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缙云丨七月:母亲的老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4 06:59:00 来源:上游新闻

缙云丨七月:母亲的老家

母亲的老家

文/七月

母亲的老家,我平生只去过两次。就是这仅有的两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了抹不去的记忆。

第一次去母亲的老家,是在2006年的春节。记得这是母亲在世时,我们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浩浩荡荡带着一大家子回她的老家。当时,一起回老家的除了在外地的二姐一家,其他几姊妹携家带口的都去了,还包括了我先生的家人。就这样,七大姑八大姨,加起来足足有二十多号人,我们开着几辆车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母亲老家在原武隆县凤来乡三圣堂村。那时的公路没现在好,也没通高速公路。本来路途不算很远,我们大清早就出发,颠簸了几小时,要到晌午,才到达母亲的老家。

我第一次回母亲老家,比母亲还激动。车外是等候多时的舅舅、舅妈和在家的表兄妹们,我们还没下车,就听到车外老老少少的招呼声,此起彼伏。母亲、父亲带着我们从下车来,就被舅舅和舅妈们簇拥着向家里走。我从车里出来,倍感亲切和新奇,独自站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环顾四周,从左边的蜿蜒小路上去,是母亲从小生活的几十年没回过的老家。路的右边有许多竹林,风吹过来沙沙作响。竹林旁边有一小河沟,河沟里的水不大,慢慢流着,河沟上有一小石桥,走上小石桥,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坐在桥栏上,看见的是一块一块的水田,隔着水田不远处便是三圣堂村小。好一派田园风光!

此时,我心里甚感不解,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母亲从来就不回老家呢?

母亲不怎么讲自己的家事,尤其是有关外公外婆的事,我也没有向她问起过。从母亲与其兄妹的人数来看,母亲的娘家是个大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多,他们的排序我一直都没弄清楚过。我有三舅、四舅、五舅和幺舅,还有四姨孃、七姨孃,他们都喊我母亲“三姐”。听母亲说五舅和七姨孃是龙凤胎,可为啥一个喊五舅,一个又喊七姨孃,我没弄明白。

那次回老家,母亲围着幺舅的家四处查看,这里是母亲小时候住的房子,房子上的碉楼还残存,可见岁月之久。母亲当时已77岁了,却对当年很多往事记忆犹新,时不时地给我们讲解。那天,我们坐下来一起享用了一顿丰盛而可口的美餐。桌子上摆满了母亲家乡的佳肴,吃的是舅舅家的腊猪腊蹄腊排等一系列腊味,喝的是舅舅家养的用慢火炖土鸡土鸭汤,当然还有母亲最爱吃的咸菜。咸菜也是母亲最拿手的菜,母亲是个做咸菜的好手,不论是泡咸菜,还是干咸菜,不论是切丝,还是切片,都称得上绝好的手艺。以往过年过节回家团圆,母亲上的最后一道菜就是她亲自做的咸菜或泡菜,香脆可口,所以吃了太多的油腻后,咸菜就成了最受欢迎的菜。最后的打热糍粑,将我们的兴致推向了高潮,尤其是几个孙子辈们,从未在石臼里打过糍耙,简单围观了舅公们打了几下糍耙后,以为是很简单,便争先恐后的抢着上阵打糍耙,欲大显身手,结果不仅动作不得要领,没打几下,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全部败下阵来,还差点把糍粑从石臼里拉出来落在地上了。最后,还是几个舅舅把糍粑打好,舅妈们把热糍粑揪成一个一个的小团,当把撒上香喷喷黄豆面的热糍粑端上桌,我们都迫不及待用筷子夹起一个糍粑团,放进嘴里,都赞不绝口。孙子辈们更是吃得欢,又吼又笑,吃得热火朝天的,因为付出了劳动,所以特别香。

那次回母亲老家,我们每个人都是兴致勃勃地去,又高高兴兴而归,我们所有人在那里都过了一个愉快而又特别的春节。只是那次回老家不久,母亲就因病离我们而去,不想唯一的一次老家之行竟成了母亲与故乡,我们与母亲的最后诀别。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回过母亲的老家。直到2021年的深秋,我有幸参加区作协的采风活动,我没想到采风活动的地方竟然是武隆区庙娅乡白云书院,与母亲的老家凤来乡紧紧相邻。就这样,我随文友们一起前往白云书院,也算是又回了一次母亲的老家。

这次采风活动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很多知识,最关键的还释怀了自己心中多年的疑惑。在李主席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攀爬于崎岖的山路,拾级而上,几经周折,来到了位于深山老林中的白云书院。

白云书院为明代重臣刘秋佩(1470年-1524年),又名刘菃,武隆凤来乡人所创办。刘秋佩先生在家乡,兴学重教,成绩斐然,一时间,书院声名鹊起,凤来乡间学风大盛。送孩子入白云书院读书,成了凤来乡民的头等大事,乡间至今流传着“养儿养女不读书,犹如养头猪”的俚语。

母亲的老家,与刘秋佩老先生的祖宅凤来乡高楼村紧紧相邻。至此,也了然我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为什么在这样穷乡僻壤的山村,外公外婆竟有这样的超常胆识,送儿女都去读书学文化,想必是受了这样的民风的影响。尤其是在对待女子和儿子受教育上都享受同等的待遇,实在难得。母亲似乎也秉承了重视教育的理念,再苦再难也没有放松对我们的教育,无论如何让儿女们接受最大的教育。不仅如此,母亲还尽力帮助侄儿侄女们升学,接受文化教育,常常挂在母亲嘴边的都是“开卷有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等等。有母亲这样的教育观,我们几姊妹包括几个表兄妹,都深深受益,虽没有很高的学历,但都最大限度地接受了教育,才让我们拥有了较好的文化素质和良好品德。

如今的白云书院历经数百年,已是残垣断壁,碎石残碑。可身在其中,倍感山涧清风,古刹钟鸣。昔日的书声琅琅,白云飘飘,历历在目。

从白云书院遗址归来,到凤来乡刘秋佩先生的祖屋参观,路过母亲的老家时,我独自去看了看。此时,母亲的兄妹们都随子女到外地生活去了,人去屋空,只有几栋房屋还在守候着乡愁,等着主人归来。看着老屋,徒生悲伤,写下自己的心绪:

在久违的故土

母亲走了

亲人远赴他乡

我像一个匆匆过客

物非人非

只有空寂的老屋

还在原地守候

一抹乡愁

想母亲

在心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缙云丨七月:母亲的老家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缙云丨黄松:火车记忆
火车记忆文/黄松1996年,父亲在五百公里外的贵州遵义某服装加工厂打工。暑假来了,母亲打算带我去厂里待几天。我们先从铜梁县城乘大巴去重庆,那时候老家还没通高速公路,大巴走国道31
2024-07-07 07:06:00
缙云丨何龙飞:想念母亲的“槐花饭”
想念母亲的“槐花饭”文/何龙飞儿时的春天,母亲最爱为我们做“槐花饭”,香甜、可口,至今都想念。老家在狮子堡,地坝边有两棵大槐树,到了春天就枝繁叶茂,煞是绿意盎然。特别是槐花盛开后
2024-08-25 06:51:00
缙云丨兰卓:病房里的人生
病房里的人生文/兰卓那位大姐正在输血,请我帮她把病床升起来,我刚刚升到她想要的高度,一个看起来挺资深的医生就带着几个年轻医生进来了。那位大姐说,医生,你看,我输血这么慢,是怎么回
2023-07-06 07:21:00
缙云丨牟代祥:粉红色的小毛毯
粉红色的小毛毯文/牟代祥在我老家的木柜中,一直有一条粉红色的小毛毯,方方正正,看上去总给人一种温柔的亲切感。关于它,总会让我在脑海中不自觉地想起一个人来,她是我的小姨,在我们老家
2024-12-13 06:49:00
缙云丨张从辉:一把蒲扇摇到老
一把蒲扇摇到老文/张从辉入夏以来的持续高温,我开始担心起老家年迈的母亲来。“老母亲啊,天气热了,一定记得开空调哦!”可母亲在电话里答非所问,一会儿说太麻烦记不住;一会儿又说太费电
2023-07-22 07:17:00
缙云丨陈朝权:母亲,我来世还做您的儿子
母亲,我来世还做您的儿子文/陈朝权2025年春节期间的一天下午,寒风扑面,细雨纷飞,92岁的母亲突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而与世长辞。虽然有人说安详离世是母亲长期积德修来的福气,没有受
2025-03-14 06:50:00
缙云丨张从辉:给母亲过生日
给母亲过生日文/张从辉母亲的生日快到了,我特别告诫自己,再忙也一定要陪陪她老人家。想起母亲的生日,我就觉得惭愧。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这种感觉就越强烈,就越觉得对不起母亲。说实话,
2024-01-30 06:50:00
程霄第一时间来找顾南亭销假,顾南亭得知她不回老家了
...退票。程霄第一时间来找顾南亭销假,顾南亭得知她不回老家了,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副总裁的投票开始了,鹭洲航空的每个员工都投上自己那一票,鹭洲航空开通了新加坡的航线,下周三双方要签
2023-01-08 14:18:00
缙云丨张从辉:难忘那碗羊肉味儿
难忘那碗羊肉味儿 文/张从辉“碗碗羊肉,好吃得很。小碗20元,中碗25元,大碗30元。”“老板,卖的是黑山羊肉吗?”“肯定是嘛,假一赔十。”“老板,来个中碗,再来点泡姜泡椒。”
2023-11-21 06: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