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功在霍元甲之上,名气不如霍元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8 15:09:00 来源:戏说三国

霍元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武术大家,除了民间老百姓口口相传之外,很多有关霍元甲的影视剧,也在不断轮番播出。

可以说霍元甲代表的不仅是中国武术魂,而且也是清末时期的爱国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一个被神化了的爱国武术家,他的武功早已经被传的尽人皆知。

但常言道:“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山更比一山高”,有一位号称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的人,他曾和霍元甲交过手,而且打败了霍元甲。

他就是清光绪二十四年武状元张三甲,今天就和大家谈一下这位武状元的人生。

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功在霍元甲之上,名气不如霍元甲

一、封建社会,尚武之风

在封建社会中由于科举制度风靡一时,所以很多寒门子弟,都可以通过读书走上仕途。殊不知除了读书这一条路之外,还可以通过武术比赛的形式,作为步入仕途的一个途径。

读书人可以考科举,而练武之人则可以考武举,在过五关斩六将之后,最终拔得头筹的人就是武状元。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晚清时期由于内忧外患,所以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了。在“以文教佐天下”,“以武功戡祸乱”的时代,文状元和武状元的地位同样重要。

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功在霍元甲之上,名气不如霍元甲

其实,科举制兴起于隋朝,但却在唐朝时期发扬光大,而武状元考试也是时期的专利,这种类型的科举考试是由武则天建立,按照当时的规矩每年一考,为了国际的军事建设储备了很多军事人才。

这种武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并于1898年最后一次武举考试之后彻底被废除,而此时正处清光绪统治时期。

二、最后一位武状元

古代社会习武之人都有侠义之心,他们要么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一个武举人,要么就会流落江湖行侠仗义。在晚清时期,有很多习武之人都纷纷创办武馆教授徒弟,目的就是希望可以用一身武艺报效国家。

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功在霍元甲之上,名气不如霍元甲

1876年,张三甲出生于开州户部寨村,虽然家庭清贫但却是一个武术世家,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练习武艺。

可以说张三甲简直是天生的练武奇才,无论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还是弓箭、软鞭等各种兵器,都能够耍得有模有样。

另外,张三甲从小就臂力过人,百八十斤的刀耍起来犹如盘龙翻舞,为了能够让儿子有更好的前途,张三甲的父亲将他送到了杨什八郎村,拜开州武林高手杨国昌为师,希望他学成之后能用自己的一身武艺,为国家做点事情。

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功在霍元甲之上,名气不如霍元甲

由于张三甲的武艺十分精湛,所以在老师的推荐下,他走上了一条科举考试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清光绪二十四年,张三甲经过苦战终于赢得了武状元的头衔,而他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

因为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七年,朝廷下诏:“所习原弓、刀、石及马、步射,皆与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遂“永远停止”。

历经五个朝代的武举考试,彻底消失在历史舞台上了,而张三甲则成为了收官之人。

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功在霍元甲之上,名气不如霍元甲

三、击败霍元甲

霍元甲是清末时期的爱国武术家,他于1868年出生于天津静海县。由于霍元甲的父亲是一个镖师,所以他自幼便研习武艺,后来还继承了家传“秘宗拳”绝技。

在当时社会中,他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高手。1909年,41岁的霍元甲创办“精武体操会”,并成为了沧州十大武术名人之一。

能够打得过霍元甲的人寥寥无几,尤其是很多影视剧中,霍元甲曾打败俄国大力士和日本武士,这让他的名气一时间风头无两。

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功在霍元甲之上,名气不如霍元甲

而张三甲在获得了光绪帝钦点武状元之后,一直在光绪帝身边当侍卫。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当时,有很多武林高手都纷纷找张三甲切磋,这其中就包括大侠霍元甲,而张三甲和霍元甲的比武,则有世纪之战的意味。

结果他们二人刚一交手,霍元甲便了解了张三甲的功底,并且他自知打不过张三甲,于是在比试两招之后便匆匆离开了,于是张三甲的名气更大了。

但可惜的是张三甲命短,所以在民间远不如霍元甲、黄飞鸿有名气。

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功在霍元甲之上,名气不如霍元甲

结语

张三甲作为晚清时期的最后一位武状元,关于他的传说坊间比较少,原因就是因为他英年早逝,只活了22岁。

如果从他和霍元甲的比武来看,他的武功应该在霍元甲之上,只不过英雄气短名气才不如霍元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8 21: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也是光绪帝亲点的武状元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然而在回到家乡享受功成名就不久后,他却以一种离奇的方式英年早逝。他身具非凡的力量,一百八十斤的大刀在他手中如同绣花针般灵巧,他能轻松地举起沉重的石狮
2023-07-14 05:15:00
大清最后的武状元,年少成名武功盖世,结局却令人唏嘘
...清时期才有重新兴盛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最后一代武状元张三甲的故事。新来的朋友们可以点点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文章和视频,又能及时接收最新信息一、武举制度的出现武举制度是在唐
2023-05-30 16:26:00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艺高强无人能敌
...,比如唐朝中期两次收复长安的著名大将郭子仪,他就是武状元出身。今天要讲述的就是,就是我国最后一位武状元。 科举制的落幕与最后一位状元1840年,随着鸦片战争的打响,救亡图存
2023-01-12 22:53:00
清朝最后的武状元张三甲,短暂而辉煌的人生
...常爱国,为中华民族做了很多贡献。有文状元,自然就有武状元,清朝的最后一位武状元叫张三甲。他的祖父张增早年外出打短工,遇到了一个武林高手,两人相交不错,张增便跟他学了些拳脚,回
2023-09-30 20:39:00
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能舞重达180斤的大刀
...制度让国家稳步发展。张三甲,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武状元,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据传,一次三甲手提大刀,飞身上马急驰于金堤之上,舞得性起将一棵直径盈尺的柳树砍下。
2023-05-04 14:10:00
从武林世家到武状元:张三甲的传奇人生
...仅可以通过文学才华考上状元,还可以通过武艺出众跻身武状元,这一制度的创立始于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女皇——武则天。她的举措为历代武人打开了一条类似文人的官途,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中
2024-02-08 15:23:00
他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22岁就不幸去世
...文人一样的晋升的道路。而我们今天的故事就是要说一个武状元,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武状元,他是我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武状元。光绪二十四年,有一个人来到了当时的京城,他此次来到北京的目的
2022-12-26 21:19:00
历代武状元大全,最厉害的是郭子仪,末代武状元两招击败霍元甲
...翁同龢、王维、杨慎、柳公权等名气大的。但问起谁当过武状元,估计多数人会张口结舌,好容易蹦出一个,也多半是苏乞儿。苏乞儿是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并非是历史上的武状元。武状元同样出自
2024-12-29 15:31:00
古代武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他是古代最后一位武状元
...花等称号,可以入朝做官。还有一项与它对应的,那就是武状元考试,科举选的是文官,武举则选的是武官。与科举相比,武举好像鲜少受到关注并不出名,这与中国千百年来重文轻武、崇尚礼仪也
2023-06-20 10: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 厦门受降地为何有两个?
第一次受降●时间:1945年9月28日●地点:鼓浪屿海滨旅社旧址(现鹿礁路2号)●厦门受降代表:海军少将李世甲、厦门要港司令刘德浦第二次受降●时间
2025-08-15 08:39: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⑩|青纱帐里的“阿庆嫂”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张海音 陈亚飞文案:张灵 刘杰 刘岚制作:齐媛媛 赵燕杰 马然 刘彤瑶鸣谢:中共容城县委组织部灵韵数字艺术工
2025-08-15 09:07:00
1966年上映的影片《地道战》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025-08-15 09:4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8月15日,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荣誉出品,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等出品
2025-08-15 09:53:00
大禹文化②丨九州与德州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15 11:07:00
文学里的抗战·红旗谱三部曲丨烽烟淬笔绘红旗
梁斌。 散襄军供图盛夏,蠡县辛兴镇梁庄村。天空湛蓝如洗,干热的风裹着草木芬芳,拂过冀中平原。土地变得滚烫,像燃烧过一样
2025-08-15 11:19:00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分享一个热知识:《恭喜恭喜》不是拜年歌,而是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
2025-08-15 11:20:00
文学里的抗战·平原枪声丨从未远去的“平原枪声”
抗战时期的李晓明。 肖张镇政府供图夏风,从平原上涌起,掠过无垠的青纱帐,晨曦里的肖张镇从酣睡中醒来。合上《平原枪声》最后一页
2025-08-15 11:22:00
80年前,抗日烽火燃遍燕赵大地。在那个鲜血与战火交织的年代,河北作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并以笔为枪打响文学里的抗战
2025-08-15 11:40:00
文学里的抗战·小兵张嘎丨苇淀深处觅“嘎子”
徐光耀近照。徐丹供图在百岁老人徐光耀床头的经典版画里,嘎子与玉英坐在船头,咧开的嘴角里盛着满溢的阳光——那是烽火岁月里最澄澈的笑
2025-08-15 12:30:00
文学里的抗战·野火春风斗古城丨暗夜星火耀古城
图为李英儒。 李小龙供图8月1日18时许,北京长安大戏院内热闹非凡,由抗战经典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改编、北京京剧院创排的同名京剧即将首演
2025-08-15 12:30:00
文学里的抗战·敌后武工队|敌后尖刀写传奇
1942年,敌后武工队军事行动前的留影,左起第一持枪者为冯志。 资料片“伟大的作品将来一定要产生,而且一定会产生在前线
2025-08-15 12:34:00
文学里的抗战·烈火金钢|烈火中的“金”与“钢”
河间市冀中烈士陵园内矗立的冀中革命烈士纪念碑。河北日报记者 田 恬摄夏日的滹沱河,阳光洒落碧波荡漾,一片绿意盎然。这条发源于山西的河流
2025-08-15 12:35:00
菏泽民盟书画院系列作品展——花风归来·田立致敬家乡国画作品展
菏泽民盟书画院系列作品展之首展——花风归来·田立致敬家乡国画作品展主办单位:民盟菏泽市委会承办单位:郓城县博物馆民盟郓城支部协办单位
2025-08-15 15:22:00
光耀太行 | 山西抗战中的白求恩
图为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外观。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张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战历史长卷中,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以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025-08-15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