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缙云丨陈朝权:老屋记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4-21 06:44:00 来源:上游新闻

缙云丨陈朝权:老屋记忆

老屋记忆

文/陈朝权

老屋,装着我最美好的时光,是我生命的根基,是我岁月的沉淀。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故乡的老屋。

一天清晨,微风拂煦,我和三弟乘坐侄儿的小车,从县城出发,向阔别多年的老屋疾驶而去。进入村子,只见昔日弯来拐去的土坯村道公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我们沿着村道向前行驶,遇见公路两旁干活的乡亲,侄儿马上踩下刹车,我们下车去与他们打招呼。这是父辈留下的礼仪,我们几代人都遵守。

大约十点多钟,到达了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是我的老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受地理条件限制,老屋无法拓展,姊妹们逐渐长大,居住越来越困难,父母决定另外选址新建,举家搬迁。虽然时过境迁,但对这里的一切,依然历历在目。

我清楚地记得,当年这个院子呈“门”字形,住着大爸、二爸、三爸和我们家。他们住的是木结构房屋,各有三间。我们住在端头,屋旁有一条大路,上学的学生、赶集的村民都往这里路过。我家房屋墙体用泥巴筑、屋顶用青瓦盖,只有一间,中间设隔墙,前部分作厨房和餐厅,后部分及楼上设床位并放置装有粮食的坛坛罐罐。全家九人生活在这间屋子,拥挤不堪,就连萝卜也只好放在屋顶,红苕存放在屋后竹林地窖。院子后面是一片树林,有竹子、柏树、桃树、李树、柑子树等。院子中央有一块青石板铺的坝子,坝外有一个水池,池中常有成双成对的鸭子游来游去,给院子增添一道美丽风景。

老屋旁边是集体保管室。在农村合作社时期,集体劳动都是统一开工,统一收工,生产队记工员每天按时在保管室附近吹出工号和收工号。保管室前有一块由集体修建的大石坝,用于集体晒稻谷、苞谷、麦子、高粱、豌豆、胡豆等粮食作物,晒干后进入保管室由生产队保管员保管。每到夏天夜里,石坝周围院子的多数人家都到坝子里铺上凉床,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一边乘凉一边摆龙门阵,孩子们在坝子打闹嬉戏、藏猫儿,坝子里充满欢声笑语。有一年夏天,石油钻探队来老屋附近钻探,在保管室宿营。我从未见过钻探石油的场面,出于好奇,经常跑去现场观看,一来二去,与钻探工人们熟了。一天夜里,我和父母正在坝子乘凉,他们从稻田里捉来许多黄鳝,开肠破肚后红烧,突如其来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坝子。当我发呆似地感受扑鼻而来的香味时,一位讲普通话的工人叔叔走过来,叫我去与他们一起享用。对于一年吃不上几次肉的我,毫不客气。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聆听他们给我讲故事。他们为了祖国建设的需要,常年东奔西跑,日晒雨淋,到处钻探寻找石油资源,有时夜以继日。他们四海为家,与家人聚少离多。他们那种务实作风和奉献精神感动了我、激励了我,暗下决心:长大后发奋读书,成为他们一样,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保管室旁有一棵几百年的黄葛树,树冠巨大,枝繁叶茂,夏天结果,鸟儿在树上筑起不少鸟窝,叔叔阿姨们习惯夏天在那黄葛树下享受荫凉。哥哥是爬树能手,时常上树掏鸟蛋回家大家一起煮着吃。如今,那棵历经几百年风吹雨打的黄葛树岿然挺立,树叶迎风舞动,像是优美的舞蹈,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一旁的三弟指着老屋前的那块地说:“二哥,你还记得不?那个地方原来是垃圾堆,哥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将那里平整成一块地,再把别人卖甘蔗丢弃的甘蔗尖捡回栽在那里。由于土质肥沃,甘蔗长势良好,既粗又甜,拿去场上很快卖完。”我说:“当然记得,哥哥用卖甘蔗的钱买回几只小鸡饲养生蛋,即使如此,我们也只能在生日那天才能吃上一个鸡蛋。因为平时的鸡蛋要积累起来卖钱,然后用卖鸡蛋的钱买回盐巴、煤油、火柴、针线等生活必需品。”

回忆到这里,我和三弟都觉得我们小时候真是不懂事,父母和哥哥姐姐那么辛苦,而我们成天只图好玩。记得小时候,经常邀约附近院子的伙伴到我们院拍方块、踢毽子、滚铁环,尽享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玩到天黑,回家喊肚子饿了,要妈妈煮面条。当母亲开始向碗里挑面条时,几姊妹围着锅台,目不转睛地盯着油渣。油渣只有一两个,几姊妹都想吃。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感觉委屈,母亲边挑面条边笑着说:“小孩吃不得油渣,吃了会长蛔虫。”于是,我们都不争吃油渣了。我们长大后才知道,那是母亲善意的谎言。

大爸、二爸、三爸的家庭条件比我们家好,他们宰了年猪,都要给我们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的回锅肉。回锅肉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混合着柴火与炊烟,温暖着我们的心房。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将糯米和糯苞谷按一定比例泡一大盆,几天后磨细晒干,用于春节煮汤圆。正月初一早上,我们四家都要相互赠送一碗汤圆品尝。我们家的汤圆制作得更加精细,他们品尝后常常赞不绝口。那时候,我们院子相处和谐,气氛融洽,感觉每个瞬间都充满人情味。

7岁那年,父亲将我送到完小上一年级。完小设在我们村。每天放学回家后,下午完成父母安排的割草任务,晚上在煤油灯下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在老师的精心辅导和自身努力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连年获评“三好学生”,父亲将我每次获得的奖状贴在老屋墙上,引以为荣。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动员我跳级,父亲没有同意。他说:“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自己已到花甲之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念旧情结越来越浓。我和三弟禁不住围绕老屋周围逛了一圈,感觉变化翻天覆地。堂兄们建了楼房,煤油灯早已退出舞台,每家每户用上电灯,有了彩电,几乎人人都有手机,多数家庭买有小车,保管室坝子变成了免费停车场,唯一没有变化的是老屋院子里的青石板地坝、老屋后的竹林、果树和旁边几百年的大黄葛树。

走过风雨沧桑,依旧怀念在老屋生活的日子。那青石板地坝,那斑驳的老墙,让我无法忘怀。在老屋度过的日子,是一段温馨的岁月,是一份纯真的回忆。我留念老屋的时光,那时候虽然贫穷但快乐,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亲情友情无比真挚。

中午时分,我们在老屋所在院子与堂兄及其儿女共进午餐,似乎回到了当年。吃饭间,聊起陈年往事。我说:“当年我家太穷,父母担心我们娶不上媳妇!”堂兄的女儿立马接过话题,笑着对我说:“二叔,我们现在还记得你和二婶耍朋友的故事。有一次,二婶在家里唱歌,您把盆子当乐器,有节奏地敲打,逗得院子的人哈哈大笑!”

饭后,堂兄硬要我们在他屋前的柑橘树上摘些柑橘带走。他说:“你们是这里土生土长的,这柑橘有家乡的味道,你们一定要带走。”按照堂兄的吩咐,三弟和侄儿摘了三袋放进车里,然后握手道别,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屋。

回到城里,思绪仍旧飘向故乡的老屋。

作者简介:陈朝权,机关干部,重庆市荣昌区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国金融》《金融时报》《建设银行报》《中国建设报》《重庆金融》《红岩春秋》《巴蜀史志》《重庆地方志》《重庆历史名人》《巴渝人文》等报刊上发表作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缙云丨陈朝权:老屋记忆

编辑:朱阳夏责编:李奇,陈泰湧 审核:阮鹏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缙云丨田胜铠:人间真情(组诗)
人间真情(组诗)文/田胜铠捎口信 十七年前的腊月父亲走了四年后的冬月母亲也走了自那以后我便如飘在尘世的一块浮萍每当,中元节祭祀我就想,托邮差给长眠在老屋后的父母捎个口信:钱已寄
2023-09-06 06:51:00
刻在记忆里的老屋
...州日报 □黄亚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常常梦见儿时的老屋,房间的情景、每个物件摆放的位置、我在屋内学习的场景等,都会在梦中一一呈现,仿佛我又回到了儿时。那破旧的书桌、老式的收
2024-01-08 00:19:00
缙云丨七月:母亲的老家
母亲的老家文/七月母亲的老家,我平生只去过两次。就是这仅有的两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了抹不去的记忆。第一次去母亲的老家,是在2006年的春节。记得这是母亲在世时,我们第一次也
2024-06-14 06:59:00
库车“拯救老屋”文旅融合引来游客
...5日,库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命名12周年活动暨库车“拯救老屋”行动2024年开工仪式在这里举行。2012年3月,国务院将库车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2年来,库车经历了撤县建市、
2024-03-18 00:19:00
故乡的灯火
...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稻场玩捉迷藏,稻场旁边是村里的保管室,那里有一盏唯一的路灯,是村民夜晚聚集的场所。不知不觉天就黑了,小伙伴们都各自回家了,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回家。通往我家路
2023-11-11 13:23:00
老屋前的桂树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苏明珍老屋门前的天井里种着一棵四季桂,一年四季都会开花。奶奶说:树是爷爷种的,如果爷爷还在,一定会在你的小辫子上插上一枝香香的桂花。可惜我从未见过爷爷,甚至连
2023-06-30 07:05:00
缙云丨龚农:詹家奶奶
詹家奶奶文/龚农我之所以叫她奶奶,不是年龄和辈分的原因,也不是随村里所有人顺口嚷嚷,而是在这僻远的坪上,我一个游手好闲只想听歌的外乡人跟村里所有人户都不同姓,心里想着,这样叫便与
2024-07-10 06:39:00
老屋的石磨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故里老屋的石磨□ 均子老屋在偏远的乡下,由于长期无人居住,坐落在村边的老屋显出荒寂的样子,没有一丝活力。打开生锈的锁推门进去,满眼七零八落,两只鸟雀惊慌地从破窗
2024-03-25 11:43:00
老屋在,家就在
...日报学香 每年清明,我都要回老家扫墓,去看看我们的老屋,以寄托对父母的哀思!老屋,门窗斑驳,一阵风吹来反复叩响,风儿在耳边低吟浅唱,吹开了我的记忆之门。老屋的地面是泥土夯实的
2024-04-10 07:4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千年晋祠迎来客流高峰 加强服务保障》为题,报道了进入国庆中秋假期,古建热不断升温
2025-10-06 07:11: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双节假期,不少人返乡探亲,但也有不少异乡人,因为种种原因,中秋无法与家人团聚。连日来,我市多个社区组织了迎中秋活动
2025-10-06 07:42:00
华商网讯 福建省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5日发布消息,10月5日9时50分许,尤溪县消防救援局接警,5名人员进入坂面镇一矿山企业的废弃矿硐
2025-10-06 08:12:00
两名女生跟网友上山“探险”被困山谷 救援队助她们脱险
救援队员找到两名被困女生。(十方应急救援队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树林茂密、毒蛇出没,两名女生跟着40多名网友上山“探险”
2025-10-06 08:50:00
琴动鼓浪屿声传海内外 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获《人民日报》点赞
艺术周吸引众多国际友人参加,图为国际友人和市民游客一起观看庭院音乐会。(供图/鼓浪屿管委会)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6 08:5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用艺术的方式诠释“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的合力宣言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张路江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
2025-10-06 09:17:00
大厂:“老字号”与“新网红”齐飞 月饼市场热闹开“抢”
河北新闻网讯(杨迪)国庆、中秋“双节”到来之际,大厂月饼进入销售旺季。各种口味丰富、包装精美的月饼成为市场主角,为节日增添了浓厚氛围
2025-10-06 10:14:00
国庆中秋假期护娃“睛”!河南小儿眼科权威熊凤枝教授:早发现早干预,给孩子清晰视界
大河网讯 国庆长假来临,不少家长计划带娃出游、居家休闲,但孩子长时间看屏幕、户外用眼不当等问题,也让儿童眼健康成为假期关注焦点
2025-10-06 12:53:00
怀化文旅回应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很难回到巅峰期,但比爆火前经营效益好
大皖新闻讯 日前,江西景德镇“鸡排哥”走红,国庆期间现场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2024年爆火的湖南怀化“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也成了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
2025-10-06 16:0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10-06 17:02:00
当国庆的红旗漫卷天山,中秋的明月照亮晋疆,有一群医务工作者正以坚守代替归乡。近年来,我省全面开展组团医疗援疆,协调派出省内优秀医务人才
2025-10-06 18:31:00
中秋此乡亦故乡!六安一驾校为300余名异地学员摆下30桌团圆饭
大皖新闻讯 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来自河南、四川等地的300余名学员为了不耽误所在驾校的训练,选择在六安过节,而驾校充分理解他们的思乡之情
2025-10-06 21:46:00
毫厘之间见匠心 岳西工人好手艺造出好国徽
大皖新闻讯 桂花香里,金属铿锵。为天安门城楼制作新国徽的安徽兴皖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门头上,一幅巨型国徽高高矗立,工人们在这枚国徽的“注视”下
2025-10-06 21:50:00
“花样茅箭·如诗生活——2025十堰市中秋诗月雅集” 温情上演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欣 喻波)10月6日晚,“花样茅箭·如诗生活——2025十堰市中秋诗月雅集”在十堰文化广场主会场温情启幕
2025-10-06 21:49:00
重磅福利!天柱山对合肥等三地市民推出“终身免费游”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天柱山景区天气格外晴好,巍峨的天柱峰更显雄奇壮丽。尽管国庆、中秋八天长假已悄然过半,天柱山景区内还是人头攒动
2025-10-06 1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