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五十步笑百步,为何春秋每战都会出现
在学校,我们读过《寡人之于国也》,讲了梁惠王与孟子的对话。梁惠王自诩为尽心尽力治理国家,却没见国民增多。孟子以战争喻之:即便你逃得更快,只跑五十步,笑得了那些跑百步的吗?梁惠王承认只差一点就是逃跑。...……更多
秦孝公:承先启后的强国梦
...才诏下达之后的第二十五年(公元前336年),孟子去求见梁惠王,梁惠王劈头就问孟子:"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可以知道,当时的整个政治环境和政治活动,都离不开现实功利的考量。孟子画像 在上位的君...……更多
简介战国时期魏国的霸主庸君魏惠王
...为魏文侯。传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后称梁惠王,姓季,名禹(《战国策》)。魏武侯之子。魏国第三代国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319年。魏武侯死后,魏煜与其子徐氏(魏绪)争夺皇位成功。他即位...……更多
为何孔子还说“始作俑者,其无后”这么狠的话
...么意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的用意是借由孔子因为土偶木偶太像人,便批判最早提出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这件事,来告诉梁惠王要施行仁政。关于这句话原意的推测,古往今来...……更多
逃跑的俄百姓,抓回来怎么处理?俄政客的提议,让人想起了梁惠王
...是只见少不见多。这种情况是不是跟《寡人之于国也》的梁惠王很像?其实俄方与其盯着俄民众逃跑的错处,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不停推卸责任,不如反思一下俄方在施政方面的问题,按照孟子给梁惠王指的路,行王道,施仁...……更多
地缘政治视角下,魏国迁都大梁的得与失
国都即国运,这是历史的铁律。梁惠王九年(前362),魏国将国都由安邑迁到了大梁。注意,按照司马迁的记载,魏国迁都是在商鞅打败魏军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后出于恐惧之心故而迁都大梁的。实际上,按照《竹书纪年》的记...……更多
战国时代的变法浪潮:魏国经济变法,齐国吏治变法,赵国军事变法
...法实际上类似于孟子所说的王道,《史记》记载的孟子见梁惠王,梁襄王的几篇文章当中都提到了王道的观点,孟子以为:在农业上要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就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王道的开始。在...……更多
中国人是如何把屠宰变成艺术的
...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春秋时期,孟子效仿孔子与门徒周游各国,游说诸国君王,阐述自己的“仁政”“民本”“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那么,效果如何呢?没有一个君主接受...……更多
揭秘春秋战国之秦国
...王时依附于周朝。秦族迁往喜荣。有两种理论。一、据《孟子》战国末期,为商代末期。周武王攻打殷商时,飞廉支持殷商,被杀,部族被强行迁走。到喜荣。另一个传说是,在商朝,荣旭轩与羌人通婚时,生下钟离,迁居西戎...……更多
战国时期,外交活动受哪些思想影响?墨子非攻思想,庄子无为而治
...交往应该遵循“仁、义、礼、信”等儒家道德伦理原则。孟子强调只要遵循“仁义”原则,拥有机智的变通能力,大国和小国就可以做到和睦相处,邦交中大国对待小国要以“仁”,小国对待大国要以“智”审时度势与大国相处...……更多
间谍的起源与历史发展:从夏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演变
...道。再有,各诸侯国开始重视生产,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孟子所提:“君轻民贵”的思想也渐渐占据了社会主流。 其次,战争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春秋时期以战车辅助步兵为主,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骑兵成...……更多
《孙子兵法》等兵法书籍:历史长河中的战争智慧
...充分证明其并非伪书。对于它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一说为梁惠王时期尉缭所著,故成书于战国中期。另一说为秦始皇时期尉缭所著,故成书于战国晚期。一般认为前一种说法较为可信。但是,依旧还是太神秘,不过该书被北宋神...……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尚武之风盛行背后的原因探究
...生产力的发展和诸侯间的争霸导致烽火连年,战乱不止,战争成为了一件常事。诸侯们通过频繁的战争争夺土地、兼并人口,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增强自己的政治地位。社会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由此,专属于春秋战国时...……更多
楚汉争霸中项羽势力为何不长,刘邦为何迅速扩张
这的确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不过秦末时期的战争就不必讨论了,当时的主要目的是消灭秦国有生力量,推翻其统治。我们主要讨论一下秦朝灭亡,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之后的战争,我认为项羽之所以连战连捷却始终无法壮大...……更多
浅析战国时期比春秋时期战争进行得更加激烈的原因
战国时期比春秋时期战争更激烈,这主要是因为战国时期诸侯国通过兼并战争已经诞生了战国七雄,七雄之间已经没有多少缓冲的余地,剩下的是面对面的激烈争夺。生产力的提高、军事力量的更新换代,以及战争理念的变化...……更多
周朝的分封制是如何走向终结的,梳理从礼乐崩坏到变法图强的脉络
...日趋激烈,战场上的贵族风范逐渐沦为笑柄。正因如此,孟子才会说“春秋无义战”,即从春秋时期开始,已经没有依据礼仪道德进行的正义战争了。※“士”阶层崛起改变社会结构?※虽然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日渐撕破面...……更多
古代战争中征\'与\'伐\'的含义及使用
...要消灭对方,也就不存在“正义”一说。同为儒家学派的孟子也延续了这一观点,如《孟子·尽天下》中云“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不过就算是上对下的征战,也必须有正当的名...……更多
从华金寿日记看晚清主考官忙啥
...第二道则相同。本日院试第一道书题三县均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第二道亦来自《孟子》,诗题出自宋之问《灵隐寺》,以“登”为韵。除了岁试、科试、院试试题外,还有生古、童古题,考贡、考监、补考等试题。这些试...……更多
三品狄仁杰能斩平南侯?看了唐朝史料才知道:侯爵只有芝麻绿豆大
...特权。何谓“代天巡狩”呢?关于这个说法,在《孟子·梁惠王下》有记载,即“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这样的官职被赋予了审讯任何等级官员的权力,并且可以先斩后奏,手中牢牢把持着底下官员的生杀...……更多
早期儒家的春秋观包含哪些思想?
...人在春秋时期是存在的,只不过就是被淹没了而已。2、孟子提出了反战思想孟子的思想认为,战争才是一项混乱的最根本的因素之一,那么导致战乱频繁发生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当时各个诸侯国的诸侯王都为了自己的一...……更多
2022-12-16 20:42:00儒家,思想
在脸上刺青、挖去膝盖骨,二人师出同门,为何庞涓对孙膑如此残忍
...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军,誓与齐国决一死战。 这场战争对于庞涓而言,不仅仅是关乎国家生死,更是赌上了他的尊严。上一次的被俘,是一向心高气傲的庞涓所不能容忍的,这一次,他绝对不能再输了!孙膑安静地坐在轮...……更多
郑国夹缝求生:晋楚争霸下的外交风云
...穆王去世后,郑国又与晋国亲近起来。在晋国邀请伐宋的战争中,郑穆公因为荀林父私自准许宋国投降心生不满,于是背晋向楚。晋文公(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因郑国与晋国结盟而讨伐郑国,也是在这一年...……更多
为何说孔子是最早的围棋高级
...围棋时,总是引用孔子的话。孔子之后,另一位儒家大师孟子继承了孔子对围棋的认识评价,并使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孟子的思想...……更多
齐国的兴亡史:从君王后的谨事秦到后胜的误国
...为了维持封建割据状态,违反了历史要求统一的总趋势。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他:“定于一”。定于一统,定于一尊,当时的人们都看到了,诸子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不同的是他们各有自己的统一观。各大国都...……更多
邲之战:春秋时期战争文明的典范
...乐坏,其实照后来的战国时期却淳朴了很多。战国时期的战争多以杀伤、消灭对方为目的,春秋则是为了争霸,以及一些堪称奇葩的理由。楚国和晋国的"邲之战"就是一个例子。楚军战胜晋军之后,还手把手教晋军怎么逃跑,属...……更多
六畜与太牢之首,牛作为农耕文明象征的地位嬗变
...挟带着百里外黄河的气息扑面而来,在那个春天的午后,梁惠王亲眼看了一场神乎其神的刀术表演!《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那...……更多
战国推行仁政,是否也会无敌于天下
孟子曾言:“仁者无敌”,这一理念在和平时期或许有其合理性,但在战国乱世的大背景下,是否能够通过推行“仁政”最终实现六国的统一呢?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正如《大秦帝国》中秦王嬴驷所说:“大争之世,强则强...……更多
铁木真与王罕的战争与和平:一段草原争霸史
...次和铁木真进行了联合,开始攻击蛮族部落,但是因为在战争过程中感觉蛮军的力量太过于强大,产生了惧怕的心理,于是很快就自己悄悄撤了兵,但是后来却被蛮族追赶上,王罕因为不能与之抗敌于是被打败,后来寻找到铁木...……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文化与社会变迁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四周诸侯混战。二、春秋五霸的文明战争在东周初期,以晋、齐、楚、秦、宋为代表的几个大诸侯国逐渐实力增强,它们利用武力和外交手段,先后获取中原地区的部分统治权,被历史学家称为“春秋五霸”...……更多
张燕:从山贼到争霸天下的英雄
...城,这也算得上是张燕争霸生涯中的一个黄金点了。对于战争的描述,吕布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曰“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与余,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险锋突陈,遂破燕军。”单看“数千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里的成长:先辈红色传承的故事》出版
鲁网4月28日讯“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
2025-04-28 15:39:00
历史上的今天 | 革命烈士李大钊逝世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男,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5年考入永平府中学堂读书,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2025-04-28 12:56:00
古都老字号与皇家传说
前门大街上的都一处◎袁家方店铺作坊的字号文化,历史悠久。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着汴京街道两旁各种字号的店铺
2025-04-28 14:01:00
中国古代陶瓷界的双璧辉映
浙江在线4月28日讯 中国陶瓷史是一部技术革新与文明互鉴的史诗。从龙泉窑与景德镇窑的比较研究及两窑的兴衰轨迹中,映照出这样一个普世真理
2025-04-28 15:24:00
书讯 |《一名神经病患者的回忆录》胡言乱语和自省理性的奇怪混合体
这是一本回忆录——胡言乱语和自省理性的奇怪混合体。不曾有人像施瑞伯这样疯狂、有如此生动的幻觉,同时又如此详细清晰地记述了自己经历的一切
2025-04-28 12:12:00
黄葛树丨许大立:芳菲四月随诗人李钢去看花
芳菲四月随诗人李钢去看花文/许大立著名作家刘震云几日前拍了个视频,回顾他中小学时代的趣事:他有个最好的同学,他俩好到经常一起上厕所
2025-04-28 07:04:00
汉节不落,孤忠不朽:苏武的坚守与文明的力量
在汉长安城未央宫的朝堂上,汉武帝刘彻正面临着一个外交困局。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且鞮侯单于即位,一反常态地释放出善意
2025-04-28 08:37:00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藩王叛乱事件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三藩之乱。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藩王叛乱事件。清朝初年的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驻守云南地区
2025-04-28 08:43:00
虎踞青山,月夜彰威——王寅之《昂首四顾》作品
昂首四顾96×45cm虎踞青山,月夜彰威在这幅画作之中,一只猛虎成为了视觉与精神的焦点。它威风凛凛地屹立于嶙峋的岩石之上
2025-04-28 09:26:00
布景林——国际金牌艺术家
布景林,1949年生人,满族,博尔济吉特氏,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北关村人。农民。本人自幼酷爱艺术,根艺,绘画,奇石
2025-04-28 00:01:00
90后美女支付宝被盗2万块,却因男友太多无法排查,网友评论亮了
90后美女支付宝被盗2万块,却因男友太多无法排查,网友评论亮婚姻关系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恋爱关系也应该一男一女制。如果恋爱中
2025-04-28 02:30:00
美国用720万美元买走俄国170万平方公里领土,为何还觉得亏呢?
在很多外人眼中,当年美国仅仅花了720万美元就从沙俄手中买下了整个阿拉斯加州,详细算一下,17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州
2025-04-27 20:58:00
汉武帝的奶奶窦太后,一个神奇的老太太,她的人生充满着偶然性
农家少女小窦,13岁的年纪,站在自家的简陋小院里,茫然四顾。此刻的她,一定不会想到,看起来平凡普通的人生,将会有一个怎样波澜壮阔的历程
2025-04-27 19:40:00
民国多情才子徐志摩:三段感情,真爱只一人
点击蓝色关注我哦~作者:青衣徐志摩的名字,一定是近代“多情才子”的代名词。他的朋友梁实秋的评价是,他从不出口伤人,也从不冷落任何人
2025-04-27 19: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