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梧桐引凤凰传说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提到梧桐,相信很多南京人脑海中呈现的是在市区道路两侧葱葱茏茏、遮阴避日的行道树。这些梧桐行道树,伴随着南京城百年的变迁,是“土生土长”的“金陵人”,百年的成长,让他变得...……更多
“最美婚姻登记处”开张 梧桐树下“执子之手”
...文化节自2022年伴随金陵STYLE浪漫中心启幕以来,已经成为南京人一年一度的浪漫记忆。金陵STYLE浪漫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本届金陵七夕文化节为起点,以推进婚俗改革为契机,促进甜蜜经济、婚庆产业高质量发展,打...……更多
《“小美好”中国行》第二季寻味南京,探寻四方烟火里的金陵故事
... 邵圣懿许诺寻味典籍美馔说到南京美食,自然绕不开老南京人最津津乐道的“金陵菜”——京苏大菜。历史上,京苏大菜汇聚了官府菜、市肆菜、民间菜、清真菜、素菜、船菜等烹饪特色,集众家之长,独创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更多
...地人也对南马表现出超燃的热情,南马报名帖每年都会在南京人的朋友圈刷屏,中签发的朋友圈更是引来群赞。南京人为何这么爱南马?记者找到了一组数据:2023年,我市建成6个总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的体育公园、124公里步道...……更多
南京外国语学校学生与艺术家共创“我们的梧桐树”
...为主角。因为梧桐树作为南京的城市符号之一,也是每个南京人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寄托。 南外的师生与艺术家选用柔软、无害、环保的毛线“拥抱”中山南路西侧38棵梧桐树,为其作装饰性包裹,通过艺术公益创作,为梧桐注...……更多
...籍出发解锁食物的前世今生。比如在清明前夕,视频针对南京人“吃野菜”的仪式感,在南京桃源谷围炉而坐,讲解古籍中记载的“七头一脑”,以及野菜的“最佳搭子”。古籍整理对赓续地方文脉极为重要,从整理出版到数据...……更多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中国有四个城市与曹雪芹和《红楼梦》关系最为密切,分别是南京、北京、扬州、苏州。那么,哪座城市是曹雪芹心中的“家乡”?为什么说《红楼梦》是曹雪芹“乡愁的产物”呢?近日,中国...……更多
甜蜜年味 非“藕”莫属
...金陵晚报就爱这糯叽叽的一口甜蜜年味 非“藕”莫属▲南京人爱吃的杨家冰糖蜜汁藕。□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曹丽珍 文/图“年三十的饭桌上,怎么能少了这道蜜汁藕呢,老南京人都爱这糯叽叽的一口!趁这会儿还没排队...……更多
首届“鸭韵汇”开幕,南京老字号齐聚秦淮河畔
...晨报/爱南京记者 金磊)“没有一只鸭子能游过长江”。南京人爱吃鸭是出了名的,5月18日,南京首届“鸭韵汇”暨秦淮区餐饮美食嘉年华在南京秦淮区鹏欣·水游城盛大启幕,盛源祥、绿柳居、谈守梅、南京桂花鸭、金陵食府...……更多
...它参与建构了城市风景线,代表着城市的壮丽。明城墙,南京人最爱的“民城墙”,蕴藏了南京丰富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是南京人得以栖息的一处精神家园,是对石城南京最形象最具体的补充和说明。世代生长于这座“围城...……更多
一场秋冬宴品出 这四十年深厚底蕴
...的是南京金陵饭店中餐厨师长李骏杰。和所有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一样,李厨少年时期就对金陵饭店有一种独特的向往。1996年从旅游学校毕业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地选择了金陵饭店,一转眼已经过去了27年。多年来他专攻案板技艺...……更多
...金陵特有物产,第一次被推向了全国和世界。瓢儿菜作为南京人喜爱的本地菜,在南京城乡妇孺皆知,也被众多志书记载,除了前文提到的《江南通志》《随园食单》《白下琐言》《炳烛里谈》《白门食谱》,还有清末民初龚乃...……更多
“迁”不走的滨江记忆
...座有着73年历史的老厂不仅是新中国造船业的缩影,也是南京人的骄傲。从造驳船到造客货轮,再到造集装箱船、液货船、滚装船,它见证了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一艘艘巨轮从这里出厂驶向深海远洋,在世界各大港口穿梭来往…...……更多
年夜饭  这道菜很南京
...为独当一面的厨师长。每年年夜饭,他都会将这道菜送上南京人的餐桌。“三鲜烩鱼肚是南京人必点的年夜菜,我们要守住南京人心中的味道。”炖生敲金陵名菜从《随园食单》中“复活”本报讯(记者 黄琳燕 周容璇)“上菜...……更多
南京水稻种植面积、单产、总产连续3年稳步提升
...升。作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南京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水稻种植规模和产量并不占优势,但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却能连续3年稳步提升,这背后藏着怎样的“秘诀”?良田良种良技,丰产丰收...……更多
...鸭血粉丝、酒酿元宵、牛肉锅贴等特色美食,不仅是专属南京人的舌尖记忆,也是吸引游客消费品尝的城市名片。据统计,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全市接待游客量达486.1万人次,金陵美食成为八方来客的“必尝品”,带动了全市...……更多
少年探古金陵 十朝文化之旅
...过这次外出实地学习,受益匪浅,不仅增长了知识,身为南京人对自己家乡的文化感到自信,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未来,莫愁湖街道茶亭社区妇联将继续致力于举办更多类似的文化活动,为青少年们提供更多接触和学习传统...……更多
“打卡中国·古韵潮音——你好,江苏!”网络国际传播活动在宁启动 向世界传递江苏“古韵潮音”南报网讯(记者邢虹程锦欣)为深入发掘江苏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文明精髓,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增强中华文...……更多
新场景“圈粉”引流  “老味道”传承创新
...鸭血粉丝、酒酿元宵、牛肉锅贴等特色美食,不仅是专属南京人的舌尖记忆,也是吸引游客消费品尝的城市名片。1月7日中午,老鼓楼汤包夫子庙门店里坐满了前来吃饭的食客。总经理耿娟告诉记者,进入2024年,店里生意非常好...……更多
第三届江苏特色伴手礼名单揭晓,60款产品“榜”上有名
...─“厚重”得益于历史。金陵鸭肴甲天下,南京冠生园将南京人喜欢的鸭血粉丝汤装进轻便携带的礼盒,呈送给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让“金陵味道”香飘更远。──精致源自匠心。一条苏绣披肩揭开“老字号”企业的“神秘...……更多
今天,南大副校长亲自“上门”颁发录取通知书
...篇,共同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在所有南京人的心中,南大都是我们自己的‘最高学府’,而在我们金中学子心中,学校大门上赫然写着的‘南京大学金陵中学’八字,更是不断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以南...……更多
深挖《红楼梦》IP 讲好南京故事 诗韵越剧《织造府》首演
...桥”,于20年后重回故地织造府……8月10日晚,伴着这些南京人熟悉的地名,2024南京艺术节邀演剧目、诗韵越剧“金陵三部曲”收官之作《织造府》在南京保利大剧院正式首演。经典IP《红楼梦》,原著拥有庞大的读者群,更被...……更多
“金陵金领”在第十六届留交会上大放异彩
在第十六届留交会上,“金陵金领”高层人才猎聘会这一“金字招牌”表现出色。此次猎聘会推出了包括阿里巴巴集团、江苏叁度友信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60 家优秀企业的 300 余个高薪职位,其中...……更多
...,多角度生动地解读南京的个性。陶塑人面像憨厚的面孔南京人最早长啥样?1983年,距今约五千年的陶塑人面像在南京市浦口区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月牙似的眼睛、宽大的鼻子、隆起的颧骨、外扬的下颌,张开的...……更多
...,我们店里的人也明显多了起来。”“二月二,龙抬头,南京人在这一天去理发,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风俗,也是一种美好的期盼,希望自己或家人能够像龙一样‘抬头’,意思就是鸿运当头,有所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更多
南京过年“头牌菜”素什锦——“十全十美”
...耳、胡萝卜、黄花菜、香菇、香干等10多种食材组成,因南京人喜爱“十全十美”的寓意,又叫“十样菜”。对于南京人来说,少了素什锦就不叫过年。“从我记事起,每年进入腊月,家里的老人就要开始忙着做素什锦了。”家...……更多
解锁在南京运动过年的N种可能
...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丁媛媛体育消费新场景,已陪伴南京人走过三轮春夏秋冬,成为市民休闲健康生活的“优选”。昨日,由市民票选出的三类别共计32家“最受欢迎体育消费新场景”正式出炉,春节长假将至,让我们看看...……更多
金陵名菜“复活”,端上百姓餐桌
...四大名菜之一。现在,炖生敲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南京人年夜饭餐桌上常吃的佳肴。 ……更多
南京必吃的十大美食,保证让你吃得满嘴流油,回味无穷!
...么能不提金陵盐水鸭呢?这道菜可是南京的招牌菜,也是南京人的骄傲。盐水鸭皮薄肉嫩,口感鲜美,鸭肉在盐水的浸泡下,既保持了原汁原味,又增添了一丝咸鲜味。吃上一口,鸭肉鲜嫩多汁,简直让人欲罢不能。2、鸭血粉...……更多
...时代新习俗。第37届中国.秦淮灯会如期而至。秦淮灯彩是南京人永远不会错过的新年盛景。今年灯会创新开启“行进时观景+沉浸式体验”亮灯仪式,各类造型精美、设计精巧的灯彩,邀请市民现场感受新年美好祝福。开启第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记者昨天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兰英、陶承义于2月15日去世,易兰英享年99岁
2025-02-17 07:40:00
呼家楼有“哪吒闹海” 还有战国币、燕京八景、乾隆御碑
近日,北京呼家楼地铁的一组“哪吒闹海”彩塑,吸引往来行人注目,成了“打卡”新热点。原来,呼家楼地区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旧址所在地
2025-02-17 09:33:00
王爷墓残碑变衣帽架现身798艺术区
在北峪村,愉恪郡王园寝地面建筑已无存北峪村中散落的柱础石,疑出自愉恪郡王园寝愉恪郡王墓碑残件,2015年曾现身高碑店摄影/老五 在798艺术区展出的愉恪郡王墓碑残件愉恪郡王允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
2025-02-17 09:33:00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