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4 21:57:00 来源:戏说三国

周公吐哺、屈原、岳飞等历史人物,都是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卓越的忠诚和爱国情感,他们的奋斗和牺牲对国家的发展和历史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他们的事迹也被后人传颂不衰,名垂青史。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创建者,确实在洪武之治时期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了国家的发展。明朝在经历了朱棣的永乐盛世以及朱高炽和朱瞻基的仁宣之治后,国力逐渐鼎盛,实现了国家的繁荣。然而,英宗朱祁镇的御驾亲征却成为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一、明朝边疆危机待解

元末明初,朱元璋建立大明,实行洪武之治。明太祖与明成祖时期,王朝国力日益强盛。明成祖五次远征漠北,大败蒙古军,沿边万里青山,北方暂时太平。

明宣宗与明英宗时,仁宣之治使得明朝进入极盛时期。然而好景不长,蒙古部落趁机坐大,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正是明英宗亲征瓦剌,最终兵败土木堡。

元朝灭亡后,漠北蒙古分裂成众多小部。明太宗时期,曾多次北伐,削弱蒙古力量。但他去世后,蒙古部落内乱不断。到了宣德年间,瓦剌部首领也先崛起,逐步统一分裂的蒙古。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此时英宗初登基,功高震主的宦官王振开始专权,英宗又贪图逞威与冒进,不听劝谏,一心想效仿先皇征战沙场。于是在王振唆使下,坚持发动对瓦剌的御驾亲征。

于谦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在朝堂上力陈时局,极力反对此次冒进的御驾亲征。他直言不讳地指出,瓦剌军队骁勇善战,且蒙古军队骑射之术过人,明军主要依靠步兵与火炮,不宜深入漠北。恳请英宗修文而不要武,谨守国土而不要妄动边疆。

但是英宗不听,仍然决心亲征。1449年冬,英宗亲率25万大军西进,王振随同监军。直到行至大同,瓦剌军队引诱明军深入腹地。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王振正中套路,执意深追,明军于平原遭到夜间骑兵袭击。三万明军全军覆没,英宗本人也被擒获。此役一战,明军元气大伤,王振的错误指挥直接导致了土木堡的惨败。

土木堡大败的噩耗很快传回京城,朝野为之震惊。主和派大臣建议迁都南京,保全江山社稷。于是在这危急关头,于谦挺身而出,支持固守京城,建议立英宗的弟弟代王朱祁钰为帝,稳定民心。在他娴熟的政治手腕运作下,朝臣最后达成共识,立景泰帝,力保京师。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二、于谦誓死保家卫国

土木堡一役,前线精锐损失殆尽,京城防务顿时空虚。保家卫国的重责大任,落在于谦一人的肩上。

于谦首先稳住了民心,孙太后想亲政,他则以国家大局为重,说服太后明哲保身,冷静应对,最终扶持景泰帝登基。明军将士看到新帝加冕登基,也重新燃起了斗志。其次,于谦亲自前往土木堡寻获大量遗弃军械,重新武装京城守军。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他还从山东、河南以及湖广调拨了十余万精兵,调动运粮军,多方筹措军需。这些援军昼夜兼程赶来,在于谦的精心调度下,迅速进入京城各个城门,以占领有利地形,全力保卫京师。最终,于谦在京城内集结了超过二十万守军,做好了防御准备。

就在这时,瓦剌大军来袭,也先对京城发动了多波猛烈攻击。于谦亲自坐镇指挥,在德胜门外构筑了三道高塘峭壁。明军步兵坚守高地,掩护大炮将瓦剌骑兵引诱至城下,然后一举响炮轰击。瓦剌军队接连遭到重创,不得不退兵。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此后一个月内,瓦剌多次发动进攻,屡攻屡败。明军气势如虹,士气高昂。瓦剌军心动摇,也先终于认识到无法突破京城防线,只能退兵回朔。

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于谦舍生忘死,终于守卫住了京城,击退了强敌,成为抗击瓦剌入侵的主心骨。他的决策英明、指挥如神,让明军转危为安,为明朝赢得了喘息之机。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三、复辟之后沦为政治牺牲

瓦剌退兵之后,也先打算释放英宗,以求和谈。但景泰帝为保大统,警惕英宗复辟,拒绝接回。在群臣再三恳请下,终于让英宗回京,但将他软禁于南宫,加以监视。景泰帝身体每况愈下,太子之位悬空,政局再度不稳。

此时,以石亨为首的朝臣发动兵变,重新扶持英宗复辟称帝,是为天顺帝。为了确立英宗的地位,石亨等人极力建议杀死于谦。因为于谦当初正是拥立景泰帝的主要功臣,如今英宗返回,于谦的威望与气节都成为心腹大患。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再加上,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主张南迁,曾反对英宗,英宗对他早就心存芥蒂。石亨等人趁机挑拨,英宗终于下令处死于谦。孙太后多次前来求情,可英宗态度坚决。

1457年,于谦被押解至刑场斩首。临刑前,于谦神色从容,亲手将自己的官服摆放整齐,以完整保留最后的气节。锦衣卫抄家时,发现他虽身居高位,生活却十分简朴,家中无任何积蓄。这充分证明了他清正廉明、一心为国的高风亮节。

太后听闻于谦遇害的消息,悲痛欲绝,日夜哭泣,茶饭不思。于谦用生命践行对国家的忠诚,但最终沦为朝廷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他高洁的品格,至死未改。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四、忠心报国足留楷模

于谦出生寒门,从小勤奋好学。他刻苦用功,终于高中进士,步步晋升,官至兵部尚书,是当时明朝的红人。

他为官清廉,治国务实,力主仁政。在土木堡之变后,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地指挥部队,终于在北京保卫战中击退强敌,立下汗马功劳。

太后欲以景泰帝稳定政局,于谦全力支持帝位继承。英宗复辟后,于谦也曾尽力劝谏,但终究难逃被杀的命运。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结语

虽然于谦因朝堂政争被害身死,但他一生矢志报国,忠心不渝,是明代典范的卿相。他在北京保卫战中表现的过人胆识与军事才能,被百姓传为佳话,深受敬仰。

于谦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为后人树立了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今人缅怀于谦,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纪念,也在于弘扬他仁爱民生、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以激励和鼓舞后来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于谦:明朝的忠诚良将与国家危机中的英雄
...。其中最令人敬佩和惋惜的人物之一,就是明朝著名重臣于谦。于谦是明朝中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曾经辅佐四代皇帝,为明朝延续了200多年。他一生清廉正直,坚贞不屈,不畏强敌
2023-09-23 11:16:00
明英宗朱祁镇真的是昏君吗
...骂的莫过于:麓川之役、王振专权、土木堡之变、以及杀于谦。首先要说一点,以上四件事这里小编并没有洗白的意思,但是要说一说其背景和因果。就麓川之役、王振专权、土木堡之变这三点来说
2023-06-14 15:09:00
明朝英雄于谦功高盖世,冤死可叹
...朝,为之续命百年,最终却被施以谋反罪名,含冤而死,于谦终究为何会遇此不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于谦是明朝大臣,与岳飞齐名的名族英雄,肝脑涂地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世,这
2023-10-04 19:34:00
于谦为何始终都不被重用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于明永乐19年(公元1421年)考取进士,走入仕途。后跟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叛朱高煦有功,而被委任巡按江西,后被擢升为兵部侍郎。于谦的清廉,当时上至朝
2023-06-10 13:31:00
明朝忠臣于谦被冤杀的历史真相
...是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样千古名句的于谦,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千古忠臣是故事。自小风高亮节于谦是明朝的一位大臣,出生于1398年,为官多年,一直是尽职尽责,敢于
2024-01-08 15:44:00
朱祁镇复辟成功之后第一件事情为何就是杀了于谦
明英宗上台后,立刻就杀了于谦,这是一件让人非常不理解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明英宗不该杀于谦。明英宗在“土木堡事变”中被俘,接着瓦剌的统帅也先用明英宗要挟明朝。于谦在那时候
2023-06-14 20:04:00
于谦权倾朝野为何会被轻易的被打倒
...言\"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大臣于谦十二岁所写的诗,反映了他的人生追求,而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表示他做到了。于谦在朝廷崭露头角那一年,明朝正处于一
2023-04-23 15:28:00
为何说“夺门之变”是改写明朝政治走向的一件大事
...变搞出如此大的动作,当时,身为明代宗心腹的兵部尚书于谦是否知晓,当晚,他又在干什么呢?对于政变当晚,于谦近乎缺位的行踪,《明史》中的《英宗纪》《景帝纪》《于谦传》中均无记载,
2023-10-13 15:59:00
孙太后:明朝的守护者,母爱的典范
1449年,朱祁镇被瓦剌俘虏。瓦剌首领手握“王牌”,威胁明朝:给他钱!没想到孙太后立即回答:不可能!瓦剌人以为孙太后在演戏,谁知道几天后她就被打脸了。孙太后虽然没有出钱,却拥立朱
2024-04-23 11: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