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夺门之变”的当晚,手握重兵的于谦为何未反击
...普通人,撑起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脊梁。明朝大臣于谦,就是这样一位几乎被历史遗忘,却功在国家社稷的民族英雄。他一生正气凛然,两袖清风,甘于忠义而死,留下“赤帝子斩白蛇”的千古佳话。让我们回到15世纪的京城,细数...……更多
于谦手握重兵,完全能制止“夺门之变”,却为何坐以待毙
...复辟的明英宗朱祁镇在接受百官朝贺后,下诏将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当场逮捕,仅仅过了五天,这位功勋卓著的明朝“救时宰相”就被处死了。于谦虽然挽救了大明王朝,但在明英宗看来,他毕竟是景泰帝朱祁钰的亲信,加上他扶...……更多
夺门之变成功后,于谦为什么非死不可
...今天我们之所以会不断谈起夺门之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于谦的冤死,一个有功于社稷的臣子,一个清廉正直热血报国的读书人,因为权力斗争死在于莫须有的冤狱之下,令人唏嘘。对于于谦之死,《明史》《于谦传》是这样记...……更多
为何说“夺门之变”是改写明朝政治走向的一件大事
...变搞出如此大的动作,当时,身为明代宗心腹的兵部尚书于谦是否知晓,当晚,他又在干什么呢?对于政变当晚,于谦近乎缺位的行踪,《明史》中的《英宗纪》《景帝纪》《于谦传》中均无记载,难道于谦当晚真的失踪了?这...……更多
于谦入狱后说 找到这样东西可以证明我清白 英宗:清白也要杀
明朝名臣于谦之死,可以和宋朝抗金名将岳飞屈死风波亭并列为历史上两大冤案。于谦一生刚正廉洁,在土木之变后挺身而出,组织北京保卫战,挽救明王朝于摇摇欲坠之中。这样一个忠臣,却在夺门之变后,为徐有贞、石亨...……更多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场。于是在王振唆使下,坚持发动对瓦剌的御驾亲征。 于谦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在朝堂上力陈时局,极力反对此次冒进的御驾亲征。他直言不讳地指出,瓦剌军队骁勇善战,且蒙古军队骑射之术过人,明军主要依靠步兵与火炮...……更多
明朝忠臣于谦被冤杀的历史真相
...是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样千古名句的于谦,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千古忠臣是故事。自小风高亮节于谦是明朝的一位大臣,出生于1398年,为官多年,一直是尽职尽责,敢于为民请命,一直保持着高尚的品质...……更多
于谦:明朝第一忠臣的光荣与冤屈
古往今来,对于忠诚的描写很多,而明朝第一忠臣于谦,绝对算得上真正意义上光明磊落的官员。在其被冤死后,锦衣卫对他的家产进行调查,却在抄家时发现于谦家里贫困潦倒,一穷二白,感动得当场落泪。当于谦的死讯传...……更多
明代宗的“靠山”于谦,为何没有入内阁主政
...内部因素是明英宗的儿子年幼,加上刚刚升任兵部尚书的于谦的力挺。于谦当时的地位很独特,因为是他极力主战,成为出头鸟,所以大家在危急关头也愿意让这么个强硬派领头,带领明朝渡过难关,《明史·于谦传》中记载:...……更多
是什么导致于谦被杀,又为何说他的死决定了明朝气数将尽
...巨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了大明的气数将尽。这件事就是于谦被杀,于谦死了,一个一心为国,于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忠臣死了。他的死对于整个官场来说,实在是一场“大地震”,此后的明朝虽然维持...……更多
英宗可以杀于谦,为何嘉靖杀不了海瑞
明英宗朱祁镇和嘉靖皇帝朱厚熜面临的政治环境和与于谦、海瑞的关系确实不同,这是导致他们对待这两位官员态度不同的重要原因。于谦在明英宗时期的确拥有很大的权力,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决策。他在土木堡之...……更多
明宪宗为何恢复叔叔明代宗帝号
...机依旧没有解除。为举国一心抗击瓦剌,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站了出来,说服想要弃国南迁的大臣们团结一致保卫国都,并力推监国郕王朱祁钰继皇帝位。于谦的建议得到群臣及皇太后孙氏的认可,当年九月初,朱祁钰成为明朝...……更多
中国古代的英雄:于谦的忠诚与牺牲
...择自杀也不违背自己的良心。这个英雄就是明朝时的大臣于谦。于谦有着过人的胆识以及才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有一次,明朝皇帝明英宗要亲自带兵出征,不管别人怎么劝他都不听,要去攻打侵略者瓦剌也先,但他没想到自...……更多
揭秘明朝“夺门之变”:谁才是幕后黑手?
...鼎盛的时期,不可思议地玩出了“土木堡之变”。若没有于谦“补天”和朱祁钰支撑,大明真就变成第二个南宋了。如今的朱祁镇,正在南宫内,享受他的太上皇生活,而朱祁钰却悲痛欲绝。他只有朱见济这么一个儿子。一年前...……更多
明朝最霸气大臣,皇帝被俘后放话:这个皇帝不要了
...皇弟朱祁钰留守京城,朝廷上一切军政大权全都交给大臣于谦专断,然后明英宗就浩浩荡荡的带着一大批军士北征瓦刺了,出发时意气风发,结果在半路上就遭遇了暴雨天,部队前行都成了问题,后勤补给更是跟不上了,而且在...……更多
揭秘于谦的传奇人生与明朝的变迁
于谦,一位明朝名臣,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永乐十九年,他登上进士榜,从此踏上了仕途之路。宣德元年,他在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中斥责朱高煦,赢得宣宗的赏识。他的政治生涯曲折坎坷,因言官职而受排挤,但他敢于为民...……更多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忠义之魂永存不朽
...撑起一片天,成就不世的大业?反思历史,我们会发现,于谦这个普通文官,仅仅用他66年如履薄冰的人生,便将“忠义”二字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没有名门背景,却有敢于直言的刚毅品质;他没有武将身手,却以一介文官之躯守...……更多
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后,为何会受到优待最后还被送回?
...,是大明君臣的骄傲自大、决策失误造成了自己的大败。于谦其次于谦等大臣拥立朱祁钰登基,迅速形成了新的领导层,没给瓦剌人趁虚而入的机会。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后,瓦剌人打着送“英宗回京”的旗号妄图让明朝军队...……更多
吴瑾仗义执言:明朝权臣斗争与忠良的救赎
公元1458年,于谦被处死不过一年。看着龙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等待批阅,明英宗感叹道:“天下怎会乱到这般地步!”以勋戚身份随侍左右的恭顺侯吴瑾义趁机进谏说:“如果于谦还在,陛下就不用操心了。”明英宗听后悔恨...……更多
于谦:明朝的救国英雄,将“社稷为重君为轻”演绎到极致
...一言,有人主张南迁,这时有一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于谦。于谦的祖先在钱塘江做官,七岁时,有个和尚卜卦,说他将来可以做拯救时局的宰相。于谦为官后,一直敬仰文天祥的气节,为官清廉。他的第一个主张就是不要南...……更多
于谦作为文官从没带过兵打过仗,危难时刻凭什么守住大明半壁江山
...明的江山就会化为乌有。自古乱世出英雄,这次的主角是于谦,且看他是如何化解这场危机的。土木堡之变明朝的精锐军事力量和中央机构几乎被摧毁,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完全失去了政治和军事优势,不少大臣都主张南迁,...……更多
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明英宗朱祁镇的继位与宦官专权
...,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人心惶惶,有大臣提议南迁。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以英宗为质要求明军投降,于谦等大臣拥立郕王为帝...……更多
土木堡之战:明朝的危机与边将的艰难选择
...们,他们也在忠君和忠社稷之间纠结、犹豫。关键时刻,于谦挺身而出,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为由,毅然联合群臣奏请太后拥立郕王为新君,郕王朱祁钰连连推辞:“我有何才何德,敢当此请?”于谦道:“臣等诚忧国家,...……更多
明代宗朱祁钰:从监国到皇位的逆袭之路
...也十分犹豫,到底是该走还是不该走。此时,多亏了忠臣于谦,\"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如果当时迁都南京,必然是可以苟延残喘一些时日。不过,祖宗打下的江山基业,可...……更多
朱祁钰:从危机中崛起的明君
...稳住了人心,朱祁钰立即开始部署京城防务。他果断起用于谦主管军事,全权负责训练和调配北京城内外的明军部队。于谦是老辣能干的一条好汉,但曾与宦官王振有过节。此人一上台,立刻大开杀戒。王振的党羽无不株连击毙...……更多
祁镇复辟:明朝政治风波的背后原因
...,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其中一些大臣主张迁都回南京,被于谦为首的大臣驳斥。于是皇太后孙氏选择郕王朱祁钰行监国之权,接着就在同年八月二九日,文武百官上奏恭请朱祁钰登基为帝,孙太后准诸大臣所请,而被俘虏的朱祁...……更多
明英宗朱祁镇的谥号争议
...。京师保卫战,几乎成为明初中兴的最后希望。护国英雄于谦的淬火重生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护国英雄于谦挺身而出,径直走上了为国捐躯的道路。他与兵部尚书王佐交好,深得景帝器重,之前曾大力整顿军纪,深受将士爱戴。...……更多
他因谋逆罪被诛杀,抄家时发现一间密室,打开后皇帝后悔莫及
...罪被诛杀,抄家时发现一间密室,打开后皇帝后悔莫及。于谦,他是明朝名臣、家住杭州府钱塘县。于谦少年时期非常仰慕文天祥,他认为文天祥实施新政,有理想,有抱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为了学习文天祥不屈的气节...……更多
明朝猛将石亨是挽救明朝的英雄,为何最后被满门抄斩?
...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下,明代宗朱祁钰即位,兵部侍郎于谦坚决主战,并将一批将领释放,其中就包括身陷囹圄的石亨!石亨是渭南人,承袭伯父的军职,他英勇善战,史书记载“善骑射,有勇略,提大刀轮舞如飞”,每次作...……更多
从游方和尚到救国宰相:于谦的传奇人生
...上只有寥寥四字的记载:天下冤之。——题记(文天祥)于谦的父亲于仁,是个不折不扣的追星族。老爷子不追倡优,不追戏子,专门追随一位叫做文天祥的人。文天祥是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南宋名臣,抗元将领,一生忠心...……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国师袁天罡墓为何没有被盗
唐朝有位“国师”叫袁天罡,是李世民的“易学顾问”,擅长星相、占卜和堪舆之术,他预言了武则天将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2024-06-10 14:22:00
东湖评论:又到端午,韵味悠长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人们早早得就在盼、在期待那份节日的热闹了。众所周知,端午节本为纪念屈原而起,除了缅怀的意味,节日内涵又得以延展
2024-06-10 11:35:00
历史上真正的花木兰,究竟是什么形象呢
26年前,迪士尼推出经典动画电影《花木兰》,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木兰热”,用仅仅7000万美元的投资,在世界范围内狂揽7亿美元
2024-06-10 14:20:00
【理响荆楚】文化传承 | 什么是端午?
端午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
2024-06-10 11:04:00
某一天,唐文宗在思政殿上朝,问当值大学士周墀:“爱卿啊,你认为朕可以跟前代哪位君主相比啊?”这玩意儿答案还不是随口就来
2024-06-10 14:22:00
改写历史之人,100年出一个
(顺治帝绘像局部)公元1661年,清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一位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驾崩了。顺治死的时候,只有二十四岁
2024-06-10 14:24:00
康熙帝继位后,他的兄弟们结局如何
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帝王顺治,虽然在23岁时早逝,但是,他却具有非凡的生育能力。顺治短暂的一生,竟然生了8个儿子,6个女儿
2024-06-10 14:26:00
1403年的某个深夜,宁国公主与她的丈夫梅殷正准备就寝时,一个微弱的声响打破了房间的宁静。梅殷的眼角捕捉到窗外黑暗中几道匿影藏形的身影
2024-06-10 14:27:00
朝成化年间哪两个广西人深刻地影响了后面大明的百年国运
早在成化元年春天,广西就曾经发生过瑶民动乱,当时刚即帝位的宪宗派赵辅为总兵官前往平叛。民乱平息之后,明军将一些所谓的“罪人妻女”带回了北京
2024-06-10 14:29:00
聊聊战国时候楚国的皇帝楚成王
历史上皇帝父子、兄弟之间的互相残杀屡见不鲜,为了大位皇家常常能做出常人不敢想的残忍事情,这个天底下最为尊贵的官衔,却沾满了亲人的鲜血
2024-06-10 14:33:00
历史上的盐贩子都有一个什么特别爱好
历史上的盐贩特别爱造反?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一个道理,不是盐贩爱造反,而是造反的当事人或者背后几乎都有盐贩的身影。在中国古代造反是常有的事情
2024-06-10 14:24:00
没有袁崇焕,努尔哈赤可以破宁远、擒天启吗
自从萨尔浒大战后,明军对后金再无战略优势,只能被迫战略防守阶段,只求守住山海关以内,而关外之地只能眼睁睁看着被后金一步步蚕食鲸吞
2024-06-10 14:44:00
诸葛亮一生中有哪2个错误决定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集团的军师,也是蜀汉一段时间的实际操盘手。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没有小说、影视作品里的那么神奇,但能力确实可圈可点
2024-06-10 14:32:00
萧太后一意孤行,利用赵吉牵制赵恒,结果如何
《大宋宫词》萧太后萧绰好心给离别母亲的孩子,赵吉好吃好喝的,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萧太后的用意竟然是将赵吉捆绑于火盆之上
2024-06-10 14:25:00
崇祯面对李自成兵临城下的威胁,首先想到了谁
1644年春,屡战屡败的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然后立马挥师东征。闯军所到之处,明军皆望风而逃,开关迎接,除宁武关守将周遇吉外
2024-06-10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