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秦,判死刑的一般是“十恶”重罪。隋唐《开皇律》与《唐律疏议》对死刑犯的判决做了进一步的修订,正式出现了“十恶不赦”之罪。如谋反、谋大逆(毁坏皇室宗庙、陵墓)、谋叛(背叛朝廷)、恶逆(殴打和谋杀尊长)、...……更多
...保留、丰富、发展、创造、熔铸、提炼、创新过程,为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的最终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公元484年起,北魏在冯太后、孝文帝的主持下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如在土地制度上实行均田制,在税赋制度上调整租调...……更多
系统梳理中华法系中优秀的法律精神
...汉代则萌发死刑复核制度的种子。中华法系代表性法典《唐律疏议》中则明确规定:“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在法医学及刑侦学方面,我国的发展领先世界。宋慈《洗冤集录》的诞生标志着...……更多
封建帝王的一大政治难题:庸才嫡子的继承困局
...承法制化进程加快。隋朝规定皇位世袭制,唐朝则通过《唐律》明确嫡长子继承顺序的合法性,加强了这一制度的法理依据。与此同时,嫡长子在民间的财产继承中的地位也得到加强。《唐律》规定,民间遗产也要优先给嫡长子。这...……更多
杜甫死于吃了变质的牛肉?浅谈唐朝的食品安全问题
...,那时候食品种类不多,保鲜条件也不好针对这个现象,唐律也作出明确规定如果发现食物变质,必须立刻销毁,否则肉的主人就要被打上九十大板。另外,如果有人偷吃了肉主人没有及时处理掉的变质肉,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更多
古代法官断案,如果判错了怎么办?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及残疾人、孕妇,禁止刑讯。《唐律疏议·断狱》“拷决孕妇”规定,如果对孕妇行刑,相关责任人要被“杖一百”;即便对生近况未满百日的女犯动刑,法官也要受到处罚。这在后来的宋、元、明、清...……更多
...唐代,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调整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唐律疏议·杂律》中就有“校斛斗秤度不平”“器用绢布行滥”“市司评物价不平”“私作斛斗秤度”“买卖不和较固”五条律文用于规范当时的市场秩序。试举其中“器...……更多
古代发生火灾时,如何解决
...人数由五人到一百人,如此一来,实现了消防全覆盖。《唐律》规定:发生火灾时,“其守卫宫殿、仓库及掌囚者,皆不得离所守救火。”对于故意纵火的犯人,《唐律》根据损失大小,决定处罚轻重。对于情节十分恶劣的罪犯...……更多
...诉或者不救助者,会受到法律处罚,薛允升认为该律具有唐律遗意,因此同伴人的大意应与该律邻里含义一致。沈之奇所著《大清律辑注》对同伴人的解释范围广于薛允升的观点:“如在路同行,做客同寓,贸易同业之类,不论...……更多
为何说怕老婆的唐高宗李治,其实功业才干不亚于父祖
...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都是在此影响下涌现出来的。2.唐律唐朝留给后世最重要的法律文本,就是唐高宗时期完成的《唐律疏议》。有了《唐律疏议》以后,让各地官员和百姓能够有法可依。这在中国法制史上,是一个巨大的...……更多
被误解的l历史:古代的青楼女子只是艺人,并不是不是妓女
...合法的,属于正当职业,还被列入官方保护范围中。据《唐律疏议·杂律》(卷二十六)中规定:“奸他人部曲妻、杂户、官户妇女者,杖一百。强者,各加一等,折伤者,各加斗折伤罪一等。意思是说在当时如果奸淫陪酒女,...……更多
长孙无忌“礼法治国”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创新
...且不是一部律法,是唐朝《贞观律》和《永徽律》以及《唐律疏义》的编订!因为从上古时期的中国,就开始以礼制管理天下,最早可以追溯至夏商时期,到西周时期,形成一套完整的礼制。通过礼制治国的内容非常的完善,小...……更多
从纳官到守孝,揭秘武则天如何逐步提升女性地位
...在武则天时期又再一次提升女性的婚姻自由权益,根据《唐律疏议》的规定:“诸卑幼在外,尊长后为订婚,而卑幼自娶妻,已成者,婚如法”,这是在说若是男性在外面自行结婚娶妻后,可以得到父母的认可,即打破对“父母...……更多
...出了相应的规定。唐代杜绝有毒有害食品的流通,根据《唐律疏议》可知,一旦某种食物变质,已经让人受害,那么所有者必须立刻焚烧,否则要被杖打90下。如果不毁掉有害食品,反而送人甚至出售,致人生病,食品所有者要...……更多
大唐四大才女之首,她的罪案成亘古之谜
...凭其判罪;而杀人案却有详细的法律定罪条文: 按照《唐律》,奴婢“并同畜产”,乃“贱隶”。《唐律》规定:“诸奴婢有罪,其主不请官司而杀者,杖一百。无罪而杀者,徒一年。”绿翘是鱼玄机的侍婢,也就是说,不管...……更多
...两耳”。对于咬人的狗,剪去它的两只耳朵作为惩罚。《唐律》:“以不施标帜羁绊及狂犬不杀之故,致杀伤人者,以过失论,过失者,各依其罪从赎法。”这一条专门规定了狗主人如果看管不当致使狗伤人,要依照其罪进行赔...……更多
古代刑罚“杖责”,原来是唐太宗的杰作
...后,发现人体背部为五脏经络孔穴集中之处,因此修改《唐律》中的“笞刑”,规定不得鞭笞罪犯的背部,改打穴位少、不容易致命的屁股。▲古代杖责“打屁股”。(图/翻摄微博)《唐律》更把“杖刑”分成了“杖六十”“...……更多
...界多数国家的法律一样,盗窃在唐朝当然亦属于犯罪。《唐律疏议》规定:“诸窃盗,不得财笞五十;一尺杖六十,一匹加一等;五匹徒一年。”疏议解释说:“窃盗人财,谓潜形隐面而取。盗而未得者,笞五十。”面对唐朝法...……更多
探讨“亲亲相隐”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的规定也进一步完善,以此来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据《唐律疏议名例》记载: 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裨为主隐,皆勿论。若犯谋叛以上者,不用此律。以...……更多
...解除婚姻关系的可“和离”,类似于今天的协议离婚。《唐律疏议·户婚》“义绝离之”条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对于感情不和的夫妻,如果两人都愿意解除婚姻关系,法律是准许的。正因有了“和离”的...……更多
...,“法医”检验愈加规范,并对致伤方式进行了分类。《唐律·斗讼》篇:“诸斗殴杀人者,绞。以刃及故杀人者,斩。虽因斗,而用兵刃杀者,与故杀同。”同时针对检验不实的问题,出台了处理规定,《唐律·诈病》云:“...……更多
房遗爱高阳公主谋反,为何房遗直得以保全性命
...一般都是要连坐亲人、甚至灭族的。可是在太宗时期的大唐律法下,房遗直却仅仅被贬为庶人,性命得以保全。虽然说史料记载是因为其父房玄龄的功劳,算是功过相抵,可以免除对房遗直的惩罚,仅仅是贬为庶人而已。但深究...……更多
《大唐狄公案》大结局拾遗,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需要“科学”解释
...”,这多少是有些让人猝不及防的。就像狄仁杰在面对“唐律”时那种近乎疯狂的一丝不苟,且不说那些不如狄仁杰这般清明的普通“唐官”。即便是历史或古代帝王手下的狄仁杰,如果不明白、不懂得、不使用一些“官道”“...……更多
浅析唐代前期府兵与兵器的关系
...交到各自军府的武库中,在征战或者战斗中才会发放。《唐律疏议》卷十六卷,《擅兴》中,“私人禁兵器,如甲胄、弓弩、长矛、长矛、铠甲等,依令而行。”显然,所谓的禁器,指的就是谷霁光先生称之为“重兵器”的强大...……更多
中国古代的婚姻法规与离婚规定
《唐律,户婚律》中列了以下几种婚姻形态是必须由国家强制拆离的。第一大类,是基于血缘,宗族关系的,比如同姓(同宗异姓也在此列)不婚,缌麻(五服之内)不婚,第二大类,是基于孝义,道德范畴之内的,比如为父母守丧...……更多
...改、完善,不仅是民族法律融合的标志性法典,还构成隋唐律的直接渊源。”林乾说,唐律标志着中华法系的正式形成,就此而言,《北魏律》是中华法系的直接渊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赵晓耕同样认为,《北魏律》与中...……更多
聊聊唐朝对后来历史文化的影响
...玄龄,协助撰写修订各类大典《贞观律》《永徽律》,《唐律疏仪》,和魏征同修《唐礼》而不居功。在位二十年多,因玄龄文含经纬,善于谋划,和杜如晦两相,被后史共称为“房谋杜断”。太宗的“贞观之治”,对周边国家...……更多
唐代女性在婚姻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呢
...体面”的形式,在狭小的通婚区域内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唐律记载,和离的法定条件是“不相安谐”。根据《唐律疏议》的解释,“不相安谐“实际上就是彼此“情不相投”,不相安谐是夫妻失和的表现,情不想投是失和的内在...……更多
汉朝法律规定,这种人哪怕杀人也不用偿命
...明最鼎盛的唐朝,对这一制度更进一步的进行了细化。在唐律中规定对老幼废疾的人,实行减免刑罚分出了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类为七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以及废疾者,犯流罪以下,收赎。即:此类人判处的刑罚在流罪以...……更多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为何放弃蒙古沿用多年的律法
...本《至正条格》的颁布。但这些元代“法典”,都不能与唐律那样体系完善的大部头成文法典相提并论。它们主要只是将历年各色条格条例编在一起,法典之名,编年提要之实。在司法实践中,元廷官吏仍需参考被禁的旧金法和...……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建文四年,随着建文帝的不知所踪,标志着建文朝彻底统治结束。永乐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元年,紧接着分封功臣。他没有把自个的妻子忘记到九霄云外
2024-06-29 20:04:00
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1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一座秦朝古墓,墓主为秦代官吏“喜”。更大的惊喜是,在这一古墓之中,发现了1155枚秦代竹简
2024-06-29 20:01:00
洪武九年的时候,徐氏就被册封为燕王妃。一切都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去世而得到改变,年轻的建文皇帝继位。此人虽然性格仁厚
2024-06-29 20:04:00
早就杀青的电视剧江山纪还没有播出,让许多人激动的心开始心潮澎湃。去年的时候改叫山河明月,主要讲述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波澜壮阔的一生
2024-06-29 20:03:00
种植了之后,秦朝官府还要负责管理,不能松懈,在《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有记载: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
2024-06-29 20:03:00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土地肥沃),其有不尽(到)此数者,可?(也)
2024-06-29 20:02:00
历史上对于朱棣皇后徐氏的名字存在争议,有人叫徐妙云,后来直接干脆称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她的身份可不一般,父亲是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
2024-06-29 20:03:00
明史记载徐皇后跟朱棣虽然是指腹为婚,却并不是先结婚后恩爱。正式结婚前,朱棣跟徐皇后早就结伴了三年。彼此都认识了对方,都为双方的才能所敬仰
2024-06-29 20:04:00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是后勤,虽然有所特例,但往往后勤优者更容易获胜。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40斤,如果以王翦攻楚60万人为例
2024-06-29 20:01:00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的那一天,徐皇后去世。明太宗实录记载:“徐皇后病危的时候,朱棣前去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现如今天下太平
2024-06-29 20:05:00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
2024-06-29 20:06:00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
2024-06-29 20:08:00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
2024-06-29 20:05:00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
2024-06-29 20:07:00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2024-06-29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