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国鼎立下的正统之争:曹魏、蜀汉究竟谁为正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9 15:42:00 来源:戏说三国

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虽然三国都没有实现统一,但有一个问题一直让后人争论不已,这就是正统问题。有人认为,曹魏的江山取自东汉,应为正统,也有人认为蜀汉的刘备出自汉室宗亲,他才是正统。这场争论持续了千年之久,一直到南宋时期,仍然沸沸扬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三国鼎立下的正统之争:曹魏、蜀汉究竟谁为正统?

一、谁是正统

在中古代历史上,正统观念影响甚远,它关乎着一个王朝的合法性问题。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东汉末年后,天下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曹魏、蜀汉都宣称自己才是正统,蔑称对方为“曹贼”、“蜀寇”。263年,蜀汉灭亡,那些亡国之臣只得称呼蜀汉为“伪朝”。两年后,曹魏被西晋取代。

西晋年间,原蜀汉官员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尊奉曹魏为正统,称曹操为武帝,曹丕为文帝,刘备、刘禅则被称为“先主”、“后主”。到了东晋时期,著名习凿齿在叙评三国史时,认为应以蜀汉为正统,以曹魏为篡逆,他甚至在临终前,还向东晋皇帝上表,系统地阐述了“晋承汉统”的思想。之后,关于蜀汉、曹魏谁是正统的问题,引发了世人的讨论。

三国鼎立下的正统之争:曹魏、蜀汉究竟谁为正统?

二、北宋尊曹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纷乱,有尊刘的,也有尊曹的,大多数都以曹魏为正统,就连出身西汉宗室的刘裕也是如此。北宋建立初期,依然沿用了五德始终说,以曹魏为正统。到了北宋中期,欧阳修、司马光等人依然坚持曹魏为正统,但驳斥了“五德始终说”,他们认为应该以“功业”为正统的标准。

所以欧阳修在《魏论》中写道,“魏之取汉,无异于汉之取秦,而秦之取周也”,进而提出“得正统者,汉也;得汉者,魏也”。欧阳修还说,“刘备汉之后裔也,以不能一天下而自别称蜀,不得正统”。司马光也持相同的观点,他在编写《资治通鉴》时,使用了曹魏的年号来纪年,还多次用“入寇”来表述诸葛亮的北伐。

三国鼎立下的正统之争:曹魏、蜀汉究竟谁为正统?

三、南宋尊刘

北宋的主流是“帝魏寇蜀”,可是到了南宋,却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以朱熹、张栻为首的主流学者,从“名分”、“道德”的角度出发,推崇蜀汉,贬斥曹魏。比如朱熹说道,“曹操自是贼,孙权又是两间底的人,只有先主名分正”。其他南宋学者也持这种观点,他们还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对三国这段历史的史书进行了修改。

那么北宋、南宋的正统思想为何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其实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北宋虽然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以及西北地区,但毕竟统治着绝大多数地区,就像当年的曹魏那样。而南宋的情况则不一样,在丢掉了北方地区后,它就像当年的蜀汉政权一样,于是从“名分”、“道德”出发,为自己寻求正统地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蜀汉政权为什么一定要优先北伐曹魏
三国鼎立,任何两国之间的事情,都会关系三国的命运。从战略上来讲,三国想要维持稳定,两个弱小政权必须联合起来对抗那个最强大的政权。这就是赤壁之战时,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对抗曹操。赤壁
2024-07-15 19:01:00
孙吴和蜀汉凭什么“三国鼎立”
...汉和孙吴加在一起,都赶不到曹魏。孙吴和蜀汉凭什么“三国鼎立”?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孙吴和蜀汉采取联合起来,对付曹魏的战略对策。208年,曹操亲率80万大军征伐刘备,刘备派诸葛亮
2023-01-08 17:51:00
...那么魏国便是三国正统。《三国志》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曹操的传记叫《武帝纪》,刘备的传记叫《先主传》,孙权的传记叫《吴主传》。这个已经很明显了,在纪传
2023-11-20 20:35:00
三国时期为什么说蜀汉的实力最弱呢
...大家对他的军事实力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的说他当时是三国鼎立之中最弱的一国。但是,一个国家的强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曹操最开始最强大,但是赤壁兵败之后就元气大伤,实力损失不小
2023-05-21 20:59:00
三国时期,刘备的政权是如何发展的?
...望的蜀汉政权,灭亡是尽早的事,这就是失荆州的后果。三国鼎立图二、败夷陵刘备一生最大的败仗就是夷陵之战,他的一世英名就毁在了夷陵,战前赵云劝刘备不要发动战争,说最大的敌人是曹魏
2023-08-23 14:53:00
揭秘三国智谋高手法正的生平与影响
...智谋,为刘备提供了精妙的策略和计划,使得刘备得以在三国鼎立的复杂局势中稳固地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法正与赤壁之战的关系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转折点之一,而法正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
2024-02-19 20:29:00
三国鼎立:蜀汉的崛起与衰落
...方的大小诸侯们纷纷被消灭,逐渐形成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之势。蜀汉政权在建立之前,原本雄霸荆州、益州广阔的地域,却在关羽大意丢失荆州之后,面临的严重的生存危机。同时还意味着
2023-11-11 07:53:00
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为什么会衰败?
...完全不具备时势。曹睿也是一代名君 从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鼎立时,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战乱,魏、吴、蜀三国内部也开始稳定下来,当时的天下大势更倾向于稳定,而不是战争,百姓更渴望
2023-08-23 15:19:00
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战役,让蜀汉陷入万劫不复
...够的稳定,而面对两国的联合,魏国也难以有所作为,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一个稳定的基础。夷陵之战对蜀国的影响首先,刘备逝世羞愧于夷陵之战的惨败,刘备不就便卧病不起,之后病死于白
2023-05-06 18: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
为进一步呈现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飞传说”“春秋岳王祭”的魅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每年岳王庙都会举办各种弘扬岳飞文化的相关活动
2025-08-02 07:43:00
青未了丨老兵
文 / 江天冷月辞父别母远离了故土家园摸爬滚打中牵着扯不断的思恋乡愁伴随壮怀激烈的军旅橄榄绿染透泣血的边关斑驳月影氤氲着永不寂寞的巡逻线秋风夏雨沧桑了原本娇嫩的容颜当离队的日子悄
2025-08-01 20:11:00
寻访东营老兵 ④ | 百岁老兵孙相法:从烽火战场到乡土守护
编者按:东营,这片渤海之滨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宝藏,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们中有亲历枪林弹雨、见证民族崛起的抗战老兵
2025-08-01 08:58:00
“八一”光荣榜!杭州282名官兵立功受奖!
去年以来,广大杭州籍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在国防战线上矢志打赢
2025-08-01 10:13: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马石山——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众网记者郑云歌 仇艺畅 通讯员 张洁 威海报道马石山的轮廓,在胶东半岛的晨昏里静默了八十余载。在这里,山间的风,年复一年拂过青松
2025-08-01 11:03: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2025-08-01 16:36:00
八一 ②|乌蒙脊梁传家火:威宁姬家一门十二兵,代代功臣!
在贵州威宁海拔2200米的乌蒙脊梁上,有一个叫朝阳组的寨子,四十余户人家、二十一名子弟参军、八十八次立功受奖,被当地人自豪地称作“功臣村”
2025-08-01 17:39:00
鲁网8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汶上县城内东隅的文庙,— 汶上文庙约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史载
2025-08-01 18:2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雨这么大,古代人原来这么避雨
近来暴雨频发,对现代人来说打雨伞、穿雨衣,避雨轻轻松松,没有合成材料的古人,该如何与暴雨过招?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清杨晋风雨牧归图轴》
2025-08-01 19:13:00
山河铭记|皖南山间的抗日洪流:新四军在岩寺的诞生与出征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1 19:37:00
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本)近日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分《新生》《蓄势》《聚变》三部
2025-08-01 13:48:00
“宋嫂鱼羹”是杭州名菜,相传是南宋初年的宋嫂传下来的。我对宋嫂上心,源自一个雕塑。工作单位离西湖不远,得闲去湖边逛逛,常会经过环城西路圣塘闸旁的宋嫂雕塑
2025-08-01 13: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