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济南文化名人的“高考”往事:辛弃疾两次参加金朝科考,李清照告发科考舞弊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07 10:15:00 来源:新黄河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如期到来。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和今天的高考一样重要的存在,很多读书人都期冀通过一场考试走上仕途,改变命运。济南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中,也有几人与科举这个“古代高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比如,范仲淹曾经在齐州一处寺庙苦读备考,李清照曾举报二婚丈夫张汝舟“科考舞弊”,辛弃疾参加过两次金朝科考,张养浩曾经推动元朝科考改革等等。

范仲淹在齐州醴泉寺苦读备考

北宋名臣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不过当年他却在齐州境内的醴泉寺苦读备考。这也是范仲淹在济南与科考的一段渊源。

端拱二年(989),范仲淹出生在徐州的官舍。这时,他的父亲范墉在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范仲淹是家中最小的儿子。范仲淹出生仅两年后父亲病逝于徐州。其母谢氏又改嫁一名叫朱文瀚的低级官员,他也改名为朱说。朱文瀚在不少地方担任过职位比较低的地方官,范仲淹和母亲也跟着他辗转各地。

济南文化名人的“高考”往事:辛弃疾两次参加金朝科考,李清照告发科考舞弊

醴泉寺内的范文正公祠

宋真宗景德(1004-1007)初年,朱文瀚任淄州(今山东淄博)长史,范仲淹也随同来到这里,就读于长白山醴泉寺(寺所在地原归济南章丘,后划归滨州邹平)。朱家家境并不富裕,十几岁的范仲淹在这里用功苦读,心无旁骛。史料记载,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罢参知政事,出为邠州(今陕西彬州市)太守时跟友人讲起过这段往事。他与一名刘姓同学在长白山读书,每天煮两升粟米粥,粥冷之后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为了让粥的味道不至于太过寡淡,他们把蔬菜切碎后加半杯醋和少许盐,烧熟后当菜食用。这样的苦读生活过了三年,后世称之为“划粥断齑”。

“窖藏金银”的故事也发生在这一时期。据说某天一只黄鼠狼偷走粥块藏入洞穴中,范仲淹饥饿之时遍寻,在洞穴中找到了粥块,并且还发现有一大罐金银藏在穴内。此后,他一如既往过着食用粥块刻苦读书的寒士生活,视洞穴内金银如无物,也未对人讲起。后来范仲淹为官,醴泉寺僧人上京请他资助维修寺院时,他才把醴泉寺窖藏金银的事情告诉寺内僧人。这个故事未必真实可信,但是年少时期的范仲淹甘于贫穷、专心苦读确是事实。

1015年,二十六岁的范仲淹以朱说之名进士及第,这段“备考”生涯至关重要。晚年范仲淹知青州时,还曾西望仅百余里之遥的淄州故居作诗《留别长白山父老》,深情怀念这段读书生涯。

李清照告发张汝舟“科考舞弊”

作为一名女子,李清照在当时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不过,在李清照的再婚风波中,她告发再婚丈夫张汝舟的“科考舞弊案”,却很大程度上帮助她摆脱了这桩婚姻。

济南文化名人的“高考”往事:辛弃疾两次参加金朝科考,李清照告发科考舞弊

百脉泉李清照故居

绍兴二年(1132)年春,大概这一年的三四月前后,飘零辗转后的李清照在临安再嫁张汝舟。不过,在这段短暂的婚姻中,李清照并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呵护和依靠,张汝舟也没有从李清照这里得到觊觎的珍贵文物。这段婚姻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同年九月初,李清照去公堂状告张汝舟。按照当时的法律,两人并不符合离婚条件,因此李清照是控告丈夫的渎职行为,进而希望通过审判能促使她解除婚姻。

李清照控告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宋代相关制度规定,达到特定年龄(如四十岁),考进士多次不中(如六次)的举子,可以上奏朝廷,由皇帝赐予“特奏名”以谋得官衔。不过,有人为了通过这个途径获得官衔,会冒着风险谎报参加考试的次数,并且侥幸躲过审查。张汝舟显然是其中之一,应该是他自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李清照。李清照控告后,张汝舟不仅遭到了罢免,并且被贬至偏远的柳州。李清照也通过这桩官司解除了婚姻。

对于一名古代女性来说,这并不是一段愉快的经历。好在,通过这桩有关“科考舞弊”的诉讼,李清照重获自由。

辛弃疾参加过两次金朝“科考”

在辛弃疾出生之前十二年,即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济南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不管辛弃疾主观上愿不愿意,如果按照当时的户籍制度来算,实际上辛弃疾算是金人。不过辛弃疾自己始终认为自己是宋人,所以才会有抗金义举以及后来的南归事件。

辛弃疾出生在一个世代仕宦的家庭。辛弃疾的始祖辛维叶曾任大理评事,高祖辛始古官至儒林郎,曾祖辛寂曾任滨州司户参军。其父亲辛文郁早亡,他是跟随祖父辛赞长大的。祖父辛赞对辛弃疾影响很大,辛赞在安徽亳州为官时,辛弃疾曾经跟随在他身边,并且拜当地著名学者和诗人刘瞻为师。刘瞻门下有不少弟子,最受他赏识的是辛弃疾和党怀英,后世将两人并称为“辛党”。

济南文化名人的“高考”往事:辛弃疾两次参加金朝科考,李清照告发科考舞弊

大明湖辛弃疾纪念祠中的辛弃疾塑像

凭着祖父、名师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过人天资,辛弃疾十四岁时乡试中举。此后,辛弃疾还有过两次赶赴燕京参加金朝科考的经历,这两趟燕京之行分别发生在1154年和1157年。这两次科考辛弃疾均未考中,事实上,他也并不是完全怀揣着力求一举高中的目的前往燕京的。

事实上,两趟燕京之行,辛弃疾受祖父指教,目的是多了解北方的地理以及沿途的政治、军事等情况,有机会深入到金国政治中心窥察其军事部署和政治局势,以待日后有机会起事。所以前往燕京的路上,辛弃疾注意观察山川形势和官府仓库等所在,这段经历为他日后举兵征战打下了基础。

这是辛弃疾两次参加金朝“高考”的经历。1186年,为了祝福自己的一名门生能顺利通过南宋“高考”,辛弃疾还写下了一首名词《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白苧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廓之,即辛弃疾的门生范开。词的上阕想象仲秋时节范开参加秋试的情景;下阕写范开携书剑登程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鼓励和祝福。

张养浩推动元朝恢复“科考”

张养浩是元代政治家、文学家。他本人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是通过别人举荐开始走上仕途,不过他为元朝恢复“科考”作出了很大贡献。

济南文化名人的“高考”往事:辛弃疾两次参加金朝科考,李清照告发科考舞弊

文忠园内的张养浩墓

《济南通史·宋金元卷》记载,仁宗延祐二年(1315),张养浩升任礼部侍郎,时年46岁。这一年,他与礼部尚书元明善一起主持了元朝开国以来第一次进士考试,张起岩、欧阳玄、黄溍、许有壬等56人进士及第,其中许多人以后成为元代名臣。科试后,有进士要登门致谢,张养浩婉言谢绝道:“诸公但思至公血诚以报国政,自不必谢仆,仆亦不敢受诸公之谢也。”其奖掖后进、为国养士之坦荡襟怀溢于言表。

延祐五年(1318),张养浩改右司郎中,擢任礼部尚书。同年,他又主持了元代第二次进士考试,霍希贤等50人进士及第。

在元朝的科考历史上,张养浩是重要的推动者和践行者。

记者:徐敏 编辑:刘丹 校对:汤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7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600余种精品力作、20余场活动亮相书博会济南展区
...、咏物、感怀、寄愁的创作心境;“济南名士多——历代文化名人风采画赏”,集中展示了48位济南名士画像,突出表现了济南的城市风骨。专设数字阅读体验专区,20余场主题活动播撒泉城书
2024-07-27 12:03:00
肯德基鲁韵皮影暑期营 荷香中领略非遗之美
...国家级非遗济南皮影戏《‘二安’影韵》,济南历史名人李清照、辛弃疾的故事对孩子们很有吸引力。这是济南肯德基皮影文化主题餐厅联合国家级非遗济南皮影戏推出的暑期研学营活动,融合非遗
2023-08-31 16:12:00
打造“文化济南”新窗口 泉水名士书房成阅读新地标
...文脉。趵突泉、大明湖等泉城胜景以插画形式跃然墙上,李清照、辛弃疾、扁鹊、义净等济南历史名人的形象通过文创产品生动呈现。其中,以“二安”文化(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和
2025-07-31 16:54:00
观潮|来到“济南二安”所牵绊的杭州,总要填首词吧
...离难所牵绊。他们就是“济南二安”,幼安辛弃疾,易安李清照。辛弃疾在杭州的亮相,宛如一位少年英雄的出场。时年21岁的辛弃疾率领五十多人,趁夜袭击了几万人的金营,捉拿叛徒张安国,
2023-10-02 11:47:00
辛弃疾的词派系与艺术风格多样性
...这并不代表他所有的风格,他还有十分擅长婉约派,他与李清照称为“济南二安”。他有著作《青玉案·元夕》、《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念奴娇·赋雨岩》等等。辛弃疾
2023-09-19 01:14:00
城·事(579)来济南,刚刚好
...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济南,不仅人杰辈
2024-06-22 06:25:00
...柳园、玉斌府三大场馆,结合李清照、辛弃疾、王士祯等文化名人元素,推出“金秋知诗节·璀璨遇明湖”主题情景演艺,让市民和游客体验和感受到浓郁的齐鲁文化基因、富有时代的文化气息。各
2024-10-01 18:54:00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荣获“弘扬济南名士文化贡献奖”
...研究和推进的课题。泉城济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很多文化名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令人瞩目的重要地位。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充分发挥学校的地理环境优势,积极弘扬济南名士文化,在“济南二安
2023-06-21 11:20:00
青年作家赵怀宝专题讲座:《阅读与孩子的发展关系》
...己的一首诗《桂枝香·师说》为切入点,引出了辛弃疾、李清照、杜甫、苏轼等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诗词大家,与同学们进行了诗词、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互动。对一座城市而言,那些留存的诸多历史
2024-04-25 12:5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
出租房内抓获两名违法人员,北京通州警方依法处罚违规出租房东
针对房屋出租人不按规定登记信息、不落实房屋管理责任、违规出租短租住房等违法违规行为,通州警方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近日
2025-11-07 15:36:00
北京顺义警方通报:男子造谣充“劣质电”导致车辆自燃
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通过微信公众号“顺义警方”11月6日发布消息称,如今,刷短视频成为不少人休闲娱乐的选择,而有个别人就盯上了视频平台上的各类社会热点信息
2025-11-07 15:37:00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心中的旗帜” 情景组歌晚会
为推动思政工作与文艺创作深度融合,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温度、更富感染力,2025年福建信息职业学院申报的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心中的旗帜”情景组歌主题文艺晚会
2025-11-07 15:43:00
上饶市广信农商银行:暖心服务无国界 举手之劳不“见外”
近日,广信农商银行华坛山支行里,一位本地居民带着法国友人匆匆走进网点。刚到柜台前,法国客户便拿出银行卡,焦急地用手势比画着“取款”的需求
2025-11-07 15:52:00