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战争中征'与'伐'的含义及使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2 08:06:00 来源:戏说三国

228年至234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对曹魏发起五次进攻战,称“诸葛亮北伐”。612年到614年,隋炀帝三次带兵攻打高句丽,称“隋炀帝东征”。1161年10月到12月,金朝皇帝完颜亮举国之力兵分四路攻宋,称“完颜亮南征”。1690年到1696年,康熙下令三次对战漠西蒙古(卫拉特)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称“康熙西征”。

当然,除了上述战争以外,古代还有很多战役,战役名称中也大多带有“征”或“伐”字。那问题来了,明明含义上这两个字都有“进攻、讨伐”的意思,为什么名称上会做出区分且不能随意换用?

一、“征”

“彳”有行军之意,“正”可理解为正义、正当,因而“征”即正义的、有道理的发兵,为了纠正对方错误而出兵等,褒义词性。

古代战争中征'与'伐'的含义及使用

“征”强调“上”攻“下”。《论语》里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意思是孔子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政治才是正确清明的,春秋时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如果由诸侯才决定礼乐征伐,那这样的政权也不会存在很久。这是因为当时各诸侯国之间大多是同姓子弟或血缘、姻亲等关系,这就决定各国间的混战不会下死手,目的不过是训诫或警告,而不是真的要消灭对方,也就不存在“正义”一说。同为儒家学派的孟子也延续了这一观点,如《孟子·尽天下》中云“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不过就算是上对下的征战,也必须有正当的名义,如《尚书·胤征》里指出“奉辞伐罪曰征”,还有《墨子·七患》里说“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在注重礼法的和等级秩序的古代,上攻下必定是对方“非礼”,违背了宗教、人伦、道德、孝道、君臣之道等。《周易·谦卦》载,西周初年周王对诸侯国的管理手段就是“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

二、“伐”

古代战争中征'与'伐'的含义及使用

“伐”指因利益冲突进兵杀戮,不限制是上对下,也不论有道或无道,多用于诸侯国或平级双方之间的攻伐,“伐者,敌国相征伐也”,是中性词。如《左传》里《曹刿论战》开篇就是“十年春,齐师伐我”,当时的齐、鲁皆为诸侯国,二者不是上下级,齐国发兵也不会为了纠正错误维护正义,故为“伐”。

此外,“伐”也是有名义的且必须是公开宣战,是正式战争,即需要大张旗鼓。《诗经》和《左传》分别说过“有钟鼓曰伐”“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所以古代正面战场以击鼓做进军指令,场面磅礴浩大,鼓声浑厚震耳,《左传》中也有“公将鼓之”,“一鼓作气”,“齐人三鼓”的描述。不过后来“征”与“伐”常连用为“征伐”,“伐”也逐渐有了褒义色彩。

三、其他常见词知识延伸

“侵”指不宣而战,带有贬义。它没有发兵名义,不敲击钟鼓,偷偷摸摸入侵别国领土,有侵占、侵犯的意思。

“袭”比“侵”要更加神秘,动作轻,指出其不意的进攻。《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元年》载,“辽招讨使韩德让以征党项回,遂袭河东,赐诏褒美。”和我们现在的“偷袭”“奇袭”意思相近。

“讨”的重点在它的言字旁,即声讨,多注重舆论方面的引导。《孟子》说“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意思是面对那些犯了罪的诸侯国,周天子可以下令出兵声讨其罪行,其他诸侯国奉周天子之命出征,他们只能征伐不能声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周朝的分封制是如何走向终结的,梳理从礼乐崩坏到变法图强的脉络
...转移的。周朝的分封制度改革了商朝的这一弊端,要求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封国之中的重要官职任免需要呈报周天子批准方能有效。同时周朝设置了各个封国的君主对周王室需要承担的
2024-02-24 07:26:00
春秋五霸中,如果没有此人中华文明或已灭亡
...入侵的戎狄宣战,成为抗击戎狄的中流砥柱,保住了多个诸侯国,比如以下三件事:首先,山戎大规模入侵燕国,燕庄公节节败退,不得已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组织兵马向山
2022-12-29 17:13:00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是什么意思?
...个南征楚国的理由:齐国祖先齐太公姜尚曾被赋予征各个诸侯国的权力以辅佐周王室,周代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只有天子才有权力发动战争,而齐国拥有这样的权力(周成王时发生三监之乱,
2023-03-08 10:46:00
孟子的外交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转为“尊霸”西周建立时,周王室通过分封制让自己和诸侯国之间呈众星拱卫之势,周王则首次提出自己为“天子”,以此进一步巩固皇权的正统性和唯一性。在历史和礼乐的熏陶下,西周的诸侯
2023-05-03 16:28:00
从西周到东周,浅谈周王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各个分封国也一片祥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周王室与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二)周王室式微随着分封制的不断发展,周王室内部开始出现问题,由于大片土地都被分了出去,这让周王室
2023-06-27 09:32:00
春秋时代的贵族,为何会遵守规则?
...动乱会让他们失去对平民的控制,所以周天子就联合所有诸侯国定下了这个贵族,无论矛盾有多大,都必须“及时止损”,并且不能影响到平民,这样有利于所有诸侯国的稳定发展。(二)礼乐制度
2023-06-05 13:58:00
战国时期,外交活动受哪些思想影响?墨子非攻思想,庄子无为而治
...墨子非攻思想,庄子无为而治。战国时期,诸侯并立,各诸侯国为完成统一大业,都开展了一系列邦交活动,例如,苏秦、张仪、战国四君子的纵横主义的外交,活跃的邦交对战国时期社会、经济、
2024-02-23 16:22:00
西周帝国的集权制是如何被瓦解的?
...子的传统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由于天子集权的分散化,诸侯国们因为强大的国力,逐渐有了更为独立自主的权力,天子的那些礼乐规章就完全无法约束他们了。所以,春秋之时,诸侯们朝见天子已
2022-12-31 17:42:00
聊聊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交往”
...外交,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行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为外交家们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先天条件。国家数量多,对外交人才的需求自然更大。其实中国古代并不缺少外交领域的人才,
2024-06-06 10: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