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孔子还说“始作俑者,其无后”这么狠的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0 09: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家中长辈去世后,我们通常都会烧纸人陪葬,而在先秦时期,古人却时常使用人殉和人祭来陪葬,据考古发掘的资料显示,已发现的商周奴隶社会时期人殉和人祭的人数,总数就达到了四千人之多。(甲骨学家胡厚宣结合考古发掘的墓、甲骨文上记录的信息得出的数据)

后来随着兼并战争对人口需求的增加,以及人意识的觉醒,人的价值逐渐得到了重视,古人便开始用草人和陶俑作为人殉的替代品,用陶俑取代人殉,本是充满善意文明进步的体现,崇尚仁、礼的孔夫子却破口骂道:“最初提出用土偶木偶来陪葬的人,应该是子孙断绝没有后代了吧!(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孔子恐怕也没想到,因为他的这句话,会导致两千多年来,数不清的经学家、历史学家为此吵起来。

为何孔子还说“始作俑者,其无后”这么狠的话

一、孔子说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的用意是借由孔子因为土偶木偶太像人,便批判最早提出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这件事,来告诉梁惠王要施行仁政。

关于这句话原意的推测,古往今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1,孔子误解了丧葬制度的发展顺序,他以为人殉是因为春秋时期的人用像人的木俑祭祀,才逐渐发展过来的;

《论衡·薄葬》一书便记载到:“孔子又谓:为明器不成,示意有明,俑则偶人,象类生人。故鲁用偶人葬,孔子叹。睹用人殉之兆也,故叹以痛之。即如生当备物,不示如生,意悉其教,用偶人葬,恐后用生殉,用明器,独不为后用善器葬乎?”

2,孔子崇尚仁、礼,但他却是站在贵族的角度,提出的有等级的仁。在商周时期,活人殉葬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习俗,孔子批判用俑殉葬的行为,是因为这不符合“传统”;

代表着,如梁效班子。

3,第三派以朱熹为代表,他们认为孔子推崇仁爱,哪怕木偶土偶只是做成了人的样子,也容易引起人的反感,所以孔子批判这种行为,是从精神上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

为何孔子还说“始作俑者,其无后”这么狠的话

三种观点首先排除第二种,第一种和第三种便是历史长河中争议最大的两种观点了。

《礼记》记载:“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

这段话的大意是,古人将死者当作神明,用泥土做车、茅草扎人,来祭祀死者,这就是明器的来历,发明明器的人是心地善良的人,发明俑人的人是不仁的人。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当时存在着用土木做成人俑的俑葬、活人祭祀的人葬和草扎成的明器祭祀三种陪葬品;

2、孔子推崇用草扎成的草人陪葬。

草人和木俑、土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草人只能看出大概的轮廓,而木俑和土俑可以制作得非常逼真,加上草人成本也远低于木俑和人俑,对于崇尚节俭的孔子而言,草人陪葬可以大规模推行,因为它不会让人产生不必要的联想,还不必担心浪费财富,导致国家贫穷。

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搞清楚,当时的丧葬习俗到底有多血腥。

为何孔子还说“始作俑者,其无后”这么狠的话

二、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人殉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习俗,诸侯、天子去世,一次拉几十上百人殉葬是常有的事;

《墨子·节丧》中记载了一件事: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透过这份记载,我们也能看出早期人殉的残酷。

人殉制度,具体兴起时间已不可考,它应该和原始部落时期,古人处置战争俘虏过来的战俘的方式有关。

演变到商周时期,这一习俗已经相当成熟。

殷商时期,有“尊神”、“尚鬼”的传统,当时的人对自然科学的认知还不成熟,他们认为天地间存在着掌管生死的神明,人死后,肉体会归于自然,而精神却会到达天上侍奉在上帝左右,庇佑子孙后代。

透过甲骨文留存的信息,不难发现,殷商时期流行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甲骨学家胡厚宣在其著作《殷卜辞中的上帝和王帝》中指出:“殷人以为上帝至上,有无限尊严,虽然他的权能很大,举凡人间的雨水和年收,以及方国的侵犯和征伐,都由他来掌握,但遇有祷告祈求,则多向先祖行之,请先祖在帝左右转向上帝祈祷,而绝不敢直接向上帝有所祈求。”

出于对灾祸的恐惧和对先人的纪念,殷商时期的祭祀相当频繁,透过甲骨文留下来的卜辞来看,除了牛羊猪这类常用的祭品外,奴隶也是殷商人常用的祭品,如:“报于上甲九羌、卯一牛。”

这里就提到用九个羌人和一头牛来祭祀上甲的事情,这样的祭祀依据所求的事的大小,其规模所用到的祭品也从几个人到几百个规模不等。

到了周朝的时候,周王室弱化了鬼神的作用,他们采取了和商朝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用“道德”规范社会。

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人殉的数量大减,商末时期就已出现的人俑陪葬习俗开始兴起。

为何孔子还说“始作俑者,其无后”这么狠的话

俑葬和明器陪葬,作为人葬的替代品,在周朝时期非常盛行,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殉制度在当时依然占据着相当大的分量,随着西周的衰弱,人殉制度又逐渐兴起。

孔子所处的时期,正是人殉到俑殉的过渡阶段,两种陪葬法在当时都得到了一定发展。

在这个丧葬礼仪领域,诸子百家的出现,为推动丧葬礼仪的改革起到了重大作用。

一方面,聪明的古人生死观念发生了变化,诸如庄子他们就觉得人死后就会归于自然,祭祀只是单纯出于对逝者的怀念,没必要搞出人殉这种没意义的事情。

另一方面,古人开始更注重人本身的价值,他们质疑神灵的存在,也就不觉得用人祭祀神灵具有合理性了,如司马子鱼质疑宋襄公时就说过: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

为何孔子还说“始作俑者,其无后”这么狠的话

孔子三岁丧父、十八岁丧母,他经历过孤苦无依的生活,所以长大后的他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孔子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源是礼乐制度失去了规范作用,他结合自己的经历,便寄希望于诸侯国君,企图通过说服他们,来引导失序的世界重新走向正轨。

孔子是一个极为理性的人,子贡曾经问过孔子一个问题:“死去的人有意识吗?”

孔子回答说:“我如果说死者是有意识的,又担心孝顺的后人放弃生命去追随逝者;我如果说死者是没有意识的,又担心不孝子孙放弃安葬父母。所以,人难免一死,我不如说人如果想知道死去的人有没有意识,不如等到他死去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那时也不晚。”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对生死观的态度是非常淡然的,他更偏向维护于人的伦理道德。孔子将生死观哲学化,试图通过传播仁的方式,来教导世人尊重生命,所以他才会批判用土俑人俑来殉葬的人,孔子认为这种刻意追求“人”的外观的行为和人殉都是对人的蔑视,即用假人殉葬,岂不接近于用活人殉葬吗?

孔子所追求的在另一个大气层,他所鼓励的是建立一个仁爱的世界,用人性的不朽超越生死、超越鬼神,建立一个他所幻想的大同社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0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始皇都搞兵马俑殉葬,为何朱元璋要恢复人殉
...活人殉葬的看法,就已经十分鲜明了。其实关于这一点,孔子也有自己的话要说: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2024-04-06 19:06:00
春秋时期的宗教观念变革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
...人神关系的颠倒,是春秋时期的一大进步。孔子咒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说明孔子是反对人殉、人祭的,实际上孔子就是把人的地位摆在了神之上,这也反映了奴隶制的崩溃。随着对宗
2023-12-03 15:47:00
人殉制度:从奴隶社会到明清的历史演变与争议
...制度,从孔老夫子那个年代就开始受到谴责了,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个“俑”都不是真人,而是木偶和土偶,孔夫子都不愿意,所以孔子骂道:他一定断子绝孙吧?或者也可以翻译成:
2023-12-14 17:09:00
周文王在历史中的形象为何摇摆不定?
...的一大进步。就像《孟子·梁惠王上》记载孔子所说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般,殉葬制度体现的是原始而残忍的一面。 但文王生活的时期又很特殊,商末周初距离大一统的秦汉王朝已有了
2023-04-20 16:29:00
解读一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也背上了轻视女性的锅。很多人都人为孔子是封建礼教的始作俑者,不仅轻视女性还迫害女性呢。但事实上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游列国游时说的多是“仁政”,是从君
2024-04-06 17:29:00
古代君王为何大多采用土偶陪葬
...即使以土偶殉葬,也会助长以人殉葬的风气,并骂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言下之意,用土俑殉葬都应该废除。在秦缪公四百六十多年后的秦始皇,为了统一天下,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征战,
2023-01-31 16:29:00
魏楚谁才是秦国的人才宝库?从数量上楚国更胜一筹
...替人殉,当然这一点改变还引起孔子的不满,他批评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种文化的先天缺陷,导致秦国与东方各国产生“代差”,因此就像“发展”的中前期那样,对“外国人”一直讨好
2022-12-27 14:46:00
...,有人就解读为孔子歧视女性,甚至被认为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虽然很多人这么认为,特别是现代人更加这么认为,但还是有人在为孔子鸣不平。孔子一贯的思想是平等、仁爱,爱人如己,他怎
2023-08-21 20:05:00
导致魏国衰退的始作俑者,一连犯下三大错误
...时期魏国衰弱的祸根,可以说魏武侯才是魏国霸业衰退的始作俑者:一连犯下三大错误,一个比一个致命,我们一一来看一下。第一个错误:吴起弃魏奔楚魏国称霸和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很大程度上要
2023-04-17 09: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