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举子到文豪:宋濂的科举经历与文学贡献
...,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每年的六月都是举子繁忙的一月。我国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体系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以前的贵族垄断教育算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间也经历过几次大的变革:...……更多
从唐至宋:八大家为何成就多在北宋?来看看背后真相
...眷顾,为文坛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苏轼、王安石等文豪在他的鼓励下纷纷奋笔疾书,成就了北宋文坛的辉煌。北宋时期,仁宗皇帝赵祯的宽仁爱民和对文人的热情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赵祯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更多
我们统计了唐朝75位状元的家世背景,发现69位都是官员的直系亲属
...。此外,唐朝科举采用\"通榜\"的办法,主考官可以根据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榜贴,以供录取时参考。而举子可以用文章干谒,即考生在考试前,会先把自己的文章送给文坛领袖、主考官、宰辅等有社会地位之人阅读...……更多
张继、柳永、张岱:科举制度的受益者与挑战者
科举制度是中国的一大创举。自隋朝建立科举制度以来,有人高中状元,春风得意,官场顺遂。有人苦考多年依旧考不上一个秀才举人,耗到白首背驼,依旧命中无缘。也有人无心插柳柳成荫,虽然科举不中,然而意外名扬四...……更多
元朝的“知识分子”为何有如此“多”身份?
...子而言,特别是对于南方的学子来说,他们会具有游士和举子两个身份,而之所以会有隐士的出现大多是因为一些学子没有办法再通过前两个身份继续生活从而走上了隐士之路。 一、科举虽不是坦途但仍被应用元代初期的时候...……更多
揭秘朱元璋钦点“明代首元”的精彩人生
...唐宋两代,中国即放宽条件,以附名榜尾的方式录取域外举子为宾贡进士。其时,作为先进文化异邦,唐都长安成为四夷向慕、万方辐辏的国际性大都会,许多周边国家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这些异国学子修习中国的经籍诗赋后...……更多
韩愈:文豪、政治家与军事家的传奇人生
...人生历程中却也充满了坎坷起伏。那么,这位横扫千军的文豪,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怎样屡败屡战,终于一战成名?又是因为什么无奈的原因,才让人生最终以不体面的方式落幕?少年韩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更多
同名又同姓,此“会馆”非彼“会馆”
...却截然不同。士人会馆,即是士子会试之所。明代以前,举子进京会试,都城是有馆舍接待的,后来转为安排在太学。入明后,随着举子不隶属太学,以及乡贡额(各地考生名额)的增加,考生的住宿就得“各自保平安”了。明...……更多
...自从北宋科举普遍实行糊名、誊录制度以后,完全不参考举子平时的声望、水平和作品,科场“一切以程文定去留”。“程文”即考场上的答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凭考场上表现出来的水平和成绩来录取,即“唯分数”选才。...……更多
韩愈:从科举失意到文豪巨匠,揭秘他官场沉浮的传奇人生
韩愈早上给皇帝递了个折子,傍晚的时候就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潮州。那么,韩愈到底写了什么?竟然被贬得这么快呢?今天,就带大家来聊聊这个话题。韩愈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唐宋八大家之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更多
...一环。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张继对后世文学家的启发和贡献。他的诗歌作品对后世文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杜甫、白居易、王安石等文学巨匠都曾对张继的诗歌作品赞不绝口,并从中汲取灵感...……更多
明朝文豪冯梦龙,追求青楼名媛侯慧卿无果,苦心创作《三言二拍》
导语:冯梦龙是明朝末年的大文豪,也是明朝著名的戏曲家、思想家。他创作的《三言二拍》是历史上白话短片小说的经典代表。后人除了对冯梦龙的这部作品有所耳闻外,对冯梦龙此人的经历知之甚少。一代大文豪他的人生...……更多
洪武科举丑闻:南北榜案的争议与真相
...﹑右赞善王俊华等人详细彻查,对已录取的五十一名南方举子的试卷进行重新审阅,并从已落第的北方举子中挑选优秀试卷增加北人上榜的数量。但张信等人详细查阅后给出的结论让朱元璋瞠目结舌,本次落第的北方学子的试卷...……更多
当学历贬值,古代读书人何去何从?
...科举竞争激烈,而到元代更是停废科举。由宋至元,很多举子无法在仕途精进,于是自谋生路。那么,这些读书人可以做什么呢?不妨从他们掌握的技能一探究竟。《儒林外史》里有个马二先生,热衷科考,他并非成体系地学习...……更多
宋太祖赵匡胤的科举制改革,既可维护政权稳定,又能柔性的集权
...试的最高考场。开宝六年,太祖皇帝赵匡胤令人宣召终场举子,让考生在讲武殿写作文章,皇帝亲临讲武殿监考。自此,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为殿试。有皇帝亲自来对士人的去取进行定夺,所有及第的举子都成为“天子门生”。...……更多
豆瓣8.9分!孩子必读!《唐宋八大家文学课》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心态如此豁达与超脱,让世人看到他是多么豪爽不羁的真文豪! 《唐宋八大家文学课》也因此调侃道:“古代文人被贬,也就是要出作品的时候。”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中存在感最弱的角色,他擅长写公文,多论理少情韵,和老...……更多
平民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性。 另一方面,科举制的初衷是为君主选拔行政人才,举子一旦金榜题名,就能获得任官的资格,成为朝廷的储备人才,进一步通过吏部的诠选考试考核,便能获得授官,成为正式官员。而唐朝的选官制度规定,隶属于各部堂...……更多
...于元虏统治之下,文学根基饱受摧残,相比之下,南方的举子自然是捷足先登。”朱元璋听了这番话,却觉得对方是个“老顽固”,不懂得政治,就让对方选几个北方人加进去。 可刘三吾却说:“臣为国选才,只判断文学优劣...……更多
古代没有文旅局长,地方旅游怎么出圈
...》石刻比较著名。明代有一个地方火出圈,靠的却是赶考举子,这个地方就是南京。南京作为南直隶行省的驻地,辖区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再加上管辖华亭县、上海县的松江府,共有十四府、十七州、九十五县,其生...……更多
李白被妻子嫌弃,写下一首最爽的诗,最后14字被多人当成座右铭
...刺痛了他,他顿时怒火中烧,激动地喊道:“我乃天生的文豪,怎会被如此轻视!”这场争执迅速升级,两人争执不下,最终刘氏无法再忍受这样的争执,决定与李白分道扬镳。而李白,在愤怒之下,选择了离开这个家,踏上了...……更多
到底是怎样的“要事”,值得左宗棠舍弃大义,非要完成
...前,千里之外的京师,光绪乙亥(1875)恩科正广邀天下举子同场竞技。左宗棠自20岁那年(1832)考中举人起,此后便屡试不第。若非生在乱世,他大概也无甚机会获得名臣曾国藩的青眼,以湖南巡抚幕僚的身份,被保举入京,...……更多
明代南直隶进士时间分布“前期低”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区开垦荒地。明初南直隶地区社会经济残破不堪,削弱了举子应考所需的经济条件;政府大规模移民造成的人口锐减,无疑造成了应考举子数量的减少;则该期南直隶进士数量少也就成为自然。这一时期,学宫设施方面尚未完备...……更多
济南文化名人的“高考”往事:辛弃疾两次参加金朝科考,李清照告发科考舞弊
...,达到特定年龄(如四十岁),考进士多次不中(如六次)的举子,可以上奏朝廷,由皇帝赐予“特奏名”以谋得官衔。不过,有人为了通过这个途径获得官衔,会冒着风险谎报参加考试的次数,并且侥幸躲过审查。张汝舟显然是其...……更多
北宋大文豪苏轼,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而且东坡居士不光是诗文作的好,他的字、画、为政之道,甚至是美食水平,在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因此,以苏轼的才华,在他生活的年代里,拿到状元,应该是...……更多
清朝科考最大舞弊案,24名举人文理不通,18名考官被绞死
...十五年二月,顺治帝在中南海瀛台,亲试江南乡试正副榜举子,每个举子都带着刑具,有护军营军校持刀监视。顺治帝以春雨诗五十韵命题,结果,只有吴珂鸣三试皆优,准许参加殿试。余者,74人准许参加会试,24人文理不通...……更多
让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殿试,为何大放光彩
...确定下来。为提升官员储备,他下令设文武科取士,但因举子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加之当时还不具备举行全国性考试的条件,当年并未实行。他先是延续并扩大了一直实行的荐举制,并于洪武元年(1368)下令“征天下之士至...……更多
宋太宗科举制度之完善,进士有贡献吗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它非常重视考生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等因素,体现了读书人控制选拔的野心。在隋炀帝之前,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世袭制,这种制度太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更多
宋仁宗的哪届科举考试,看到榜单能够“闪”瞎你的双眼
...系了。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时期的欧阳修就是历史上的大文豪,他的作品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是很熟悉的。即使是不了解历史,对于欧阳修这个名字也肯定是不陌生的。之所以宋仁宗嘉佑二年的科举会引起学子们的聚众闹事,就与...……更多
假装穿越大唐 走进科举考场
...科考,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进士科的考试中,作赋的环节,举子们大部分只是写点歌功颂德的句子,长此以往,判卷的老师审美疲劳,敷衍了事。柳宗元发现这种情况:“读不能十一。”改卷子的时候,主考官读了不到十分之一,根本没有...……更多
柳永的才情与风月:繁华与沧桑的诗中人生
...。他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和一般的文豪不同,他能看见淤泥中的莲。在常人眼中,青楼女子是堕落,是风尘,在柳永眼中,她们是白骨和别人一样,是世道艰难她们无辜。自盛唐以来,“青楼文学”成了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森林中的回响——长白山远逝的劳动号子
在长白山的深处,古老的森林似是大地的神秘守护者,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岁月的故事。那些远逝的劳动号子,如同被岁月尘封的音符
2025-02-20 14:03:00
良渚玉器铺满墓底,反山王陵的“宝贝”有多震撼?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编者按:“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至今已逾百年,几代考古人以坚韧的毅力和对历史的敬畏
2025-02-20 14:43:00
编者按齐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5-02-20 15:09:00
从秦王和芈姝的私情,看芈月的厉害之处
秦王到楚国走一遭,目的很明确,就是打探其他六国的虚实,顺道娶回个楚国嫡公主。基于这样的基础,秦王娶楚国嫡公主,就不是为了爱情
2025-02-20 15:15:00
德皇威廉二世是如何被他的军官团骗得“身败名裂”的?
本文由腾讯新闻联和美好年代通讯联合出品,美好年代通讯系腾讯新闻Top MEDIA计划百佳企鹅号。在我们谈论宋朝时,人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宋朝重文轻武导致了宋朝被辽国欺负
2025-02-20 15:15:00
为何皇帝身穿黄袍,只有秦始皇身穿黑袍?专家:不敢穿黑袍
纵观我国历史,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杰出人物,而从秦始皇统一之后,一直到清朝灭亡,这中间,经历了很多朝代的更迭,不过这么多皇帝中
2025-02-20 15:17:00
日本一女医生对外称:我一生都属于中国,日本天皇却要授予她勋章
1975年,有一个原籍是日本的女医生,在日本记者的围追堵截下,用非常坚定的语气说,我虽然曾经是日本人,但是我这一生都属于中国
2025-02-20 15:38:00
揭秘秦始皇陵兵马俑:工匠超千人,仅胡须样式就有24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编者按:“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至今已逾百年,几代考古人以坚韧的毅力和对历史的敬畏
2025-02-20 11:16:00
长春人民艺术剧场:一座老剧场的曲折身世
长春是一座文艺的城市,许多历史悠久的影院与剧场点缀于街头巷尾之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些影院与剧场之中,有一处建筑显得格外特殊
2025-02-20 11:43:00
追忆殷墟考古:甲骨破损最严重的碎成200片,拼合就花了快两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文璇编者按:“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至今已逾百年,几代考古人以坚韧的毅力和对历史的敬畏
2025-02-20 12:21:00
书讯 | 《古埃及文明》:知名学者金寿福带你走进更真实的古埃及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如此形容古埃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2025-02-20 12:33:00
雍正的秘密立储制度无用么?“秘密”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雍正登基后创建了秘密立储制度,即皇帝确定储君人选后并不公布,而是将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由皇帝随身携带,一份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2025-02-20 08:51:00
在世界文明坐标系中走进中国历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在世界文明坐标系中走进中国历史——读《大历史小故事——让孩子站在世界看中国》周雁翎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演进的大坐标中
2025-02-20 04:06:00
二〇二四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二〇二四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武王墩一号墓等六个项目入选图①: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一阶段出土的石制品(资料照片)
2025-02-20 06:44:00
万尺高空完美劫机!他究竟去哪了?FBI苦苦搜寻45年后:不找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许多风谲云诡的案件至今是人类的未解之谜。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角色,扑朔迷离的剧情,犹如毒蛇般嘶嘶地向你吐着蛇信子
2025-02-19 1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