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也是光绪帝亲点的武状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4 05:15:00 来源:戏说三国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然而在回到家乡享受功成名就不久后,他却以一种离奇的方式英年早逝。他身具非凡的力量,一百八十斤的大刀在他手中如同绣花针般灵巧,他能轻松地举起沉重的石狮子。

即使与当时备受赞誉的武术家霍元甲相比,他也毫不逊色。作为光绪帝亲自点名的武状元,张三甲的生平经历令人着迷,而他为何在年纪轻轻时就离世成为了一个谜。

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也是光绪帝亲点的武状元

张三甲,字鼎城,出生于开州户部寨村。他出生于一个习武世家,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武艺。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张三甲的武功突飞猛进,无论是刀、枪、剑,他都能娴熟运用,展现出精湛的技艺。他甚至在大街上举起一个巨大的石狮子,令村里的人称赞他有着非凡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三甲的父亲希望他能通过武功得到一份官职,以荣耀家族的声名。于是,他带着张三甲来到自己好友杨国昌的家,并让他拜杨国昌为师。

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也是光绪帝亲点的武状元

成为杨国昌的徒弟后,张三甲才意识到自己的武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其他师兄弟相比,他感到自己的能力远不足以与之媲美。因此,他刻苦训练,勤奋修行,在杨国昌的指导下,他的武艺有了长足进步。杨国昌甚至赞叹道:“我的弟子众多,唯有张三甲才如此出色。”这表明在杨国昌眼中,张三甲是一位非凡的武术天才。

在与杨国昌相处的日子里,张三甲展现出忠厚老实、勤恳本分的品质,赢得了杨国昌的高度赞赏。最终,杨国昌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张三甲,认为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也是光绪帝亲点的武状元

不久后,杨国昌让张三甲开始行走江湖。张三甲深知自己已经掌握了师父的全部教诲,因此他决定拜大内高手杜国春为师,专攻内功的修炼。在杜国春的耐心指导下,张三甲的武功再次得到了提升。

公元1879年,张三甲参加了大名府的乡试。当时人们并不看好他,但他却在乡试中大放异彩,凭借出色的表现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名列榜首,成为武举人。次年,由于慈禧太后下旨恢复武科举的旧制度,张三甲听闻消息后,与自己的弟弟冠甲在岳父杨公的支持下,前往京城参加武科举考试。

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也是光绪帝亲点的武状元

在这里,让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古代朝廷成员的选拔方式。对于那些没有人脉和财富的人来说,参加科举考试是唯一的选择。科举考试的起源可追溯到隋朝,但起初主要是文科考试。直到唐朝时期,武科举才开始逐渐兴起,并在明、清两朝得到重视。

张三甲和弟弟冠甲到达京城后,他们发现参加武科举考试的人多半来自富贵之家,甚至有些考生不惜重金贿赂考官,有些则寻求朝中有名望的人为其引荐。而在他们眼中,张三甲就是一个贫穷且无人脉的穷小子,因此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穷猴"。

不久之后,恭亲王奕忻身穿便服去观察考生们的武功练习,他一眼就看中了魁梧的张三甲,观察到他熟练地展示了各种武艺动作,立刻将张三甲收入自己的门下。

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也是光绪帝亲点的武状元

在会试期间,张三甲凭借恭亲王的声望以及自身对弓、剑、刀等器械的熟练演练,脱颖而出,在会试中名列前三,成功晋级殿试。

殿试是在皇帝和文武百官面前进行的考试。当张三甲手持一百八十斤的大刀,轻松自如地展示各种技艺时,整个殿堂都响起了掌声。光绪帝对他赞叹不已,当即宣布张三甲为武状元,并任命他为御前头等侍卫。同时,光绪帝还允许他在京城接受各地的祝贺。

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也是光绪帝亲点的武状元

这个消息传到了霍元甲的耳中,他也对这位武术奇才产生了兴趣,决定与他一较高下。于是,他找到张三甲,并提出了比武的请求。随后,他们找来一些江湖上有名的武术家作为裁判,规定每人有三次机会。比试即将开始,紧张的气氛弥漫其中。

霍元甲先发起攻击,但张三甲轻松躲开,展现出灵活的身法。随后,张三甲一脚踹开了霍元甲,霍元甲再次发起攻击,但张三甲轻松用手臂抵挡住了他的攻击。霍元甲无法接近张三甲的半个身位,这场比武毫无疑问地宣告了张三甲的胜利。

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也是光绪帝亲点的武状元

三天后,张三甲和弟弟冠甲返回家乡探亲,在经过大名府时,因为他在武科举考试中获得榜首的成绩,这个消息已经传开了。大名知府出于礼节,亲自邀请他进入府内。不久后,这个消息传回了他的家乡,乡亲们非常高兴,为他准备了一个写有“会元”字样的金匾。不久之后,还有人送来了“状元及第”的荣誉称号,表示他成功通过了科举考试。

张三甲回到家乡后,各地的人听说他成为了状元,纷纷前来祝贺。然而,由于频繁的社交应酬和疲劳过度,不幸的是,他感染了一种急病。尽管经过治疗,但不久之后,他的病情没有好转,最终不幸离世。他去世的消息让人感到十分惋惜,他还没有来得及为国家作出更多贡献就离开了人世。

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也是光绪帝亲点的武状元

与此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武科举考试在张三甲中榜后不久就被取消了,原因有很多。因此,他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这更加让人对他的离世感到遗憾和惋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4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功在霍元甲之上,名气不如霍元甲
...楼外楼,一山更比一山高”,有一位号称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的人,他曾和霍元甲交过手,而且打败了霍元甲。他就是清光绪二十四年武状元张三甲,今天就和大家谈一下这位武状元的人生。一
2023-02-08 15:09:00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艺高强无人能敌
...,比如唐朝中期两次收复长安的著名大将郭子仪,他就是武状元出身。今天要讲述的就是,就是我国最后一位武状元。 科举制的落幕与最后一位状元1840年,随着鸦片战争的打响,救亡图存
2023-01-12 22:53:00
大清最后的武状元,年少成名武功盖世,结局却令人唏嘘
...清时期才有重新兴盛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最后一代武状元张三甲的故事。新来的朋友们可以点点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文章和视频,又能及时接收最新信息一、武举制度的出现武举制度是在唐
2023-05-30 16:26:00
古代武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他是古代最后一位武状元
...花等称号,可以入朝做官。还有一项与它对应的,那就是武状元考试,科举选的是文官,武举则选的是武官。与科举相比,武举好像鲜少受到关注并不出名,这与中国千百年来重文轻武、崇尚礼仪也
2023-06-20 10:52:00
历代武状元大全,最厉害的是郭子仪,末代武状元两招击败霍元甲
...翁同龢、王维、杨慎、柳公权等名气大的。但问起谁当过武状元,估计多数人会张口结舌,好容易蹦出一个,也多半是苏乞儿。苏乞儿是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并非是历史上的武状元。武状元同样出自
2024-12-29 15:31:00
古代的状元能授予多高品级的官职?
...大,当然,这里指的是文科举,如果是武科举的话,那么武状元和武进士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考中状元只代表仕途的起点,并不代表能成为人生巅峰,日后能成就多大事业还得看机遇、能力以
2023-02-27 20:00:00
真·状元联盟:谁还不是个状元?
...建王朝共举行科举考试800余次,诞生今天仍有名可考的文武状元超过620名。 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壬午科,至哀帝天祐四年(907)丁卯科,285
2024-06-12 11:45:00
...十一年(乙未)状元为武国栋,也是科举史上倒数第二个武状元。旧时武科考试,分“外试”与“内试”。据记载,清代共109名武状元,直隶28名,其中天津3名。武国栋,字柱卿,天津人。
2024-01-05 01:27:00
历史上著名的状元及他们的成就
...忌,权大众不疑”,是真正的传奇。郭子仪也是第一位由武状元位至宰相的状元!三度拜相的状元:吕蒙正吕蒙正吕蒙正,北宋宰相,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名相。吕蒙正出身寒窑,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
2023-10-02 20: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