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代盗窃案中的法律伦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6 01: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韩伟 闫强乐

与抢劫、“故杀”一样,盗窃可以算是人类最古老的犯罪之一。盗窃侵害私人财产权,是个人道德不彰的重要表现,故其历来受到人们的愤恨,乃至唾弃。然而,是否所有的盗窃行为都“十恶不赦”,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人们的憎恶,并受到国家法律的严厉惩处?事实似乎又不尽然。20世纪从甘肃敦煌出土的中古法律文书中,记载了一起特殊的“盗窃案”,让人们有机会反思盗窃的另一面以及惩处盗窃犯罪的法律伦理。

后来被命名为“行盗侍母”的这一案例,大约发生在唐代。盗窃案的“主人公”名叫秦鸾,他为人忠厚,对父母孝敬,无奈家庭突遭不幸,其老母罹患很严重的疾病,终日卧病在床。孝顺的秦鸾十分希望为老母亲做些什么,即便不能医治好她的病,至少可以让其享用一餐难得的美味。然而,贫寒的家境,又让秦鸾心有余而力不足。眼看老母亲病情日日加重,为其准备一餐的愿望仍没有着落,秦鸾连日寝食难安,心情失落到了最低点。就在秦鸾左右为难之际,一次偶然的机缘,使他决定铤而走险。秦鸾伺机盗取了附近市场中的财物,换成金银,并用它买来了非常丰盛的晚餐。老母亲在弥留之际,终于吃到了一生中最可口的晚餐,带着欣慰的笑容离开了人世。她不知道,秦鸾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盗窃的行为,很快被当地捕快侦查清楚,秦鸾也因盗窃被拘捕归案。

同当时世界多数国家的法律一样,盗窃在唐朝当然亦属于犯罪。《唐律疏议》规定:“诸窃盗,不得财笞五十;一尺杖六十,一匹加一等;五匹徒一年。”疏议解释说:“窃盗人财,谓潜形隐面而取。盗而未得者,笞五十。”面对唐朝法律的这一规定,以及秦鸾“行盗侍母”的现实,主审此案件的法官作了难,特别是在法律“一准乎礼”的唐朝,符合“礼”的孝道,与强调秩序的国家法律规范,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如何定罪科刑,成为面前的一道难题。

秦鸾的母亲患了重病,卧床不起已经多日。作为孝子的秦鸾,自然心生忧惧,无时无刻不在为母亲的病情忧虑,他当然希望母亲的病能快快好起来,即便不能如此,至少能减轻母亲的病痛,哪怕是一顿美味的晚餐带来的片刻欢愉,孝子的这种心理,完全是人之常情。但现实是,秦鸾家徒四壁,搜遍家什,也找不出一点值钱的东西,他的心意自然无由实现,只能徒然地愤恨自己。于是,秦鸾因其家贫,犯下盗窃之罪,虽然有违国家律令,但伸张了“孝道”,顺了老母亲的心意,这样看起来,为了“膝下之福”而取“梁上之资”,一切似乎是理所应当,秦鸾的“盗窃”行为几无可指摘之处,甚至还应该是受到奖励的孝行。

事实果然如此吗?主审法官转念再想,如果不是秦鸾“行盗侍母”,而是以盗窃之资供奉佛祖,以“梁上之资”供养亲斋,那就是以盗窃之资财,树立了某些人的孝名,成就了某些人的“果业”,这样说来,一斋一饭是盗窃的原因,而“佛”与“孝”倒成了犯罪的根源。若因盗窃而获得福报,那恐怕世间人人都要效仿此行追逐未来之“果业”,家家追求至孝的名声,若真如此,岂不是极度的荒谬无理吗?因此,按照事理,秦鸾的行为也不能完全算是“孝道”,而依照法律,更有明确的罪名制裁,行孝这一人子情分因手段的违法,导致了结果的违法,在情法冲突中需要维护法律的尊严,盗窃财物就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最终,秦鸾之盗窃罪,根据财物所值“匹数”的多少,依照唐律确定量刑。

一千多年前秦鸾的盗窃案以“入罪”终结,由判词分析这一审判结果,很大程度是基于其社会效果的考量,维护了唐朝律令的权威。然而,由秦鸾“行盗侍母”出发,有关盗窃法律伦理及正当化惩罚的思考并未画上句号。几百年后的《元史》中记载了另一件非常类似的盗窃案,结果却判然有别。当时,有“庾人”母亲病重,无以为食,遂盗窃“糟糠”意图让母亲吃,被官府发觉逮捕。这一疑难案件一路被送到皇帝那里,皇帝亦感到为难,有大臣奏议说,盗窃糟糠,固然违反了大元法律,是可恶的行为,但是依律“杀之,恐乖陛下仁恕心”,也就是有违皇帝忠孝仁恕的主张。皇帝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下诏赦免了“庾人”死罪。

提出对盗窃处罚的伦理道德考量,绝不是要为某些盗窃罪开脱,正如唐代的那份判词所言,如果人子孝道、佛之“果业”都可以作为托词,那么犯罪的根源岂不是“孝”或者“佛”?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也需要不时地提醒“法律人”,设定盗窃犯罪,惩处“盗窃”等犯罪行为,其最终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涉及财产的法律的实施是否要锱铢必较?假若保护财产权的目的,与保障孝悌的伦理价值,乃至与维系个人生命的急迫需求发生了冲突,法律又应该作何抉择,这不仅体现出刑事法治的智慧,更蕴含着刑法的“温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司法力量守护万家灯火
...的法院开放日现场,西南中心小学近30名学生在旁听一起盗窃案庭审后,踊跃地向三水法院的法官提问。刑事审判庭庭长张孟春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刑事诉讼程序、刑事责任承担、定罪量刑等内容,
2024-05-17 07:03:00
播4集冲上榜单第一,刘琳令观众成功入坑,司法悬疑剧有天花板了
...场“降维打击”。01、开场就是高能:少年杀人案、儿童盗窃案,三大谜团让人欲罢不能这部《无尽的尽头》,说的是成年人检察小组初创,检察官林之桃与助理检察员白恩宇(高伟光 饰),携
2025-04-24 20:42:00
高分完结!《无尽的尽头》揭“未成年人犯罪”真相
...黑产网络的交织成为叙事焦点。《无尽的尽头》用“陆声盗窃案”串联起留守儿童、家暴、犯罪集团操控的生态链;《九部的检察官》则通过“电竞网吧容留未成年人”揭露灰色产业对青少年的侵蚀
2025-05-14 20:59:00
...,相关人员未予以回应。多方解析“孕育机器人”技术、伦理、法律问题关于“孕育机器人”的言论视频被传播后,引发广泛争议。8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了多位相关人士,从技术、伦理、
2025-08-11 20:20:00
...“复活”明星是否触犯法律?使用逝者数据生成数字人,伦理和法律的边界在哪里?我们现有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首先来认识一位金女士,不久前,她借用AI技术、数字“复活”了一名已故的
2024-04-06 08:57:00
中国妇女报评《无尽的尽头》:真诚呈现未成年人司法现实图景
...失连贯性。剧集逐一剖开了“三少年霸凌案”“逼迫儿童盗窃案”“游湖杀子案”“无名少女遇害案”“舞校迷奸案”等6个改编自真实案件的单元故事,挑破背后黑暗的现实与人性,不回避、不粉
2025-05-10 21:25:00
...《失踪的宝贝》是一部被低估的佳作,是一部关于法律与伦理、良知与规则如何博弈和取舍的影片。法律作为道德的最低标准,当我们有更好的选择时,是否还有必要严格地遵循法律?影片对此进行
2023-01-07 05:52:00
...星的肖像权、名誉权,且有滥用AI技术之嫌,挑战法律和伦理底线,容易诱发科技道德风险,值得商榷。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生成式AI兴起,技术门槛和成本不断降低,“AI复
2024-03-18 06:30:00
...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环球影城主题商品系列盗窃案。被告人王某某利用自身会员身份,在带孩子进入环球影城游玩期间,多次对园内周边产品实施盗窃行为,引发热议。北京环球度假区
2025-05-23 18: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