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英宗朱祁镇真的是昏君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4 15:0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一位让大多数明粉弃之以鼻的明朝君主。在明粉心目中,这是一个让明朝由盛转衰的无能皇帝;在大多数明史爱好者的观念里,这是一个在土木堡断送明朝精锐的“叫门天子”,更是被众多网友戏称为“大明战神”。得益于《大明风华》的热播,明英宗年少昏庸,宠幸奸佞,刚愎自用,愚昧无知的形象深入观影者,貌似如此昏庸窝囊的皇帝准是昏君没跑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一期,小编就来说一说明英宗朱祁镇到底是不是昏君!

1435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驾崩,皇太子朱祁镇继承皇位,次年改元“正统”。纵观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最为人诟病和唾骂的莫过于:麓川之役、王振专权、土木堡之变、以及杀于谦。首先要说一点,以上四件事这里小编并没有洗白的意思,但是要说一说其背景和因果。就麓川之役、王振专权、土木堡之变这三点来说,既有宣宗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存在英宗时期的人为因素,以及事件发生前后的连锁反应。

明英宗朱祁镇真的是昏君吗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小编说过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明朝的边防和军事上转攻为守,分别在北方和南方放弃了大量的国土和重镇,放任蒙古瓦剌发展壮大;内政上开启内宦参政的先例,埋下宦官专权的隐患。而正是宣宗挖的这两个坑,造成了英宗时期众多的负面连锁反应。

首先说正统初年的麓川之役,南方麓川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明朝发兵征讨,历时数年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却以盟约形式结束。但这个锅让明英宗并不合适,因为这一时期主少国疑,朝政由太皇太后张氏及“三杨内阁”把持,可以说麓川之役是太皇太后张氏及“三杨内阁”的主导下爆发的。而究其爆发的根源,更多是宣宗时期对南方领土放弃所造成的。

明英宗朱祁镇真的是昏君吗

其次的王振专权,在宠幸宦官王振上英宗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宦官专权的苗头其实在宣宗时期便已显露头角。为了减轻批阅奏折的压力,加快办事效率,明宣宗朱瞻基设“内书堂”让宦官们读书识字,并让宦官代为批阅奏折,参与政事,间接为宦官滥用权力、实行专权开辟了道路。王振在入宫之前便已经识字,加之其善于洞察人意,机敏“狡黠”,入宫后便受到了宣宗的喜爱,任命其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朱祁镇,在朱祁镇亲政后,让其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同样的,错是英宗,祸根在宣宗时期便已埋下。

再者就是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英宗确实要负很大的责任,但是锅不能让英宗一个人背,早在宣宗时期明朝便大量放弃关外的土地及重镇,并且明宣宗对北方蒙古势力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整个宣德年间瓦剌实力迅速恢复,并且逐步击败、归并了鞑靼部与兀良哈部。可以说,瓦剌部经历仁宣十年、正统前十年的发展,实力已经非常强悍,领土从西北甘肃一带一直到辽东地区,其中还包含宣宗所放弃的关外大片土地。反观明朝,能打仗的将领少之又少,卫所制度漏洞百出,加之麓川之役、三次北征对国力的损耗,军队战斗力下滑严重,而此时明朝的九边防御体系还未形成,北方的瓦剌部直接威胁着京师的安全。等到也先率领整个蒙古势力南下的时候,明朝从辽东到甘肃都受到了突袭,此时明军的主力都不在京师周围,明英宗只能仓皇组织一些军队应战,加之英宗年纪轻、能力局限,又有王振的作乱,战败似乎就是个必然结果。但这战败的锅,绝对要明宣宗朱瞻基跟他一起背。

明英宗朱祁镇真的是昏君吗

最后就是杀于谦,明英宗夺门复辟后,便将于谦抓入大牢,不久将其处死。关于于谦的死,包含了石亨的报复和英宗复辟的必然性,先说石亨的报复,于谦在朝堂之上指责石亨顾及私情,让石亨怀恨在心,想搞垮于谦,所以于谦被抓后,石亨便鼓动英宗将其处死。再者于谦带领明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威望盛极一时,在兵部于谦集中了调兵权和指挥权,让朱祁镇非常忌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英宗夺门复辟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作为千古忠臣,及民族英雄,确实死得冤枉,明英宗深知于谦的忠诚与能力,对于处死于谦,明英宗朱祁镇也非常纠结,但如果不杀于谦,其“夺门之变”的正统性、合法性就会荡然无存,所以只要英宗复辟成功,杀于谦就是个必然结果。

那么,明知是忠臣却非要杀,明英宗到底昏不昏呢?

小编个人觉得,不昏!

英宗自小受到良好的宫廷教育,本性不坏,只是贸然出征沦为阶下囚。土木堡之变前的英宗励精图治、很有进取心,由于“仁宣”的不勤远略,导致英宗继位的时候,大明王朝已经危机四伏:南边麓川常年侵扰边境,北边瓦剌如日中天,边防一度颓废。朱祁镇继位之后,整顿军务,派遣将领戍边,并且三次北征伐。加强边防,建重要的战略基地腾冲石城,使其成为后世明朝在西南极边的力量投射中心。设立波罗河卫与忽鲁木卫,巩固明朝东北的统治力。

明英宗朱祁镇真的是昏君吗

不过,也许正是命运多舛,被囚、被禁的经历也使得英宗对命运多有敬畏,对人命多有尊重,对世事也多几分理解。复位之后的他勤于政事,任用李贤、王翱等贤臣,并先后平定“石曹之乱”,释放被朱棣囚禁的建文帝幼子朱文圭,恢复宣德朝胡皇后的称号,并下旨停止嫔妃的殉葬制度,这些好事都颇得史家赞赏,《明史》称赞:“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其实从朱祁镇的庙号就可以看出后世绝不认为他是一个昏君,在《谥法》中:“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著曰英;明识大略曰英”,说白了“英”代表着出类拔萃、聪明智慧,属于美谥。我们的伟人也曾说过:“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明英宗朱祁镇真的是昏君吗

总的来说,明英宗朱祁镇一生有功有过,文治武功可圈可点,有不足之处,也有闪光点。《明史英宗本纪》对英宗评价更多的是给予肯定,“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明英宗前后在位24年,在仁宣之治的基础上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试问这样的人又怎么能是昏君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8:46: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英宗的形象为何会出现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变化
...君,更有着能力低下、倒行逆施的昏君。在这些人当中,明英宗朱祁镇的形象无疑经历了一个堪称颠覆性的变化过程,从明朝时期的明君,到之后的毁誉参半,再到清朝时期的昏君,其变化不可谓不
2023-05-29 15:31:00
...前后并不相同,而是存在一个演变历程。最典型的案例非明英宗莫属。他在明清史籍中由最初近乎尽善尽美的英主,渐变为功过参半的中主,最后定型为始终昏聩、大权旁落的昏君。一、英主:《明
2023-11-30 14:48:00
明英宗朱祁镇的谥号争议
前言当我们翻阅明朝历史,不难发现一位具有争议性的君主——英宗朱祁镇。他在位期间发生的“土木堡之变”,不仅是他个人历史上的污点,更是整个大明王朝的耻辱。然而,这位在世时决策频频失误
2024-02-21 20:13:00
明英宗朱祁镇的败家之旅,在位21年葬送国家根基
...何生在帝王家”。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位昏君——明英宗朱祁镇。在明代历史上,有很多奇葩的帝王,比如贪玩的正德、修道的嘉靖、做木匠的天启,但是明代衰败之始,就是明朝第六位和第
2023-01-25 19:41:00
明朝忠臣于谦的生死传奇
...。”公元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兵进犯,太监王振怂恿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都极力劝阻,可是明英宗听信谗言,根本听不进去名臣良将的谏言。明英宗一门心思想要建
2023-09-07 21:44:00
朱祁镇的土木之变损失52位重臣,堪称千古罪人
...由检其实都算数庸君昏君,但是要说明朝最大的昏君要属明英宗朱祁镇。由于他的种种劣迹还被网友讽刺为“大明战神朱祁镇”。那么,明英宗朱祁镇是不是罪过极大,成为明朝的千古罪人呢?我们
2023-02-24 17:31:00
吴瑾仗义执言:明朝权臣斗争与忠良的救赎
...被处死不过一年。看着龙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等待批阅,明英宗感叹道:“天下怎会乱到这般地步!”以勋戚身份随侍左右的恭顺侯吴瑾义趁机进谏说:“如果于谦还在,陛下就不用操心了。”明英
2024-02-18 09:03:00
朱祁镇究竟是一个昏君还是明君
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期间重用宦官,导致内战频发。当然,他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但他并不是那种完全无能的皇帝。朱祁镇是明宣宗的长子,很早就被立为太子。但由于明宣宗英年早逝,朱祁镇即位时也很
2024-04-30 11:47:00
...为帝生涯?一、社稷倾颓,少多磨难明宪宗朱见深,他是明英宗朱祁镇嫡长子,“好圣孙”明宣宗朱瞻基嫡长孙,这位大明朝最尊贵的皇位继承人本应该享受着令人羡慕的出身所带来的福利。然而现
2022-12-20 17:21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