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缙云丨张从辉:一把蒲扇摇到老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7-22 07:17:00 来源:上游新闻

缙云丨张从辉:一把蒲扇摇到老

一把蒲扇摇到老

文/张从辉

入夏以来的持续高温,我开始担心起老家年迈的母亲来。

“老母亲啊,天气热了,一定记得开空调哦!”

可母亲在电话里答非所问,一会儿说太麻烦记不住;一会儿又说太费电,没得蒲扇好使。最后只听她在嘴里不停地唠叨:“还是蒲扇叶子稳当哦!我这辈子几十年都这么摇过来咯!”

想起母亲的那把蒲扇,却突然触动了我的思绪,更牵动了我儿时的记忆,眼前仿佛晃动起母亲轻轻摇动的蒲扇来,是那么清凉,是那么惬意……

在记忆的画面里,因为天热,我躺在床上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这个时候母亲手里总是会拿着一把蒲扇,坐在床边,轻轻地扇着风,嘴里还低声哼着不知名的“催眠曲”。一会儿工夫,我就安静了下来,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在我们老家,蒲扇是由棕叶子加工而成。过去在没有更好的消暑纳凉的工具之前,蒲扇成为了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几乎是人手一把。

记得当我们家里每次买回新蒲扇时,母亲都会拿出针线,用白布条沿周边裹一圈,然后用线细细密密缝上,因为这样既好看而且又更加耐用。我们也最爱在蒲扇上胡乱涂鸦,现在记忆犹新的是将那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打油诗写在扇面上:“六月天气热,扇儿借不得,本想借给你,你热我也热。”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风扇开始作为奢侈品进入了家庭,但在农村,作为消暑纳凉的主要工具还是蒲扇。因为那个时候经济困难,要买一把电风扇也特别不容易,我印象最深的是为了买电风扇,我们家还召开家庭会哩。当时母亲第一个反对,甚至表现得还有些固执:“说蒲扇多好,又经济又实惠。”还说什么“不当家不知盐米贵”,可后来也许是看着我们期盼和失望的眼神,心也就软了。只是后来当我们欢天喜地把电扇买回来的时候,一个劲儿地朝我们念叨:“一群败家子。”

记得在没有电风扇之前,每当夏天酷暑难耐的时候,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吃过晚饭后都习惯的将凉席铺在每家的院坝里,手里拿把棕叶子蒲扇,躺在凉席上边扇边乘凉,大家手中的蒲扇就会忽闪忽闪地左右摇摆,还不时听到“劈啪、劈啪”的声音,因为那是用蒲扇在驱赶蚊虫。我清楚记得,当时我家蒲扇不够用,就会相互给对方打扇,为了公平,我经常和姐姐划“石头、剪子、布”,谁输了就给对方打扇。我总是输,就不服气,便边扇边唱“我给姐姐打扇,姐姐说我勤快,我说姐姐是个妖精妖怪。”逗得姐姐哈哈大笑,虽然自己满头大汗却也非常快乐。等到蒲扇不动了,人也就睡着了。结果到了下半夜,不但要被蚊虫叮咬,还容易感冒。

我们家买的第一把电风扇是“山峡牌”台式电风扇,这把电风扇成了我们家安上电后的第一件家用电器,更是当时我们生产队唯一的第一把电风扇。记得为买这台电扇当时家里还卖了一头大肥猪哩!

不过因为这把电风扇,让我们全家人在村子里骄傲了好一阵子,也因为这把电风扇,从此改变了左邻右舍夏天夜间乘凉的习惯。

每到傍晚的时候,我们便把电扇放在院坝的中央,村子里的老少爷们、姑娘大姐便围坐在电扇旁,一边吹电扇,一边拉家常,摆摆村里的新鲜事,谈谈今年的庄稼和收成,既热闹又凉快,好不惬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在电扇、空调等已进入千家万户,蒲扇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甚至远离了老辈人的记忆。可在炎热的夏天,母亲仍坚持使用蒲扇,它成了她的一种依恋。而今每当她在集市上偶遇小商贩吆喝蒲扇的时候,母亲就会特别的高兴和激动,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每次都少不了要买一两把回去。还总是会不断地重复那句老话:“电扇有啥好嘛!扇出的风都是热风,空调里吹出的风又太冷,人容易感冒,唯有蒲扇扇出的风是才是自然风,我这几十年不都是这么扇过来的吗?”

如今,我们家在母亲的不断“固执”下发生着新的变化。村子里的人都说,这些你们家变化不小,除了政策好,还要归功于你老母亲的勤劳节俭,甚至还调侃:“你们家什么都在发生变化,唯一没能改变的是老人家一直摇到老的那把蒲扇。”

作者简介:张从辉(曾用名:张崇辉),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大足区作家协会会员、理事,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作品散见于《四川日报庆日报》《四川日报》《渝西都市报》《大足日报》《大足文艺》等。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缙云丨张从辉:一把蒲扇摇到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缙云丨李秀玲:外公的凉面
...美味的凉面,还有外公对外孙女的舐犊之爱。后来,台式电风扇代替了蒲扇。我端着面,站在风扇面前,它摇头,我也跟着移动。可是,身边,已没有了我的外公。虽然,这时有了比菜油更香的麻油
2023-09-14 07:16:00
缙云丨兰杨花:蒲扇的记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蒲扇的记忆文/兰杨花每到夏日炎炎之时,就会想起一首童谣:“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有钱买一把,无钱等他热。”说的就是蒲扇。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人手一把蒲扇。蒲扇
2023-10-07 06:44:00
缙云丨向萍:歇凉·童年·乡愁
歇凉·童年·乡愁文/向萍两根板凳、一副凉板、几把凉椅,一字排开。大人摇着蒲扇,小孩听着故事。天上星星在眨眼,树上蝉儿在唱歌。就着河边吹来的凉风,盛夏的夜晚,几多惬意!然而,这样的
2023-08-04 00:36:00
缙云丨吴越:《鱼王》创作谈——往前走,不必回头
...熟悉的、惯性的生活即将打破;一方面,是电视、电脑、电风扇、空调,这些新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和冲击。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生命必然要从挑战和攀登中获
2024-11-05 06:40:00
母亲的纳凉经
...一股清凉从我背后源源不断袭来,我一扭头,一台崭新的电风扇正摇晃着圆圆的大脑袋,防护罩上的一根根金属丝锃亮锃亮的,在柱子上的走马灯的映衬下,一位衣袂飘飘的仙子正在旋转。“电扇?
2023-07-08 12:28:00
缙云丨尹君:母亲茶
母亲茶文/尹君新茶就要上市了,我不禁想起了母亲,十年前,母亲就是在这个时候离开我们的。所以,每当新茶即将上市的时候,我特别思念母亲,脑海里也不断翻涌着关于茶、母亲和父亲的一些记忆
2024-03-19 07:01:00
小扇引微凉 悠悠夏日长
...一抹清凉。”话音刚落只见老公从房间里找出两把圆圆的蒲扇。在这停电的日子里,它突然显得无比珍贵。我接过这精巧的蒲扇如获至宝。记得小时候每年夏天母亲都会坐在院子的柳树下编织蒲扇。
2023-07-17 11:23:00
一场露天电影勾起的夏夜记忆
...没有空调,却有很多纳凉的方式。院子里摆着竹椅,老式电风扇呼呼转,奶奶还拿着大蒲扇来回扇着,我就躺在躺椅上数星星。”类似的记忆,网友@小妞的洒脱生活也有,她在话题里写下了这样一
2023-07-21 06:32:00
...工智能这个高考题目,我就笑了,同时想起一件趣事。在电风扇开启新世界之前,夏天纳凉,基本靠手,一把蒲扇轻轻地摇。轻罗小扇扑流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反正手中一扇,夏天
2024-06-08 06:1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
【天眼快评】120接线员辱骂求救患者 情绪失控岂是生命热线失守的理由?
一名突发心脏不适的女子拨打120求救,等来的不是救助指导,而是接线员的侮辱与挂断。今年10月11日,37岁的李女士途经北京通州区小甸屯综合检查站时突感心脏不适
2025-10-29 02:06:00
小保答粉丝问丨产检自费能用医保卡支付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28 13:01:00
熊孩子误吞10克重金豆6天后排出 妈妈:天天叮嘱他不要在外面拉屎
大皖新闻讯 “熊孩子说要锻炼舌头的力量,然后把我刚买的10克的金豆子吞下去了。”10月27日,江苏昆山纪女士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发生在她家孩子身上的奇葩事
2025-10-27 21:10:00
武汉大学一学生突患肿瘤 家长线上求助 同学爱心捐款
大皖新闻讯 金秋十月,本应在武汉大学教室读书的女孩于妍妍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生病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今年8月,她被诊断患有肿瘤
2025-10-27 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