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湖评论:又到端午,韵味悠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0 11:35: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东湖评论:又到端午,韵味悠长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人们早早得就在盼、在期待那份节日的热闹了。

众所周知,端午节本为纪念屈原而起,除了缅怀的意味,节日内涵又得以延展,大家在一起包粽子、吃绿豆糕,欢乐、热闹。由此可见一个民族善于化苦为乐的秉性。因此也想起小时候,那时的粽子品种比较少,能够吃上红枣馅的粽子,或者就着白砂糖吃清水粽,已经足以让人高兴了。

还记得那时候,大家吃过粽子,常常会将粽叶洗净、晾干,以备再用。当然,粽子好吃,却因为是糯米做成,所以不易消化,也不可饱食。好在端午节的风俗不仅仅止于吃粽子。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孩子都会在端午节胸前挂一枚用胶丝兜网着的咸鸭蛋,互相看着就喜庆。因此,吃咸鸭蛋时那份小心翼翼、还互相比谁的蛋黄中黄澄澄的油多才格外令人难忘。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那时比吃粽子还要激动人心的群体狂欢!平时温柔敦厚的人们在那一刻换上比赛的着装,只等一声号令,就在山呼海啸的助威声中如离弦之箭、齐心协力、奋力划桨,去争那个第一。那份狂热,淋漓尽致宣泄了生命的激情、彰显了团队的荣誉感。这些年,龙舟节已经走向了世界,龙舟竞欢,传统文化魅力彰显。就如同诗人余光中赞叹的那样:“百舸争渡,追踪你的英烈,∕要找回失传已久的清芬,∕旗号纷纷,追你的不仅是∕三湘的子弟,九洲的选手,∕不仅李白与苏轼的后人,∕更有惠特曼与雪莱的子孙。”(《汨罗江神》)这便是端午节的无穷魅力。

这又何尝不是民间尚争风气的集中呈现。龙舟赛与舞龙、舞狮、斗牛、广场舞一样,都是百姓找乐、也在找乐中互相比赛、在比赛中你追我赶、争取荣光的活法。因此,谁又能说“不争”才是我们民族的美德呢?力争上游、当仁不让、舍我其谁、人生难得几回搏的民魂,都在端午节的龙舟赛上得到了痛快淋漓的彰显。

至于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也有很多说法。端,开端之意。不是已经有“元旦”开一年之端了么?然而,多少年来,大家仍然将五月初五看作了一个重要的开始。是因为来自天干地支的“午月”讲究么?有没有狂欢过后,再一次开始夏天新一季劳作的意思?端午节的狂欢,足以给勤劳的人们加油。

端午节,因此不仅仅只是节庆,也蕴含着耐人寻味的神秘哲思吧……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樊星(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湖北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

责编:沈素芬【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21: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传承千载而历久弥新,以“中国端午 诗意宜昌”为主题的2024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将于6月在宜昌集中举办,这个源自两千多年前的古老庆典,不仅是一种文
2024-06-07 11:53:00
【地评线】东湖评论:在古诗词一起邂逅文化端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端午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为代表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除了外在物质形式沿袭端午节各种民俗活动外,我们更要通过文化
2024-06-10 07:56:00
“粽香浮仲夏,蒲剑映端阳。”2025年全国“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将于5月31日在宜昌秭归启幕。启动仪式搭建“诗意词境”“文化文脉”“非遗传承”“家国情怀”等舞台场景,设
2025-05-29 11:14:00
时临仲夏,岁至端午。又到一年粽叶飘香时。端午至,忆屈子;粽香满城飘,豪情分外涨。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正阳节等,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2024-06-05 16:43:00
【地评线】东湖评论:龙舟破浪行,品牌扬远名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民族情感。2006年,端午节民俗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端午节与清明、中秋三大传统节日被正式列入
2024-06-11 23:04:00
粽香四溢,龙舟竞渡。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如约而至,湖北省商务厅精心为大家准备了跨省打卡攻略。从千年古城到山水秘境,从舌尖美味到夜经济狂欢。这些端午假期值得打卡的圣地期待五湖四海的游
2025-05-31 23:34:00
楚韵千年,瑰宝闪耀。9月20日,第二届楚文化节在荆州方特东方神话主题乐园盛大启幕。城墙的花飘香,树上的叶含情,街边的景迷人,名城的楚味浓厚。省政府新闻办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
2025-09-20 22:30:00
东湖漫评:端午文化何以闪耀时代新光彩?
...传统文化正在与科技、体育、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武汉东湖运用AI技术复原楚辞世界,让参观者“穿越”回战国时期,亲历屈原笔下的香草美人;乐动智能龙舟训练系统,结合传感器与互动软件
2025-06-03 11:36:00
...河湖如织,孕育出湖北人如江水般奔腾不息的运动豪情。东湖之畔,晨跑队伍步履轻快、奔跑向前,在明媚朝阳下挥洒汗水,用脚步踏出对生活的热爱;荆州城下,龙舟飞桨逐浪,划破一江碧波,向
2025-08-08 19: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