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文宗怎么就轻易被唐武宗解决了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0 14: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某一天,唐文宗在思政殿上朝,问当值大学士周墀:“爱卿啊,你认为朕可以跟前代哪位君主相比啊?”

这玩意儿答案还不是随口就来,于是周墀搬出经过千年锤炼的标准答案:“陛下乃是尧舜之主也。”

岂料唐文宗却苦笑道:“朕哪里敢跟尧舜相比,朕问你的意思是,朕跟周赧王、汉献帝相比如何?”

周赧王是周朝的亡国之君,汉献帝是东汉的末代皇帝,我煌煌大唐的皇帝陛下竟然将自己跟两位不祥之人相比,这不是诅咒大唐吗?

周墀吓得赶紧跪倒:“他们是亡国之君,怎么能跟陛下的圣德相比?”

唐文宗说了一句催人泪下的话:“他们只是受制于强蕃,朕却被自己的家奴控制,由此可见,朕还不如他们呐。”

说罢,君臣俩相对而泣,涕泪湿襟。从那以后,唐文宗就再也没有上过朝,直到驾崩,享年才31岁。

皇帝被家奴控制?谁这么牛呢?他就是历史上的“牛宦”仇士良,此人一生“杀二王、一妃、四宰相,贪酷二十余年”,简直就是大唐的无冕皇帝。

帝国运行靠的一套机制,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枚螺丝钉,一个宦官凭什么能凌驾于皇权之上?这事儿得从仇士良的发迹,以及著名的“甘露之变”说起。

仇士良十六七岁才净身入宫,一直混到五十多岁也仅是个中等级别的宦官,一点都不起眼。让他崛起的原因是一个人,此人就是当时宦官扛把子王守澄,一位有拥立之功,把持朝政15年之久的神策军中尉。

不过,仇士良的崛起不是得益于王守澄的提携,而是“素有嫌隙”。

唐文宗由王守澄扶立,但并不喜欢王守澄,于是在宰相李训等人的操作下,以仇士良取代了王守澄的神策军中尉之职。失去兵权的王守澄顿时失势,不久就被唐文宗毒杀,而仇士良则顺理成章地成了“宦界”一哥。

岂料,除掉王守澄并不是唐文宗的终极目标,他要学习“东汉经验”,将所有的娘娘腔们全都一网打尽。于是在李训、郑众等人的策划下,一场惊天巨变拉开了帷幕。

某一天朝会期间,左金吾将军韩约奏报:左金吾卫大院的石榴树上,昨夜降了甘露。

甘露那可是千年难遇的“祥瑞”啊,比天上的龙还要稀少,于是唐文宗急吼吼地要前去观看。

李训说,这玩意儿经常以讹传讹,陛下不可轻信,臣建议派仇士良先代替陛下去甄别一下,如果属实再去,免得闹出笑话。

到底是宰相,办事就是周全,于是仇士良带了十几个随从就去了左金吾卫大院。

请注意,皇宫不是咱老百姓家的三室两厅,太大,方圆几十里,往返不便。于是唐文宗决定随后起驾,到左金吾卫边上的含元殿静等仇士良的结果。

仇士良一路疾走,就发现韩约有点不正常,这家伙一头虚汗,表情慌张,目光游移。这引起了仇士良的猜疑,于是他在大院前停止了脚步,小心翼翼地向里张望。

巧得很,一阵风吹过,帘幕被卷起,露出一群武士的脚。原来,韩约在这里府兵数百,准备干掉仇士良。

仇士良大惊,慌忙逃窜。他的呼叫声惊动了神策军,于是神策军、金吾卫杀作一团。仇士良则冲向含元殿,一把拦住唐文宗塞进软轿,让宦官们赶紧将皇帝抬走。

李训见状直到阴谋败露了,如果皇帝被仇士良劫持就全完了,于是他不顾一切拦住软轿。然而一切都晚了,金吾卫的数量远不及神策军,很快仇士良控制了一切,并对参与者展开了血腥屠杀。

这就是著名的“甘露之变”,事件中,包括李训在内的四大宰相全都被杀,死在皇宫的官吏、士卒多达六百多人。随后,仇士良在长安城内打死搜捕,一千多官民被杀,商铺、府衙被毁者不计其数,许多官员的家属都付出了灭族的代价。

事后,仇士良得知真相,原来唐文宗竟然是主谋之一,他勃然大怒,命令翰林学士崔慎由起草废帝诏书。没想到崔慎由很硬气,不肯从命,仇士良只好作罢,不甘心的他怒斥唐文宗:“要不是崔学士,今儿你就别想坐在这里了。”

从此以后,唐文宗就成了被仇士良捏在手心里的傀儡,朝政大权落入仇士良之手。这就是唐文宗说自己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的原因。

五年后,唐文宗抑郁而终,在仇士良的操纵下,唐文宗的弟弟唐武宗即位。

皇帝都是自己立的,仇士良更加嚣张,他又再接再厉,连杀杨贤妃(唐文宗妃嫔)、安王李溶(文宗、武宗之弟)、陈王李成美(敬宗之子,文宗、武宗之侄)。

唐武宗也不甘心做傀儡,于是他提拔李德裕为宰相,共同对付仇士良。两年后会场二年十月,唐武宗突然下旨解除仇士良的军职,调任为内侍监。

仇士良深感大势已去,于会场三年夏天提出病退。不久,仇士良病逝于家中,享年62岁。

故事讲完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其中的漏洞?我举几个例子。

其一,唐文宗真的能轻松废掉王守澄吗?同样,唐武宗真的可以一句话就废掉仇士良吗?他们为何不反抗?军权呢?

其二,甘露之变唐文宗真的是主谋吗?他为何在关键时刻不力挺李训?而是自觉被挟持?

其三,甘露之变后唐文宗真的是傀儡吗?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其四,唐武宗为何不直接杀了仇士良,而是将他留在宫内大半年,就不怕他动坏心思吗?

我的结论或许有点颠覆大家的认知,个人认为,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甘露之变唐文宗也是受害者,仇士良根本做不到架空唐文宗,他们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力量平衡关系。

我们先来看“甘露之变”中不合常理的地方,假如唐文宗是参与人,他一定知道会发生武装冲突,那么他为什么要到含元殿自投罗网?正常情况下他要躲避嘛。

事实上,冲突起来的时候,李训试图拦住软轿,却遭到了唐文宗的呵斥,这才让李训功亏一篑。也就是说,如果唐文宗与李训是一伙的,他就应该站在李训这一边,而不是自觉被仇士良挟持。

这两个细节表明,唐文宗应该对甘露之变毫不知情。

那么,怎么解释仇士良要废黜唐文宗呢?这件事虽然记载与史书,但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考异》中指出这段记载不可靠,因为按照崔慎由的履历,那时候他根本就不在长安,这是崔慎由的儿子崔胤编造的故事。

史学家岑仲勉亦依据《重修翰林学士院壁记》考证,所谓崔慎由拒绝帮仇士良起草废帝诏书就是小说家的编造。

您可见,史书的记载有多不靠谱!

那么,唐文宗被仇士良弄成傀儡,并且对周墀说出的那段可怜兮兮的话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记载同样靠不住,事实上,甘露之变后唐文宗依然掌握实权,朝政决策基本上还是出自于他的手,所谓仇士良一手遮天就是胡说八道。

我们再说一个话题:仇士良真的凭借神策军就能捏住皇帝的命门吗?

开玩笑,你要是皇帝的话你能答应吗?神策军中尉有一定权力,但其实很小。神策军有左右中尉,除了神策军意外,还有左右羽林、左右神武、左右龙武军等六军十二卫,共同承担宿卫皇宫的责任。除此而外,宫内还有枢密使、枢密副使,负责军队的调动布防。

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一位将领都做不到随心所欲,谁哪一天去哪里值守,仇士良做不了主,甚至每一个士兵执勤时站在哪里都有固定的位置。

仇士良作为左神策军中尉,有管理本军队的权力,但执勤的安排他说了不算,要想挟持皇帝,开玩笑!

当然,也会有极端情况,比如他可以联络少数死党,发动兵变。但这是冒险行为,很容易败露,正常情况下他只有听命的份。

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何王守澄等号称掌握军权的神策军大牛,只要皇帝一道命令立刻就失势的原因,他们根本没军权。

中晚唐,那些不可一世的宦官换了一茬又一茬,假如宦官能捏住皇帝的命,为何还要走老路,继续将兵权交给新的宦官呢?真以为他们缺心眼呐?

事实上,唐武宗就是一道圣旨,仇士良就变成了内侍监,没有丝毫反抗的能力。

仇士良被解除所谓的兵权后,他在宫里生活了大半年,直到第二年夏天才病退,不久就病逝了。由此可见,并不是唐武宗除掉仇士良,而是仇士良的建康不允许他继续工作了。否则的话,这么一头大老虎,唐武宗怎么会还让他留在身边?

事实上,宦官集团才是皇帝最信任的一个群体,他们不被外朝所接纳,皇帝是他们唯一的依靠。他们内部也会有斗争,但在对待皇帝的立场上是一致的,就俩字——忠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21: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个太监屠杀1千大臣,皇宫血流成河皇帝却不闻不问
...朝,可以废立和屠杀皇帝。唐顺宗是被宦官逼迫退位的,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都是由宦官所立,唐宪宗和唐敬宗为宦官所杀。今天小编只和大家聊一下,唐文宗和唐武宗,这兄弟俩,一文一武,
2022-12-30 22:57:00
唐武宗的皇位靠一个“假小子”诓骗来的吗?
唐文宗临终前,郑重其事地将太子李成美托付给了宰相李珏。不料,当大臣们灵前跪拜新君时,被惊得目瞪口呆,端坐在龙椅上的竟然不是李成美,而是唐文宗的弟弟、颍王李炎。大臣们左顾右盼,全都
2023-06-09 11:16:00
聊聊唐朝最嚣张的太监——仇士良
...皇帝,唐宪宗和唐敬宗被宦官所杀,唐顺宗被强制退位,唐文宗、唐武宗和唐宣宗皆是由宦官给扶上皇位的。史者常说:宦官是依附在皇权生长的,宦官不可能危害皇帝。可在唐王朝却不是如此,掌
2023-08-02 22:40:00
开成五年(840年)正月,唐文宗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临终前,他郑重其事地将太子李成美托付给宰相班子。世上有一种揪心的距离叫“咫尺天涯”,它明明只有一步之遥,却永远也达不到。李成美就
2024-02-01 09:47:00
唐朝中晚期皇位传承之谜:宦官的干政与皇帝的无奈
...王守澄、梁守谦诛杀刘克明,拥立17岁的李昂即位,是为唐文宗。835年,唐文宗李昂策划诛杀宦官仇士良的甘露之变失败,自己被仇士良软禁在内宫,五年后抑郁去世。840年,26岁的李
2023-09-30 07:42:00
唐朝宦官仇士良软禁皇帝屠杀皇子,他真的一手遮天吗?
...宣慰使,39岁升任云麾将军、右监门卫将军,赐上柱国。唐文宗即位后,仇士良又兼任知内史省事、飞龙使。“知内史省事”可以简单理解为“大内总管”,类似于李莲英的角色。“飞龙使”是弼
2023-07-10 07:34:00
​长庆元年的科考舞弊案,是“牛李党争”的导火索
...私的空子,实乃咎由自取。待唐穆宗、唐敬宗相继驾崩,唐文宗即位后,时任礼部尚书的李德裕立即上书唐文宗,罢停“曲江宴”,并严禁考生在进入仕途后“报恩”座主,结党营私。唐朝的进士科
2023-01-07 01:28:00
唐朝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次“兄终弟及”,你知道几个?
...,也出现过三次“兄终弟及”的情况。一、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敬宗李湛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为唐穆宗李恒长子,母为恭僖皇后王氏。长庆二年(822年),李湛被册立皇太子。长庆四年
2023-01-05 19:33:00
唐武宗李炎的决策与会昌灭佛的影响
...,元和九年6月12日生于长安东宫。为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文宗李昂之弟,母韦氏。公元840年正月,文宗死,宦官伪造诏书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会昌\"。公元840—846年
2024-01-05 05: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