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真是如此吗?恐怕未必。蜀汉没有史官的明确记载,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的(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但是陈寿在同一本书里,却还说过蜀汉有史官的话(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见)这不是前后矛盾吗?我...……更多
死诸葛走生仲达:一段历史的真实与误解
...”是因为世人研究三国历史,第一手资料应该是陈寿的《三国志》,因为他写的是官修历史,连司马家族后人北宋时期的司马光所写的《资治通鉴》也没有记载这个事件,所以“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不存在。但是小编却要提出不...……更多
陈寿在《三国志》中为什么要贬低诸葛亮?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只是小说,陈寿的《三国志》才是史书,这个无需赘言,正因如此,很多人一旦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便会立即将《三国演义》弃之如敝屐,继而毫不犹豫地奉《三国志》为金科玉律。但问题在于,《...……更多
帝王出生的异象:中国历史上的虚构与真实
中国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纪录事件和编纂史书的史官,这些史官在纪录历史时都务求精准,为此不惜得罪当权者。史官中不畏强权最著名者,写在文天祥的《正气歌》中: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杀国君...……更多
史官们是如何知道历史中那些绝密事件的
...》就成为了重要的参考工具。起居注起居注顾名思义就是史官专门记载关于帝王言行举止的一种史书种类,这种形式的记史大致源自于汉朝时代,最早的起居注是汉武帝时期的《禁中起居注》,以后历朝历代,每位皇帝都有自己...……更多
唐朝修史:吸取教训,炫耀成就,确立合法性
...负责修史的官员各自修整自己国家的历史,而陈寿写的《三国志》却不拘束于魏、蜀、吴三个最为强大的国家。不过为了修整自己国家的历史,扩张正统思想,也就是为了让自己国家的面子好看,不少修整出来的国史会存在褒扬...……更多
《史记》背后的传奇:司马迁的坎坷人生与坚定信念
...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被合称为“中国前四史”,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史记》全书共计一百三十篇,大约五十三万字左右。其中,分为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更多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遭到宫刑,他冤不冤?
...迁传赞》),魏明帝则说他“内怀隐切、令人切齿”(《三国志王肃传》),元人王若虚甚至说他“罪不容诛”(《滹南遗老集》)。还有东汉末年的司徒王允正是害怕史官蔡邕再写一部《史记》这样的“谤书”,才借故将他给...……更多
魏延还有什么特殊身份让诸葛亮很忌讳
...小说,不足采纳,魏延之死实际上也并没有如此玄幻。《三国志》的说法,魏延与杨仪有矛盾,诸葛亮死后两个人用兵自重,准备火拼,结果诸葛亮点名的接班人蒋琬带头在刘禅面前支持杨仪,最终导致魏延受到所统帅的士兵的...……更多
历史上最高危的职业,“硬汉”兄弟因此接连殉职
...,其中到底有什么猫腻呢?其实,古代最危险的职业就是史官。也就是历朝历代那些不惜身死,也要捍卫历史荣耀的“硬汉们”。按理说,史官属于文官,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但只是你选择了“修史”这个行当,就跳脱出了文人...……更多
...了一个强国!那个时代,君王无论走到哪里,身后都跟了史官,便于将君王的言行随时记录下来。跟在成王身边的史官不但记录此事此言,还跪拜在地请求挑选时日册封姬虞(手心有字的弟弟)。成王小孩子大惊,解释道:“我只是...……更多
平话与史传:卢祖尚之死的比较与探讨
...引,像这样没有被引用的材料在史书中多不胜数,再如《三国志》:尝遣军到阳城,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其男子头,驾其车牛,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牛车辕轴,连衫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更多
钟会是司马昭的心腹,为什么要造反
...之中,他有了足够的资本和底气,所以,他决定造反。《三国志钟会传》记载:独统大众,威震西土。自谓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加猛将锐卒皆在己手,遂谋反。钟会的算盘打得很响,他准备让姜维作为先锋,先率军出斜谷...……更多
荀彧为什么能够同时得到汉朝和魏朝的高度评价
...被置于魏朝的开国功臣和汉朝的殉国忠臣之列。陈寿在《三国志》中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将荀彧看做曹操的“王佐”之臣,陈寿甚至还将魏臣荀彧与蜀臣庞统作对比,以庞统拟“魏臣...……更多
司马迁的死亡之谜:历史争议和推测
...,而且解放的后,村里有个古墓塌陷,老人说那个就是御史官的墓,这是否与司马迁有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但是人们心中司马迁的墓,就应该是在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南,与司马迁祠相连的这个地方了。司马迁有后代吗因...……更多
为何很多人愿意相信马谡会被诸葛亮所杀呢
...毕竟只是小说,暗含许多虚构成分。而陈寿所记的正史《三国志》中多篇提及马谡,但关于马谡失街亭后的结局记载有多种。首先,有关马谡的哥哥马良《三国志·蜀志·马良传》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就此可知...……更多
乐进:被历史掩盖的曹营骁将
...”而非“从”或“督”。而其他典型的主将统率副将出战三国志都会说清楚,比如李典从夏侯惇据刘备,张辽督张颌,牛盖讨伐陈兰等。3,曹操的信是直接对张辽乐进李典三人都进行部署。4,张辽出战需要征求李典同意,如果...……更多
谯周:三国中的隐世预言家,智谋远胜诸葛亮
...。泰始五年的时候,谯周又对同为蜀人的史官陈寿(即《三国志作者》)说道:“昔日孔子活到了七十二岁,刘向、扬雄皆至七十一而殁,我如今也已过七十岁了,我一向仰慕孔子,希望能与刘向、扬雄比肩,恐怕也就活到他们...……更多
为什么诸葛亮打仗“输多赢少”
...人认为,他善于治国,却不擅长军略,原因正是陈寿在《三国志》中的一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当然也有不同观点的人,他们认为诸葛亮同样擅长君略,不然不会被后世人奉为武庙十哲之一...……更多
为何说刘备的宽仁敦厚,只是他在低谷时期的一个悲情牌
...就是要曹操为天下人所不齿。 其实历史上的刘备并非像三国志、三国演义中形象那么正派,的确刘备在史书中记载,他确实礼贤下士、为人宽厚,可这仅仅是他的冰山一角,从东汉末年混乱到三国时期的分裂,那时候的史书记...……更多
...流史学家认为三国正统是魏国三国时期最权威的史书是《三国志》,这本书的作者是陈寿,是曹魏为正统的。陈寿原本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官员,是大名鼎鼎的谯周的徒弟,但是他因为不愿讨好宦官黄皓,不得志,多次遭受贬谪。...……更多
李世民查看史书后,给玄武门之变定调子,要求仿照周公诛管蔡记载
...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底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更多
《晋书》:唐朝对三国历史的重新审视
...是敢怒而不敢言,无人敢站出来揭露他们的罪行。陈寿《三国志》历史上最早对魏晋时期历史整理编纂的是陈寿的《三国志》。陈寿是蜀国人,后期在晋朝做官,公元280年,时值西晋刚刚统一三国,陈寿着手准备《三国志》,这...……更多
三国鼎立下的正统之争:曹魏、蜀汉究竟谁为正统?
...,曹魏被西晋取代。西晋年间,原蜀汉官员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尊奉曹魏为正统,称曹操为武帝,曹丕为文帝,刘备、刘禅则被称为“先主”、“后主”。到了东晋时期,著名习凿齿在叙评三国史时,认为应以蜀汉为正统...……更多
聊聊记载南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的《宋书》
众所周知,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史官所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统称,也是今人了解古代历史的主要途径。二十四史主要记载为历朝王侯将相等重要人物,兼记各朝各代的地理疆域、风土人情、天文历法等。可以说,二十四史也...……更多
...记,反有警后世之意,更不可能美化司马懿。陈寿所著《三国志》诸葛亮、郭淮等人的传里,关于太和五年(231年)的祁山之役,也没提到过诸葛亮曾击破郭淮抢粮成功等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建兴九年(231年)春,亮复...……更多
夏侯霸入蜀后,他在曹魏的儿子被杀了吗
...,还是将夏侯霸的儿子发配到乐浪郡(今朝鲜平壤)。《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素为曹爽所厚。闻爽诛,自疑,亡入蜀。以渊旧勋赦霸子,徙乐浪郡。夏侯霸还有一个女儿,后来嫁给了西晋开国元勋太傅羊祜。夏侯霸在曹魏的...……更多
古墓出土,揭开郑成功与朱以海的历史纠葛
...自豪?其实,这离不开我国远古时期就留下的一种官职,史官。有的人会问,史官记录下来的历史一定是真实的吗?他们会不会因为一些政治上的忌讳,而诬陷忠烈,赞扬小人?答案是肯定的。你要问是为啥?那可不是一两句话...……更多
司马师对曹魏宗室的血腥清洗:夏侯玄、李丰、张缉的悲惨命运
...让手下士兵用刀环捶打李丰的腰部,将李丰活活捶死。《三国志诸夏侯曹传》记载:大将军微闻其谋,请丰相见,丰不知而往,即杀之。另有史书《魏氏春秋》记载:大将军责丰,丰知祸及,遂正色曰:“卿父子怀奸,将倾社稷...……更多
古代交通和通讯不便,他们从何得知天下事
...广为传播,这群记录者而最为人广知的,就是记录历史的史官。史官,是皇帝身边负责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员,最开始是黄帝时代有史官的,只是那个时候的史官连职权都不完善,而周朝这个官职才真正算是完备了。史官,在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是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懿的兄长。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
2024-06-30 20:18:00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2024-06-30 20:18:00
南唐的开国皇帝名叫李昪,也就是后主李煜的祖父。此人出身寒微,父亲又在战乱中失踪,一度沦为流浪四方的孤儿。然而,李昪却在三十多年后成为南唐的皇帝
2024-06-30 20:18:00
司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2024-06-30 20:19:00
根据《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等史料的记载,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国的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七子
2024-06-30 20:20:00
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河内温县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八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对于司马敏来说,史料上的记载更加匮乏
2024-06-30 20:21:00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一度直逼明朝名义上的首都南京,但仅过三十五天,就被赣南巡抚王阳明(即王守仁)平定
2024-06-30 20:21:00
受人蛊惑挑战嬴政,力不能及逃亡他乡
根据史料可知,嬴政(秦始皇)之兄弟们至少是四个(一奶同胞、同父或同母)。其中,两个被嬴政处死了,那就是嫪毐与嬴政母亲的私生子
2024-06-30 20:21:00
所有人都知道,小说《三国演义》不是一部神话小说,虽然书中也有一些神神怪怪的故事,但从整体上来说,小说和神话根本就不挨边
2024-06-30 20:19:00
为什么灭掉秦朝的刘邦却差点被匈奴活捉
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十分强悍,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024-06-30 20:21:00
司马进,字惠达,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六子,司马懿六弟。在曹魏时期,司马恂担任中郎这一官职,封城阳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
2024-06-30 20:20:00
司马馗(生卒年不详),字季达,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四子,晋宣帝司马懿的四弟。相对于司马懿和司马孚,司马馗则比较低调
2024-06-30 20:19:00
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特别是许田打围之后,汉献帝简直是度日如年,朝中大臣也开始想办法要除掉曹操。办法倒是想了不少,大多都胎死腹中
2024-06-30 20:20:00
民间招募的宫女都是必要验玉女,那么是怎么样来查验玉女的呢
在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无异是秦始皇嬴政,怎么样来检验玉女的呢?都说了当了天子就有三宫六院,美人三千。那么三宫指的是故宫中的内廷
2024-06-30 20:23:00
吕布在白门楼被俘,曹操为何听刘备意见杀了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最强的武将,他弓马娴熟,号称“飞将”。在很多的战场上,都能够看到吕布的身影。他率领的骑兵是当时最精锐的骑兵
2024-06-30 2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