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据研究,天花可能首发于一万年前的亚非大陆。考古发现,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的脸部、脖子和肩膀都有天花留下的瘢痕。之后由于战争、移民、殖民开发和全球贸易,天花逐渐扩散到全世界。为应对天花危害,中...……更多
天花,中国古代又称“痘疮”“痘疹”等,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是继黑死病之后对人类生命与健康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据记载,18世纪的一百年中,全世界约有1.5亿人死于天花;在19世纪之前,天花的病死率...……更多
邱熺:汇通中西 引痘战疫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陈玉 广州中医药大学天花,又名“痘疹”“痘疮”,是一种烈性瘟疫,具有高传染性、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特点,尤其对儿童的伤害最为显著,民间有谚语云“生娃只一半,出花才算全”。在中国与...……更多
人痘术是通过接种天花患者的痘浆、痘痂,用人工方法使健康者轻度感染一次天花,从而产生对天花的免疫抵抗力,以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这种方法是中医“以毒攻毒”免疫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理...……更多
清朝王室对抗天花300年
小小的天花病毒,始终是大清朝的心腹大患。“战痘”的成功,奠定了清朝稳固江山的基础;而固守祖宗的“人痘”防治法,不接受被欧洲人发展出的“牛痘”疫苗,则成为清王朝气数丧尽的象征。1649年,正是清王朝入主北京的...……更多
《红楼梦》刘姥姥的原型是谁
...)的子孙最终归入了满清的统一之下。孝庄辅佐康熙三、天花在清朝初期,天花可以说是一种不治之症,但凡得过天花的人基本上不会有存活下来的希望。康熙小的时候也得过天花,厉害就厉害在他顽强的生命力上,他并没有死...……更多
...深。在同治帝19那一年,他就已经患病而死。据说是得了天花,也就是痘疹。在清宫档案《万岁爷天花进药用药底簿》中,就有说到同治皇帝生病以后的诊断和用药的记录。还有《翁同龢日记》里,对同治帝每一日的病情都有记...……更多
同治帝登基之后,为什么一蹶不振
...亲的阴影之下。直到19岁那年,同治帝在热河行宫感染了天花,这才唤醒了慈禧身上为数不多的母爱。不过可惜的是,不足两月的时间,同治帝便不治身亡,对于他而言,生命的最后三十五天,多活一天,就是多受一天的折磨。...……更多
...人免费施药。其二,隔离病人,防止传染。清初京城一带天花流行,为避免传染扩散,清廷命令:“凡民间出痘者,即令驱逐城外四十里,所以防传染也。”但由于“所司奉行不善,有身方发热及生疥癣等疮概行驱逐者,贫苦小...……更多
同治帝为何年纪轻轻,便去世了
...人所言同治帝是患的梅毒而去世的。盛年皇帝死于可怕的天花? 但是世间还流传另一种说法,那就是患的天花病而亡,那事实到底如何?翁同龢是同治帝的汉文师傅之一,他写的《日记》乃是亲身经历之事,具有历史考证价值...……更多
一个解热退烧的经典方,四味中药,表里双解,收藏备用
...,高热无汗者加麻黄,心烦失眠者加黄连,口渴咽干者加天花粉,气短乏力者加人参。白虎汤是一个经典的方剂,它的组成和功效都经过了千百年的验证和传承。它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的价值和意义不容忽视和低估。...……更多
...苗)方法,大大提高了人痘术的安全性。由于接种人痘后天花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降低,人痘术不仅在国内快速传播,也很快流传海外。研究表明,人痘术发明约一百年后开始传往国外。康熙时期,俄国曾派遣专人至中国学习人痘...……更多
天花是人类历史上一种重要的传染病。据史料记载,早在数千年前,天花就在埃及、中国、印度等古文明中肆虐。中国的皇室也非常害怕天花,最怕新生的继承人死于天花。清朝10个皇帝中有4个得了天花,顺治和同治两个皇帝...……更多
宋朝就能治疗天花了,为何清朝的皇子还死于天花?
...达到了皆通医术的地步,但是到了清朝的时候却没落到了天花能够让皇帝死于非命,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清朝统治者目中无人,面对天花没有采取医学治疗,而是一味的迎神避痘。清朝入关后的第五年,北京城就因为满汉蒙等多...……更多
一味著名的中医保命药,却是一把双刃剑,临床用药争议颇多
...量:内服汤,3-15g。先煎、久煎。不宜与半夏、瓜菱、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湖北贝母、白及同用。附子的现代应用:1.回阳救逆,以治亡阳症。附子秉性纯阳,辛甘大热,气味俱厚、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能助心阳以...……更多
汉森四磨汤口服液:保“胃”国民的肠胃健康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医药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传统方剂也被开发成现代中药,汉森四磨汤口服液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为一款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产品的复合型肠胃动力中药,汉森四磨汤口服液具有...……更多
古代一旦暴发大规模疫情,他们如何自救
...性的总结一下,古人的防疫技巧。清朝的疫病主要类型是天花、鼠疫、伤寒和霍乱等,其中尤以天花和鼠疫危害最大。清代的疫情危害并不比明朝轻多少,纵然当时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抗疫理论,但实际操作起来,死亡率依旧是...……更多
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贡献更多力量——专访“平氏浸膏制作技艺”传承人吴淑琴
...品在抗击新冠肺炎中也发挥了独特作用。关于平氏浸膏在防治结核病、肺系疾病方面的特色与优势,吴淑琴介绍,结核病属中医“痨病”范畴,历代临床经验证明,平氏治疗肺痨的浸膏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化痰、抗痨、杀虫...……更多
粥温脾胃安
...良药。唐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载有牛乳粥、天花粉粥等,以粥为载体进行治疗和养生。宋代《太平圣惠方》更是载录药粥129首。如杏仁粥治疗咳嗽,酸枣仁粥治疗失眠等。明清时期药粥进一步发展,明代李时珍的《...……更多
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丨这个病因很多乳腺癌患者都有 专家说:可防可控
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数据,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肿瘤,中国每年大约新增乳腺癌患者42万人,而且近年来年发病率每年递增3%到4%。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显...……更多
理解中医伦理观 铸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李爽姿 王勤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伦理观“医乃仁术”这一思想的形成,是社会伦理、宗教民俗、科技文化的综合。•“敬业”是对医者的基本职业要求,也是中医伦理观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体...……更多
鲜掉眉毛的苏式三虾面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还含有能够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的牛磺酸。虾籽的蛋白质及虾青素含量较高,助阳功效甚佳,对肾虚患者有益。虾脑松软,更易消化,有助于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患者。苏式三虾面...……更多
糖尿病的这个并发症,选对治疗方法是关键?建议了解下
...调剂药物。综上所述,DR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还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中医药能有效延缓DR进程,改善病情。由于血糖的持续偏高很容易对眼底血管造成损害,引发视网膜的病变。要预防和控制视网膜受损,就不得不控制饮食,减...……更多
河北发现苏麻喇姑墓,专家进入墓室后,发现康熙帝的“百年谎言”
...众人,纷纷外出避痘。而这里的痘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花。因为顺治的皇长子牛钮已经夭折,三岁的皇次子福全被寄养在大臣家中,所以两岁的皇三子玄烨也被送出宫去,安置在紫禁城外的一处宅邸之中。因为皇子年幼,又...……更多
...戴口罩和头套走进后厨。“门与门框之间的空隙有多大?天花板有没有破损?下水道上的篦子孔径是多少?”门、窗、天花板、缝隙孔洞等是病媒生物的“入侵”渠道。在食堂后厨,督查人员全方位检查食堂墙壁和天花板之间是...……更多
...鼻苗法。痘衣法和前面讲的方法类似,就是让正常人穿上天花感染者的内衣,让其接触弱病毒环境而产生抗体。这种方法的危害性是过犹不及,极容易让正常人感染上天花病毒,可算作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无奈之举。鼻苗法相对比...……更多
结节,囊肿会癌变吗?中医:送你一味中成药,散结,化痰,清火
...成药,由夏枯草、玄参、大青盐、海藻、浙贝母、薄荷、天花粉、蛤壳(煅)、白蔹、连翘、大黄(熟)、甘草、地黄、桔梗、枳壳、当归、芒硝组成。它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化痰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瘰疬痰核或肿...……更多
为什么说病毒是人类的“盟友”?
...的新冠病毒,只是人类经历过的无数病毒中的一种。此前天花、黄热病、流感、艾滋病等病毒无一不给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人类在与病毒抗争的过程中,除去疾病和死亡,还与病毒形成了微妙的共存关系。从宏观进化的...……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特色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医大师与新安学子谈“中医药四美”本报讯 (通讯员陈宜淼 记者陈小飞)近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开展“我与国医大师面对面”活动,...……更多
宣清结合治疗慢性鼻炎
...象滑数,仍治以宣肺涤浊法。处方:辛夷10g,苍耳子6g,天花粉10g,白芷6g,瓜蒌皮10g,败酱草10g,冬瓜子10g,苏叶10g,芦根10g,桔梗6g。7剂,煎服法同前。患者依上方续服1个月,鼻塞流涕皆愈。半年后患者前来医治他病,询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的第八回,名目叫“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说的是忠于大汉的王允,为了除掉篡权乱政的董卓,就说服了一个叫貂蝉的丫鬟
2024-06-27 09:53:00
近日,“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在湖南博物院开幕,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衣真品等展品为首次展出。素纱单衣被誉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之作
2024-06-27 09:52:00
陕西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姬昌“三分天下得其二”
古公亶父迁岐之后,在岐山建立建都立庙,建立周国之后,打败了来犯的“串夷”,让周国站稳脚跟,《诗经·大雅·皇矣》中有“帝迁明德
2024-06-27 09:53:00
当女真的铁蹄带来了死亡,当亡国之祸真的降临,有卑躬屈膝迎接自己新主人的叛徒,自然也有慷慨赴死为国捐躯的义士,前者在生前享尽荣华富贵却遗臭万年
2024-06-27 09:54:00
司马睿有6个儿子,他们分别是什么结局
司马睿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在东晋建立的过程中,以王导、王敦为首的琅邪王氏家族贡献最大
2024-06-27 09:55:00
《四库全书》每部三万六千余册,编纂长达十余年,这部大书由近四千人以手写方式先后抄录了七部。从征集遗书到编纂《四库》一封奏折道出皇帝心声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772年12月19日)
2024-06-27 09:56:00
135件中国古代建窑建盏亮相国博
“一盏一世界”,有人说,读懂了宋代“建盏”,就读懂了宋人饮茶的闲雅意境。6月2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2024-06-27 09:56:00
这样一位有能力又忠心的辅佐大臣,康熙为什么会想要他陪葬呢
康熙皇帝临终前点名要一位高官陪葬,这位高官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能臣——隆科多。隆科多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回顾他的在职生涯
2024-06-27 10:03:00
陌刀有多强,香积寺之战斩敌六万多
导语:“今日不以身饵贼,军无遗矣”李嗣业一声怒吼,便脱去了甲胄,手持着陌刀迎敌而去,这位“神通大将”以自己的勇猛展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迈
2024-06-27 10:10:00
初刻拍案惊奇:明朝富商的故事
明朝,有一个富商,到了三十岁都还没有孩子。有有一晚,妻子梦中听到有人说:“求来子,终沒耳,添你丁,减你齿。”妻子把这话告诉了富商
2024-06-27 10:09:00
给曹操、诸葛亮和孙权写信,你会给哪一位先写
三国时期的人,好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喜欢折腾。不管是家大业大的孙家,还是喜欢盗墓的曹家,亦或是穷得叮当响的老刘家
2024-06-27 10:05:00
怡红院最蠢的丫头是谁,只出一次风头便被打压的再无法翻身
作为钟鸣鼎食之家,贾府向来不肯在排场上懈怠半分,荣宁两府真正的主子不过几十口人,而贾府上下就有几百号人,真真是奢靡至极
2024-06-27 10:02:00
唐玄宗询问姚崇:你儿子是啥职位?姚崇如何回答
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伴君如伴虎。这些都是老祖先总结出来,告诫后人的警示箴言。说是在皇上面前一定要谨言慎行,不知道哪个字哪句话说错了
2024-06-27 10:02:00
在之前的很多战争中,他们也处于非常混乱的朝代,事实上,他们并不缺乏食物,主要原因是他们当时实行的制度与蜀国完全不同战国时期战争极其频繁
2024-06-27 11:36:00
王保保新官上任,用兵威猛,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方国珍等人摩擦不断,为了避免被王保保攻击,朱元璋又一次派遣汪河北上,打算和王保保合作
2024-06-27 1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