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糊名法”的发明与应用:武则天与科举制度的改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4 05:40:00 来源:戏说三国

“糊名法”的发明与应用:武则天与科举制度的改革

科举制,作为中国首创的选官制度,始创于隋朝大业元年,废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在一千三百多年的漫长科举考试中,共涌现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超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更是数不胜数。由于科举制成为普通人上升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给予再高的评价也不为过。

正是科举制对人身边地位改变的重要意义,于是通过作弊来取得好成绩更是层出不穷。文献记载,古代科举制的作弊方式最常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贿赂考官走后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考生,最常用这种方式。比如宋朝出现的“通关节”,意思是指考生与考官串通好,考生在答卷上留下双方约定好的标记,这样考官在阅卷时就能给予照顾。

“糊名法”的发明与应用:武则天与科举制度的改革

二是夹带物品。通俗来说就是夹带小抄,有时候甚至将考试的内容写在衣服、鞋袜、文具等物品上。三是请人替考。这样的作弊方式,前几年在高考考试中也时有发生。有作弊自然就有反作弊,古代朝廷也针对考生的作弊制度进行一系列防止作弊的制度,比如“锁院”制度、“誊录”制度等等。

“糊名法”的发明与应用:武则天与科举制度的改革

唐朝是科举制的探索阶段,各种作弊方式层出不穷,比如杨国忠儿子杨暄“学业荒陋”,这是当时公认的事实。杨暄参加考试,结果考官听说是杨国忠的儿子,直接录取。类似这样的例子,更是层出不穷。唐朝在防止科举制作弊的所有方式中,笔者认为“糊名法”最有意义,这一方式沿用至今,发明者是武则天。

“糊名法”的发明与应用:武则天与科举制度的改革

为了防止考官跟有关系的考生跟考官徇私舞弊,武则天创立了“糊名法”,即把答卷上考生的名字掩盖,进而减少批卷子考官认出答题者是谁的概率。然而,让武则天意外的是她的这个发明在唐朝并没有广泛使用,直到宋朝才糊名制开始大范围使用。

宋真宗在位期间,科举省试中出现了作弊行为,时任御史中丞、考制度副使的周起向朝廷建议使用“糊名法”,最终获得皇帝的采纳,“今岁举人,颇以糊名考校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毋庸置疑,“糊名法”对公正选拔人才,有着很大的意义,至今依旧沿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武则天当皇帝后,大力改革什么制度
一说起武则天,绝对是毁誉参半的一个人,在古代没有哪个人像武则天这样走两个极端,要么是死忠粉,要么反对到底,关于武则天的评价说法纷歧,但是她从政后的史书功绩是有证可依。最大的伟绩便
2024-03-02 21:37:00
科举的改革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五种,整体都是围绕着“文词”创作而费心劳神。▲女皇武则天剧照另一方面,唐朝对于科举制的一大变革在于创立由统治者亲自考察、策问士子的殿试制度。唐睿宗载初元年(公元690年),武
2023-05-15 19:42:00
宋太祖赵匡胤的科举制改革,既可维护政权稳定,又能柔性的集权
...施在北宋科举制改革中的政治意义要大于“公平”意义,武则天时期虽然也举行过殿试,但是并未形成定制,北宋初年改制,“殿试”就成了科举考试的最高考场。开宝六年,太祖皇帝赵匡胤令人宣
2023-02-13 20:22:00
科举制度对北宋政治造成了哪些影响
...至宰相,也大有人在。武举则是出现于702年,彼时是女皇武则天当政,而应武举的考生是来源于乡贡;唐玄宗时,诗赋成了进士科主要的内容。而北宋既沿用了前朝的科举制度,也在形式和内容
2024-06-19 18:43:00
宋朝科举改革: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之路
...可能大家觉得这是稀松平常之事,其实在宋朝以前,虽然武则天时期出现了糊名方法,但并没有大规模普及。可以说宋朝以前的科举考试很少有糊名的,直到宋朝才开始确定这个方法,并且一直将其
2024-02-27 16:42:00
科举制在唐朝中后期为何不断侵蚀官僚体系
...科目之外,在阅卷时要多次审阅,多人评判,逐层上报,武则天时期还发明了“糊名制”,防止士族门阀利用关系徇私舞弊。科举制对于统治者而言,选拔人才固然是目的之一,但他们真正想做到地
2024-04-20 17:13:00
李治真的懦弱吗?不,他不仅扩充唐朝国土,还改革了科举制
...看长孙无忌被谁逼死的可能性大。通常认为长孙无忌是被武则天害死的,因为他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我想当时的武媚娘即便在心里希望他死千万遍,也是没有本事杀死他的。当时的武媚娘手中毫无
2023-05-19 10:38:00
古代科举制度的三大鼻祖:孔子、隋文帝与武则天
...,不体恤百姓,也是真的。古代“高考”封卷制度鼻祖--武则天、陈靖 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了高速发展,特别是在武则天时代。武则天要上位,要获得官员的支持,原李唐旧贵是不可能支持她
2024-01-09 02:25:00
平民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下人才若想入仕报效国家,需要更加“内卷”。于是,自武则天神功元年(697)起,朝廷就有意疏通科举取士的障碍,通过颁布敕令限制流外官员入仕晋升渠道:“自今以后,本色出身,解天文
2023-10-27 20: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