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主编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却冻死雪堆中,满腹才华,输在情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6 20:0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他是明代三大才子中最早登场的一位,也是结局最凄惨的一位。

他主持编纂了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却葬身雪堆中。

他就是明朝大才子解缙,自小被称为“神童”,12岁时就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他主编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却冻死雪堆中,满腹才华,输在情商

《儒林外史》中范进参加乡试中举时已经54岁,而

解缙

在乡试中拿到第一名解元时,只有18岁。

第二年,意气风发的解缙考中进士,成为

庶吉士,

进入翰林院。

即便在翰林院这人才济济的地方,解缙的诗词文章也是首屈一指的,他

很快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青睐。

解缙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曾在元朝当官,他的父亲解开满腹经纶,朱元璋对他很是欣赏,想封他做官,但是解开不肯出仕。

于是,才华横溢的解缙的出现使朱元璋如获至宝,也弥补了朱元璋心头解开拒绝为官的缺憾。

朱元璋对解缙讲与他的父亲是故交,视解缙为己出,告诉解缙有何想法尽管“知无不言”。

解缙性格耿直刚正,真的做到了“知无不言”。

他的多次大胆谏言引发朱元璋的不满,屡遭贬谪。

他主编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却冻死雪堆中,满腹才华,输在情商

当时朱元璋杀人如麻,胡惟庸案牵扯众多大臣被杀,连开国功臣李善长都未能幸免,但是解缙却上书为李善长伸冤,使朱元璋认为解缙在挑战他的权威。

朱元璋为此特意召来解缙的父亲解开,让他把解缙领回家好好读书历练,十年之后方可成大器。可见,对解缙的直言劝谏朱元璋很不认同。

就这样,解缙陷入长期的沉寂。

八年后,朱元璋驾崩,解缙与太祖的十年之约没有了下文。

他主编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却冻死雪堆中,满腹才华,输在情商

朱允炆登基以后,召解缙回朝廷准备重用,可惜解缙返回京城时母亲丧期未满,使他被弹劾私德有亏,被朱允炆贬到河州。

后在德高望重的礼部侍郎董伦的推荐下,朱允炆才又将解缙召回京城,担任翰林

待诏

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时,已升任

翰林院侍读的

解缙主动投靠朱棣。

朱棣久闻解缙大名,为了拉拢翰林文臣,他让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职文渊阁,帮助处理朝政,这也是明朝最早的内阁。

解缙等七人协助朱棣为永乐朝定下一系列制度,拉开盛世的大幕。

开始,朱棣对解缙非常倚重,不仅让他主持编撰《太祖实录》,还让解缙担任科举主考官,甚至说“大明朝不可一日无朕,而朕不可一日无解缙”。

永乐元年七月,朱棣命解缙带领147位文臣编撰《永乐大典》。一开始书名尚未敲定,解缙未领会明成祖朱棣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仅用一年多时间交出初稿《文献大成》,导致朱棣很是不满。

他主编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却冻死雪堆中,满腹才华,输在情商

之后姚广孝加入,编纂队伍累计达3000人之多。

全书于永乐五年定稿,朱棣亲自为这部鸿篇巨著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

此时的解缙日夜陪伴在皇上身边,可谓红极一时。

然而,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解缙孤傲耿直的个性再次将他推入风波中。

朱棣登基以后,一直被立储问题困扰,在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之间摇摆不定。

有一次,朱棣召见解缙,让他就立储一事畅所欲言。

自古以来,立储的话题都很敏感,因为一旦言语不当,不仅会得罪帝王或者皇子,还可能性命不保。

然而性格有棱有角的解缙却毫不避讳,开门见山地言道“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朱棣刨根问底时,解缙以“好圣孙”三字作答,这“好圣孙”指的正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是朱棣最喜欢的孙子,而只有朱高炽即位,朱瞻基才有机会做皇帝。

他主编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却冻死雪堆中,满腹才华,输在情商

朱棣于当年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解缙却被汉王朱高煦怀恨在心。

朱高炽成为太子后,朱棣总觉得亏欠了当年在靖难之役中出过大力的朱高煦,对他格外厚待。

仗着父皇的宠爱,朱高煦在京城骄横跋扈,某些礼制上甚至超过太子。

耿直的解缙眼里揉不下沙子,于是向朱棣历数朱高煦的不是。

解缙的直言不讳激怒了朱棣,认为他在离间骨肉亲情,后来朱棣命令成国公朱能征安南时,解缙出言反对,使明成祖开始疏远他。

有一次,皇上赏赐内阁成员二品纱罗衣各一件,唯独不包括解缙,使他很难堪。

不久后,朝中发生内廷机密外泄事件,朱高煦趁机诬陷解缙,使解缙彻底失去皇帝的信任。

永乐五年,朱高煦弹劾解缙在科举考试中阅卷不公,朱棣将他贬到广西;

永乐六年,解缙被诬告参与皇子间的争斗,使他又被贬到交趾。

他主编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却冻死雪堆中,满腹才华,输在情商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解缙这位百年不遇的才子,在人际关系上吃尽了苦头。

永乐八年,解缙因公事回京,当时朱棣出征漠北,解缙想见而不得,就转而去觐见太子,之后再南下返回交趾。

没想到,这件事被朱高煦再次抓到把柄,向凯旋后的朱棣再奏一本,添油加醋地说解缙趁皇上不在京城,特地前来拜见太子。

解缙还没走到交趾,就被朱棣派出的锦衣卫在广东追上,直接装入囚车,运回京城,以“无人臣礼”关进大牢。

在暗无天日的诏狱里,解缙一呆就是五年,受尽折磨。

永乐十三年正月,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向皇帝呈上囚犯名单时,朱棣看见了解缙的名字,问了句“缙犹在也?”。

纪纲听出了朱棣的话外之音,当天夜里在诏狱中将解缙强行灌醉,之后将他拖到户外的皑皑白雪中掩埋起来,活活冻死。

他主编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却冻死雪堆中,满腹才华,输在情商

这位才思敏捷、精通书法诗文的大才子,离世时年仅47岁。

他学富五车,却被三代帝王抛弃,经历了朱元璋的冷落,朱允炆的忽视和朱棣短暂重用后的弃之如敝屐。

他和很多贤能之士一样,凭借才华进入仕途,官场却不能容忍他们的棱角。

他因为不懂审时度势、缺乏政治敏感度,而把自己一点点推到权利争斗的漩涡中,因为仗义执言,得罪同朝为官的重臣,屡遭诬告,从牢狱之灾到悲惨离世。

解缙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永乐大典》。这部巨著汇集了古今图书将近八千种,约3.7亿字,是中国古代最大最全的资料性书籍,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

与这部书的辉煌对比鲜明的,则是主编解缙的凄凉收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6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知县出一刁钻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下联成就了千古绝对
...生的罪孽,就是作为主编修官,编撰整理出了清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四库全书》,集古今图书之大成,也造成了几千年文化浩劫。《四库全书》光《总目提要》就有200卷,共计收录总计9350
2024-02-28 22:03:00
解缙:明朝第一才子获两朝君王宠信,却因情商太低被冻死在雪地里
...厌浩繁”。很显然朱棣要的是一本涵盖古今、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但在那个时候书籍很容易遗失,想要采集这么多的书籍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朱棣将这项重任交给年仅34岁的解缙
2024-12-08 09:35:00
有“大才子”之称的解缙,到底做错了什么,被锦衣卫“醉杀”
...,让他负责编写《永乐大典》,这本书号称古代的"中国百科全书",是一部千古奇书,编纂能够顺利完成,背后都是解缙的功劳。 在立太子问题上,犯了皇帝大忌,最终惨死于冰天雪地中朱棣
2023-09-23 13:54:00
永瑢:乾隆帝第六子,官至四库全书馆总裁,满腹才华纵情山水
提起才华这事儿,乾隆啊,他的才华甚至还比不上他的第六个儿子永瑢和第十一个儿子永瑆呢。这俩儿子那可是钟情于山水的书画家,在清朝那可是相当有名气的。说起来,他们的名声甚至能和当时的大
2024-12-15 17:41:00
消失的永乐大典,全书两万两千多卷,藏着西方只字不提的崛起奥秘
...为人类历史中的旷世经典。西方学者称其为“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而它的影响和重要性,至今仍在广泛传颂。解缙曾被朱元璋称为“大才”,朱棣亦深知其才华,曾夸赞他“日不可离君”,却最
2025-05-13 14:15:00
乾隆给纪晓岚一张白纸让他宣读,乾隆为何瞬间龙颜大悦
...朝廷相争、钻研学问的事。正巧当时乾隆想找人修撰一套百科全书,他便将此事放心地交给纪晓岚去办,于公于私,他都相信纪晓岚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纪晓岚果然不负期望,带着360多位官员
2024-02-07 17:42:00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力学》卷首发 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特点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济南4月28日电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力学》卷日前在济南首发。该卷主编李家春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陆启韶教授、上海大学陈立群教授和中国大百科全书
2024-04-28 14:54:00
短视频带火的硬核图书,《中国儿童军事百科全书》发行50万册
...博会上,“童心向国防,共筑强军梦——《中国儿童军事百科全书》发行50万册纪念暨陈洪教授军事科普讲座”举办。《中国儿童军事百科全书》特邀军事顾问陈洪做了军事主题科普讲座,分享的
2023-07-27 18:24:00
《中国儿童海洋百科全书》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
...月11日,“向海图强 守护蓝色家园”——《中国儿童海洋百科全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举办。《中国儿童海洋百科全书》由“深潜院士”汪品先担任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合
2024-01-11 18: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