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蜀汉政权为什么一定要优先北伐曹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5 19:0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三国鼎立,任何两国之间的事情,都会关系三国的命运。从战略上来讲,三国想要维持稳定,两个弱小政权必须联合起来对抗那个最强大的政权。这就是赤壁之战时,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对抗曹操。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击败曹操,曹操失去统一天下的时机,即使如此,曹操势力仍然是天下最强的势力,孙权与刘备仍然需要抱团取暖,共同对抗曹操。所以孙权愿意把妹妹嫁给刘备,还把荆州借给刘备,以建立一个稳定的,共同对抗曹操的政治联盟,只有这样,三国才能鼎立。

蜀汉政权为什么一定要优先北伐曹魏

刘备娶孙权妹妹即使孙权与刘备之间有矛盾,只要曹操这个敌人存在,孙权与刘备就要时时妥协。比如湘水划界前,孙权向刘备讨要荆州,刘备不愿意,双方准备兵戈相见。结果曹操从关中南下,攻打汉中张鲁,刘备迅速与孙权妥协,将湘水以东的长沙郡、桂阳郡、江夏郡划归孙权。在曹操的威胁之下,孙权与刘备即使有矛盾,也要时时妥协并联合,哪怕是表面上的。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三国鼎立的平衡。但是,孙权偷袭荆州打破了这一平衡,这是一次政治冒险,三国之中的两个弱小政权开始相互残杀。

蜀汉政权为什么一定要优先北伐曹魏

刘备、孙权、曹操三国鼎立这种局面是曹操乐于见到的,只要孙权与刘备火拼,对于曹操来说,百利而无一害,甚至这给了曹操一个统一天下的绝佳良机。只可惜曹操寿命已到,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就已经去世了。刘备之所以敢发动夷陵之战攻打孙权,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刘备认为曹丕没这个能力统一天下。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一年多时间中,曹丕的表现堪称昏庸,不仅没捞到任何政治利益,还被孙权忽悠得团团转。刘晔都已经告诉曹丕,此时需要联合刘备一起攻打孙权,但曹丕不听,不仅不听,连任何战争准备都没有。这要是曹操在世,又是一次绝佳统一天下的机会。

蜀汉政权为什么一定要优先北伐曹魏

决定夷陵之战胜负的人其实是曹丕其实决定夷陵之战胜负的人是曹丕。从当时曹丕的立场来看,虽然他保持中立,想坐收渔翁之利,但名义他是支持孙权的,因为孙权选择在名义臣服曹丕。曹丕这个皇帝是当傻了,政治人物说话,哪有诚信,全是利益,居然会相信孙权的话,还相信孙权会送人质,结果就是曹丕坐视夷陵之战打完。孙权一直拖延送人质给曹丕,等到孙权一打完夷陵之战,立即连装也不想装了,直接拒绝。这可把曹丕气得不得了,直接发动南征孙权的战争,可孙权早就做好了战争准备,曹丕又没有能力打过长江,三次南征均无功而返。然后三国再次归于平静。这就是三国鼎立的政治游戏与规则。

蜀汉政权为什么一定要优先北伐曹魏

孙权与刘备联合对抗曹操才能维持三国鼎立三国鼎立之下,两个弱小的政权开战的胜负,取决于那个实力最强的政权。蜀汉如果占据长江上游,以此攻打东吴,这对曹魏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蜀吴一旦开战,谁能保证曹魏不会介入战争?对于曹魏来说,最有利的举动就是攻打东吴,趁机占据长江下游。因为对曹魏来说,攻打蜀汉是不太现实的,从地理上看,曹魏与蜀汉的交界处在秦岭一带,这里是最难走的蜀道。曹魏的政治中心、人口中心、经济中心都在中原及北方一带,远离蜀汉。攻打蜀汉就得大规模调兵,远离中原,但攻打东吴不用,直接从中原南下就是东吴。一旦蜀吴开战,曹魏应该迅速派兵从襄阳、江夏、合肥、建康等地南攻东吴。如果蜀汉继续打下去,那对东吴是越来越不利的。

蜀汉政权为什么一定要优先北伐曹魏

刘备如果攻打孙权,是曹魏统一的最好时机蜀汉是势力最弱的,曹魏如果把势力第二的东吴打趴下,那接下来的蜀汉就容易对付。三国鼎立,无论是东吴灭亡,还是蜀汉灭亡,只要灭亡一个,对曹魏都是有利的。在这种政治格局之下,曹魏势必要干涉蜀吴之战。除非蜀汉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不等曹魏发动战争,就迅速平定东吴,占据整个长江以南,这样蜀汉才有可能与曹魏划江而治,历史进入南北朝。但这种可能几乎不存在,孙权再怎么样,也不是蜀汉可以轻易灭亡的,哪怕是诸葛亮来了也不行。虽然鲁肃在榻上对中劝孙权全据长江以南,与北方的政权划江而治,这种说法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合理的,因为当时曹操还没有统一整个中原和北方。

蜀汉政权为什么一定要优先北伐曹魏

孙权偷袭荆州是政治冒险鲁肃说这话的时候在公元200年,北方还是袁绍和曹操争夺的时候。如果趁这个时机攻打整个长江以南,是行得通的。但是,曹操统一整个北方及中原之后,再想全据长江以南,已经不现实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政治环境。自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三国的魅力就在于此,蜀汉北伐很难,但即使失败,也能依靠秦岭天险自保。蜀汉如果东征孙权,一旦失败,就有可能亡国,三国甚至都有可能统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孙权等待十年才称帝:坐山观虎斗的智慧与忍耐
...局面开始形成,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以曹魏、蜀汉、东吴三分天下的局势。天下分久必合,为了争夺唯一统治天下的权力,三方势力争夺十分激烈。在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称帝,结束了东
2023-12-22 15:05:00
三国时期,曹操的实力为何如此被动?
...比而在曹丕称帝前,孙权主动进攻曹魏的战争就更多了,蜀汉政权也是如此,诸葛亮就有6年5次北伐,次次压着曹魏打,司马懿只能保守地防守,不敢主动出击,就连诸葛亮去世之后,司马懿准备
2023-08-25 06:56:00
曹丕攻吴:战略背后的深思熟虑
公元223年,曹魏的曹丕在夷陵之战中击败了刘备的蜀汉,夺取了蜀汉的核心领土。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曹丕并没有继续对蜀汉进行进攻,而是决定将目标转移到董卓的后人孙权统治的东吴。那
2023-12-16 21:55:00
...做最后的准备。只可怜关羽大失荆州,刘备任性败夷陵,蜀汉政权永远地丧失了北伐的条件与实力。虽然蜀汉实力受到了严重受损,但并未阻止北伐的决心,先有诸葛亮五次北伐,后有姜维十一次北
2024-07-16 16:48:00
夷陵之战时孙权遣使求和,刘备为何不同意?
刘备是蜀汉政权的开国皇帝,夷陵之战时已经称帝,孙权是东吴政权的开国之君,夷陵之战时尚未称帝,看待刘备与孙权的行为,得从政治角度出发。一、夷陵之战引发的原因夷陵之战引发的原因就是:
2023-06-08 10:45:00
夷陵之战胜利后,东吴没有趁势灭蜀,主要是由于以下三大原因造成
...威,对刘备进行了穷追猛打。但是,最终东吴也没能灭亡蜀汉,止步于白帝城下。那么,在夷陵之战后,东吴有没有能力吞并蜀国呢?其实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没有。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三大原因造
2023-06-25 11:46:00
曹丕为什么要给孙权封王呢
...束了汉王朝。按理说,这天下都应该是他曹家的了,无论是蜀汉国的刘备还是东吴的孙权,都应该是成为了“乱臣贼子”,是必须剿灭的对象,就像后世赵匡胤所说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2023-01-05 14:49:00
...刘备逼着自杀,也没人跟他争帝位,刘备一去世,他就是蜀汉政权的第二位皇帝。从刘备开国,到蜀汉灭亡,前后42年时间,刘禅不仅毫无开疆拓土之功,连益州这一亩三分田都守不住。当邓艾兵
2024-07-16 16:57:00
...,刘备之死与东吴有重大关系。关羽、张飞、刘备三人是蜀汉政权创业的核心元老级人物,是蜀汉政权得以延续的精神支柱与实际领袖,三位重量级人物的死都与东吴有关,可以说都是直接或间接被
2024-07-22 20: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