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唐在安史之乱中险些灭亡,谁的归降,让唐朝又续命百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1 20:4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盛唐的分裂起源于军阀的割据,各方节度使手握重兵,原本是朝廷坚强的壁垒,最后却反倒成为了最大的隐患。当安禄山和史思明一拍即合,准备给予李唐重创之时。放眼望去各处狼烟却都是为了灭唐而起。

大唐在安史之乱中险些灭亡,谁的归降,让唐朝又续命百年

这样一个辉煌的朝代瞬间千疮百孔,虽然最后在很多反水归顺朝廷的起义军帮助下,很快叛乱被平息。但是仍然有很多军事重镇把握在节度使的手中。其中魏博镇成为了朝廷最大的威胁。一切都因为首任节度使田承嗣。

大唐在安史之乱中险些灭亡,谁的归降,让唐朝又续命百年

他其实也参与了叛乱,但是因为看出了事态发展有些逆转,所以就偷偷的反水向朝廷投降。而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效仿于他,所以大唐也不计前嫌,并且还给他封了恨高的官职。最后叛乱平息,他向皇帝请求将魏博镇赏赐给自己。

大唐在安史之乱中险些灭亡,谁的归降,让唐朝又续命百年

就这样原本他成为了魏博的节度使,原本应该效忠君主感谢隆恩的他,却在自己的领地大搞专政。不仅拒缴税收,而且还在镇中建立安史祠堂大行膜拜。这简直就让朝廷追悔莫及,没想到他居然如此嚣张,但是此时战乱刚息李唐遭到了重创,正是实力最弱的时期,所以也只能暂时不与其计较。

大唐在安史之乱中险些灭亡,谁的归降,让唐朝又续命百年

就这样田承嗣守着一方重镇,一直把持到了74岁才寿终。临死前他居然没有向朝廷交权,而是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侄子田悦。首开了节度使家传的先河,这更让朝廷如鲠在喉,但也无计可施。

大唐在安史之乱中险些灭亡,谁的归降,让唐朝又续命百年

后来他的儿子田绪将田悦杀死自己取而代之,然后又将权利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田季安,这时田氏家族已经把持重镇40余年。其实田承嗣另外有个侄子名为田兴,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为人耿直和善而且武艺高深。

但是从小就受到非常严格的管束,一次在射箭比赛中拔得头筹,以为回家可以得到表扬,却遭到了一顿毒打,原因就是父兄都认为他的招摇和高调早晚惹祸上身。随意要他掩起锋芒低调做人。

大唐在安史之乱中险些灭亡,谁的归降,让唐朝又续命百年

但是田绪的儿子继承节度使之后,却对这个叔叔非常忌惮,几次都想将他置之死地,但是都被他巧妙的躲避了,最后不得已装瘫痪艾草在身上燃气大火,他都一动不动忍受着煎熬。就这样田季安到死都没有想到,最后这个叔父改变了家族的命运。

田季安去世时儿子年幼,权利被管家把持,眼看着田氏势力都要转嫁他人,族内的长老就推举田兴出来主持大局,他死活不肯,然而管家无能临阵换将,引起了大乱。朝廷趁势要清缴魏博,田兴被逼披袍。

大唐在安史之乱中险些灭亡,谁的归降,让唐朝又续命百年

率先杀了管家,而且还诚意想朝廷示好,带着族人彻底归顺朝廷,因此得到了宪宗皇帝的重赏也免去了魏博遭到兵乱。很多节度使都想劝田兴抗衡朝廷,但是看到魏博物阜民丰安居乐业,而自己却如强弩之末一般,便也跟着效法纷纷投降归顺了朝廷。大唐因此彻底解决了割据危机,大唐在安史之乱中险些灭亡,然而这个人的归降却让唐朝又续命百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史之乱,是唐朝凭借军事实力平定的吗?
如果大唐真能凭借军事实力平定安史之乱,那就可以继续再造盛唐帝国了。安史之乱后,大唐朝廷已经没啥存在感了。甚至,有人直接说大唐已经亡了。因为安史前后的大唐,就是完全两种不同存在的物
2023-06-06 11:45:00
安史之乱后,这个节度使归顺为大唐续命百年
导语:对于安史之乱,在座的各位一定都不陌生。本来处于繁荣昌盛的大唐王朝,由于一场安史之乱,差点导致这个繁荣的国家直接灭亡,安史之乱也是大唐由盛转衰的标志。而在2015年上映了一部
2023-05-22 08:41:00
安史之乱险些让大唐陨落,盛世大唐当真这么不堪一击吗?
...处“开元盛世”的大唐,怎么就突然爆发了改变国运的“安史之乱”呢?有人将原因归咎于唐玄宗晚年沉迷于女色,昏庸不查,重用杨玉环她哥——大奸臣杨国忠,致使整个国家被搞得乌烟瘴气,让
2023-02-22 21:32:00
安史之乱后整个大唐实际上也分为两国,这是什么原因呢
...了129年的辉煌,终于面临了一场足以毁掉根基的叛乱——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大唐气运如高空坠物一般猛然下坠,不仅盛世不复存在,整个大唐实际上也分为两国,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唐包
2024-02-07 20:36:00
安史之乱后田弘正的归顺与唐朝的命运
一场安史之乱,让整个唐朝节奏大乱,长安失、藩镇割据、西域得失以及边疆不稳都让唐朝政权陷入岌岌可危之中。虽说这样的造反安禄山只闹了一年、史思明闹了七、八年后就双双毙命,但是它给唐朝
2023-11-08 22:05:00
唐朝时期,安史之乱后,为什么一百多年里恢复不过来?
在唐朝时期,安史之乱让大唐伤筋动骨,是唐玄宗在位时期爆发的一场叛乱,持续了八年之久,虽然最终是朝廷赢了,但是对大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此后的一百年里大唐始终没有缓过来劲,历任皇帝
2024-10-27 09:37:00
安史之乱的是谁之过?是唐玄宗?李林甫?还是杨国忠
...宗“贞观之治”更牛的“开元之治”,也在其任内出现“安史之乱”,差点使大唐灭国!那么,造成安史之乱的原因出自唐玄宗自身?还是出自李林甫、杨国忠?小编以为,首要是唐玄宗的不作为,
2024-10-04 12:50:00
唐朝盛世局面很多,乱世时期也多,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
...转衰的转折点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唐玄宗在位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这是一场由地方节度使发动的针对统治者的叛乱,对大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乱平后,大唐再也称不上盛世,国力锐减。唐玄宗后
2024-10-13 11:32:00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权力中心的转移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安史之乱)我们知道,安史之乱的爆发,和唐玄宗当年把天下分成了十个军区有很大的关系。各地的节度使把当地军权,政权,民权一把抓,如安禄山那种特大号节度使甚至可以连兼着三个藩镇的工作
2023-12-25 15: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