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光绪废除科举制,标志着清王朝已经行将就木
我们且不论科举制的好或者坏,有利还是有弊,单就清光绪帝废除一千多年的科举制而言,清王朝已经是到了运转不下去的时候了。状元及第,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耀一个社会,一个集体,在局势稳定下来之后,总会慢慢的形...……更多
...此清朝科举的历史还需加上关外的7年。因此,清朝实行科举制一共268年(关外7年,入关后自顺治二年乙酉乡试至光绪三十一年乙巳科试261年),其中童试历史264年,乡试266年,会试/殿试则只有259年。 ……更多
科举的改革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所周知,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是隋朝开创的科举制,这一选官取士制度在唐朝得到承袭并完善。此后历代沿袭,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废除为止,科举制度在历朝统治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不...……更多
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功在霍元甲之上,名气不如霍元甲
...状元的人生。一、封建社会,尚武之风在封建社会中由于科举制度风靡一时,所以很多寒门子弟,都可以通过读书走上仕途。殊不知除了读书这一条路之外,还可以通过武术比赛的形式,作为步入仕途的一个途径。读书人可以考...……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艺高强无人能敌
科举制度从隋朝创立,历经一千多年,作为中国古代统治者选拔官员的一种主要手段,对历史的影响巨大。科举制度扩展了选拔官员的范围,吸引了大量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有识之士,打破了原本的阶级固化,扩展了社会阶层流...……更多
宋代科举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特奏制”,成宋朝的国策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更多
清朝科举三奇案:一个高兴,一个伤心,一个悲惨,科举制最终废止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朝废止。在清朝期间,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即府县考、乡试、会试和殿试,考中后依次称为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清朝在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期间,曾发生过...……更多
朝鲜王朝的殿试,又与明朝殿试有何不同呢
...否原样照搬?两国殿试的起源、发展殿试是中韩两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国的科举制度发展过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占有重要的地位。殿试是中国与韩国古代科举中最高一级的考试。由于是皇帝亲自在殿廷内主持...……更多
五姓七望的衰落,标志着古代门阀朝廷走向的结局
...不复往日。最后则是以封建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其以科举制为依托,去士不再再看重门第,而重才学,士子凭借才学在科举取士中脱颖而出,进而进入官僚体系。一、何为五姓七望何为五姓七望,其实就是七个家族,只是其...……更多
周福清科场行贿案给后代造成了什么影响
科举制自隋唐产生以来,就伴随着舞弊行为,期间出现了不少著名的科场案。在清朝光绪十九年,也就是1893年,发生了一件科举舞弊案,这场案件的案情并不复杂,但却是科举制废除前最后一桩科场案,同时这个案件却影响了...……更多
古代云南学子的状元情结
...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国实行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正式废除。1903年,云南石屏人袁嘉谷应经济特科试,获得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大魁天下,是为“经济特元”,成为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圆了云南人的状元梦。...……更多
从科举到学堂: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转
...以渐进改良的方式,终结了一大政治、文化情结。中国的科举制从公元605年进士科的设置,到1905年的终结,整整经历了1300年的历史。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它确实在中国历史上有过积极的作用。当然,对士子...……更多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温 琳历史上,有两个词容易被人记住,一个是“开创”,一个是“终结”。1904年对清王朝而言是风雨飘摇的一年,日俄战争爆发、华兴会成立……这一年也正逢慈禧七十大寿,清廷上下仍积极筹备。这一年...……更多
汉人的科举制度,在金元时代是怎样发展的?
...南宋和金朝面临的头等大事。如何尽快安定天下呢?通过科举制度来拉士人,无疑是绝佳选择。这样一来,杨业和元好问两人的经历和家族就成了绝佳的历史见证。杨业不仅是说书评戏里的主人公,还是历史上实实在在存在的武...……更多
真·状元联盟:谁还不是个状元?
...年那些真正的状元都什么样。1300多年科举史600多名状元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在人才选拔制度上的重大创新,甚至被西方研究者认为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之一,有人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隋代在中国历史上存...……更多
...天下的官员基本上都出自这些家族。为此,杨广鼓捣出了科举制,想要打破士族对上升渠道的垄断,加强中央集权。可惜的是,科举制度依旧不够,全天下的知识都掌握在士族手中,即使科举制出来,中举的也大多都是士族中人...……更多
对中华文化影响最大的姓氏,总人口大约有7000万,出过66位皇帝
...而在北方地区的河北以及京津地区,刘姓人口非常多。在科举制之前,刘姓做官的人总量十分巨大,在科举制实行之后,出现了不少刘姓的状元。最后要说的是,刘姓的发源是最早的,汉高祖刘邦就是沛县人,大家要知道,中国...……更多
宋代以前的史书没有奸臣传,为何宋朝开始设立奸臣传
...其实和当时的文化舆论,思想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宋代的科举制发展得十分繁荣,超过了前代科举制的发展,并且将当时的科举制度成功地与社会下层真正的接轨,使得社会下层有大量的流动空间可以进入到上层。最典型的一点...……更多
科举制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意义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更多
唐朝官吏选举制度揭秘:科举、吏部与任职考察
...封建社会官吏制度的先河,制度分工明确设立三省六部和科举制,用现代人的方式来解读就是选拔更加的公平、公正,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基层人群的权利,也缓和官权矛盾。而唐朝在延续隋朝制度的同时,也做了很大的改革。...……更多
他创建科举制,是中国最重要官吏铨选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的繁盛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奠定了基础。隋文帝创建的科举制后来是中国最重要的官吏铨选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中国分裂局面持续数百年之后,隋文帝成功地统一了中国。隋文帝完成的政治统一局面维持了几个世纪,...……更多
...国强兵,其次才是社会变革。但是清廷却在1904年废除了科举制,严重损害了传统士人的利益。实际上,科举制本身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科举考试的内容罢了。孙中山也提到“罢废科举,未免因噎废食。”第四,新政加重了...……更多
科举制在唐朝中后期为何不断侵蚀官僚体系
...相互合作。说到隋唐时期的官僚选拔制度,就不得不提起科举制。魏晋时期采取的九品中正制集中于贵族阶级,不利于扩大统治范围,到了隋朝时便面向下层阶级广泛选拔人才。科举制在唐朝趋于成熟,并逐渐为朋党政治的兴起...……更多
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能舞重达180斤的大刀
古时候有科举制选吧人才,但是一般只适合文人参加,而习武之人就无从任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将科举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文,一部分是武,就这样朝堂之上就有“文武百官”,而后来的武官也是很受重视的...……更多
“糊名法”的发明与应用:武则天与科举制度的改革
科举制,作为中国首创的选官制度,始创于隋朝大业元年,废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在一千三百多年的漫长科举考试中,共涌现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超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更是数不胜数。由于科举制成为普通人上升...……更多
历史上的“举孝廉”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将这样一种试策取士的方法称之为“科举”并建进士科,科举制度的出现打破了六朝以来的门阀制度,也为唐朝时期人才的选拔埋下了伏笔。唐朝年间科举制又可称之为“怀牒自列”,民间的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科举,既没有年...……更多
他是明朝状元,只当了不到20天,一身傲骨的他就被冤枉致死
高考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而在古代叫科举制度,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通过层层考试,最后第一名则是为状元。在古代...……更多
...这过程来看,卫青确实像走后门的外戚。不过在那个没有科举制的时代,皇帝从亲戚中挑选人才,也并没有什么毛病。西汉的人才选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察举制,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标准主要有四方面:品德好,有知识...……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加可以改变命运的科举考试。随着这些读书人进入长安,科举制在这一年迎来了重大变革,由原来的单一科目考核,变成了明经、秀才、进士诸科。唐朝官方还规定,天下读书人参加科举需经过地方州县的预试,合格后方能赴京...……更多
元朝为什么不推崇儒家那套呢
...并且在元朝入主中原以后,当时选拔文人的重要途径便是科举制,可以说是时有时无。在元朝时,由于政治形势的不同,统治者对于科举制度的态度是非常不一样的。有些统治者积极支持科举制度的推行;但是有些统治者在位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谁全歼秦国大军,战胜楚国劲敌,打遍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而在当时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传统就是“蹈义而死”
2024-10-15 12:36:00
长平之战中,赵国应该如何破局
公元前262年一场载入史册的战争爆发,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在战场上的正面对抗,双方为了打这一仗几乎都动员了国内所有能上战场的兵力
2024-10-15 12:37:00
战国时期有几次合纵连横的战事
战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战役数不胜数,兵法家所采用的战术策略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在所有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最让人印象深刻战术的莫过于六国联合起来一致抵抗秦国
2024-10-15 12:37:00
秦国的丞相,秦始皇的表叔,为何要起兵反秦呢
秦国的丞相竟然会起兵反秦,这是真的吗?实际上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此人虽然是秦国的丞相,但却是楚国的公子,难怪会这样做了
2024-10-15 12:37:00
公孙衍为秦攻下了魏国的河西地,为何在功成之际旋即黯然离秦
据《孟子》记载: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可知公孙衍是和张仪齐名的纵横家。而公孙衍出道其实远早于张仪
2024-10-15 12:38:00
吴起为何与曾申决裂
吴起约公元前年出生于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公元前年,吴起二十六岁,由卫逃到鲁。师事曾参之子曾申,学《左氏春秋》
2024-10-15 12:39:00
宋国势弱,宋襄公为何能入选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就算是初中生,也是耳熟能详,如数家珍,因为这些代名词实在是太过于有名。战国七雄的排名一直比较稳定
2024-10-15 12:40:00
范蠡辅助勾践打败了吴国,庆功宴当晚为何不辞而别
范蠡,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和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生平事迹深刻体现了他在多个领域的卓越才能和杰出成就
2024-10-15 12:40:00
唐太宗要杀吏部尚书,大将不肯指证为何后来却得到重赏
大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的一天,吏部尚书唐俭从太宗皇帝的殿中一声不响地退了出去。刚才这事情发生得有些突然。他奉召进宫来陪唐太宗下棋
2024-10-15 12:41:00
400多位皇帝,嬴政李世民为何成为领头人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但是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却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子孙和自己一样英明神武,5000年的文明历史,几十个朝代更替
2024-10-15 12:42:00
王翦之子王贲急流勇退得善终
俗话说的话,虎父无犬子。基因历来是个奇妙的东西,脉脉相承了亲族成员的特点,得以在惊涛骇浪,大江东流的历史中留下不朽印记
2024-10-15 12:43:00
嬴驷、嬴稷、嬴政三个团队相比,综合实力孰强孰弱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嬴政提起历史上曾横扫天下的大秦帝国,无人不为之惊叹。然而
2024-10-15 12:43:00
为何说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实是中国厚黑学鼻祖
蒲松龄写过一幅对联。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3000越甲可吞吴”
2024-10-15 12:44:00
秦始皇为什么接受不了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
李斯和荀子的情况那可是完全不同的。秦始皇能接受李斯这个曾经的儒家子弟,但他绝对不可能接受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要知道秦始皇和儒家之间的恩怨纠葛可是很难化解的
2024-10-15 12:46:00
嬴政只是把吕不韦贬到蜀地,为何他却选择自杀
吕不韦竟然落得了一个自杀的结局,这是他想不到的,也是很多人想不到的。这么聪明的吕不韦,为何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呢?想要了解这个问题
2024-10-15 1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