安史之乱,完成父亲遗命,功不可没
...是节度使,这些节度使在后来形成了严重的藩镇割据。在安史之乱的时候,朝廷为了尽快平息叛乱,于是封了投靠的叛将田承嗣做魏博的节度使,没想到田承嗣非但没有感恩,反而得寸进尺,明目张胆的想要搞独立,但是当时的...……更多
历史上这个朝代国内四分五裂,仍成功消灭三个强国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盛极而衰的时候,唐朝也不例外。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唐朝开始走向衰落,最终在公元907年,朱温篡位,大唐帝国宣告灭亡。曾经力挽狂澜的唐玄宗或许未曾料到,自己能够成功铲除太平公主,使唐朝达到...……更多
唐朝历经8年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能“苦苦支撑”150年
...高潮的“开元盛世”。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已经七十岁高龄的唐玄宗没能安逸度过晚年,唐朝积累的矛盾瞬间爆发,国富民强的大唐王朝一落千丈,再也没有昔日的辉煌。经过长达八年的战争动乱,公...……更多
河朔三镇,削弱了中央集权,主导了唐王朝的兴衰
...权的统治是极为不利的。更重要的是,节度使的出现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之一,也导致了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安禄山因为深受唐玄宗的喜爱,所以称为三边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而安史之乱是直接...……更多
最近这些年关于安史之乱的话题在网上引起争议。有人认为安禄山乃至他的伪燕朝廷得到了河北士族的支持,所以安史之乱的本质是关陇士族和河北士族的对决;但是也有人表示反对,理由是河北地区很多精壮参与的是唐廷的...……更多
...。一、中兴之主如果说开元盛世是唐朝极致的辉煌,那么安史之乱就是唐朝苦涩的泪水。多少香榭亭台,莺歌燕语,都在连天的烽火中化为昔日的繁华一梦。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终于坐上了他心心念念的皇位,成为了唐代的第...……更多
红颜祸水杨贵妃 真的要为安史之乱负责吗
...的愤怒,保存唐玄宗的性命,无奈赴死。而世人却道:“安史之乱,皆因红颜祸水。”这难道不讽刺吗? ……更多
安禄山为什么敢以一隅之地向大唐朝廷发起挑战呢
...此时的安禄山是有足够的实力与底气与大唐分庭抗礼的。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河东三镇裹挟着大量杂胡士兵挥师南下,进击中原犹入无人之境,唐军不得已退守潼关。此时只要大唐按兵不动,叛军久必生变,奈何玄宗令守将主动...……更多
他是令安禄山寝食难安的人物,嫡系李光弼,手握30万重兵
...颗星,悬挂在夜空,很长时间内引得众人瞻仰,只是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它逐渐黯淡了,今天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唐朝建国后以强大的国之根本,引来万邦朝贺,钢蛋可以不夸张的说,唐朝国力在当时世界上敢称第二...……更多
高适支持肃宗,李白支持永王最后结局如何
...多大诗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关于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我们需要了解,它不仅是一场大唐平叛的战争,还将帝国内部的朝堂之争彻底暴露了出来。1、政变起家的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并非庸主,其与李世民一...……更多
...,割据就成了必然的结果。☞藩镇割据为何出现在河北?安史之乱的滥觞使然第一批割据藩镇就是所谓的“河朔三镇”,即幽州、成德和魏博三镇,都在河北境内,他们长期与朝廷对抗,节度使世袭,不纳税,不入朝,甚至直接...……更多
聊聊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奉天之乱”
原来,唐代中期发生了一场比“安史之乱”还严重的封建叛乱。然而,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仅仅20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为严重的叛乱几乎终结了唐朝的统治。这次叛乱,史称“奉天之乱”。公元779年,唐太宗李煜驾崩,37岁的...……更多
...件之一,这件事的起源跟唐代宗的“河朔分封”有关。“安史之乱”结束后,平叛功臣仆固怀恩为了自固,与安史叛将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四人达成秘密协议,由仆固怀恩保举四人在河北就藩,做为回报,四人自然以...……更多
安史之乱--对于权力的欲望,并非安禄山一人!!!公元755年,强大的唐王朝爆发了动其筋骨的“安史之乱”,这也成为大唐帝国从盛变衰的转折点,富庶的中原大地陷入8年战火,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饿殍千里,唐王朝...……更多
唐朝安史之乱中诗人们的命运
...盾重重,腐朽不堪了。安禄山抓住机会起兵造反,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大唐的一场浩劫,大唐的诗人们也没有躲过这场浩劫,李白、杜甫、岑参等诗人们的结局如何?一、王昌龄王昌龄,生于698年,开元十五年(公元...……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因为历代文人的介入,宜兴紫砂得以从功用的角度上升为艺术,进而延伸为颇具当代意义的紫砂文化
2024-06-14 07:53:00
博物馆之城深接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在南京,有一座《红楼梦》粉丝常去打卡的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是在清代“江宁织造”旧址上建成的一座博物馆
2024-06-14 07:54:00
读书撷英□珍珍周幽王宠爱褒姒,江山美人的背后暗藏怎样的王朝政治变局?寒门出身但才智不俗的李彪,时逢重建士族门阀的孝文帝
2024-06-14 07:54:00
可移动文物普查让国宝“活”起来走向历史深处,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进行
2024-06-14 07:54:00
厦门集美:陈嘉庚与海上龙舟赛的故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比赛现场。记者 施辰静摄金鼓齐鸣,百舸争流,人声沸腾……5月25—26日
2024-06-14 08:46:00
一曲吟唱四百年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九江烟水亭 本报全媒体记者梁振堂摄□ 阿 詹明天启二年(1622年),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壬戌科殿试金榜放榜
2024-06-14 04:19: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专题展破解“永葆青春活力”密码刘茵本报讯(记者 刘茵)日前,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的“永葆青春活力”——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专题展
2024-06-14 05:16:00
走进红色武乡 追寻抗战记忆(附图片)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隶属山西省长治市的武乡县,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县城内外的革命历史纪念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星罗棋布
2024-06-14 05:22:00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6月7日下午,四川博物院“长江之神”户外常设展正式揭幕,展览分4个部分展示了两千多年来国人对长江之神——江渎神的崇祀
2024-06-14 06:16:00
从甲骨文溯源中华早期文明(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河南博物院展出的甲骨。王城岗遗址陶器刻文拓本和摹本。□朱彦民文字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关于文明起源的研究与探索
2024-06-14 06:24:00
缙云丨七月:母亲的老家
母亲的老家文/七月母亲的老家,我平生只去过两次。就是这仅有的两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了抹不去的记忆。第一次去母亲的老家
2024-06-14 06:59: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本报通讯员 褚子强 兰滨滨宁德蕉城区八都镇云淡村,位于蕉城区第二大海岛——云淡岛上。岛上居民向海而生
2024-06-14 06:59:00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孙君文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众所周知,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抗战期间,在白求恩的倡议下,晋察冀边区成立了第一支“群众志愿输血队”
2024-06-14 07:22:00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广大群众为苏西太湖地区的抗日斗争作出了众多贡献,在西山的抗日斗争中,西山人民和抗日干部亲如一家人,鱼水情深
2024-06-14 01:17:00
本文转自:今晚报1911年7月,黄炎培到北京参加教育工作会议,特于天津下车游玩,并顺便考察了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等活动
2024-06-14 0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