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缙云丨陈朝权:母亲,我来世还做您的儿子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3-14 06:50:00 来源:上游新闻

缙云丨陈朝权:母亲,我来世还做您的儿子

母亲,我来世还做您的儿子

文/陈朝权

2025年春节期间的一天下午,寒风扑面,细雨纷飞,92岁的母亲突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而与世长辞。

虽然有人说安详离世是母亲长期积德修来的福气,没有受病魔折腾之苦,没有生病折磨后人。但我仍然无法接受母亲突然与家人阴阳两隔这个事实,因为中午还在全家团圆,共进午餐。

往年,我因工作繁忙几乎都在大年三十才能回家团圆。今年,我提前10天回家过年,多数时间都在陪伴母亲用餐、拉家常、看电视,有说有笑。我们七姊妹,习惯在春节期间每人安排一天团年饭。这天,幺弟在县城请吃午饭后,我们将母亲背去洗脚店泡脚、修趾甲,接着落实地方安排她睡午觉。半小时后,母亲说要上厕所,我们便将她扶起坐好,为她披上棉袄。哪知母亲突然紧闭双眼,呼吸困难,口出泡沫。我们以为母亲是洗脚时受凉所致,便拿来火炉给她一边烤脚一边搓脚,怎奈母亲的呼吸声逐渐减弱。我们吓得连连呼喊,“妈妈,妈妈……”母亲没有回应。我们随即拨打了120,医生赶到现场立即检测,作出“已经去世”的结论。在场的家人们顿时泪如泉涌,悲痛欲绝。

我和弟弟忍住悲伤,含泪通知亲人、联系车辆、购置物品、落实厨师,母亲的儿媳及女儿们为她换上鞋袜衣帽。然后,亲人们护送母亲回乡下老家。到达老家,夜幕降临,乡亲们点燃鞭炮,迎接母亲回家。随后设灵堂、扎鲜花、烧纸烛、请乐队。坐夜3晚,亲戚朋友前往悼念,3天后的清晨母亲入土为安。

安葬母亲后回到家里,再也听不到母亲亲切的呼唤,看不到她弯曲的身影,屋子里弥漫着无尽的寂静与空虚。母亲走后的这段日子,我仿佛一直活在一场不愿醒来的噩梦里。我躺在床上,回忆着她的音容笑貌,泪水不由自主地模糊了双眼。每一个回忆都像是一把刀,在我心上割出一道道血痕。

母亲的突然离去,我的世界瞬间崩塌,生活被搅得支离破碎,心中的空洞如无尽的深渊,悲痛如潮水般将我彻底淹没,让我感到无尽的绝望。尽管我年过花甲,但母亲走后,我深感六神无主,感觉自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失去航向的船只,孤独地漂泊着,无比无助。这种孤独感深入骨髓,时刻啃噬着我的心。

母亲生于1933年,在极度困苦的环境下,历经艰辛,饱经风霜。她与父亲相濡以沫,并肩奋斗,用心用情操持这个家,省吃俭用养育儿女成长,而今儿孙满堂。

家庭人多家务事就多,父亲以操劳集体繁重的体力农活为主,家务活自然落在母亲身上。在我们小时候,每天广播响了母亲就起床烧火煮饭。土灶烧柴,有时柴禾不干点不燃,受烟熏火燎之苦。早饭做好后,母亲便催促我们快点起床吃饭上学。吃完早饭,母亲赶忙收拾碗筷。中午、晚上仍重复做饭。夜晚,当我们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时,母亲坐在一旁,就着昏暗的灯光缝补着破旧衣服。她手中的针线上下穿梭,眼神专注而温柔,仿佛在缝补着生活的缝隙。春夏秋冬,皆是如此,不知母亲熬过了多少个深夜。

母亲不仅要忙家务,白天还要参加集体劳动。那时实行工分制,干的活多,工分就多,分的粮食也多。母亲面朝黄土背朝天,挖地、播种、除草、施肥、收割等,每天拼命干活,以期多挣工分,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浸湿了衣衫,也顾不上擦。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母亲日夜操劳,不辞辛苦,白天干农活,回家忙家务,过着忍饥挨饿、节衣缩食的生活,千辛万苦把我们七姊妹养育成人。孩子生疮害病,母亲到处求医问药。生活困难时期,母亲把米饭、面条留给孩子,自己吃麻头、芭蕉头、糠粑。母亲真是吃尽了苦、受尽了累。

父亲83岁去世后,我们轮流陪护母亲。几年后,母亲开始在县城三弟家或大妹家生活。无论在哪家,母亲坚持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做,尽量不拖累儿女。她不顾腿脚不便,拄着拐棍一步一挪地去饭厅吃饭、去洗手间洗脸、去卧室睡觉。母亲历来讲究卫生,虽已过鲐背之年,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穿着依然整洁,面容姣好,在儿女的眼前永远是那样地美丽而慈祥。

今年1月25日(腊月二十六),我帮母亲脱掉袜子,双脚放进热水盆中,轻轻地揉搓起来。母亲的脚板布满了褶皱,脚背上的血管犹如一条条小蚯蚓,隐藏在粗糙的肉皮里,脚趾甲长得又老又厚。看着母亲的脚,我的眼睛湿润了,连忙说:“妈妈,过两天我们送您去修脚。”母亲一边点头一边说“谢谢!”

我只是为母亲洗了脚,她就感到心满意足,而她对我们的付出,从不在我们面前提半个字。回想起过往的点点滴滴,我满心愧疚。我曾经总是忙于工作,忽略了母亲那逐渐弯曲的脊背,忽略了她日益增多的白发,忽略了她那饱含爱意的眼神。如今,我再也没有机会在她身边尽孝,再也听不到她那亲切的唠叨。

本来已与母亲商量,等我搬进了新房,就把她接来一起住,让她的儿子、孙子、曾孙陪伴她,吃上她儿媳、孙媳为她做的饭菜。我也能够天天为她端上一盆洗脚水,亲自为她洗脚,让她享受天伦之乐,享受儿孙的孝顺。

但这一切都晚了。我即将搬家的时候,她却匆匆地走了。

人生能有无数次遗憾,但对我来说,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难报母亲的一世恩情。我长大后就离开父母工作在外,随着工作调动离父母越来越远。我总以为母亲身体健康,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尽孝,于是整天忙于公务,和母亲聚少离多。本该多回几趟家,多为母亲洗几次脚,但这些都未做到,留下终生遗憾。那些曾经忽略的陪伴时光,成了我心中永远的遗憾,像刺一样扎在心里。

母亲忠厚善良,以身作则,带动家人愉快相处,兄弟姐妹情同手足,五世同堂其乐融融。母亲下葬的当天午餐时,同桌的乡亲告诉我:“你妈妈对人和善,看见我们都是满脸笑容。她勤俭节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确,母亲对她的六十几个后人特别亲和,尤其是把三位女婿、四位儿媳当作自己的儿女对待,从而深受全家人敬重。逢年过节,后人们孝敬她的零用钱,她舍不得花,留着孙子孙女上大学、结婚时表示心意。儿女们以母亲为榜样,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均在县城或重庆中心城区购买了住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母亲对我恩重如山,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成人,成家立业,我笨拙的手写不完母亲对我的爱,只祈求母亲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和安宁。

母亲,我爱您!我来世还做您的儿子!

作者简介:陈朝权,机关干部,重庆市荣昌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报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缙云丨陈朝权:母亲,我来世还做您的儿子

编辑:朱阳夏责编:李奇,陈泰湧 审核:阮鹏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缙云丨陈朝权:老屋记忆
老屋记忆文/陈朝权老屋,装着我最美好的时光,是我生命的根基,是我岁月的沉淀。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故乡的老屋。一天清晨,微风拂煦,我和三弟乘坐侄儿的小车,从县城出发,向阔别多年
2025-04-21 06:44:00
缙云丨七月:母亲的老家
母亲的老家文/七月母亲的老家,我平生只去过两次。就是这仅有的两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了抹不去的记忆。第一次去母亲的老家,是在2006年的春节。记得这是母亲在世时,我们第一次也
2024-06-14 06:59:00
缙云丨兰卓:病房里的人生
病房里的人生文/兰卓那位大姐正在输血,请我帮她把病床升起来,我刚刚升到她想要的高度,一个看起来挺资深的医生就带着几个年轻医生进来了。那位大姐说,医生,你看,我输血这么慢,是怎么回
2023-07-06 07:21:00
缙云丨董运生:回家的路到底有多远
回家的路到底有多远文/董运生回家的路有多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和答案。前些日子一众文友聚会时,其中一位问了我的籍贯后说可能在江城到宛城的高铁上见过我母亲,我稍微迟疑了片刻后说很
2025-05-26 06:44:00
缙云丨龚农:向母亲致敬——写在重庆大轰炸纪念日
向母亲致敬——写在重庆大轰炸纪念日文/龚农不能忘却的纪念——历史的年轮碾过了83圈,但83年真的遥远吗?一段刻在重庆人民脑海里的记忆,从未随着时间的久远而丝毫消退。山城上空再次响
2024-06-05 06:37:00
缙云丨张从辉:给母亲过生日
给母亲过生日文/张从辉母亲的生日快到了,我特别告诫自己,再忙也一定要陪陪她老人家。想起母亲的生日,我就觉得惭愧。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这种感觉就越强烈,就越觉得对不起母亲。说实话,
2024-01-30 06:50:00
缙云丨秋凡:有一种亲情若李子
有一种亲情若李子文/秋凡“潜实内结,丰彩外盈,翠质朱变,形随运成。清角奏而微酸起,大宫动而和甘生。”这是古人对李子极其形象的描述。在夏季诸多的水果中,李子于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
2023-06-29 06:54:00
带着妈妈上大学 “再苦再累也值得”
...完成学业的任务?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金融学院大二学生曾朝权选择将母亲接到校外居住,一边读书一边兼职补贴家用,“两件事都要做好,一个都不能少”。将母亲接到校外居住 边学习边照顾4月
2025-04-08 10:30:00
缙云丨徐文峰:我那总“闹乌龙”的母亲
我那总“闹乌龙”的母亲文/徐文峰乍暖还寒的初冬,起了一个大早,出门、扩胸、踢腿、跑步、归来。刚烧了一壶水,水响了,显示是“母亲”的来电也响了。电话那头,母亲焦急又委屈地说:“我的
2024-12-08 07:0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