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法治平城 源远流长
——北魏平城时代法制成就
作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对中国、对亚洲、对世界均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法系形成、壮大的路途中,北魏作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积极贡献。
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期间,历代统治者高度重视立法。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中,北魏揽胡汉各族精英于一朝,集历代封建立法和司法经验之大成,融汇北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之精华,广采博收,取精用宏,多有创举。百余年间多次修律,创立了具有多元特色的法律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完成了对中华法律文化的吸收、继承、保留、丰富、发展、创造、熔铸、提炼、创新过程,为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的最终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
公元484年起,北魏在冯太后、孝文帝的主持下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如在土地制度上实行均田制,在税赋制度上调整租调制,在官员俸禄上实行了班禄制,在基层治理上实行三长制、里党之法。这些制度的实施推进了北魏太和年间大治的社会局面,并一直沿用到北齐、北周、隋唐,为隋唐强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北魏司法制度创举频现,建立了死刑复奏制度(中国古代死刑执行制度的一大进步)、谪守戍边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贵族特权制度和恤刑制度,继承和发展“八议”制度,首创了“官当”制度、存留养亲制度等。这些制度亦一直为隋、唐、宋各个朝代所继承沿袭,影响深远。
北魏在程序法方面的创举主要体现为直诉、上诉(覆治之律),建造申诉车,在宫城设置登闻鼓,从多方面保护百姓的诉讼权,较先前法治发展实属巨大进步,也成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诉讼制度。
在北魏平城时代,流刑形成并升格为主刑,将鲜卑鞭杖刑升格为主刑,用于惩治轻微犯罪过失犯罪,在死刑中分出枭首、斩刑和绞刑,为隋唐新五刑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北魏的法律形式有律、令、格、故事,较汉晋完善了法典篇目、丰富了法律形式,首创以婚礼为核心的律法。《北魏律》也成为北系律典之经典,并为隋唐特别是《唐律疏议》(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所承袭沿用。
对北魏法制建设的历史价值,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古代礼律关系密切,而司马氏以东汉末年之儒学大族创建晋室,统治中国,其所制定之刑律尤为儒家化,既为南朝历代所因袭,北魏改律,复采用之,辗转嬗蜕,经由(北)齐隋,以至于唐,实为华夏刑律不祧之正统。”著名法律史学家程树德亦明确指出:“北朝自魏而齐而隋而唐,寻流溯源,自成一系。”“唐宋以来相沿之律,皆属北系,而寻流溯源,又当以元魏之律为北系诸律之嚆矢。” 市司法局供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